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94089U - 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94089U
CN216394089U CN202122787780.7U CN202122787780U CN216394089U CN 216394089 U CN216394089 U CN 216394089U CN 202122787780 U CN202122787780 U CN 202122787780U CN 216394089 U CN216394089 U CN 216394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arc
cavity
guide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8778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继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78778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94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94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940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有两个弧形限位板,所述床体内部相对于两个弧形限位板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床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弧形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贯穿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底端外侧,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自动限位机构;通过设置弹性自动限位机构,可以在进行使用时,实现自动对不同患者头部进行快速自动固定,同时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可以增加弹性自动限位机构移动时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固定方式繁琐且需要工作人员辅助固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影像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CT以及γ射线CT等,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影像CT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常常会有着很多种不同的问题。
比如说,装置在进行使用的时候,由于影像CT为了避免患者头部发生晃动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需要将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固定方式较为繁琐,且由于不同患者的头部大小不同,因此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调节固定,大大的降低了影像CT的拍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影像 CT用头部固定装置,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而经过改进,其现在所具有的有点是:能够对不同患者头部进行自动固定,无需工作人员进行调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有两个弧形限位板,所述床体内部相对于两个弧形限位板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床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弧形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贯穿于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底端外侧,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联动板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自动限位机构,所述床体上表面嵌入安装有第二空腔杆,所述第二空腔杆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立杆,所述立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颈托,所述第二空腔杆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收纳机构,所述弧形颈托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海绵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弧形限位板可以对患者头部进行初步限位,通过设置弹性自动限位机构,可以使得弧形限位板对患者头部进行自动固定,通过设置弧形颈托,可以对患者颈部进行支撑,通过设置调节收纳机构,可以患者颈部进行定位支撑,通过设置海绵垫,可以增加患者颈部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自动限位机构的设置用以对所述弧形限位板的自动调节,具体是,所述弹性自动限位机构包括第一空腔杆,所述第一空腔杆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内腔一侧,所述第一空腔杆的内部活动套接有T形杆,所述T形杆远离所述第一空腔杆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T形杆靠近所述联动板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限位套块和第一弹簧,所述限位套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空腔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套块和所述联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且活动套接于所述T形杆的外侧,所述联动板的前表面设置有导向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弹性自动限位机构,可以使得弧形限位板对患者头部进行自动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的设置用以增加所述弹性自动限位机构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板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盘,所述限位圆盘与所述床体的外侧相贴合,所述床体外侧开设有便于所述第一导向杆移动的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导向杆活动套接于所述联动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限位板上设置有辅助拆卸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可以增加弧形限位板移动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拆卸机构包括拉杆,所述拉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限位板的一侧,所述拉杆远离所述弧形限位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辅助拆卸机构,便于将弧形限位板进行辅助拉伸一定安全距离,便于患者起身。
进一步地,所述握环主视的剖面形状为二分之一半圆形,所述二分之一半圆形的设置便于患者进行握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握环主视的剖面形状为二分之一半圆形,便于患者或者工作人员进行握持。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收纳机构包括联动套块、第二弹簧和定位套板,所述联动套块固定套接于所述立杆的外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联动套块和所述定位套板的内侧固定连接,且活动套接于所述立杆的外侧,所述定位套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空腔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板活动套接于所述立杆的外侧,所述联动套块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二空腔杆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环主视的剖面形状为二分之一半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立杆远离所述弧形颈托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板,所述防脱板的直径值大于所述立杆的直径值,所述防脱板的设置用以避免所述立杆的脱离,所述防脱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防转定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脱板,可以避免立杆从第二空腔杆的内部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防转定位机构的设置用以避免立杆发生转动,所述防转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防脱板的两侧,所述第二空腔杆内侧壁相对于两个所述导向块的位置均开设有相适配的导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转定位机构,可以避免弧形颈托向下移动时,立杆发生转动,进而避免对患者颈部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弹性自动限位机构,可以在进行使用时,实现自动对不同患者头部进行快速自动固定,同时通过设置导向机构,可以增加弹性自动限位机构移动时的稳定性,解决了现有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固定方式繁琐且需要工作人员辅助固定的问题。
2、通过设置弧形颈托和调节收纳机构,可以在进行使用时,实现对患者颈部限位的作用,避免因患者颈部发生改变导致患者头部位置发生偏移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防转定位机构,可以避免在弧形颈托移动时,立杆发生转动导致患者颈部受到损伤的问题,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联动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床体;2、弧形限位板;3、安装槽;4、联动板;5、第一滑动槽;6、第一空腔杆;7、T形杆;8、限位套块;9、第一弹簧;10、第一导向杆;11、第二滑动槽;12、限位圆盘;13、第二导向杆;14、第二空腔杆;15、立杆;16、弧形颈托;17、联动套块;18、第二弹簧;19、定位套板;20、防脱板;21、导向块;22、导向槽;23、海绵垫;24、拉杆;25、握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包括床体1,床体1 上设置有两个弧形限位板2,床体1内部相对于两个弧形限位板2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3,床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5,弧形限位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板4,联动板4贯穿于第一滑动槽5 的底端外侧,且延伸至安装槽3的内部,联动板4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自动限位机构;弹性自动限位机构的设置用以对弧形限位板2的自动调节,具体是,弹性自动限位机构包括第一空腔杆6,第一空腔杆6 设置于安装槽3的内腔一侧,第一空腔杆6的内部活动套接有T形杆 7,T形杆7远离第一空腔杆6的一端与联动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T 形杆7靠近联动板4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限位套块8和第一弹簧9,限位套块8固定连接于第一空腔杆6上,第一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限位套块8和联动板4的内侧固定连接,且活动套接于T形杆7的外侧,联动板4的前表面设置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的设置用以增加弹性自动限位机构移动时的稳定性,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杆10和第二导向杆13,第一导向杆10的一端与联动板4的前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盘12,限位圆盘12与床体1 的外侧相贴合,床体1外侧开设有便于第一导向杆10移动的第二滑动槽11,第二导向杆13活动套接于联动板4的一侧,第二导向杆13 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3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弧形限位板2上设置有辅助拆卸机构;辅助拆卸机构包括拉杆24,拉杆24固定连接于弧形限位板2的一侧,拉杆24远离弧形限位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环 25;握环25主视的剖面形状为二分之一半圆形,二分之一半圆形的设置便于患者进行握持
本实施例中,首先患者头部处于两个弧形限位板2的内内侧,若患者的头部较大,则会对两个弧形限位板2进行挤压,使其向两侧进行移动,当弧形限位板2在受到挤压时,会使得联动板4同步进行移动,联动板4的两端分别在第一滑动槽5的内部移动以及在第二导向杆13的外侧进行滑动,通过在双重限位下,可以增加弧形限位板2 移动时的稳定性,且当弧形限位板2移动时,会使得T形杆7从第一空腔杆6的内部拉伸出来,同时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限位套块8连接不进行移动,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与联动板4进行连接发生拉伸,从而产生复位力,但此时随着缓冲的下躺,头部的挤压力远远大于第一弹簧9的复位力,从而会使得第一弹簧9继续发生形变,当患者完全躺下后,第一弹簧9复位力持续存在,从而会对患者的头部继续进行挤压,从而可以进行固定,且可以根据患者头部的大小不同对T形杆 7的拉伸量以及第一弹簧9的形变力不同,来对不同尺寸的痛殴不进行固定,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当CT检测结束后,工作人员只需直接从床体1上起来即可,若缓冲无法有效的起身,可以双手握住握环25然后向外侧进行拉动,使得弧形限位板2距离头部适当距离后再起身。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床体1上表面嵌入安装有第二空腔杆14,第二空腔杆1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立杆15,立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颈托16,第二空腔杆14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收纳机构,弧形颈托16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海绵垫23;调节收纳机构包括联动套块17、第二弹簧18和定位套板19,联动套块17固定套接于立杆15的外侧,第二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联动套块17和定位套板19的内侧固定连接,且活动套接于立杆15的外侧,定位套板19的外侧面与第二空腔杆1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定位套板19活动套接于立杆15的外侧,联动套块17活动套接于第二空腔杆14的内部;立杆15远离弧形颈托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板20,防脱板20的直径值大于立杆15的直径值,防脱板20的设置用以避免立杆15的脱离,防脱板 20的两侧均设置有防转定位机构;防转定位机构的设置用以避免立杆15发生转动,防转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导向块21,两个导向块21 分别固定连接于防脱板20的两侧,第二空腔杆14内侧壁相对于两个导向块21的位置均开设有相适配的导向槽22。
本实施例中,当头部接触到弧形限位板2时,患者的颈部也会接触到弧形颈托16,此时会对弧形颈托16进行挤压,使其向下移动,从而可以使得立杆15收纳到第二空腔杆14的内部,且联动套块17 碎这立杆15同步向下运动对第二弹簧18进行挤压,使其产生复位力,当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均完全躺在床体1上后,通过第二弹簧18的复位力可以对颈部进行限位,从而避免患者在进行CT检测时,因颈部发生转动导致头部固定位置发生改变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此外,当立杆15向下移动时,通过导向块21在导向槽22的内部同步向下移动,可以起到稳定限位的作用,从而避免弧形颈托 16受力不均导致立杆15发生转动,对患者颈部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且弧形颈托16的高度值可以根据不同人群颈部相对于床体1的高度值进行调节收纳,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工作原理:当患者在做CT时,首先患者躺在床体1上,在躺下的过程中,患者头部首先处于两个弧形限位板2的内内侧,若患者的头部较大,则会对两个弧形限位板2进行挤压,使其向两侧进行移动,当弧形限位板2在受到挤压时,会使得联动板4同步进行移动,联动板4的两端分别在第一滑动槽5的内部移动以及在第二导向杆13的外侧进行滑动,通过在双重限位下,可以增加弧形限位板2移动时的稳定性,且当弧形限位板2移动时,会使得T形杆7从第一空腔杆6 的内部拉伸出来,同时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限位套块8连接不进行移动,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与联动板4进行连接发生拉伸,从而产生复位力,但此时随着缓冲的下躺,头部的挤压力远远大于第一弹簧9的复位力,从而会使得第一弹簧9继续发生形变,当患者完全躺下后,第一弹簧9复位力持续存在,从而会对患者的头部继续进行挤压,从而可以进行固定,且可以根据患者头部的大小不同对T形杆7的拉伸量以及第一弹簧9的形变力不同,来对不同尺寸的头部进行固定,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此外,当头部接触到弧形限位板2时,患者的颈部也会接触到弧形颈托16,此时会对弧形颈托16进行挤压,使其向下移动,从而可以使得立杆15收纳到第二空腔杆14的内部,且联动套块17碎这立杆15同步向下运动对第二弹簧18进行挤压,使其产生复位力,当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均完全躺在床体1上后,通过第二弹簧18的复位力可以对颈部进行限位,从而避免患者在进行CT检测时,因颈部发生转动导致头部固定位置发生改变的问题,大大的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此外,当立杆15向下移动时,通过导向块21在导向槽22的内部同步向下移动,可以起到稳定限位的作用,从而避免弧形颈托16 受力不均导致立杆15发生转动,对患者颈部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且弧形颈托16的高度值可以根据不同人群颈部相对于床体1的高度值进行调节收纳,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当CT检测结束后,工作人员只需直接从床体1上起来即可,若缓冲无法有效的起身,可以双手握住握环25然后向外侧进行拉动,使得弧形限位板2距离头部适当距离后再起身,也可以通过医护人员拉动握环25给缓冲头部留出一定空间也可,且当患者起身后,在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8复位力的作用下,可以使得弧形限位板2和弧形颈托16自动恢复至初始位置,从而便于下一个患者进行CT检查,大大的提高了缓冲CT检查时的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包括床体(1),所述床体(1)上设置有两个弧形限位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内部相对于两个弧形限位板(2)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3),所述床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动槽(5),所述弧形限位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联动板(4),所述联动板(4)贯穿于所述第一滑动槽(5)的底端外侧,且延伸至所述安装槽(3)的内部,所述联动板(4)的一侧设置有弹性自动限位机构,所述床体(1)上表面嵌入安装有第二空腔杆(14),所述第二空腔杆(1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立杆(15),所述立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颈托(16),所述第二空腔杆(14)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收纳机构,所述弧形颈托(16)的上表面嵌入安装有海绵垫(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自动限位机构的设置用以对所述弧形限位板(2)的自动调节,具体是,所述弹性自动限位机构包括第一空腔杆(6),所述第一空腔杆(6)设置于所述安装槽(3)的内腔一侧,所述第一空腔杆(6)的内部活动套接有T形杆(7),所述T形杆(7)远离所述第一空腔杆(6)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T形杆(7)靠近所述联动板(4)的一端外侧设置有限位套块(8)和第一弹簧(9),所述限位套块(8)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空腔杆(6)上,所述第一弹簧(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限位套块(8)和所述联动板(4)的内侧固定连接,且活动套接于所述T形杆(7)的外侧,所述联动板(4)的前表面设置有导向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的设置用以增加所述弹性自动限位机构移动时的稳定性,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杆(10)和第二导向杆(13),所述第一导向杆(10)的一端与所述联动板(4)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圆盘(12),所述限位圆盘(12)与所述床体(1)的外侧相贴合,所述床体(1)外侧开设有便于所述第一导向杆(10)移动的第二滑动槽(11),所述第二导向杆(13)活动套接于所述联动板(4)的一侧,所述第二导向杆(1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槽(3)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弧形限位板(2)上设置有辅助拆卸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拆卸机构包括拉杆(24),所述拉杆(24)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限位板(2)的一侧,所述拉杆(24)远离所述弧形限位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环(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环(25)主视的剖面形状为二分之一半圆形,所述二分之一半圆形的设置便于患者进行握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收纳机构包括联动套块(17)、第二弹簧(18)和定位套板(19),所述联动套块(17)固定套接于所述立杆(15)的外侧,所述第二弹簧(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联动套块(17)和所述定位套板(19)的内侧固定连接,且活动套接于所述立杆(15)的外侧,所述定位套板(19)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二空腔杆(1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板(19)活动套接于所述立杆(15)的外侧,所述联动套块(17)活动套接于所述第二空腔杆(14)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5)远离所述弧形颈托(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板(20),所述防脱板(20)的直径值大于所述立杆(15)的直径值,所述防脱板(20)的设置用以避免所述立杆(15)的脱离,所述防脱板(20)的两侧均设置有防转定位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定位机构的设置用以避免立杆(15)发生转动,所述防转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导向块(21),两个所述导向块(21)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防脱板(20)的两侧,所述第二空腔杆(14)内侧壁相对于两个所述导向块(21)的位置均开设有相适配的导向槽(22)。
CN202122787780.7U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 Active CN216394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87780.7U CN216394089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87780.7U CN216394089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94089U true CN216394089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9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87780.7U Active CN216394089U (zh) 2021-11-15 2021-11-15 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940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61894B (zh) 一种头颅固定牵引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6394089U (zh) 一种影像ct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06063157U (zh) 一种新型影像检查床
CN208910259U (zh) 一种核医学卧床病人护理装置
CN109620509A (zh) 一种中医骨科用可折叠固定装置
CN216777097U (zh) 一种用于影像科ct室的人员护理辅助设备
CN103961233B (zh) 理疗护理床
CN214563918U (zh) 一种医学影像诊断工作站打印装置
CN108272512A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急诊科用颈部支撑装置
CN208481361U (zh) 一种核医学扫描患者头部用固定装置
CN209048602U (zh) 一种助行器专用肘部支撑架
CN217244462U (zh) 一种ct扫描用头部防辐射装置
CN214804823U (zh) 一种ct影像检查头部辅助固定装置
CN208435667U (zh) 一种ct头部固定装置
CN208989537U (zh) 医疗成像设备用头部固定装置
CN112263265A (zh) 一种颈椎ct检查辅助装置
CN211301030U (zh) 一种骨科护理按摩康复器
CN216652319U (zh) 一种ct室中方便调节的检查床
CN219374700U (zh) 一种ct检查腿部支撑
CN215840209U (zh) 髋关节检查体位辅助装置
CN109549809B (zh) 一种儿科用检查装置
CN219207562U (zh) 一种可调节牵引架
CN215932282U (zh) 一种影像检查片子展示架
CN213191933U (zh) 一种气管插管防压装置
CN108937997A (zh) 一种x光检测转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