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4230U - 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4230U
CN216404230U CN202220067217.4U CN202220067217U CN216404230U CN 216404230 U CN216404230 U CN 216404230U CN 202220067217 U CN202220067217 U CN 202220067217U CN 216404230 U CN216404230 U CN 216404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angular
pipe
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hollow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672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春福
韩彦林
王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cheng Taili Magnet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ancheng Taili Magne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cheng Taili Magne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ancheng Taili Magne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672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4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42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42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包括主体框架、进料调节部分、散热调节部分、暂存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和隔热外壳。所述进料调节部分包括进料限制机构和托盘调节机构;所述散热调节部分包括散热箱结构、监测箱结构和水冷结构;所述暂存部分包括立体框、辊轴四、电磁铁和测温弹片二;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机构、反馈机构和提醒机构。可实现对磁瓦的智能式分层冷却,冷却效率高,能耗低,易于监测,工作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综合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永磁电机已进入现代工业的各个领域。磁瓦常用作永磁电机的励磁,是将锶铁氧体作为原料经过搅拌、压模、烧制、打磨、测量、筛选、充磁和复检包装等工艺流程后,制成的瓦片状的磁体。
磁瓦生产中的磁胚烧制,需要对磁胚降温冷却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艺。现有冷却方法主要采用自然冷却或是机械式冷却,前者对环境温度要求高,适应性低,易造成裂纹,且工作环境恶劣,后者降温效率高,但能耗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解决了磁瓦烧制后冷却过程中存在工作环境差、冷却效率低、品质不易控制和监测困难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包括主体框架、进料调节部分、散热调节部分、暂存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和隔热外壳。
所述基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
所述隔热外壳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二;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右侧板上设置一个条形通孔一。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左侧板上等距设置若干个条形通孔二。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后侧板上设置两个圆形通孔一、两个圆形通孔二和若干个圆形通孔三。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前侧板上设置两个观察通孔。
所述观察通孔内设置双层隔热玻璃。
所述进料调节部分包括进料限制机构和托盘调节机构。
所述进料限制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一、限位闸门和“L”形限位条。
所述伺服电机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上底板上,且伺服电机一的转轴上通过减速齿轮箱设置一卷轴。
所述“L”形限位条设置两个,对称设置于条形通孔一的两侧。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右侧板上设置限位块,且限位块分别位于“L”形限位条的下方。
所述限位闸门滑动连接于两个“L”形限位条之间。
所述限位闸门和卷轴之间通过绳链连接。
所述托盘调节机构包括电动升降装置一、伺服电机二、长方形框一和辊轴一。
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下底板上。
所述长方形框一侧板上等距设置若干个圆形销孔。
所述辊轴一销轴连接于长方形框一上。
所述伺服电机二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一的活动端,且伺服电机二与辊轴一通过减速齿轮箱传动连接。
所述散热调节部分包括散热箱结构、监测箱结构和水冷结构。
所述散热箱结构包括长方形通管一、活动帘一、辊轴二和伺服电机三。
所述长方形通管一设置若干个,通过安装架等距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内。
所述长方形通管一下底板设置一个长方形凹槽一。
所述长方形通管一后侧板设置圆形通孔四。
所述辊轴二等距设置于长方形凹槽一内。
所述活动帘一销轴连接于长方形通管一开口端上。
所述伺服电机三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基座上,且伺服电机三通过减速齿轮箱与辊轴二传动连接。
所述监测箱结构包括长方形通管二、活动帘二、辊轴三、测温弹片一和伺服电机四。
所述长方形通管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下底板上。
所述长方形通管二后侧板上等距设置若干个圆形通孔五。
所述活动帘二销轴连接于长方形通管二开口端上。
所述辊轴三等距销轴连接于长方形通管二内。
所述伺服电机四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基座上,且伺服电机四通过减速齿轮箱与辊轴三传动连接。
所述测温弹片一等距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二内。
所述水冷结构、长方形通管一和长方形通管二之间通过两个长方形框固连。
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分区降温机构和整体降温机构。
所述分区降温机构包括蓄液池一、增压泵一、电磁阀、降温主管和降温支管。
所述增压泵一设置于蓄电池一上;增压泵一的出水口设置降温主管。
所述降温主管穿过圆形通孔一后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内。
所述降温支管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一后侧板上,且降温支管一端通过电磁阀设置于降温主管上,另一端穿过圆形通孔二后设置于蓄液池一上。
所述整体降温机构包括蓄液池二、增压泵二和降温管。
所述增压泵二设置于蓄电池二上;增压泵二的出水口设置降温管。
所述降温管穿过圆形通孔一后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二后侧板上;降温管出口端设置于蓄液池二上。
所述暂存部分包括立体框、辊轴四、电磁铁和测温弹片二。
所述立体框由支柱和横柱构成。
所述横柱等距设置于支柱上。
所述立体框设置于基座上,且立体框位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左侧。
所述辊轴四等距设置于横柱上。
所述测温弹片二设置于横柱上。
所述电磁铁设置于支柱上。
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机构、反馈机构和提醒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启动按钮、暂停按钮和卸料按钮。
所述启动按钮和暂停按钮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后侧板上。
所述卸料按钮设置于立体框上。
所述反馈机构包括温度计、温度传感器模块一、温度传感器模块二、温度传感器模块三和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
所述温度计设置于双层隔热玻璃上。
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一内。
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二设置于测温弹片一上。
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三设置于测温弹片二上。
所述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设置于限位闸门上。
所述提醒机构包括蜂鸣器、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和微处理器。
所述蜂鸣器和可变色发光二极管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前侧板上。
所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设置于横柱上。
所述微处理器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内。
所述伺服电机一、电动升降装置一、伺服电机二、伺服电机三、伺服电机四、增压泵一、电磁阀、增压泵二、电磁铁、启动按钮、暂停按钮、卸料按钮、温度传感器模块一、温度传感器模块二、温度传感器模块三、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蜂鸣器、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和微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
进一步,在长方形通管一外壁增设“U”形隔热层。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主体框架、进料调节部分、散热调节部分、暂存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的一体化设置,实现了对磁瓦的智能式分层冷却,冷却效率高,能耗低,易于监测,工作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综合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 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2. 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3. 条形通孔一、104.条形通孔二、201. 伺服电机一、202. 限位闸门、203. “L”形限位条、204. 卷轴、301. 电动升降装置一、302. 长方形框一、303. 辊轴一、401. 长方形通管一、402. 活动帘一、403.辊轴二、404. 伺服电机三、501. 长方形通管二、502. 活动帘二、503. 辊轴三、504. 测温弹片一、505. 伺服电机四、601. 蓄液池一、602. 增压泵一、603. 降温主管、701. 蓄液池二、702. 增压泵二、703. 降温管、801. 支柱、802. 横柱、803.辊轴四、804. 电磁铁、805.测温弹片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2,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包括主体框架、进料调节部分、散热调节部分、暂存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和隔热外壳。
所述基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
所述隔热外壳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上底板上。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右侧板上设置一个条形通孔一103。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左侧板上等距设置若干个条形通孔二104。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后侧板上设置两个圆形通孔一、两个圆形通孔二和若干个圆形通孔三。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前侧板上设置两个观察通孔。
所述观察通孔内设置双层隔热玻璃。
所述进料调节部分包括进料限制机构和托盘调节机构。
所述进料限制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一201、限位闸门202和“L”形限位条203。
所述伺服电机一201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上底板上,且伺服电机一201的转轴上通过减速齿轮箱设置一卷轴204。
所述“L”形限位条203设置两个,对称设置于条形通孔一103的两侧。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右侧板上设置限位块,且限位块分别位于“L”形限位条203的下方。
所述限位闸门202滑动连接于两个“L”形限位条203之间。
所述限位闸门202和卷轴204之间通过绳链连接。
所述托盘调节机构包括电动升降装置一301、伺服电机二、长方形框一302和辊轴一303。
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一301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下底板上。
所述长方形框一302侧板上等距设置若干个圆形销孔。
所述辊轴一303销轴连接于长方形框一302上。
所述伺服电机二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一301的活动端,且伺服电机二与辊轴一303通过减速齿轮箱传动连接。
所述散热调节部分包括散热箱结构、监测箱结构和水冷结构。
所述散热箱结构包括长方形通管一401、活动帘一402、辊轴二403和伺服电机三404。
所述长方形通管一401设置若干个,通过安装架等距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内。
所述长方形通管一401下底板设置一个长方形凹槽一。
所述长方形通管一401后侧板设置圆形通孔四。
所述辊轴二403等距设置于长方形凹槽一内。
所述活动帘一402销轴连接于长方形通管一401开口端上。
所述伺服电机三404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基座上,且伺服电机三404通过减速齿轮箱与辊轴二403传动连接。
所述监测箱结构包括长方形通管二501、活动帘二502、辊轴三503、测温弹片一504和伺服电机四505。
所述长方形通管二501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下底板上。
所述长方形通管二501后侧板上等距设置若干个圆形通孔五。
所述活动帘二502销轴连接于长方形通管二501开口端上。
所述辊轴三503等距销轴连接于长方形通管二501内。
所述伺服电机四505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基座上,且伺服电机四505通过减速齿轮箱与辊轴三503传动连接。
所述测温弹片一504等距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二501内。
所述水冷结构、长方形通管一401和长方形通管二501之间通过两个长方形框固连。
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分区降温机构和整体降温机构。
所述分区降温机构包括蓄液池一601、增压泵一602、电磁阀、降温主管603和降温支管。
所述增压泵一602设置于蓄电池一上;增压泵一602的出水口设置降温主管603。
所述降温主管603穿过圆形通孔一后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内。
所述降温支管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一401后侧板上,且降温支管一端通过电磁阀设置于降温主管603上,另一端穿过圆形通孔二后设置于蓄液池一601上。
所述整体降温机构包括蓄液池二701、增压泵二702和降温管703。
所述增压泵二702设置于蓄电池二上;增压泵二702的出水口设置降温管703。
所述降温管703穿过圆形通孔一后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二501后侧板上;降温管703出口端设置于蓄液池二701上。
所述暂存部分包括立体框、辊轴四803、电磁铁804和测温弹片二805。
所述立体框由支柱801和横柱802构成。
所述横柱802等距设置于支柱801上。
所述立体框设置于基座上,且立体框位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左侧。
所述辊轴四803等距设置于横柱802上。
所述测温弹片二805设置于横柱802上。
所述电磁铁804设置于支柱801上。
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机构、反馈机构和提醒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启动按钮、暂停按钮和卸料按钮。
所述启动按钮和暂停按钮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后侧板上。
所述卸料按钮设置于立体框上。
所述反馈机构包括温度计、温度传感器模块一、温度传感器模块二、温度传感器模块三和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
所述温度计设置于双层隔热玻璃上。
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一401内。
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二设置于测温弹片一504上。
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三设置于测温弹片二805上。
所述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设置于限位闸门202上。
所述提醒机构包括蜂鸣器、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和微处理器。
所述蜂鸣器和可变色发光二极管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前侧板上。
所述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设置于横柱802上。
所述微处理器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101内。
所述伺服电机一201、电动升降装置一301、伺服电机二、伺服电机三404、伺服电机四505、增压泵一602、电磁阀、增压泵二702、电磁铁804、启动按钮、暂停按钮、卸料按钮、温度传感器模块一、温度传感器模块二、温度传感器模块三、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蜂鸣器、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和微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步,预设置:
将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散热箱安装至电窑的出料口前端;对散热箱进行供电调试。
将磁瓦转运架移动至立体框上被电磁铁804吸附。
第二步,运作流程:
点按启动按钮,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伺服电机一201,伺服电机一201将限位闸门202打开,磁胚在垫板上通过电窑上的传送装置进入辊轴一303。
垫板进入长方体中空容器二102后,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伺服电机关闭限位闸门202。
微处理器通过控制电动升降装置和伺服电机二,将垫板有序送往长方形通管一401内。
温度传感器模块开始监测长方形通管一401内的温度。
当磁胚的温度被分区降温机构降低至预设温度时,温度传感器模块二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伺服电机三404,伺服电机三404通过转轴二将垫板运送至长方形通管二501内。
当温度被整体降温机构降低至预设温度时,温度传感器模块三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伺服电机四505,伺服电机四505通过转轴三将垫板运送至立体框上。
温度传感器模块四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当垫板上温度降至室温,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显示绿色,方便操作人员转移。
第三步,调温流程:
其一、分区降温机构:
温度传感器模块二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增压泵一602和电磁阀,增压泵一602通过降温主管603和电磁阀对对应长方形通管一401进行降温,当对应长方形通管一401的温度降至预设温度,则微处理器通过电磁阀关闭降温流程。
其二、整体降温机构,
温度传感器模块三输出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输出信号给增压泵二702,增压泵二702通过降温管703对长方形通管二501进行降温,当长方形通管二501的温度降至预设温度,则微处理器关闭降温流程。
第四步,校验:
操作人员观测工作状态时的温度计示数,以验证工作状态是否出现问题。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长方形通管一401外壁增设“U”形隔热层,使散热效果更稳定。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主体框架、进料调节部分、散热调节部分、暂存部分和智能控制部分;
所述主体框架包括基座和隔热外壳;
所述进料调节部分包括进料限制机构和托盘调节机构;
所述进料限制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一、限位闸门和“L”形限位条;
所述托盘调节机构包括电动升降装置一、伺服电机二、长方形框一和辊轴一;
所述电动升降装置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下底板上;
所述长方形框一侧板上设置圆形销孔;
所述辊轴一销轴连接于长方形框一上;
所述伺服电机二设置于电动升降装置一的活动端,且伺服电机二与辊轴一通过减速齿轮箱传动连接;
所述散热调节部分包括散热箱结构、监测箱结构和水冷结构;
所述水冷结构、长方形通管一和长方形通管二之间通过长方形框固连;
所述水冷结构包括分区降温机构和整体降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一;
所述隔热外壳包括长方体中空容器二;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一上底板上;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右侧板上设置条形通孔一;左侧板上设置条形通孔二;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后侧板上设置圆形通孔一、圆形通孔二和圆形通孔三;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前侧板上设置观察通孔;
所述观察通孔内设置双层隔热玻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料限制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一、限位闸门和“L”形限位条;
所述伺服电机一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上底板上,且伺服电机一的转轴上通过减速齿轮箱设置一卷轴;
所述“L”形限位条设置于条形通孔一的两侧;
所述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右侧板上设置限位块;
所述限位闸门和卷轴之间通过绳链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热箱结构包括长方形通管一、活动帘一、辊轴二和伺服电机三;
所述长方形通管一通过安装架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内;
所述长方形通管一下底板设置长方形凹槽一;
所述长方形通管一后侧板设置圆形通孔四;
所述辊轴二设置于长方形凹槽一内;
所述活动帘一销轴连接于长方形通管一开口端上;
所述伺服电机三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基座上,且伺服电机三通过减速齿轮箱与辊轴二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箱结构包括长方形通管二、活动帘二、辊轴三、测温弹片一和伺服电机四;
所述长方形通管二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下底板上;
所述长方形通管二后侧板上设置圆形通孔五;
所述活动帘二销轴连接于长方形通管二开口端上;
所述辊轴三销轴连接于长方形通管二内;
所述伺服电机四通过安装架设置于基座上,且伺服电机四通过减速齿轮箱与辊轴三传动连接;
所述测温弹片一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二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区降温机构包括蓄液池一、增压泵一、电磁阀、降温主管和降温支管;
所述增压泵一设置于蓄电池一上;增压泵一的出水口设置降温主管;
所述降温主管穿过圆形通孔一后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内;
所述降温支管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一后侧板上,且降温支管一端通过电磁阀设置于降温主管上,另一端穿过圆形通孔二后设置于蓄液池一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体降温机构包括蓄液池二、增压泵二和降温管;
所述增压泵二的出水口设置降温管;
所述降温管穿过圆形通孔一后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二后侧板上;降温管出口端设置于蓄液池二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暂存部分包括立体框、辊轴四、电磁铁和测温弹片二;
所述立体框由支柱和横柱构成;
所述横柱设置于支柱上;
所述立体框设置于基座上,且立体框位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左侧;
所述辊轴四设置于横柱上;
所述测温弹片二设置于横柱上;
所述电磁铁设置于支柱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控制部分包括控制机构、反馈机构和提醒机构;
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启动按钮、暂停按钮和卸料按钮;
所述启动按钮和暂停按钮设置于长方体中空容器二后侧板上;
所述卸料按钮设置于立体框上;
所述反馈机构包括温度计、温度传感器模块一、温度传感器模块二、温度传感器模块三和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
所述温度计设置于双层隔热玻璃上;
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一设置于长方形通管一内;
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二设置于测温弹片一上;
所述温度传感器模块三设置于测温弹片二上;
所述光电计数传感器模块设置于限位闸门上;
所述提醒机构包括蜂鸣器、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一、可变色发光二极管二和微处理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长方形通管一外壁增设“U”形隔热层。
CN202220067217.4U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 Active CN216404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7217.4U CN216404230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67217.4U CN216404230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4230U true CN216404230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6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67217.4U Active CN216404230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42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3816A (zh) 一种铁氧体软磁芯生产用烧结保温设备
CN216404230U (zh) 一种适用于磁瓦制造的智能散热系统
CN207458898U (zh) 一种电池片钝化处理装置
CN110238370B (zh) 一种轻合金电机机壳低压铸造模具
CN202712356U (zh) 电芯自动热压机
CN203156310U (zh) 一种转子自动冷压机
CN201220483Y (zh) 高温真空压合机
CN102042755B (zh) 真空感应快速熔铸电炉
CN202013081U (zh) 隧道式炭制品烘干窑
CN211370718U (zh) 熔体齿轮泵的温度控制系统
CN208173613U (zh) 一种电增强氢钝化设备
CN210966976U (zh) 一种用于钐钴永磁体制备的多室真空连续炉
CN212409365U (zh) 一种稀土氧化物原料烧制辊道窑
CN212693647U (zh) 一种用于外墙保温材料的检测装置
CN204747497U (zh) 一种下顶式磁性材料湿式成型液压机
CN217442036U (zh) 一种液氮冷冻设备
CN211768507U (zh) 一种耐火砖压砖机砖坯传送装置
CN208485797U (zh) 一种生产手机盖板用的玻璃钢化炉
CN203091209U (zh) 真空绝热保温板砂浆滚涂一体化设备
CN206484881U (zh) 一种新型环保材料3d立体墙贴墙砖软化成型机生产线
CN201598177U (zh) 磷酸铁锂微波加热台阶式连续生产设备
CN221077187U (zh) 一种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窑炉
CN212030230U (zh) 一种适用于磁瓦烧制流程的中转装置
CN216804481U (zh) 一种适用于磁瓦的智能卸模装置
CN214934037U (zh) 精准转向定位板材的翻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