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0473U - 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0473U
CN216410473U CN202123110858.8U CN202123110858U CN216410473U CN 216410473 U CN216410473 U CN 216410473U CN 202123110858 U CN202123110858 U CN 202123110858U CN 216410473 U CN216410473 U CN 216410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ined beam
fixing plate
assembly
hogging moment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085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胜斌
杨洋
胡胜来
毛洪强
唐国喜
陈亮
邱体军
夏飞龙
毛攀
何玉柱
田帅帅
窦巍
李夫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ransport Consult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Highway Traffic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R&D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ransport Consult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Highway Traffic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R&D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ransport Consult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Highway Traffic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R&D Center filed Critical Anhui Transport Consult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1085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0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0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04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包括加压组件、组合梁、测量组件、固定支座、中部支撑组件;所述加压组件位于所述组合梁上方,且所述加压组件与所述组合梁连接,所述测量组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测量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组合梁两端底部,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测量组件底部连接,所述中部支撑组件一端支撑于所述组合梁中部,且所述中部支撑组件另一端与地面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均匀作用力于所述组合梁上,且能够对所述组合梁上的力进行实时检测;可以准确测量出所述组合梁两端部的位移变化量,且能够对所述组合梁进行支撑;可以防止所述测量组件在工作时发生偏移或侧翻,大大加强了设备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
背景技术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型式;它主要通过在钢梁和混凝土翼缘板之间设置剪力连接件(栓钉、槽钢、弯筋等),抵抗两者在交界面处的掀起及相对滑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而共同工作;钢-混凝土组合梁同钢筋混凝土梁相比,可以减轻结构自重,减小地震作用,减小截面尺寸,增加有效使用空间,节省支模工序和模板,缩短施工周期,增加梁的延性等,同钢梁相比,可以减小用钢量,增大刚度,增加稳定性和整体性,增强结构抗火性和耐久性等。
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我国城市立交桥梁及建筑结构中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正朝着大跨方向发展;钢-混凝土组合梁兼有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我国基本建设的国情,是未来结构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由于钢-混凝土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会发生畸变屈曲的破化模式,而现有的用于检测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的设备,在检测时,不方便操作,因此,需要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负弯矩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包括加压组件、组合梁、测量组件、固定支座、中部支撑组件;所述加压组件位于所述组合梁上方,且所述加压组件与所述组合梁连接,所述测量组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测量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组合梁两端底部,所述固定支座与所述测量组件底部连接,所述中部支撑组件一端支撑于所述组合梁中部,且所述中部支撑组件另一端与地面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还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限位杆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组合梁两侧,且所述限位杆一端与地面连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四组所述限位杆接近于所述组合梁两侧,但与所述组合梁并不接触,以防止所述组合梁由于其副板截面较窄,在受到压力时侧翻的风险,大大增加了整体设备的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加压组件包括工字梁、压力传感器、压力架,所述压力架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压力架分别与所述组合梁两端顶部抵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压力架上方,且所述压力传感器一端与所述压力架抵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另一端与所述工字梁底部抵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通过在所述工字梁上方施加压力,可以使施加的力作用于所述组合梁两端部,进而,通过两组所述压力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出所述组合梁两端部受到的压力。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测量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套筒、第二固定板、第二套筒、弹簧片,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顶部,所述第一套筒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片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内部,且所述弹簧片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内部底面抵接,所述弹簧片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面抵接,所述第二套筒插设于所述弹簧片内部,且所述第二套筒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顶部与所述组合梁底部抵接。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置有感应件,所述感应件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当所述测量组件上产生作用力时,所述第二固定板下压所述弹簧片,可使所述弹簧片在所述第一套筒内产生形变,进而,当所述弹簧片的形变达到一定程度后,所述第二套筒可与所述第一套筒内部底面抵接,以实现对所述组合梁进行支撑;同时,通过所述感应件实时检测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的距离,以实时获取所述弹簧片的形变量。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支座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设于所述通孔,以通过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通孔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固定螺栓的固定。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中部支撑组件包括中部底座、中部支撑柱、圆形放置槽、圆形支撑件;所述中部底座位于所述组合梁中部下方,且所述中部底座与地面抵接,所述中部支撑柱底部与所述中部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放置槽开设于所述中部支撑柱顶部,所述圆形支撑件设置于所述圆形放置槽内,且所述圆形支撑件与所述组合梁中部底面抵接,优选的,所述圆形支撑件采用圆形钢筋。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通过所述圆形支撑件与所述组合梁中部底面抵接,可以使对所述组合梁中部底面的支撑面积最小化,实现线面连接,能够增加对所述组合梁的测量精确度。
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首先通过所述固定螺栓和所述通孔之间的配合,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上,以防止在工作中,所述测量组件发生偏移;进而施加力于所述工字梁上,通过两组所述压力架使力作用于所述组合梁两端部,进而通过所述中部支撑组件对所述组合梁中部进行支撑,在对所述组合梁两端施加压力的同时,通过所述弹簧片的形变量和所述弹簧片的弹性系数,计算所述组合梁两端部所受到的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通过所述加压组件可以均匀作用力于所述组合梁上,且能够对所述组合梁上的力进行实时检测;通过所述测量组件可以准确测量出所述组合梁两端部的位移变化量,且能够对所述组合梁进行支撑;通过所述固定支座和所述限位杆可以防止所述测量组件在工作时发生偏移或侧翻,大大加强了设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的测量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的固定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的圆形支撑件与组合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的中部支撑柱正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加压组件;2、组合梁;3、测量组件;4、固定支座;5、中部支撑组件;6、限位杆;7、感应件;11、工字梁;12、压力传感器;13、压力架;31、第一固定板;32、第一套筒;33、第二固定板;34、第二套筒;35、弹簧片;311、通孔;41、固定螺栓;51、中部底座;52、中部支撑柱;53、圆形放置槽;54、圆形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包括加压组件1、组合梁2、测量组件3、固定支座4、中部支撑组件5;所述加压组件1位于所述组合梁2上方,且所述加压组件1与所述组合梁2连接,所述测量组件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测量组件3分别设置于所述组合梁2两端底部,所述固定支座4与所述测量组件3底部连接,所述中部支撑组件5一端支撑于所述组合梁2中部,且所述中部支撑组件5另一端与地面连接。
如图1至图5所示,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还包括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限位杆6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组合梁2两侧,且所述限位杆6一端与地面连接,为了方便拆卸和安装,例如可以采用将限位杆6一端与地面通过螺钉连接,另外,为了使结构更加稳定,可以将所述限位杆6的另一端与实验室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同时,在所述组合梁2一侧的两组所述限位杆6之间设置防护网,因此,所述组合梁2一侧的防护网和所述组合梁2另一侧的防护网之间可以形成一个限位区间,将组合梁2放置于限位区间内,可以有效的避免组合梁2发生侧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中,4组所述限位杆6接近于所述组合梁2两侧,但与所述组合梁2并不接触,以防止所述组合梁2由于其副板截面较窄,在受到压力时侧翻的风险,大大增加了整体设备的安全性。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加压组件1包括工字梁11、压力传感器12、压力架13,所述压力架1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压力架13分别与所述组合梁2两端顶部抵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2位于所述压力架13上方,且所述压力传感器12一端与所述压力架13抵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2另一端与所述工字梁11底部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中,通过在所述工字梁11上方施加压力,可以使施加的力作用于所述组合梁2两端部,进而,通过两组所述压力传感器12,可以实时检测出所述组合梁2两端部受到的压力。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测量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板31、第一套筒32、第二固定板33、第二套筒34、弹簧片35,所述第一固定板31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4顶部,所述第一套筒32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片35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32内部,且所述弹簧片35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32内部底面抵接,所述弹簧片35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3底面抵接,所述第二套筒34插设于所述弹簧片35内部,且所述第二套筒34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3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3顶部与所述组合梁2底部抵接。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二固定板33上设置有感应件7,所述感应件7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第二固定板33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中,当所述测量组件3上产生作用力时,所述第二固定板33下压所述弹簧片35,可使所述弹簧片35在所述第一套筒32内产生形变,进而,当所述弹簧片35的形变达到一定程度后,所述第二套筒34可与所述第一套筒32内部底面抵接,以实现对所述组合梁2进行支撑;同时,通过所述感应件7实时检测所述第二固定板33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之间的距离,以实时获取所述弹簧片35的形变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感应件7为位移传感器。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固定支座4上设置有固定螺栓41,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上开设有通孔311,所述固定螺栓41穿设于所述通孔311,以通过所述固定螺栓41与所述通孔311的配合,实现所述第一固定板31和所述固定螺栓41的固定。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中部支撑组件5包括中部底座51、中部支撑柱52、圆形放置槽53、圆形支撑件54;所述中部底座51位于所述组合梁2中部下方,且所述中部底座51与地面抵接,所述中部支撑柱52底部与所述中部底座5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放置槽53开设于所述中部支撑柱52顶部,所述圆形支撑件54设置于所述圆形放置槽53内,且所述圆形支撑件54与所述组合梁2中部底面抵接,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圆形支撑件54采用圆形钢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中,通过所述圆形支撑件54与所述组合梁2中部底面抵接,可以使对所述组合梁2中部底面的支撑面积最小化,实现线面连接,能够增加对所述组合梁2的测量精确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中,首先通过所述固定螺栓41和所述通孔311之间的配合,使所述第一固定板31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4上,以防止在工作中,所述测量组件3发生偏移;进而施加力于所述工字梁11上,通过两组所述压力架13使力作用于所述组合梁2两端部,进而通过所述中部支撑组件5对所述组合梁2中部进行支撑,在对所述组合梁2两端施加压力的同时,通过所述组合梁2两端下方的所述弹簧片35的形变量、弹性系数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12的读数,计算所述组合梁2两端部所受到的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通过所述加压组件可以均匀作用力于所述组合梁上,且能够对所述组合梁上的力进行实时检测;通过所述测量组件可以准确测量出所述组合梁两端部的所受到的压力,且能够对所述组合梁进行支撑;通过所述固定支座和所述限位杆可以防止所述测量组件在工作时发生偏移或侧翻,大大加强了设备的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组件(1)、组合梁(2)、测量组件(3)、固定支座(4)和中部支撑组件(5),所述加压组件(1)位于所述组合梁(2)上方,且所述加压组件(1)与所述组合梁(2)连接,所述组合梁(2)下方与所述测量组件(3)顶部连接,所述固定支座(4)与所述测量组件(3)底部连接,所述中部支撑组件(5)一端支撑于所述组合梁(2)中部,且所述中部支撑组件(5)另一端与地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测量组件(3)分别设置于所述组合梁(2)两端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杆(6),所述限位杆(6)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限位杆(6)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组合梁(2)两侧,且所述限位杆(6)一端与地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组件(1)包括工字梁(11)、压力传感器(12)、压力架(13),所述压力架(13)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压力架(13)分别与所述组合梁(2)两端顶部抵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2)位于所述压力架(13)上方,且所述压力传感器(12)一端与所述压力架(13)抵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2)另一端与所述工字梁(11)底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3)包括第一固定板(31)、第一套筒(32)、第二固定板(33)、第二套筒(34)和弹簧片(35),所述第一固定板(31)固定于所述固定支座(4)顶部,所述第一套筒(32)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片(35)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筒(32)内部,且所述弹簧片(35)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32)内部底面抵接,所述弹簧片(35)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3)底面抵接,所述第二套筒(34)插设于所述弹簧片(35)内部,且所述第二套筒(34)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板(33)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33)顶部与所述组合梁(2)底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33)上设置有感应件(7),所述感应件(7)用于实时检测所述第二固定板(33)与所述第一固定板(31)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4)上设置有固定螺栓(41),所述第一固定板(31)上开设有通孔(311),所述固定螺栓(41)穿设于所述通孔(311),以通过所述固定螺栓(41)与所述通孔(311)的配合,对所述第一固定板(31)和所述固定螺栓(41)进行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支撑组件(5)包括中部底座(51)、中部支撑柱(52)、圆形放置槽(53)和圆形支撑件(54),所述中部底座(51)位于所述组合梁(2)中部下方,且所述中部底座(51)位于地面上,所述中部支撑柱(52)底部与所述中部底座(51)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圆形放置槽(53)开设于所述中部支撑柱(52)顶部,所述圆形支撑件(54)设置于所述圆形放置槽(53)内,且所述圆形支撑件(54)与所述组合梁(2)中部底面抵接。
CN202123110858.8U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410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0858.8U CN216410473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0858.8U CN216410473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0473U true CN216410473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3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085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410473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047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0573A (zh) * 2022-05-17 2022-09-16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种钢板组合梁负弯矩区的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0573A (zh) * 2022-05-17 2022-09-16 石家庄铁道大学 一种钢板组合梁负弯矩区的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ullini et al. Grouted sleeve connections used in precast reinforced concrete construction–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 column-to-column joint
Wang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unstiffened steel plate shear wall structures
CN216410473U (zh) 一种组合梁负弯矩测量设备
KR101202190B1 (ko) 변위 측정장치
CN106644323A (zh) 一种钢梁试验模型测量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210122827U (zh) 顶升式钢板加固结构
CN103674589A (zh) 一种混凝土结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受力变形实测方法
CN202688885U (zh) 一种高稳定性扣件式满堂支架
Ma et al. Flexural behavior of concrete-filled rectangular steel tubular (CFRST) trusses
Zhou et al. Hysteretic behavior and design considerations of staggered truss framing systems
Liu et al.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olted flange splicing joints for CFST columns
CN105806572A (zh) 一种单层网壳结构节点半刚性测定方法
Yang et al. Impact of overhang construction on girder design.
Nie et al.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K-style steel outrigger truss to concrete core tube wall joints
CN20721178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基础柱筋精准定位工具
CN110795779A (zh) 轨面映射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4790674A (zh) 管桁架的装配方法
CN102995668B (zh) 一种现场简易组装式超长静载基准梁
CN212271033U (zh) 基坑变形测量装置
CN104452569B (zh) 一种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布束方法
CN211690475U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单向伺服推覆试验框架设备
CN114396162A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管桁架现场拼装方法
CN112881186A (zh) 盖梁承载力检测结构及用该结构进行承载力检测的方法
CN206740512U (zh) 一种测定钢板加固砼梁抗弯承载力的装置
CN109056777B (zh) 一种基础隔震建筑的抗倾覆措施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