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3358U - 用于smt的电连接器、pcb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smt的电连接器、pcb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3358U
CN216413358U CN202123110087.2U CN202123110087U CN216413358U CN 216413358 U CN216413358 U CN 216413358U CN 202123110087 U CN202123110087 U CN 202123110087U CN 216413358 U CN216413358 U CN 2164133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mt
components
wall
electrical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008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文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Lianba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008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33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33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33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用于SMT的电连接器、PCB板及电子设备,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其内具有容腔,所述壳体的容腔呈上下贯通状;所述容腔的腔壁上设有内嵌于所述容腔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具有电导结构,以将元器件电气连接至PCB板;贯通状的壳体所具有的上部敞口端形成吸取口,供SMT设备吸头吸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通过在其内部设置具有弹性夹片的固定装置,不仅可以固定元器件,加强元器件的稳定性,还能起到垫高元器件的作用,并且通过SMT自动置件可以避免人工插件发生撞件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SMT的电连接器、PCB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SMT的电连接器、PCB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PCB上的元器件对高度有设计要求,为了有更好的电导效果,元器件焊接在PCB板上前需要预留一段距离。现有的物料无法满足,需要增加垫高装置,传统的垫高装置在与元器件进行焊接后,其内部稳定性较差,影响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SMT的电连接器、PCB板及电子设备,结构牢固,有利于SMT自动置件,提升装配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SMT的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其内具有容腔,所述壳体的容腔呈上下贯通状,所述容腔的腔壁上设有内嵌于所述容腔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具有电导结构,以将元器件电气连接至PCB板,贯通状的壳体所具有的上部敞口端形成吸取口,供SMT设备吸头吸取。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构造为电导体,其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腔壁形成所述内嵌。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框体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框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容腔的腔壁,该腔壁的宽度大于与该腔壁相邻的腔壁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容腔形成有相对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相对的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所述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至少一所述框体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壁或者所述第二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若干插接部,每个插接部构造为Y形夹片结构,所述Y形夹片结构包括:
朝向所述吸取口的接纳端;
沿接纳端朝壳体的下部敞口端延伸的夹持段;
位于所述夹持段尾部的引脚端;
所述接纳端供导入元器件的引脚以使所述夹持段夹持元器件的引脚,通过所述引脚端将元器件电气连接于PCB板。
进一步的,所述Y形夹片结构包括可形变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其中:
所述第一夹片和/或第二夹片具有斜段,该斜段形成所述接纳端;
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均具有弹片,相对的弹片形成所述夹持段;
所述第一夹片或第二夹片的弹片从所述容腔中伸出,以形成所述引脚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片或第二夹片与所述第三内壁或第四内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和固定装置构造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或者所述固定部和插接部构造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PCB板,包括基板、元器件和印制线,所述PCB板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SMT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PCB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SMT的电连接器、PCB板及电子设备,通过在其内部设置具有弹性夹片的固定装置,不仅可以固定元器件,加强元器件的稳定性,还能起到垫高元器件的作用,并且通过SMT自动置件可以避免人工插件发生撞件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壳体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固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2-固定部;3-插接部;4-引脚端;5-固定装置;6-夹持段;10-第一内壁;11-第四内壁;12-第二内壁;13-第三内壁;21-第一边;22-第三边;23-第二边;24-第四边;31-第二夹片;32-第一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现有技术中,由于不能满足高度的设计需求,垫高装置在和元器件进行焊接后,往往内部会出现松垮摇晃的现象,稳定性较差。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设置了具有弹性的夹片结构,在垫高元器件的同时可以起到加固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包括壳体1和固定装置5,壳体1内有容腔,壳体1的容腔呈上下贯通状,上下贯通状的壳体1上部具有敞口端形成的吸取口,供SMT贴片机的机械臂利用吸嘴放置在PCB板上。
进一步的,壳体1的材质可以采用LCP(工业化液晶聚合物)或PA6T(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通过SMT贴片机焊接时,可起到耐高温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可以采用长方体结构,通过长方体结构的贯通状构造以容置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包括固定部2和插接部3,插接部3具有电导结构从而可以接纳电子元器件与PCB板形成电性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接部3可以通过固定部2与壳体1形成内嵌从而增强插接部3与壳体1的连接稳定性,参见图1至图2以及图4。
进一步的,为了在保证固定装置与壳体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的基础上而减少材料成本以及减轻电连接器的重量,固定装置5的固定部2包括一个框体结构,框体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边21和第二边23,相对设置的第三边22和第四边24,第一边21或第二边23的长度大于相邻的第三边22或第四边24,框体结构连接在壳体1的容腔的腔壁上,优选地,可以连接在较宽的腔壁上。
进一步的,参见图2和图3,壳体1的容腔的腔壁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11和第二内壁12,相对设置的第三内壁13和第四内壁11。
进一步的,第一内壁11或第二内壁12的宽度大于第三内壁13或第四内壁11。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装置5的固定部2的第一边21和第二边23与腔壁的第一内壁11或第二内壁12相连,以保证固定装置5在壳体1中自身的稳定性。优选地,固定装置5可以包括相对的两套固定部2,从而对应地与第一内壁11和第二内壁12分别形成固定连接,从而进一步增强固定装置与壳体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固定装置设有若干个插接部3,每个插接部3构造为Y形夹片结构。为了匹配各种电装实际场景以及电装需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插接部可以根据元器件引脚数量的不同和排列位置的不同进行相应的结构设置,例如多个Y形夹片结构可被配置为矩阵方式和/或环形方式排列,矩阵方式的排列结构可以适用于直列式元器件引脚,环形方式的排列结构可以适用于非直列式元器件引脚。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可以应用于例如对于电装高度有要求的元器件、对于SMT工序有防止撞件装配要求的元器件、对于插接稳定性(包括横向装配稳定性、纵向装配稳定性等)有要求的元器件等多种元器件的电装,具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二极管、三极管或温控传感器(Thermal sensor)等。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及图4,插接部3包括第一夹片31和第二夹片32,第一夹片31与第二夹片32均有斜段,该斜段形成朝向吸取口的接纳端;第一夹片31与第二夹片32相对的斜段上均设有弹片,相对的弹片形成由第一夹片31或第二夹片32向壳体1的容腔下部敞口方向延伸至插接部3中部的夹持段;第一夹片31或第二夹片32的弹片由容腔内伸出壳体1,形成夹持段尾部的引脚端4,进一步的,引脚端4还包括末端,其可被配置为伸缩结构以适应于以不同的安装高度装配于PCB板的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接纳端供导入元器件的引脚以使夹持段夹持元器件的引脚形成稳固的电性连接。通过第一夹片31或第二夹片32的弹片延伸后的引脚端4电气连接于PCB板,增加电导性的同时有利于垫高元器件与PCB板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及图3,第一夹片31或第二夹片32可以与所述第三内壁13或第四内壁11连接从而增强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壳体1与固定装置5被配置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或者,固定部2与插接部3被配置为一体成型的结构。通过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固定装置5整体在壳体1中保持自身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摇晃松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PCB板,包括如上所述的基于SMT的电连接器,其中包括壳体1和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内嵌于壳体1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PCB板。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笔记本、服务器、平板电脑、家用电器等设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基于SMT的电连接器内部设置有用于稳定元器件的固定装置5,并且可由SMT设备吸头吸取并自动放置在PCB板上,不仅避免了人工插件误撞件的问题,提升焊接效率,同时也可以增加元器件的稳定性,增加良品率。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用于SMT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内具有容腔,所述壳体的容腔呈上下贯通状;
所述容腔的腔壁上设有内嵌于所述容腔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具有电导结构,以将元器件电气连接至PCB板;
贯通状的壳体所具有的上部敞口端形成吸取口,供SMT设备吸头吸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SMT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长方体结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部和插接部;
所述插接部构造为电导体,其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腔壁形成所述内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SMT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框体结构,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
相对设置的第三边和第四边;
所述框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容腔的腔壁,该腔壁的宽度大于与该腔壁相邻的腔壁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SMT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形成有相对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相对的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所述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内壁和第四内壁;
至少一所述框体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内壁或者所述第二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SMT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若干插接部,每个插接部构造为Y形夹片结构;
所述Y形夹片结构包括:
朝向所述吸取口的接纳端;
沿接纳端朝壳体的下部敞口端延伸的夹持段;
位于所述夹持段尾部的引脚端;
所述接纳端供导入元器件的引脚以使所述夹持段夹持元器件的引脚,通过所述引脚端将元器件电气连接于PCB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SMT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Y形夹片结构包括可形变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其中:
所述第一夹片和/或第二夹片具有斜段,该斜段形成所述接纳端;
所述第一夹片与第二夹片均具有弹片,相对的弹片形成所述夹持段;
所述第一夹片或第二夹片的弹片从所述容腔中伸出,以形成所述引脚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SMT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或第二夹片与所述第三内壁或第四内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SMT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和固定装置构造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或者
所述固定部和插接部构造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9.PCB板,包括基板、元器件和印制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SMT的电连接器。
10.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PCB板。
CN202123110087.2U 2021-12-10 2021-12-10 用于smt的电连接器、pcb板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4133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0087.2U CN216413358U (zh) 2021-12-10 2021-12-10 用于smt的电连接器、pcb板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0087.2U CN216413358U (zh) 2021-12-10 2021-12-10 用于smt的电连接器、pcb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3358U true CN216413358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4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0087.2U Active CN216413358U (zh) 2021-12-10 2021-12-10 用于smt的电连接器、pcb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33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2921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629381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onnecting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to a rigid printed circuit board
JP2004014507A (ja) 電気コネクタ端子
US2006023455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taining shell
CN206163779U (zh) 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US7896678B2 (en) Contact terminal having receiving arms arranged to provide robust receiving space therebetween
CN208423285U (zh) 板对板连接器
TWI312212B (en) Low insertion force socket
WO2019201015A1 (zh) 背夹电池
CN216413358U (zh) 用于smt的电连接器、pcb板及电子设备
TW200824190A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CN202523895U (zh) 摄像头模块连接器
US2007014900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1018028Y (zh) 电连接器
TWI332294B (zh)
JPH10302862A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M597519U (zh) 電連接器組件
CN207818949U (zh) 插座连接器、具有插座连接器的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8423267U (zh) 电连接器
TWM302163U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211957986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CN216698927U (zh) 一种端子接脚、导电端子及电连接器
CN215869862U (zh) Fpc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8070266U (zh) 板对板插座电连接器
CN211017475U (zh) 柔性电路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