CN216428212U - 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28212U
CN216428212U CN202123049464.6U CN202123049464U CN216428212U CN 216428212 U CN216428212 U CN 216428212U CN 202123049464 U CN202123049464 U CN 202123049464U CN 216428212 U CN216428212 U CN 216428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rel
outer barrel
inner barrel
end part
filt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494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0494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28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28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28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外接有浮体的外桶,外桶的中端部设置有滤板,滤板的上方设置有内桶,内桶位于外桶内,内桶的上端部外侧通过可伸缩的密封环与外桶内侧的上端部连接,内桶、密封环与外桶之间形成气体容纳空间,外桶的一侧设置有气压调节阀,外桶的上开口时刻位于水面下方,内桶可随着外桶内的水位变化而在外桶内上下移动,内桶的上端部伸出或缩入外桶的桶口,滤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机,电机的电机轴从下往上依次连接有排水装置和破碎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将浮萍和藻类搅碎之后直接排入水中,并且浮萍和藻类不会重新生长,最后能够起到一定增氧作用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但是相应的对于水资源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很多没有活水流动的湖泊、人工湖以及水库等会出现大量浮萍、藻类甚至是垃圾漂浮在水面上,常见的处理方式基本都是依靠人力打扰,费时费力,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其虽然可以通过内桶的不断起伏收集垃圾,但是收集过来的浮萍和藻类需要进行打碎处理,市面上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打碎的浮萍和藻类,如果直接排到水中,浮萍和藻类会重新生长,所以市面上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都是将打碎的浮萍和藻类排到地面上进行收集,这样虽然能够处理一部分的浮萍和藻类,但是变相的增加了人员工作量,以及处理浮萍和藻类的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将浮萍和藻类搅碎之后直接排入水中,并且浮萍和藻类不会重新生长,最后能够起到一定增氧作用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外接有浮体的外桶,所述外桶的中端部设置有滤板,所述滤板的上方设置有内桶,所述内桶位于外桶内,且所述内桶的上端部外侧通过可伸缩的密封环与外桶内侧的上端部连接,所述内桶、密封环与外桶之间形成气体容纳空间,且所述外桶的一侧设置有气压调节阀,所述气压调节阀与气体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外桶的上开口时刻位于水面下方,且所述内桶可随着外桶内的水位变化而在外桶内上下移动,且所述内桶的上端部伸出或缩入外桶的桶口,所述滤板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桶,所述过滤桶位于内桶内,所述滤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从下往上依次连接有排水装置和破碎装置,所述排水装置可将破碎装置处理后的垃圾排出外桶。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内桶与外桶之间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三个为一组环布在内桶的外侧面。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内桶的外侧面设置有两组滑动件,两组滑动件分别位于内桶的上下两端部。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内桶的上端部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外桶的上端部设置有与限位台阶适配的限位环,所述密封环分别与限位环和限位台阶连接,且所述内桶与滤板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柱。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过滤桶设置有锥度,且该锥度为5-10度,所述滤板上设置有便于过滤桶置放的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由三个定位柱围成。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破碎装置包括外桶内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破碎刀片,所述电机的电机轴穿过壳体后与破碎刀片相互连接。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破碎刀片包括连接轴和刀片,所述刀片均布在连接轴上,且所述刀片基本为圆弧结构,所述连接轴固定在电机的电机轴上。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外桶的外侧还设置有与排水装置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装置包括固定在外桶上的外壳和叶轮,所述叶轮外缘与外壳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排水管与外壳相连通,所述叶轮通过旋转能将外桶内的水通过排水管向外排出,且所述叶轮与过滤网之间为过渡配合。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外壳的上端部开设有吸水口,所述吸水口位于破碎装置的正下方,所述排水管为两根,并且均布在外桶的周侧,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均布有多个出水孔。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外桶的外侧还设置有超声波抑藻除藻装置。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内桶上下浮动来收集漂浮在水面的浮萍、藻类和垃圾,通过过滤桶过滤较大的垃圾之后,排水装置将浮萍、藻类和垃圾吸引到破碎装置内进行破碎处理,破碎装置的壳体下端部设置有滤孔,用于过滤破碎后的浮萍、藻类和垃圾,残留在壳体内的浮萍和藻类则是继续被破碎刀片切碎,直到能通过壳体下侧面的过滤孔为止,这样能够大大的减少浮萍和藻类再次生长的可能。
2.本实用新型在排水装置内设置有过滤网,排水装置内的叶轮与过滤网配合使用,破碎后的浮萍和藻类被过滤网拦截下来后,旋转的叶轮会将过滤网上的浮萍和藻类磨碎,磨碎后的浮萍和藻类排出外桶,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少和避免浮萍和藻类再次生长。
3.本实用新型在外桶的外侧设置有超声波抑藻除藻装置则是为了进一步抑制和避免浮萍和藻类再次生长,这样排出的水无需再次送至岸上处理,直接排到对应的湖泊或水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排水装置和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破碎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破碎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1-外桶;2-滤板;3-内桶;4-密封环;5-气压调节阀;6-电机;7-排水装置;
8-破碎装置;9-过滤桶;10-超声波抑藻除藻装置;11-排水管;31-滑动件;32-限位台阶;33-限位环;34-限位柱;71-外壳;72-叶轮;73-过滤网;74-吸水口;81-壳体;82-破碎刀片;83-连接轴;84-刀片;91-定位架;911-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外接有浮体的外桶1,所述外桶1的中端部设置有滤板2,所述滤板2的上方设置有内桶3,所述内桶3位于外桶1内,且所述内桶3的上端部外侧通过可伸缩的密封环4与外桶1内侧的上端部连接,所述内桶3、密封环4与外桶之间形成气体容纳空间,且所述外桶1的一侧设置有气压调节阀5,所述气压调节阀5与气体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外桶1的上开口时刻位于水面下方,且所述内桶3可随着外桶1内的水位变化而在外桶1内上下移动,且所述内桶3的上端部伸出或缩入外桶1的桶口,所述滤板2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桶9,所述过滤桶9位于内桶3内,所述滤板2的下方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电机轴从下往上依次连接有排水装置7和破碎装置8,所述排水装置7可将破碎装置8处理后的垃圾排出外桶1,所述内桶3的上端部设置有限位台阶32,所述外桶1的上端部设置有与限位台阶32适配的限位环33,所述密封环4分别与限位环33和限位台阶32连接,且所述内桶3与滤板2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柱34,设计的限位柱是为了避免内桶过于向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内桶上下浮动来收集漂浮在水面的浮萍、藻类和垃圾,通过过滤桶过滤较大的垃圾之后,排水装置将浮萍、藻类和垃圾吸引到破碎装置内进行破碎处理,设计的外桶、内桶和密封环之间形成气体容纳空间,并且内桶可以随着外桶内的水位变化而上下移动,在外桶的一侧设计的气压调节阀则是为了方便气体容纳空间内的气体排出和吸入,外桶分为上半桶和下半桶,上半桶和下半桶的接口处分别设置固定圈,且两个固定圈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且两个固定圈之间设置有密封胶或者密封圈,这样能避免空气泄漏,确保内部的密封性能,同时外桶分为上半桶和下半桶是为了方便垃圾处理装置安装。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内桶3与外桶1之间设置有滑动件31,所述滑动件31三个为一组环布在内桶3的外侧面,所述内桶3的外侧面设置有两组滑动件31,两组滑动件31分别位于内桶3的上下两端部,滑动件是均布在内桶的外侧面,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滚珠结构,第一这样是为了便于内桶安装,第二节省成本的同时确保内桶上下移动的顺畅性,且滑动件与内桶之间设有弹簧,这样滑动件能够伸出或缩入内桶。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过滤桶9设置有锥度,且该锥度为5-10度,所述滤板2上设置有便于过滤桶9置放的定位架91,所述定位架91由三个定位柱911围成,具体的,这样是为了保证过滤桶与内桶的下端部设置有间隙,方便过滤桶过滤浮萍、藻类和垃圾,当过滤桶内的垃圾满了的时候,工作人员只要拿出过滤桶将内部垃圾处理即可,具体的,浮萍和藻类基本都不会被过滤桶过滤,设计的定位柱是为了方便过滤桶置放在滤板上。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破碎装置8包括外桶1内的壳体81和设置在壳体81内的破碎刀片82,所述电机6的电机轴穿过壳体81后与破碎刀片82相互连接,所述破碎刀片82包括连接轴83和刀片84,所述刀片84均布在连接轴83上,且所述刀片84基本为圆弧结构,所述连接轴83固定在电机6的电机轴上,具体的,这样能够便于刀片快速切碎浮萍和藻类。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外桶1的外侧还设置有与排水装置7连通的排水管11,所述排水装置7包括固定在外桶1上的外壳71和叶轮72,所述叶轮72外缘与外壳71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过滤网73,所述排水管11与外壳71相连通,所述叶轮72通过旋转能将外桶1内的水通过排水管11向外排出,且所述叶轮72与过滤网73之间为过渡配合,具体的,电机的转动轴穿过外壳后叶轮相连接,排水装置内的叶轮与过滤网配合使用,破碎后的浮萍和藻类被过滤网拦截下来后,旋转的叶轮会将过滤网上的浮萍和藻类磨碎,磨碎后的浮萍和藻类排出外桶,这样能够进一步减少和避免浮萍和藻类再次生长,同时该电机的转动轴与破碎刀片连接。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外壳71的上端部开设有吸水口74,所述吸水口74位于破碎装置8的正下方,所述排水管11为两根,并且均布在外桶1的周侧,所述排水管11上设置有均布有多个出水孔,设计的多个出水孔是为了提高对应水源的含氧量,具体的,排水装置在工作时会有大量的空气进入内部,经过叶轮、外壳以及过滤网对空气以及水进行切割处理,在通过排水管的出水孔出去。
在上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中,所述外桶1的外侧还设置有超声波抑藻除藻装置10,本实用新型在外桶的外侧设置有超声波抑藻除藻装置则是为了进一步抑制和避免浮萍和藻类再次生长,这样排出的水无需再次送至岸上处理,直接排到对应的湖泊或水库,这样就避免的人工处理浮萍和藻类,省时省力,并且能节省资金。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外接有浮体的外桶(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的中端部设置有滤板(2),所述滤板(2)的上方设置有内桶(3),所述内桶(3)位于外桶(1)内,且所述内桶(3)的上端部外侧通过可伸缩的密封环(4)与外桶(1)内侧的上端部连接,所述内桶(3)、密封环(4)与外桶之间形成气体容纳空间,且所述外桶(1)的一侧设置有气压调节阀(5),所述气压调节阀(5)与气体容纳空间相连通,所述外桶(1)的上开口时刻位于水面下方,且所述内桶(3)可随着外桶(1)内的水位变化而在外桶(1)内上下移动,且所述内桶(3)的上端部伸出或缩入外桶(1)的桶口,所述滤板(2)的上方设置有过滤桶(9),所述过滤桶(9)位于内桶(3)内,所述滤板(2)的下方设置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电机轴从下往上依次连接有排水装置(7)和破碎装置(8),所述排水装置(7)可将破碎装置(8)处理后的垃圾排出外桶(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3)与外桶(1)之间设置有滑动件(31),所述滑动件(31)三个为一组环布在内桶(3)的外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3)的外侧面设置有两组滑动件(31),两组滑动件(31)分别位于内桶(3)的上下两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3)的上端部设置有限位台阶(32),所述外桶(1)的上端部设置有与限位台阶(32)适配的限位环(33),所述密封环(4)分别与限位环(33)和限位台阶(32)连接,且所述内桶(3)与滤板(2)之间还设置有限位柱(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桶(9)设置有锥度,且该锥度为5-10度,所述滤板(2)上设置有便于过滤桶(9)置放的定位架(91),所述定位架(91)由三个定位柱(911)围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8)包括外桶(1)内的壳体(81)和设置在壳体(81)内的破碎刀片(82),所述电机(6)的电机轴穿过壳体(81)后与破碎刀片(82)相互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刀片(82)包括连接轴(83)和刀片(84),所述刀片(84)均布在连接轴(83)上,且所述刀片(84)为圆弧结构,所述连接轴(83)固定在电机(6)的电机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的外侧还设置有与排水装置(7)连通的排水管(11),所述排水装置(7)包括固定在外桶(1)上的外壳(71)和叶轮(72),所述叶轮(72)外缘与外壳(71)的内侧面之间设置有过滤网(73),所述排水管(11)与外壳(71)相连通,所述叶轮(72)通过旋转能将外桶(1)内的水通过排水管(11)向外排出,且所述叶轮(72)与过滤网(73)之间为过渡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71)的上端部开设有吸水口(74),所述吸水口(74)位于破碎装置(8)的正下方,所述排水管(11)为两根,并且均布在外桶(1)的周侧,所述排水管(11)上设置有均布有多个出水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桶(1)的外侧还设置有超声波抑藻除藻装置(10)。
CN202123049464.6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Active CN216428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9464.6U CN216428212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49464.6U CN216428212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28212U true CN216428212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43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49464.6U Active CN216428212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282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44440U (zh) 一种水域岸边垃圾回收装置
CN210495475U (zh) 一种稳定高效节能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08894350U (zh) 一种船舶用生活垃圾处理装置
CN209669220U (zh) 一种间充质干细胞过滤分离器
CN108128920A (zh)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CN216428212U (zh) 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CN207276607U (zh) 一种市政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4011700A (zh) 一种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能源化利用处理装置
CN108147567A (zh) 一种市政污水离心防堵式过滤装置
CN207786099U (zh) 一种市政污水离心防堵式过滤装置
CN20695583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污水处理器
CN210523375U (zh) 一种带有处理槽机构的厨余处理装置
CN210103594U (zh) 一种高效除污的净水装置
CN211914021U (zh) 一种固体废弃物处理用立式粉碎机
CN209286840U (zh) 一种污水池利用固体打捞粉碎一体装置
CN216800080U (zh) 一种水面垃圾处理器的垃圾破碎排出结构
CN207259253U (zh) 一种节能高效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16254815A (zh) 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CN208066930U (zh) 一种具有环保功能的废物处理装置
CN206935527U (zh) 一种家庭垃圾高效处理回收装置
CN208104139U (zh) 城市社区水环境生态修复系统
CN216322397U (zh) 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的破碎处理结构
CN207605440U (zh) 一种建筑污水高效过滤装置
CN111389531A (zh) 一种生物制药用药材多级研磨装置
CN213803374U (zh) 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