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90526U - 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90526U
CN216390526U CN202122777644.XU CN202122777644U CN216390526U CN 216390526 U CN216390526 U CN 216390526U CN 202122777644 U CN202122777644 U CN 202122777644U CN 216390526 U CN216390526 U CN 2163905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ter valve
alternating current
converter
transformer area
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7764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德旭
刘爱忠
李伟生
张国营
任士康
李志高
孙久军
丁玉华
贾增东
刘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Smart Energy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Smart Energy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Smart Energy Branch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uru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Smart Energy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12277764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905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905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905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及系统,包括:第一换流阀通过第一交流端口与第一交流台区连接,第二换流阀通过第二交流端口与第二交流台区连接,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间通过直流端口连接;控制器通过通讯端口与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连接,以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分别通过第一交流端口和第二交流端口传输第一交流台区和第二交流台区的变压器电力数据。通过两个换流阀分别与两个不同的台区连接,两个换流阀之间通过直流端口连接,实现不同供电台区的互联。

Description

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配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随着分布式新能源,尤其是居民光伏的大量接入和多元负荷的不断增加,对原有低压交流配电网在电能质量问题、功率波动、发电量倒送以及容量不可控等方面产生很大问题。
低压台区是指变压器低压供电的区域,如配电变压器380V供电区域,随着用户负荷的不断增加和分布式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供,低压台区负荷峰谷差不断加大,微电源接入数量不断增多,低压台区供电网络日益复杂。在旅游地区、电动汽车充电桩集中接入地区及地摊经济繁荣地段,台区负荷时段性重/过载和轻载现象同时并存,同时由于光伏等分布式能源在用户侧的爆发性增长,往往会加重台区轻载现象,带来清洁能源消纳不足等问题。
目前,解决台区时段性重/过载、提高分布式新能源消纳主要通过优化网架结构,增加台区变压器容量、配置台区储能系统等方式实现。优化网架结构一般采用配置交直流混合微网、增加提高线路输送能力、增加台区联络线等方式,台区储能系统通过配置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等对台区进行用能优化和调整。
但是,配置交直流混合微网的方式需要对电网进行大规模改造,增加大量设备和能量管理平台等,需要进行大量投资;增加台区联络线的方式对线路进行改造时会造成供电暂时中断,台区能量流动不可控;盲目增大台区变压器容量虽然可解决台区过载问题,但会加重台区轻负荷时段的轻载现象,造成资源浪费;而配置台区储能系统一方面需要较大场地,另一方面储能电池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退役电池处理困难、投资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及系统,通过两个换流阀分别与两个不同的台区连接,两个换流阀之间通过直流端口连接,实现不同供电台区的互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包括:第一换流阀、第二换流阀和控制器;
第一换流阀通过第一交流端口与第一交流台区连接,第二换流阀通过第二交流端口与第二交流台区连接,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间通过直流端口连接;
控制器通过通讯端口与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连接,以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分别通过第一交流端口和第二交流端口传输第一交流台区和第二交流台区的变压器电力数据。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分别预留第二通讯端口与第一交流台区和第二交流台区连接。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控制器接收外部控制系统的控制指令。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控制器通过第三通讯端口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外部控制系统包括能量管理系统EMS。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变压器电力数据包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采用三电平拓扑。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采用二电平拓扑。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控制指令包括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的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无功补偿控制指令、有功调度控制指令。
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无功补偿参考值不大于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的额定容量,有功调度参考值不大于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无功补偿后的最大有功功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台区柔性互联系统,包括第一交流台区、第二交流台区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将第一交流台区和第二交流台区进行互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及系统通过两个换流阀分别与两个不同的台区连接,两个换流阀之间通过直流端口连接,实现不同供电台区的互联,能够进行台区间互联后的潮流控制,保证供电台区的经济运行,提高台区低压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及系统中,换流阀采用三电平拓扑或二电平拓扑,可四象限运行,结构简单,不需对台区配电进行大的改动,不影响台区供电,投资小。
本实用新型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柔性互联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台区互联装置安装连接示意图;
图3(a)-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换流阀参考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实用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两个低压交流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包括:第一换流阀、第二换流阀和控制器;
第一换流阀通过第一交流端口与第一交流台区连接,第二换流阀通过第二交流端口与第二交流台区连接,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间通过直流端口连接;
控制器通过通讯端口与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连接,以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分别通过第一交流端口和第二交流端口传输第一交流台区和第二交流台区的变压器电力数据。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互联装置通过两个交流端口对外分别连接两个交流台区,对内分别连接两个换流阀(AC/DC),两个换流阀之间通过内部直流端口连接,实现不同供电台区间的互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中分别预留有第二通讯端口,即通讯采样端口2和通讯采样端口3,通过这两个通讯端口,当换流阀兼做智能无功补偿功能时,交流端口误码率较高,通信实时性满足不了运算的要求时,可将换流阀直接与台区进行通讯,或直接采集台区变压器的电压、电流、有功、无功等电力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还通过第三通讯端口1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接收外部控制系统的调度指令,并传输至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
优选地,外部控制系统如能量管理系统EMS。
在本实施例中,在没有配置能量管理系统(EMS)等调度平台的台区,控制器无需接收外部指令,可以通过换流阀获取台区电力数据,可以按照既定策略确定两台区间功率传输参考。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采用三电平拓扑或二电平拓扑,可四象限运行,向控制器发送采集的电力信息,接收并执行控制器的功率调度指令。换流阀电气原理图如图3(a)-3(b)所示。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台区柔性互联系统,包括第一交流台区、第二交流台区以及实施例1所述的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将两个不同的交流台区进行互联,控制器与EMS和换流阀之间实现信号交互,控制器可发送预设控制指令给换流阀,通过预设的控制策略传输功率等电力数据;
具体地,(1)在就地控制模式下,操作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上传控制指令,控制器向换流阀发送控制指令,包括换流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无功控制指令、有功调度控制指令,即Q1B、Q2B和PrefB;
其中,有功控制指令相同,无功控制指令可不同,无功补偿参考值Q1B、Q2B应不大于换流阀额定容量,有功调度参考值PrefB不大于换流阀无功补偿后可传输的最大有功功率。
(2)在远程控制模式下,控制器接收EMS或其它调度系统的有功、无功控制指令,控制器向换流阀发送控制指令,包括换流阀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无功控制指令、有功调度控制指令,即Q1EMS、Q2EMS和PrefEMS;
其中,有功控制指令相同,无功控制指令可不同,无功补偿参考值Q1EMS、Q2EMS应不大于换流阀额定容量,有功调度参考值PrefEMS不大于换流阀无功补偿后可传输的最大有功功率。
(3)在自动模式下,柔直互联装置通过两个换流阀与台区的互联进行获取台区电量参数,两个换流阀将台区的电压、电流、有功、无功负荷等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无功控制指令发送给两个换流阀,柔直互联装置进行无功补偿;
当台区变压器负载率小于设定值,另一台区负载率大于最大负载率时,逐渐增加有功参考值Pref;当两台区负载率接近相同时,停止增加有功参考值;有功参考值限幅,设定功率传输方向标志Sign_P,把有功无功参考值和传输方向标志发送给换流阀。
(4)换流阀接收有功参考、无功参考和功率传输方向标志,进行能量传输;如,Sign_P=1时,第一换流阀工作在整流状态,对台区1进行无功补偿,稳定直流电压,第二换流阀工作在逆变状态,对台区2进行无功补偿,并进行功率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及系统是一种构造方案,就其中所涉及的各设备单体而言,其实现各自应实现功能的具体结构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其之间进行工作处理时所涉及的协议、软件或程序也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充分知晓,本实用新型并不是对各个设备的单体做任何改进,因此并不涉及软件的内容,而是依靠各部件有机的集成、整合成一个整体,即提供了一种构造方案。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流阀、第二换流阀和控制器;
第一换流阀通过第一交流端口与第一交流台区连接,第二换流阀通过第二交流端口与第二交流台区连接,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间通过直流端口连接;
控制器通过通讯端口与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连接,以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分别通过第一交流端口和第二交流端口传输第一交流台区和第二交流台区的变压器电力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分别预留第二通讯端口与第一交流台区和第二交流台区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接收外部控制系统的控制指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器通过第三通讯端口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压器电力数据包括电压、电流、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采用三电平拓扑。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采用二电平拓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指令包括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的工作状态控制指令、无功补偿控制指令和有功调度控制指令。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无功补偿参考值不大于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的额定容量,有功调度参考值不大于第一换流阀和第二换流阀无功补偿后的最大有功功率。
10.一种台区柔性互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交流台区、第二交流台区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将第一交流台区和第二交流台区进行互联。
CN202122777644.XU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63905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7644.XU CN216390526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7644.XU CN216390526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90526U true CN216390526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50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77644.XU Active CN216390526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905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7791B (zh) 網路化直流供電系統
CN106058844B (zh) 一种用于直流微网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
CN108847680B (zh) 一种基于柔性环网装置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分层控制方法
CN105790294B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配电网负荷不间断安全转供方法
CN107689642A (zh)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逆变器设备及电站控制器
CN107785931A (zh) 一种小型电能管理与协调控制一体化装置
CN110137936B (zh) 一种楼宇低压直流供电系统
CN110808604B (zh) 一种基于mmc结构的三端口能量控制装置
CN115441498A (zh) 一种基于柔性直流互联的台区微电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91670A (zh) 一种用于电网交流柔性合环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6390526U (zh) 一种台区柔性互联装置及系统
CN108711875B (zh) 一种分布式储能单元协调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718933A (zh) 一种多层次协调的风储孤网系统功率平衡控制策略
CN113097999B (zh) 基于需求侧管理的虚拟电厂系统
CN108521146A (zh) 一种交直流配电网区域稳定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1391697A (zh) 充电控制设备及充电管理系统
CN112152196A (zh) 一种低压七端口电能路由器转换装置及其转换方法
CN110086204A (zh) 一种电力能源路由器接口即插即用实现方法
CN116505570B (zh) 一种无中央控制器的四端口智能软开关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9268557U (zh) 台区柔直互联微电网数据传输结构
CN114513009B (zh) 一种基于低压配电台区的柔直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16774379U (zh) 一种可移动预制仓式储能虚拟同步机系统
CN204391766U (zh) 一种智能建筑微电网
CN212543442U (zh) 一种变流器控制系统
CN217769603U (zh) 低压智能开关数据采集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