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25496U - 一种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25496U
CN216425496U CN202122248386.6U CN202122248386U CN216425496U CN 216425496 U CN216425496 U CN 216425496U CN 202122248386 U CN202122248386 U CN 202122248386U CN 216425496 U CN216425496 U CN 2164254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ank
valve
air
liquid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4838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艳妮
张红日
陈龙
陆凯杰
徐哲豪
黄伟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anghai Lubricants Hydraul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anghai Lubricants Hydraul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anghai Lubricants Hydraul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anghai Lubricants Hydraul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4838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254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254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254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包括油箱、油泵、第一油阀、油罐、第二油阀、第三油阀、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及第三油管;油箱、油泵、第一油阀及油罐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油管依次连接;油罐出油口连接第二油管,第二油管上设有第二油阀;第三油管一端连接到第一油管的且位于油泵与第一油阀之间的位置,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油管的且位于第二油阀下游位置;油罐设有液位计,用以测量油罐内油液液位;油罐上端连接设有气口和充放气控制部分。油罐串联在管路系统中,正常工作状态下,通过油罐向设备供油润滑油,故油罐内油液是动态的。发生故障时,油罐储存的润滑油会在旋转设备堕走停机时间持续供油,且供油液温度与正常供油温度相同。

Description

一种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润滑,特别涉及一种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
背景技术
旋转设备工作时需要持续供油,否则会发生轴承损坏等事故。为了规避风险,供油系统中一般设置直流油泵、高位油箱、蓄能器等补油装置,当发生供油故障时持续向旋转设备供给润滑油,以便旋转设备安全停机。
授权公告号为CN206093462U、名为“一种具有多重应急功能的润滑系统”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带蓄能器补油的方案,但蓄能器并联在油管路中,蓄能器中的油液是不流动的,当发生故障需要蓄能器供给油液时所供油液温度会远低于正常供油温度,会带来润滑设备的运行不稳;且蓄能器缺少监控仪表,无法显示压力和液位的监控从而不能实现平衡供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
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包括油箱、油泵、第一油阀、油罐、第二油阀、第三油阀、第一油管、第二油管以及第三油管;
油箱、油泵、第一油阀及油罐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油管依次连接;
油罐的出油口连接第二油管,第二油管上设有第二油阀;
第三油管的一端连接到第一油管的且位于油泵与第一油阀之间的位置,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油管的且位于第二油阀下游的位置;
油罐设有液位计,用以测量油罐内油液的液位;
油罐的上端设有用于气体进出的气口和用以向油罐充气与控制油罐放气的充放气控制部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液位计连接,用以接收液位计反馈的液位信息,控制系统还被设置为当液位信息低于设定的液位下限时控制充放气控制部分释放油罐内的气体,当液位高于设定的液位上限时,控制充放气控制部分向油罐充气,以维持油液液位在液位上限和液位下限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口的数量为一个,充放气控制部分包括一进气阀和一排气阀,气口连接一气路管,气路管分为两个分支,该两个分支上分别设有进气阀和排气阀;
或者,气口的数量为两个,充放气控制部分包括一进气阀和一排气阀,其中一个气口对应设有所述进气阀,另一气口对应设有排气阀;
或者,气口的数量为一个,充放气控制部分包括三通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罐内设有隔板,隔板在油罐的内腔中分隔出与进油口连通的进油腔和与出油口连通的出油腔,进油腔上方的内腔部分与出油腔上方的内腔部分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罐的上端设有限压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罐上端设有第一压力计,用以测量油罐内的液面上方的气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油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计,且第二压力计位于第二油管与第三油管相连位置的下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罐的底部设有排油口,排油口处设有排油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油口设置在进油腔的下端,出油口设置在出油腔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油罐串联在管路系统中,正常工作状态下,油液通过油罐向设备供油润滑油,因此油罐内的油液是动态的。当发生故障时,油罐内储存的润滑油会在旋转设备堕走停机时间内持续向旋转设备供油润滑油,且供油液温度与正常的供油温度相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示意图。
符号说明:
油箱1、油泵2、第一油阀3、油罐4、第二油阀5、第三油阀6、第一油管7、第二油管8、第三油管9、进油口10、出油口11、液位计12、气口13、充放气控制部分14、隔板15、进油腔16、出油腔17、限压阀18、第一压力计19、第二压力计20、排油口21、排油阀22、进气阀23、排气阀24、气路管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考图1,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包括油箱1、油泵2、第一油阀3、油罐4、第二油阀5、第三油阀6、第一油管7、第二油管8以及第三油管9;
油箱1、油泵2、第一油阀3及油罐4的进油口10通过第一油管7依次连接;
油罐4的出油口11连接第二油管8,第二油管8上设有第二油阀5;
第三油管9的一端连接到第一油管7的且位于油泵2与第一油阀3之间的位置,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油管8的且位于第二油阀5下游的位置;
油罐4设有液位计12,用以测量油罐4内油液的液位;
油罐4的上端设有用于气体进出的气口13和用以向油罐冲气与控制油罐放气的充放气控制部分14。
第二油阀5具有单向截止功能,供油具有方向性,导通方向为油液从油罐4向第二油管8的供油方向。在应用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时,需确定事故补油容积,即事故发生时旋转设备堕走停机时间内需要的润滑供油量;确定最高工作压力P2和最低工作压力P1,确定无液体时油罐4内充气压力P0,根据绝热状态蓄能器作为辅助动力源的容积公式计算确定油罐4容积;再根据油罐4容积,计算确定气液分界面23高度;然后向油罐4内充气,具体方法是关闭第一油阀3和第二油阀5,通过外部的充气装置从油罐4顶部的气口13向油罐4内补充气体至压力P0;接着打开第三油阀6,通过第三油管9向旋转设备提供润滑油;之后,慢慢打开第一油阀3,通过第一油管7向油罐4内充液,液位慢慢上升,直至升到气液分界面23达到压力平衡且液位处于设定液位上限和下限之间;之后,缓慢打开第二油阀5向旋转设备供油和缓慢关闭第三油阀6。至此,油罐4充液完成,已正常向旋转设备供油。在正常向旋转设备供油的状态下,油泵2、第一油阀3和第二油阀5开启,第三油阀6关闭,油泵2泵送油箱1内的油液,油液经第一油管7从进油口10进入油罐4,再从出油口11进入第二油管8,通过第二油阀5后持续向润滑设备供油。
油罐4内的油液和油液上方的气体的压力平衡,形成气液分界面23,气体在气液分界面23上方,油液在气液分界面23下方。液位计12用于观察和检测油罐4内油液的液位变化。在正常供油时,控制气液分界面23在设定值上下一定范围内波动,推荐范围值为5%~10%的放油量。当检测到的液位高于设定的气液分界面液位上限时,说明储罐内气压不足,需要通过气口13向油罐4补气;当检测到的液位低于设定的气液分界面液位下限时,需要通过气口13释放一部分油罐4内的气体。在正常供油状态下,液位计12检测油罐4内的液位信息,若液位信息超出设定的液位波动区间,则通过气口13向油罐4补气或释放一部分油罐4内的气体,以保持气液分界面处于设定的液位区间。
当发生故障时,油罐4内储存的润滑油会在旋转设备堕走停机时间内持续向旋转设备供油润滑油。由于油罐4串联在管路系统中,正常工作状态下,油液通过油罐4向设备供油润滑油,因此油罐4内的油液是动态的和更新的,故障时的供油液温度与正常的供油温度相同。
在工作时,充放气控制部分14与外部的充气装置连接,用于选择性地向油罐4充气,还能根据需要被控制为排气。其中外部的充气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压缩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气口13的数量为一个,充放气控制部分14包括一进气阀23和一排气阀24,气口13连接一气路管25,气路管25分为两个分支,该两个分支上分别设有进气阀23和排气阀24。当需要向油罐4充气时,进气阀23打开,排气阀24关闭。当需要排气时,进气阀23关闭,而排气阀24打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气口13的数量为两个,而充放气控制部分14包括一进气阀23和一排气阀24,其中一个气口13对应设有进气阀23,另一气口13对应设有排气阀24。在充气时,进气阀23打开且排气阀24关闭,气体从与进气阀23对应的气口13充入油罐4;在排气时,进气阀23关闭且排气阀24打开,油罐4内的气体从与排气阀24对应的气口13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3,气口13的数量为一个,充放气控制部分14包括三通阀。三通阀的一个端口与气口13连接。在工作时,三通阀的另一个端口与外部的充气装置连接,用于充气气体通过,而剩下的端口用于排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油阀3、第二油阀5、第三油阀6、进气阀23、排气阀24以及三通阀的控制方式可选气动式、电动式或手动式等。优选为气动式。这些阀通过与监控信号以及控制系统联动,实现供油液位和压力的自平衡控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包括控制系统(图中未显示),控制系统与液位计12连接,用以接收液位计12反馈的液位信息,控制系统还被设置为当液位信息低于设定的液位下限时控制气路13释放油罐4气体,当液位信息高于设定的液位上限时,控制气路13向油罐4充气,以维持油液液位在设定的液位上限和设定的液位下限之间。控制系统,例如,可以为PLC系统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罐4内设有隔板15,隔板15在油罐4的内腔中分隔出与进油口10连通的进油腔16和与出油口11连通的出油腔17,进油腔16上方的内腔部分与出油腔17上方的内腔部分连通。隔板15促进了油液在油管中混合流动,这对保持油罐4内油温恒定是有益的。隔板15的高度应低于设定的液位下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油口10设置在进油腔16的下端,出油口11设置在出油腔17的下端。此举延长了进油口10与出油口11之间的路程,进一步地促进了油液混合流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罐4的上端设有限压阀18。限压阀18防止油罐4内的气压过压,以保障安全。限压阀18设置在高于油罐4内的气液分界面以上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罐4上端设有第一压力计19,用以测量油罐4内的液面上方的气压。第一压力计19用于监控油罐4内气体的压力,检测压力值可以及时地传递给控制系统或报警装置,当发生压力偏离设定的范围时,报警装置会及时报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油管8上设有第二压力计20,且第二压力计20位于第二油管8与第三油管9相连位置的下游。第二压力计20用于监控油管路的压力,检测压力值可以及时地传递给系统或报警装置,当发生压力偏离设定的范围时,报警装置会及时报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油罐4的底部设有排油口21,排油口21处设有排油阀22。当需要排放油罐4内的油液时,可打开排油阀22进行排油。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箱、油泵、第一油阀、油罐、第二油阀、第三油阀、第一油管、第二油管以及第三油管;
所述油箱、油泵、第一油阀及油罐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油管依次连接;
所述油罐的出油口连接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上设有所述第二油阀;
所述第三油管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油管的且位于所述油泵与所述第一油阀之间的位置,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油管的且位于所述第二油阀下游的位置;
所述油罐设有液位计,用以测量所述油罐内油液的液位;
所述油罐的上端设有用于气体进出的气口和用以向所述油罐充气与控制所述油罐放气的充放气控制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液位计连接,用以接收所述液位计反馈的液位信息,所述控制系统还被设置为当所述液位信息低于设定的液位下限时控制所述充放气控制部分释放所述油罐内的气体,当所述液位高于设定的液位上限时,控制所述充放气控制部分向所述油罐充气,以维持油液液位高度在液位上限和液位下限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充放气控制部分包括一进气阀和一排气阀,所述气口连接一气路管,所述气路管分为两个分支,该两个分支上分别设有所述进气阀和所述排气阀;
或者,所述气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充放气控制部分包括一进气阀和一排气阀,其中一个气口对应设有所述进气阀,另一气口对应设有所述排气阀;
或者,所述气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充放气控制部分包括三通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在所述油罐的内腔中分隔出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进油腔和与所述出油口连通的出油腔,所述进油腔上方的内腔部分与所述出油腔上方的内腔部分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的上端设有限压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上端设有第一压力计,用以测量所述油罐内的液面上方的气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油管上设有第二压力计,且所述第二压力计位于所述第二油管与所述第三油管相连位置的下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罐的底部设有排油口,所述排油口处设有排油阀。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设置在所述进油腔的下端,所述出油口设置在所述出油腔的下端。
CN202122248386.6U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 Active CN2164254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8386.6U CN216425496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48386.6U CN216425496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25496U true CN216425496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21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48386.6U Active CN216425496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254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03858B2 (ja) 燃料電池自動車のための移動式水素ディスペンサ
CN102458888B (zh) 用于压缩空气负载回路、尤其是空气弹簧系统的压缩空气供给系统
JPH02267327A (ja) 航空機用補助燃料移送装置
US10926996B2 (en) Mobile distribution station having adjustable feed network
KR20140113395A (ko) 압축 가스 분배 방법
CN112644721B (zh) 一种飞机供输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090013165A (ko) 액체 분배 시스템
CN216425496U (zh) 一种平衡供油型储罐装置
CN102913757A (zh) 压力体积自动配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0954117B2 (en) Mobile distribution station having pneumatic valves
CN111022915A (zh) 燃料电池汽车高压快速加氢方法及系统
US5868280A (en) Bladderless precharged pressurized liquid delivery system
CN103415708A (zh) 包括具有自动维护的至少一个液压气动蓄能器的设备
CN208108572U (zh) 一种制冷剂安全加注装置
JP2011506932A (ja) 水素燃料補給システムを監視する方法
US20120098206A1 (en) Seal oil feeding apparatus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20200062578A1 (en) Mobile distribution station having auxiliary delivery system
CN105246583A (zh) 以固体颗粒装载精炼和/或石化反应器的分配装置的供给
CN115045869A (zh) 一种基于波义尔函数拟合的压力罐自动补气控制方法
CN110220117B (zh) 加液设备
CN112665910A (zh) 一种石化液体储罐气囊式浮块采样装置
CN207019098U (zh)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天然气供气装置
CN110526188B (zh) 一种灌装机
CN212900914U (zh) 一种lpg车装灌装一体机
CN217207061U (zh) 供油稳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