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90018U - 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90018U
CN215290018U CN202121084900.0U CN202121084900U CN215290018U CN 215290018 U CN215290018 U CN 215290018U CN 202121084900 U CN202121084900 U CN 202121084900U CN 215290018 U CN215290018 U CN 215290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water
fishway
fish
g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849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阿怀瑾
刘莹莹
张璐
杨森
董书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849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90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90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90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挡水建筑物,还包括进口闸门、出口闸门、横隔板和隧洞;隧洞设置在挡水建筑物内且与挡水建筑物轴线垂直布设;隧洞的进水口高于出水口,且在隧洞进水口设置进口闸门,出水口设置出口闸门;隧洞内垂直于隧洞轴线间隔设置有多个横隔板。本实用新型合理的利用了水资源,将鱼道和生态放流洞整合到一起,减小了工程量,降低工程投资。在进出口闸门的配合下实现各种鱼类的洄游,同时解决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差的影响。在溢流堰和淹没孔的共同作用下保证了鱼道内的水流掺气,增加水中的氧气,满足鱼类的需氧量,确保鱼洄游顺利且快速的洄游至上游。

Description

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河道上修建水库、水电站等拦河建筑物后,会阻断鱼的洄游通道,对于水深动物的生态多样性不利;同时,在北方干旱少雨地区的贫水季节造成水库下游河道断流。现有技术中的鱼道多为专用鱼道,但过鱼期只是集中在3~5个月,过鱼期过后,鱼道的利用率就大大降低。为满足下游河道生态流量要求,需要在挡水建筑物上埋设放流管。因修建鱼道和生态放流洞增加了的工作量,降低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造成了部分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既能满足工程的需求,又能减少投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至少包括挡水建筑物,还包括进口闸门、出口闸门、横隔板和隧洞;所述隧洞设置在挡水建筑物内且与挡水建筑物轴线垂直布设,其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高于出水口,且在隧洞的进水口处设置进口闸门,出水口处设置出口闸门;所述隧洞内垂直于隧洞轴线间隔设置有多个横隔板。
所述的横隔板为矩形板,矩形板上部一角设置有溢流堰,横隔板下部于溢流堰的斜对角开有淹没孔。
所述的溢流堰的宽和高分别为横隔板宽和高的1/3;所述的淹没孔的宽和高分别为横隔板宽和高的1/3。
所述的隧洞内设置有防水模拟灯。
所述的多个横隔板中相邻横隔板的间隔距离为5~10m。
所述的隧洞的断面是上部为圆弧形、下部为矩形的结构;所述隧洞的边墙高度与横隔板的高度相同,隧洞底部宽度与横隔板的宽度相同。
相邻的横隔板正反交错设置。
所述的隧洞和横隔板均为钢筋混凝土制成,闸门材质为钢材。
还包括诱鱼设施和引鱼墙;所述的引鱼墙在出水口的水下两侧,且两侧引鱼墙的扩散角大于30°;所述的诱鱼设施设置在出水口及引鱼墙上。
所述的诱鱼设施包括声、光装置及热水补水管;所述声、光装置用于模拟天然河道中的自然光和声音引诱鱼类进入鱼道,设置在出水口处及诱鱼墙上;所述热水补水管用于补充热水,改善局部水温,诱导喜热鱼类进入鱼道,连接在出水口处及诱鱼墙上。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在鱼类洄游时段作为鱼道,供鱼类洄游至上游;在非洄游时段作为下游河道生态放流通道,满足下游生态流量要求,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减小了工程量,降低了工程投资,节约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在进出口闸门的配合下能实现各种鱼类的洄游,同时也能解决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差的影响。
(3)本实用新型设置多个横隔板,相邻横隔板之间可以作为休息室供鱼类休息,恢复体力。
(4)本实用新型横隔板上设置溢流堰和淹没孔,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有利于鱼道内的水流掺气,增加水中的氧气,满足鱼类的需氧量。
(5)本实用新型引鱼墙的设置,较好的保证了鱼洄游至此处能顺利、快速的洄游至上游。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横剖面图;
图3是横隔板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1-进口闸门;2-出口闸门;3-进水口;4-出水口;5-横隔板;6-上游水位;7-下游水位;8-隧洞;9-溢流堰;10-淹没孔。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3所示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至少包括挡水建筑物,还包括进口闸门1、出口闸门2、横隔板5和隧洞8;所述隧洞8设置在挡水建筑物内且与挡水建筑物轴线垂直布设,其设置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进水口3高于出水口4,且在隧洞8的进水口3处设置进口闸门1,出水口4处设置出口闸门2;所述隧洞8内垂直于隧洞8轴线间隔设置有多个横隔板5。
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调节隧洞8进出口分别设置的进口闸门1和出口闸门2,来调节隧洞8内的水流量,以保证在不同时期满足鱼道过鱼和下游生态流量的要求,减少水库水资源浪费。调节时,进口闸门1开度不应大于1/2进口高度;隧洞出水口约1/3露出水面。
本实用新型能够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将鱼道和生态放流洞整合到一起减小了工程量,降低了工程投资,节约了成本。在进口闸门1和出口闸门2的配合下能实现各种鱼类的洄游,同时也能解决丰水期和枯水期水位差的影响。横隔板5之间可以作为休息室供鱼类休息,恢复体力,保证洄游鱼类顺利、安全的抵达目的地。
实施例二: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横隔板5为矩形板,矩形板上部一角设置有溢流堰9,横隔板5下部于溢流堰9的斜对角开有淹没孔10。
进一步的,所述的溢流堰9的宽和高分别为横隔板5宽和高的1/3;所述的淹没孔10的宽和高分别为横隔板5宽和高的1/3。
在实际使用时,横隔板5上的溢流堰9和淹没孔10上下、左右交错布置,在减小隧洞内的流速的同时,满足了鱼类顺利洄游至上游。相邻横隔板5之间的空间是为洄游鱼类提供的休息室,供洄游鱼类恢复体力,使其能够顺利、安全的抵达目的地。
在溢流堰9和淹没孔10的共同作用下有利于鱼道内的水流掺气,增加水中的氧气,满足鱼类的需氧量,确保洄游鱼类安全、顺利的洄游至上游。
实施例三: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隧洞8内设置有防水模拟灯。
在实际使用时,在隧洞8内设置防水模拟灯,模拟灯的灯光能够保证洞内光线与外面河流相近或相似,诱导洄游鱼类顺利进入隧洞8,且保证不被鱼道内水流破坏。
实施例四: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多个横隔板5中相邻横隔板5的间隔距离为5~10m。
在实际使用时,相邻横隔板5间距离采用5~10m时,水池内的平均流速相对较低,水流平稳,有利于鱼类在中间休息。
实施例五: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在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隧洞8的断面是上部为圆弧形、下部为矩形的结构;所述隧洞8的边墙高度与横隔板5的高度相同,隧洞8底部宽度与横隔板5的宽度相同。
在实际使用时,隧洞8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能够较好的实现其功能,而且强度较好,且节省建筑材料。
实施例六: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在施例一的基础上:相邻的横隔板5正反交错设置。
在实际使用时,横隔板5采用正反交错设置的技术方案,使得减小隧洞内的流速的效果更好,最大程度的满足了鱼类顺利洄游至上游。相邻横隔板5之间的空间还为洄游鱼类提供了休息室,供洄游鱼类恢复体力,使其能够顺利、安全的抵达目的地。
实施例七: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在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隧洞8和横隔板5均为钢筋混凝土制成,闸门材质为钢材。
在实际使用时,隧洞8和横隔板5采用本技术方案,不仅施工方便,而且造价低,且能较好的满足使用要求。
实施例八:
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在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诱鱼设施和引鱼墙;所述的引鱼墙在出水口4的水下两侧,且两侧引鱼墙的扩散角大于30°;所述的诱鱼设施设置在出水口4及引鱼墙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诱鱼设施包括声、光装置及热水补水管;所述声、光装置用于模拟天然河道中的自然光和声音引诱鱼类进入鱼道,设置在出水口4处及诱鱼墙上;所述热水补水管用于补充热水,改善局部水温,诱导喜热鱼类进入鱼道,连接在出水口4处及诱鱼墙上。
在实际使用时,诱鱼设施和引鱼墙的设置是为了能够很好的诱导洄游鱼顺利进入隧洞8内,以保证鱼洄游顺利、快速洄游至上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至少包括挡水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口闸门(1)、出口闸门(2)、横隔板(5)和隧洞(8);所述隧洞(8)设置在挡水建筑物内且与挡水建筑物轴线垂直布设,其设置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进水口(3)高于出水口(4),且在隧洞(8)的进水口(3)处设置进口闸门(1),出水口(4)处设置出口闸门(2);所述隧洞(8)内垂直于隧洞(8)轴线间隔设置有多个横隔板(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隔板(5)为矩形板,矩形板上部一角设置有溢流堰(9),横隔板(5)下部于溢流堰(9)的斜对角开有淹没孔(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堰(9)的宽和高分别为横隔板(5)宽和高的1/3;所述的淹没孔(10)的宽和高分别为横隔板(5)宽和高的1/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洞(8)内设置有防水模拟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横隔板(5)中相邻横隔板(5)的间隔距离为5~10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洞(8)的断面是上部为圆弧形、下部为矩形的结构;所述隧洞(8)的边墙高度与横隔板(5)的高度相同,隧洞(8)底部宽度与横隔板(5)的宽度相同。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横隔板(5)正反交错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隧洞(8)和横隔板(5)均为钢筋混凝土制成,闸门材质为钢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诱鱼设施和引鱼墙;所述的引鱼墙在出水口(4)的水下两侧,且两侧引鱼墙的扩散角大于30°;所述的诱鱼设施设置在出水口(4)及引鱼墙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鱼设施包括声、光装置及热水补水管;所述声、光装置用于模拟天然河道中的自然光和声音引诱鱼类进入鱼道,设置在出水口(4)处及诱鱼墙上;所述热水补水管用于补充热水,改善局部水温,诱导喜热鱼类进入鱼道,连接在出水口(4)处及诱鱼墙上。
CN202121084900.0U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 Active CN215290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4900.0U CN215290018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84900.0U CN215290018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90018U true CN215290018U (zh) 2021-12-24

Family

ID=79541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84900.0U Active CN215290018U (zh) 2021-05-20 2021-05-20 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900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84354A (zh) * 2023-03-21 2023-05-09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温、水流调控式仿生态鱼道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84354A (zh) * 2023-03-21 2023-05-09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温、水流调控式仿生态鱼道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64917B (zh) 一种水利系统
CN204212122U (zh) 一种鱼道
CN108343038B (zh) 水电站鱼道系统
CN215290018U (zh) 一种生态放流洞和鱼道结合的结构
CN211200321U (zh) 一种低水头堰坝过鱼通道结构
CN104314055A (zh) 水压式浮板鱼道
CN204959679U (zh) 鱼道实验装置
CN209636716U (zh) 一种可移动式河道岸边集鱼槽装置
CN103953013A (zh) 一种水位感应自动升降的堤防装置及其方法
CN114319261B (zh) 一种带有h形墩和短挡板的竖缝式鱼道
CN114808878A (zh) 一种往复式共侧墙鱼道结构
CN109763464B (zh) 一种采用天然卵石隔板的仿生态鱼道
CN112195880B (zh) 适用于高陡狭窄地形的坝后式厂房全鱼道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16839294U (zh) 一种复合型生态水坝
CN105484213A (zh) 隧洞式多出口仿自然鱼道
CN2141433Y (zh) 鱼类过坝水路通道
CN211228408U (zh) 一种景观式溢洪道结构
CN210459143U (zh) 一种利用导流堤及船闸实现过鱼功能的组合结构
CN205348128U (zh) 隧洞式多出口仿自然鱼道
CN211816114U (zh) 一种鱼道进口补水系统及鱼道
CN113279372A (zh) 一种贯通型生态鱼巢砌块及生态护岸护岸结构
CN210482455U (zh) 一种泵站引水和排水相结合的立交涵闸
CN209741785U (zh) 一种采用天然卵石隔板的仿生态鱼道
CN213062202U (zh) 一种适用于河道循环、补水和排涝的地下泵站系统
CN220057781U (zh) 一种结合分散补水子系统的集鱼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