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0598U - 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0598U
CN216410598U CN202122540119.6U CN202122540119U CN216410598U CN 216410598 U CN216410598 U CN 216410598U CN 202122540119 U CN202122540119 U CN 202122540119U CN 216410598 U CN216410598 U CN 216410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ool
circulating
flow
ma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401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阳志文
闫勇
崔永刚
孙振祥
袁春光
张义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filed Critical Tianji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ter Transport Engineering MOT
Priority to CN2021225401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0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0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05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池本体,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水池本体为由四面墙和底面围成的容纳结构;所述水池本体上设置造流装置,所述造流装置包括若干条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水池本体连接,构成循环水路。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一种造流装置,应用在模拟水池中,将原来的整个水池通过一个大的回水廊道进行水循环的方式变成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循环水路循环的方式,这种循环方式避免了回廊内的水从直径窄的廊道中涌入宽度大的模拟水池中,造成的水流不均匀的状况。同时使得水池边缘处也能保证良好的水流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水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研究船舶或者设计船舶过程中需要模拟海洋的动力环境,现在采用的模拟海洋运动的条件是通过建造水池。为了模拟海洋环境的波浪和水流,在水池表面设置造波机,造波机能周期性的在水池表面形成波浪,水流则是通过循环水泵进行水循环的过程中造成的水流湍动形成。目前的模拟水池分为深水池和浅水池,均采用在地面深挖的方式建造而成。深水池的深度一般在2.5m以上,浅水池一般在1.2m以下。为设置模拟水池内水流的循环通道,一般在水池侧面在挖一条回水廊道,在采用抽水装置形成水循环。采用这种方式建造模拟水池工程量大,不仅需要挖掘土壤,还需要打通回水廊道,建造耗时耗力,且成本高。
另一方面,回廊内的水从直径窄的廊道中涌入宽度大的模拟水池中,会造成水流不均匀的状况,以回水廊道出水口和入水口为中心的部位水流湍动大,越向外扩散水流的湍动程度越小,形成的海洋模拟条件不能满足实验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水池本体,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水池本体为由四面墙和底面围成的容纳结构;
所述水池本体上设置造流装置,所述造流装置包括若干条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水池本体连接,构成循环水路。
进一步,所述水池本体上开设进水口或出水口,其中,所述出水口开设在所述水池本体的起始端,所述进水口开设在所述水池本体的末尾端;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数量相同,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交错分布。
进一步,所述循环管路包括出水端、进水端以及循环管以及循环水泵,所述出水端连接在所述水池本体的出水口处,所述进水端连接在所述水池本体的进水口处,其中,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相邻,所述循环水泵将试验水从出水端导入进水端。
进一步,所述水池本体尾端的侧壁上设置消波板,所述消波板倾斜设置在水池本体末尾端的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消波板包括三层,从上到下依次为上孔板、滤水板、下孔板;所述上孔板和下孔板上均开设若干通孔;所述滤水板内开设滤水通道,所述滤水通道为弯曲通道。
进一步,所述造流装置包括5条循环管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一种造流装置,应用在模拟水池中,将原来的整个水池通过一个大的回水廊道进行水循环的方式变成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循环水路循环的方式,这种循环方式避免了回廊内的水从直径窄的廊道中涌入宽度大的模拟水池中,造成的水流不均匀的状况。同时使得水池边缘处也能保证良好的水流状态。另外,本造流装置将采用进水口和出水口交错设置的方式,相邻的一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循环管构成一组循环水路,通过循环水泵将水从水池末端抽出,并从前端流入,保证了整个水池的水流方向均从水池首段流向水池末端,更好的模拟了海洋动力学环境。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的循环管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的消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0、水池本体;110、进水口、120、出水口;200、造流装置;
210、第一循环管路;220、第二循环管路、230、第三循环管路;
240、第四循环管路;250、第五循环管路;211、进水端;
212、循环管;213、出水端;300、消波板;310、上孔板;
320、滤水板;330、下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200,其特征在于:
水池本体100,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水池本体100为由四面墙和底面围成的容纳结构;
所述水池本体100上设置造流装置200,所述造流装置200包括若干条循环管212路,所述循环管212路与所述水池本体100连接,构成循环水路。
如图1所示,水池本体100上开设进水口或出水口,其中,所述出水口开设在所述水池本体100的起始端,所述进水口开设在所述水池本体100的末尾端;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数量相同,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交错分布。
循环管212路包括出水端213、进水端211以及循环管212以及循环水泵,所述出水端213连接在所述水池本体100的出水口处,所述进水端211连接在所述水池本体100的进水口处,其中,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相邻,所述循环水泵将试验水从出水端213导入进水端211。
水池本体100尾端的侧壁上设置消波板300,所述消波板300倾斜设置在水池本体100末尾端的内壁上。消波板300包括三层,从上到下依次为上孔板310、滤水板320、下孔板330;所述上孔板310和下孔板330上均开设若干通孔;所述滤水板320内开设滤水通道,所述滤水通道为弯曲通道。为了避免水池尾端的水流湍动程度太大,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新型消波装置,消波板300倾斜设置,水浪进入消波板300时先经过顶部的上孔板310,上孔板310的孔眼有利于将水流打散,中层的滤水板320内设置弯曲的水流通道,水流在进入弯曲通道后能量逐步消散,最后在经过下孔板330流出,消减波浪的湍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造流装置200包括5条循环管212路的设置方式。按照如图1虚线(实际装置中不存在)所示的方式将整个水池本体100等分成10个单元,为方便描述,最顶部的单元称为第一单元,将最底部的单元称为第十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以及与之相连的循环管组成第一循环管路210;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以及与之相连的循环管组成第二循环管路;第五单元和第六单元以及与之相连的循环管组成第三循环管路;第七单元和第八单元以及与之相连的循环管组成第四循环管路;第九单元和第十单元以及与之相连的循环管组成第五循环管路250。由图1可看出在第一循环管路中,出水口设置在第二单元的右端,进水口设置在第一单元的左端,循环管的出水端213连接在出水口处,进水端211连接在进水口处,设置在循环管上的循环水泵将水池内的水从第二单元的出水口抽出,注入第一单元的进水口,从而保证了水池本体100内的水流方向一致,均是从进水口流向出水口。其他循环管路的水流方式与第一循环管路的方式类似。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进水口的直径为单元宽度的三分之一。进水口或出水口开设在水池本体100中部偏下的位置处。
工作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一种造流装置200,应用在模拟水池中,将原来的整个水池通过一个大的回水廊道进行水循环的方式变成通过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循环水路循环的方式,这种循环方式避免了回廊内的水从直径窄的廊道中涌入宽度大的模拟水池中,造成的水流不均匀的状况。同时使得水池边缘处也能保证良好的水流状态。另外,本造流装置200将采用进水口和出水口交错设置的方式,相邻的一组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循环管212构成一组循环水路,通过循环水泵将水从水池末端抽出,并从前端流入,保证了整个水池的水流方向均从水池首段流向水池末端,更好的模拟了海洋动力学环境。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
水池本体,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水池本体为由四面墙和底面围成的容纳结构;
所述水池本体上设置造流装置,所述造流装置包括若干条循环管路,所述循环管路与所述水池本体连接,构成循环水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本体上开设进水口或出水口,其中,所述出水口开设在所述水池本体的起始端,所述进水口开设在所述水池本体的末尾端;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的数量相同,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交错分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包括出水端、进水端以及循环管以及循环水泵,所述出水端连接在所述水池本体的出水口处,所述进水端连接在所述水池本体的进水口处,其中,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相邻,所述循环水泵将试验水从出水端导入进水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本体尾端的侧壁上设置消波板,所述消波板倾斜设置在水池本体末尾端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波板包括三层,从上到下依次为上孔板、滤水板、下孔板;所述上孔板和下孔板上均开设若干通孔;所述滤水板内开设滤水通道,所述滤水通道为弯曲通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流装置包括5条循环管路。
CN202122540119.6U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 Active CN216410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0119.6U CN216410598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40119.6U CN216410598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0598U true CN216410598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7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40119.6U Active CN216410598U (zh) 2021-10-21 2021-10-21 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05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1920A (zh) * 2021-10-22 2022-02-01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深水波流模拟水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01920A (zh) * 2021-10-22 2022-02-01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一种深水波流模拟水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10598U (zh) 一种模拟水池造流装置
CN216669209U (zh) 一种试验水池消能整流装置
CN105900865B (zh) 立体生态养殖人工鱼礁
CN104762917A (zh) 一种深水试验池整体造流方法
CN204401551U (zh) 一种深水试验池整体造流结构
TWI475146B (zh) A breakwater with a composite fire pack
CN216594071U (zh) 一种水池三维流场流速测量装置
CN218519812U (zh) 一种抗浪型水体环境中使用的光伏浮体
CN107402117B (zh) 一种采用开放式水槽进行回流的深水水池造流系统
CN110616695A (zh) 一种适于洄游性鱼类通过的游道
KR20130120095A (ko) 소파구조물의 케이슨 및 이를 이용한 안벽, 방파제, 호안
CN112227293B (zh) 一种过鱼道模型
CN110644420B (zh) 港池波流的生潮结构
CN215290018U (zh) 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
CN111881499B (zh) 一种海水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尾水围护的设计方法
CN114319261A (zh) 一种带有h形墩和短挡板的竖缝式鱼道
CN114001920A (zh) 一种深水波流模拟水池
CN104176203B (zh) 一种多功能综合海洋平台装置及系统
CN110616694A (zh) 一种组合式引水水渠
CN211581208U (zh) 一种用于养殖网箱的支架
KR200352921Y1 (ko) 해수유통 케이슨 방파제
CN217974232U (zh) 一种百叶窗式生态型消浪块体
CN118190763A (zh) 一种用于桩基础的腐蚀试验装置
CN212723758U (zh) 一种池塘水位控制装置
CN211312451U (zh) 一种组合式引水水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