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5924U -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05924U CN216405924U CN202122068374.5U CN202122068374U CN216405924U CN 216405924 U CN216405924 U CN 216405924U CN 202122068374 U CN202122068374 U CN 202122068374U CN 216405924 U CN216405924 U CN 21640592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posite column
- hole
- groove
- tube composite
- steel tub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缘与叠合柱的外侧连接;下垫块,所述下垫块与套筒连接,下垫块具有底板、立板以及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下配位部,所述下配位部包括设于底板上的第一凹槽以及设于立板上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本体的下侧配合,第二凹槽与弯折部的内侧配合;上垫块,所述上垫块具有顶板以及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上配位部,所述上配位部包括设于顶板底面上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本体的上侧配合;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底板和顶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效率高,不仅可以对笔直的梁钢筋进行固定,还能对具有弯折部的梁钢筋进行有效地固定,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施工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的施工和传统的混凝土施工相比,具有延性好、承压能力防火性和耐久性强的特点,目前已在许多高层建筑中得到使用。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施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其施工工艺是施工控制的重点,而施工工艺中的一大重要环节是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618572U公开了钢管叠合柱与钢筋连接装置,该装置能够对梁钢筋进行固定,但是每个连接装置只能固定一个梁钢筋;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107035003U公开了钢管叠合柱与混凝土梁钢筋连接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能够同时固定多个梁钢筋,但是只能对端部具有螺纹的钢筋进行固定。
但是现有的大部分梁钢筋的端部并不是笔直和具有螺纹的,而是具有弯折部。采用上述的连接装置不能有效地对这类具有弯折部的梁钢筋进行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装置不能有效和高效固定具有弯折部的梁钢筋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技术方案如下: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所述梁钢筋具有本体以及位于本体的端部的弯折部,连接结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缘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的外侧连接;下垫块,所述下垫块与套筒连接,下垫块具有底板、立板以及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下配位部,所述下配位部包括设于底板上的第一凹槽以及设于立板上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本体的下侧配合,第二凹槽与弯折部的内侧配合;上垫块,所述上垫块具有顶板以及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上配位部,所述上配位部包括设于顶板底面上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本体的上侧配合;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底板和顶板。
首先,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使用时可以一次性对所需数量的多个梁钢筋进行固定,效率非常高,有助于缩短工期;其次,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具有与弯折部配合的第二凹槽,使得连接结构与梁钢筋的配合面积大,显著提升固定效果。
进一步是,所述第一连接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穿顶板;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一端与底板紧固连接,第一螺栓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后与第一螺母连接。由此,操作方便,连接紧固,固定效果好。
进一步是,在每组下配位部和上配位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组件。由此,确保对每个梁钢筋进行充分地固定。
进一步是,所述第一螺栓至少比第一通孔长至少2cm。由此,便于操作。
进一步是,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2cm。由此,有助于梁钢筋的预固定,便于在放置上垫块的过程中梁钢筋发生错位。
进一步是,所述上配位部还包括设于顶板的内侧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与弯折部的外侧配合。由此,进一步提升与梁钢筋的配合面积,提升固定效果。
进一步是,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立板和顶板的第二连接组件。由此,提升上垫块和下垫块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是,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顶板;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贯穿立板;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过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后与第二螺母连接。由此,操作方便,连接紧固,固定效果好。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不仅可以对笔直的梁钢筋进行固定,还能对具有弯折部的梁钢筋进行有效地固定,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但不构成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中上垫块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的正体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上述附图中的有关标记为:
110-钢管混凝土叠合柱,120-梁钢筋,121-本体,122-弯折部,210-套筒, 220-垫块组件,300-下垫块,310-底板,320-立板,331-第一凹槽,332-第二凹槽,400-上垫块,410-顶板,421-第三凹槽,422-第四凹槽,510-第一通孔,520-第一螺栓,530-第一螺母,610-第二通孔,620-第三通孔,630-第二螺栓, 640-第二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在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一分部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因此,基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关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术语和单位: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此外,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的其他相关术语和单位,均可基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相关内容得到合理的解释。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的使用状态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的正视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如图1-4所示,连接结构用于连接钢管混凝土叠合柱110和梁钢筋120,所述梁钢筋120具有本体121以及位于本体121的端部具有弯折部122,连接结构具体包括套筒210和垫块组件220,所述垫块组件220包括下垫块300、上垫块 400和第一连接组件。
所述套筒210呈圆环形,套筒210的内缘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110的外侧连接。
所述下垫块300与套筒210连接,下垫块300具有底板310、立板320以及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下配位部,所述下配位部包括设于底板310上的第一凹槽 331以及设于立板320上的第二凹槽332,第一凹槽331与本体121的下侧配合,所述第一凹槽331的长度≥2cm,第二凹槽332与弯折部122的内侧配合。
所述上垫块400具有顶板410以及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上配位部,所述上配位部包括设于顶板410底面上的第三凹槽421,所述第三凹槽421与本体121 的上侧配合。
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底板310和顶板410,所述第一连接组件间隔设置,在每组下配位部和上配位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通孔510和第一螺栓520,所述第一通孔510贯穿顶板410,所述第一螺栓520的一端与底板310紧固连接,第一螺栓520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 510后与第一螺母530连接;所述第一螺栓520至少比第一通孔510长至少2cm。
实施例2
图5为本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中上垫块400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如图5-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进一步具有的设置是:所述上配位部还包括设于顶板410的内侧的第四凹槽422,所述第四凹槽422与弯折部122的外侧配合。
实施例3
图7为本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的正体图。图8 为本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如图7-8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进一步具有的设置是: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立板320和顶板410 的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通孔610、第三通孔620和第二螺栓630,所述第二通孔610贯穿顶板410,所述第三通孔620贯穿立板320,所述第二螺栓630依次穿过第二通孔610和第三通孔620后与第二螺母640连接。
以上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上述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所述梁钢筋(120)具有本体(121)以及位于本体(121)的端部的弯折部(122),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包括:
套筒(210),所述套筒(210)的内缘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110)的外侧连接;
下垫块(300),所述下垫块(300)与套筒(210)连接,下垫块(300)具有底板(310)、立板(320)以及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下配位部,所述下配位部包括设于底板(310)上的第一凹槽(331)以及设于立板(320)上的第二凹槽(332),第一凹槽(331)与本体(121)的下侧配合,第二凹槽(332)与弯折部(122)的内侧配合;
上垫块(400),所述上垫块(400)具有顶板(410)以及至少两个间隔分布的上配位部,所述上配位部包括设于顶板(410)底面上的第三凹槽(421),所述第三凹槽(421)与本体(121)的上侧配合;
第一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连接底板(310)和顶板(4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通孔(510),所述第一通孔(510)贯穿顶板(410);
第一螺栓(520),所述第一螺栓(520)的一端与底板(310)紧固连接,第一螺栓(520)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510)后与第一螺母(530)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组下配位部和上配位部的两侧均设有第一连接组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520)至少比第一通孔(510)长至少2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331)的长度≥2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配位部还包括设于顶板(410)的内侧的第四凹槽(422),所述第四凹槽(422)与弯折部(122)的外侧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立板(320)和顶板(410)的第二连接组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
第二通孔(610),所述第二通孔(610)贯穿顶板(410);
第三通孔(620),所述第三通孔(620)贯穿立板(320);
第二螺栓(630),所述第二螺栓(630)依次穿过第二通孔(610)和第三通孔(620)后与第二螺母(640)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68374.5U CN216405924U (zh) | 2021-08-30 | 2021-08-30 |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68374.5U CN216405924U (zh) | 2021-08-30 | 2021-08-30 |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05924U true CN216405924U (zh) | 2022-04-29 |
Family
ID=81288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68374.5U Active CN216405924U (zh) | 2021-08-30 | 2021-08-30 |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05924U (zh) |
-
2021
- 2021-08-30 CN CN202122068374.5U patent/CN21640592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80810B (zh) | 上层钢管柱与下层钢筋混凝土柱的转换节点及施工方法 | |
CN208396036U (zh) | 一种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 | |
CN201339313Y (zh) | 脚手架连墙件 | |
CN209941912U (zh) |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建筑用梁柱连接结构 | |
CN115710978A (zh) | 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转换梁节点及其布置方法 | |
CN216405924U (zh) |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与梁钢筋的连接结构 | |
CN211621960U (zh) | 木结构建筑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 |
CN217105561U (zh) | 钢梁与型钢混凝土柱的临时固定结构 | |
CN217001017U (zh) | 一种适用于新旧混凝土梁柱节点加固结构 | |
CN214833415U (zh) | 一种带抗剪键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浆锚连接结构 | |
CN211172363U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框架柱竖向连接钢节点 | |
CN215484840U (zh) | 一种墙体抗震加固结构 | |
CN210713197U (zh) |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预制框架柱竖向连接钢节点 | |
CN210597636U (zh) | 一种十字型钢柱与柱箍筋的连接结构 | |
CN205276498U (zh) | 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梁柱角钢板式锚固连接节点 | |
CN2385010Y (zh) | 外置式方钢管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 | |
CN219931218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柱结构 | |
CN218374387U (zh) | 一种装配式劲性梁纵筋节点措施构造 | |
CN205276499U (zh) | 屈曲约束支撑与混凝土梁柱t型钢板式锚固连接节点 | |
CN213805975U (zh) | 一种轻钢龙骨石膏板墙体结构 | |
CN218091269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 | |
CN218091270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连接构造 | |
CN218091268U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柱连接构造及其钢筋连接结构 | |
CN221399352U (zh) | 一种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 |
CN219993218U (zh) | 一种板柱体系抗冲切性能的加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