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4574U - 多向发声的扬声器 - Google Patents

多向发声的扬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4574U
CN216414574U CN202122408805.8U CN202122408805U CN216414574U CN 216414574 U CN216414574 U CN 216414574U CN 202122408805 U CN202122408805 U CN 202122408805U CN 216414574 U CN216414574 U CN 216414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ive
active
sound
sounders
multidirect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088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光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ami Electroacou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ami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ami Electroacou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ami Electroacou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088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4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4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45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多向发声的扬声器,包括形成有震动腔的壳体,壳体上设有用于驱动震动腔内空气震动的主动发声器,以及在震动腔内震动空气的驱动下震动的被动发声器,被动发声器的数量为多个,主动发声器和多个被动发声器沿壳体的周侧分布。本实用新型通过环设在壳体周侧上用于驱动空气震动的主动发声器,以及多个在震动空气的驱动下震动的被动发声器,实现扬声器的全向发声,提高听众的感受。

Description

多向发声的扬声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扬声器,尤其涉及多向发声的扬声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扬声器发声方向单一,由于声音的传播具有指向性,导致发声源正前方的音效与发声源非正前方的音效不同,对听众的感受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多向发声的扬声器,其通过环设在壳体周侧上的主动发声器和多个被动发声器,实现扬声器的全向发声,提高听众的感受。
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多向发声的扬声器,包括形成有震动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震动腔内空气震动的主动发声器,以及在所述震动腔内震动空气的驱动下震动的被动发声器,所述被动发声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主动发声器和多个所述被动发声器沿所述壳体的周侧分布。
如上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所述主动发声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主动发声器和多个所述被动发声器在所述壳体的周侧上交替设置。
如上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所述主动发声器的数量为2个,两所述主动发声器在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相对设置,所述被动发声器的数量为2个,两所述被动发声器在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
如上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所述主动发声器和所述被动发声器均外露于所述震动腔。
如上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所述壳体上形成有与所述主动发声器插接配合的第一安装通孔,以及形成有与所述被动发声器插接配合的第二安装通孔。
如上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所述主动发声器靠近所述壳体下侧。
如上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所述震动腔的横向截面由下往上逐渐减少。
如上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所述被动发声器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上的弹性件以及连接在所述弹性件上在震动空气的驱动下震动的震动片。
如上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所述主动发声器为全频扬声器。
如上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其周侧形成反射腔的网罩,所述主动发声器和所述被动发声器均外露于所述反射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环设在壳体周侧上用于驱动空气震动的主动发声器,以及多个在震动空气的驱动下震动的被动发声器,实现扬声器的全向发声,提高听众的感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多向发声的扬声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多向发声的扬声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多向发声的扬声器(隐藏网罩)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如图1-4所示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包括形成有震动腔10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震动腔10内空气震动的主动发声器2,以及在所述震动腔10内震动空气的驱动下震动的被动发声器3,所述被动发声器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主动发声器2和多个所述被动发声器3沿所述壳体1的周侧分布。该扬声器的发声远离如下:首先,音频信号输入所述主动发声器2,所述主动发声器2震动发声并驱动所述震动腔10内空气震动,接着,多个所述被动发声器3在震动空气的驱动下震动发声,最终实现扬声器的多向发声,提高听众的感受。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与所述主动发声器2插接配合的第一安装通孔11,以及形成有与所述被动发声器3插接配合的第二安装通孔12。此装配方式简单、便于组装与维修。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主动发声器2为现有的全频扬声器,此设置可实现所述主动发声器2的主动发声。具体地,所述被动发声器3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12上的弹性件31以及连接在所述弹性件31上在震动空气的驱动下震动的震动片32,其中,所述震动片32可以采用为金属材质或木质材质。此设置可实现所述被动发声器3的被动发声,且所述弹性件31的设置有利于所述震动片32实现往复震动。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主动发声器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主动发声器2和多个所述被动发声器3在所述壳体1的周侧上交替设置。优选地,所述主动发声器2的数量为2个,两所述主动发声器2在所述壳体1的前后两侧相对设置,所述被动发声器3的数量为2个,两所述被动发声器3在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其中,所述主动发声器2与所述被动发声器3交替设置,使所述被动发声器3的发声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主动发声器2和所述被动发声器3均外露于所述震动腔10。此设置使所述主动发声器2能更好地驱动所述震动腔10内的空气,同时,使震动空气更好地作用于所述被动发声器3,使所述被动发声器3的发声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主动发声器2靠近所述壳体1下侧,且所述震动腔10的横向截面由下往上逐渐减少。此设置有利于声波的聚集,提高音效。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非限定,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其周侧形成反射腔20的网罩4,所述主动发声器2和所述被动发声器3均外露于所述反射腔20。其中,所述网罩4的设置起到了发射声波的作用,提高音效。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此外,术语“圆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申请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申请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多向发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有震动腔(10)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震动腔(10)内空气震动的主动发声器(2),以及在所述震动腔(10)内震动空气的驱动下震动的被动发声器(3),所述被动发声器(3)的数量为多个,所述主动发声器(2)和多个所述被动发声器(3)沿所述壳体(1)的周侧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发声器(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主动发声器(2)和多个所述被动发声器(3)在所述壳体(1)的周侧上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发声器(2)的数量为2个,两所述主动发声器(2)在所述壳体(1)的前后两侧相对设置,所述被动发声器(3)的数量为2个,两所述被动发声器(3)在所述壳体(1)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发声器(2)和所述被动发声器(3)均外露于所述震动腔(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形成有与所述主动发声器(2)插接配合的第一安装通孔(11),以及形成有与所述被动发声器(3)插接配合的第二安装通孔(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发声器(2)靠近所述壳体(1)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腔(10)的横向截面由下往上逐渐减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发声器(3)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通孔(12)上的弹性件(31)以及连接在所述弹性件(31)上在震动空气的驱动下震动的震动片(3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发声器(2)为全频扬声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发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其周侧形成反射腔(20)的网罩(4),所述主动发声器(2)和所述被动发声器(3)均外露于所述反射腔(20)。
CN202122408805.8U 2021-09-30 2021-09-30 多向发声的扬声器 Active CN216414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8805.8U CN216414574U (zh) 2021-09-30 2021-09-30 多向发声的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08805.8U CN216414574U (zh) 2021-09-30 2021-09-30 多向发声的扬声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4574U true CN216414574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5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08805.8U Active CN216414574U (zh) 2021-09-30 2021-09-30 多向发声的扬声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45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3549B (zh) 扬声器箱
JP2673002B2 (ja)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TWI244303B (en) Resonation chambers within a cell phone
CN111327999B (zh) 扬声器箱
CN210016619U (zh) 扬声器箱
EP2894873B1 (en) Fluted and elongated aperture for acoustic transducer
CN102656902A (zh) 全向扬声器
US10524042B2 (en) Electro-acoustical transducer arrangements of a sound system
CN104581557A (zh) 点音源模组扬声器及其制造方法
JP7289979B1 (ja) 同軸スピーカー
WO2023273545A1 (zh) 发声单体、扬声器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9275079B (zh) 等化器以及带有等化器的电声转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16414574U (zh) 多向发声的扬声器
CN212850997U (zh) 发声单元及电子设备
US20130148835A1 (en) Speaker With Spheroidal Acoustic Emitter Housing
JP3743436B2 (ja) 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JP2004135294A5 (zh)
WO2020216004A1 (zh) 终端设备以及振动控制方法
JP2013219728A (ja) メビウスリング状響胴を有する響胴放射型スピーカ
WO2022062003A1 (zh) 一种发声单体和扬声器箱
JP2006217518A (ja) 電気音響変換装置
CN109547900B (zh) 一种号角
WO2021218307A1 (zh) 电子设备
CN214591882U (zh) 手持式麦克风音箱及发音组件
CN216775024U (zh) 一种高频发声组件及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