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7926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7926U
CN216387926U CN202123058128.8U CN202123058128U CN216387926U CN 216387926 U CN216387926 U CN 216387926U CN 202123058128 U CN202123058128 U CN 202123058128U CN 216387926 U CN216387926 U CN 216387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groove
sound
hole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812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俊�
李智勇
陈孝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ound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5812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7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7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7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容置槽、拾音孔和遮挡件,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壳体的侧边,所述拾音孔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容置槽活动连接,且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活动;其中,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遮挡所述拾音孔,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拾音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内。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提升电子设备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涌现出很多的应用程序,用户在下载和安装这些应用程序时,往往需要开通麦克风等权限才能顺利使用,而一般用户在开通权限后,不会记得关闭该应用程序的权限,有一些恶意的应用程序会时时的采集用户的语音,窃取用户隐私,影响用户的隐私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电子设备的隐私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容置槽、拾音孔和遮挡件,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壳体的侧边,所述拾音孔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容置槽活动连接,且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活动;
其中,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遮挡所述拾音孔,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拾音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内。
可选地,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容置槽的其中一者具有限位凸起,另一者具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适配,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限位凸起容置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可选地,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壳体的侧边的其中一者具有转动轴,另一者具有转动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孔适配,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容置槽通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孔的配合转动连接;
其中,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转动至第一转动角度;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转动至第二转动角度。
可选地,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壳体的侧边的其中一者具有滑动凸起,另一者具有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凸起与所述滑动凹槽适配,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容置槽通过所述滑动凹槽与所述滑动凸起的配合滑动连接;
其中,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沿所述滑动凹槽滑动至第一位置;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沿所述滑动凹槽转动至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滑动凸起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滑动凸起平行设置;
所述滑动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滑动凹槽呈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遮挡件朝向所述拾音孔的一侧设置有吸音层,所述吸音层由吸音材料制成,且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吸音层遮挡所述拾音孔。
可选地,所述吸音层粘接于所述遮挡件,且所述吸音层与所述遮挡件至少部分贴合。
可选地,所述遮挡件朝向所述拾音孔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对应所述拾音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密封圈遮挡所述拾音孔。
可选地,所述弹性密封圈的外径小于所述拾音孔的内径,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密封圈的外壁与所述拾音孔的内壁贴合。
可选地,所述拾音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拾音孔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在侧边上开设容置槽,且在容置槽内设置拾音孔,容置槽与遮挡件活动连接,从而遮挡件可以在第一状态下遮挡拾音孔,避免用户的声音被电子设备接收,在第二状态下拾音孔可以显露于上述容置槽内,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拾音孔进行语音输入,从而可以避免用户在不需要进行语音输入时,被应用程序通过拾音孔非法采集到音频,提升了用户隐私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侧边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侧边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侧边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侧边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遮挡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遮挡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0-壳体,11-容置槽,12-拾音孔,13-遮挡件,14-滑动凹槽,111- 限位凹槽,131-限位凸起,132-转动轴,133-滑动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壳体10包括容置槽11、拾音孔12和遮挡件13,容置槽11位于壳体10的侧边,拾音孔12位于容置槽11内,遮挡件13与容置槽11活动连接,且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活动;
其中,在遮挡件13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遮挡件13遮挡拾音孔12,在遮挡件13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拾音孔12显露于容置槽11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设备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
上述壳体10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中框、前框或者后盖等结构,具体可以呈矩形框或者圆角矩形等设置,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塑料等。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壳体10的侧边,可以理解为上述壳体10朝向外侧的侧边,上述容置槽11可以开设于上述壳体10的侧边,且容置槽11的开口朝向壳体10外侧设置,以便于设置拾音孔12。
上述拾音孔12可以为电子设备中麦克风模组的收音结构,用于接收并传导用户的声音,也即上述拾音孔12形成的收音通道可以将麦克风模组与壳体 10外部连通。
上述拾音孔12设置于上述容置槽11内,具体可以开设于上述容置槽11 的底壁,以便于连通外部与麦克风组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拾音孔12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多个拾音孔12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用户在不需使用麦克风的情况下,被应用程序通过拾音孔12非法地获取到相关的用户音频,造成用户的隐私被侵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对应拾音孔12的位置设置有遮挡件13,上述遮挡件13可以与容置槽11活动连接,从而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活动。
具体而言,上述活动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滑动连接、转动连接、啮合连接或者铰接等,也即上述遮挡件13可以相对于上述容置槽11发生相对活动,以遮挡拾音孔12或者使拾音孔12显露于容置槽11内。
上述遮挡件13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上述第一状态下,由于遮挡件13遮挡遮音孔,起到了隔绝导音通道的作用,从而电子设备的麦克风组件无法接收到用户的声音,避免了用户隐私的泄漏。
在上述遮挡件13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上述拾音孔12可以显露于上述容置槽11内,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拾音孔12将声音传导至麦克风组件。当然,上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可以根据实际的结构确定,例如,在遮挡件13与容置槽11滑动连接的情况下,遮挡件13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可以分别为遮挡件13位于滑动槽不同位置的情况;在遮挡件13与容置槽11转动连接的情况下,遮挡件13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可以分别为遮挡件13位于不同转动角度的情况,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应理解,上述遮挡件13遮挡上述拾音孔12,可以理解为遮挡件13完全遮挡上述拾音孔12,例如拾音孔12位于遮挡件13在容置槽11上的垂直投影内,而上述拾音孔12显露于容置槽11内,可以理解为拾音孔12至少部分显露于上述容置槽11,例如拾音孔12与遮挡件13在容置槽11上的垂直投影不存在重合或者仅存在部分重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在侧边上开设容置槽11,且在容置槽11内设置拾音孔12,容置槽11与遮挡件13活动连接,从而遮挡件13 可以在第一状态下遮挡拾音孔12,避免用户的声音被电子设备接收,在第二状态下拾音孔12可以显露于上述容置槽11内,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拾音孔12 进行语音输入,从而可以避免用户在不需要进行语音输入时,被应用程序通过拾音孔12非法采集到音频,提升了用户隐私的安全性。
可选地,遮挡件13与容置槽11的其中一者具有限位凸起131,另一者具有限位凹槽111,限位凸起131与限位凹槽111适配,在遮挡件13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限位凸起131容置于限位凹槽111内。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遮挡件13和上述容置槽11之间可以通过限位凸起131和限位凹槽111进行定位固定,其中,上述限位凸起131的形状可以与上述限位凹槽111的形状适配。例如,上述限位凸起131可以呈圆柱体设置,上述限位凹槽111可以对应上述限位凸起131呈圆柱体槽型设置,其中限位凸起131的外径可以等于或略小于限位凹槽111的内径,从而在遮挡件13 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限位凸起131可以容置于限位凹槽111内,且不与限位凹槽111发生相对活动。
一并参照图2和图6,在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为降低遮挡件13的厚度,上述遮挡件13上可以设置有限位凸起131,上述容置槽11上可以设置有限位凹槽111。当然,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遮挡件13上也可以设置有限位凹槽111,上述容置槽11上也可以设置有限位凸起131,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限位凸起131与限位凹槽111配合的方式,实现了遮挡件13在第一状态下的固定,从而可以避免遮挡件13随意脱离第一状态,提升了遮挡件13遮挡时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进一步地,遮挡件13与壳体10的侧边的其中一者具有转动轴132,另一者具有转动孔,转动轴132与转动孔适配,遮挡件13与容置槽11通过转动轴 132与转动孔的配合转动连接;
其中,在遮挡件13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遮挡件13转动至第一转动角度;在遮挡件13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遮挡件13转动至第二转动角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遮挡件13和壳体10的侧边可以通过转动轴 132配合转动孔的方式转动连接,从而遮挡件13可以沿转动轴132相对容置槽11发生转动。
参照图2至图3,在图2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遮挡件13上可以具有转动轴132,上述壳体10的侧边可以具有转动孔,从而遮挡件13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遮挡件13转动至如图2所示的第一转动角度;遮挡件13 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遮挡件13转动至如图3所示的第二转动角度,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转动角度可以为一个角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例如上述第二转动角度可以为除第一转动角度外的任意角度。
应理解,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遮挡件13上也可以设置有转动孔,上述壳体10的侧边也可以设置有转动轴132,在此不作进一步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轴孔配合的方式实现了遮挡件13和容置槽11 之间的活动连接,提升了遮挡件13活动时的流畅度,从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遮挡件13与壳体10的侧边的其中一者具有滑动凸起133,另一者具有滑动凹槽14,滑动凸起133与滑动凹槽14适配,遮挡件13与容置槽 11通过滑动凹槽14与滑动凸起133的配合滑动连接;
其中,在遮挡件13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遮挡件13沿滑动凹槽14滑动至第一位置;在遮挡件13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遮挡件13沿滑动凹槽 14转动至第二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遮挡件13和上述壳体10的侧边还可以通过滑动凹槽14配合滑动凸起133的方式活动连接。
参照图4至图5,在图4至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上述遮挡件13上可以设置有滑动凸起133,上述壳体10的侧边上可以对应设置有滑动凹槽14,从而遮挡件13可以通过滑动凸起133沿滑动凹槽14滑动,从而在遮挡件13 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参照图4,上述遮挡件13沿滑动凹槽14运动至第一位置,上述第一位置可以为滑动凹槽14的一端,从而可以避免遮挡件13在第一状态下发生活动;在遮挡件13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参照图5,上述遮挡件13沿滑动凹槽14运动至第二位置,上述第二位置可以为上述滑动凹槽 14除第一位置之外的任意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滑动凸起133配合滑动凹槽14的方式实现遮挡件13和壳体10的侧边的活动连接,可以提升遮挡件13在活动过程中稳定性,从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滑动凸起133在滑动过程中脱离滑动凹槽14,继续参照图7,上述滑动凸起13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两个滑动凸起133平行设置;
与之对应地,上述滑动凹槽14的数量可以对应为两个,且两个滑动凹槽 14呈平行设置。
可选地,遮挡件13朝向拾音孔12的一侧设置有吸音层,吸音层由吸音材料制成,且在遮挡件13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吸音层遮挡拾音孔1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述遮挡件13可以与吸音层的形状一致,当然,上述吸音层也可以仅覆盖上述拾音孔12,以提升在遮挡件13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的隔音效果。
上述吸音层的吸音材料通常可以为多孔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有机纤维吸音材料、无机纤维吸音材料、无机泡沫吸音材料和泡沫塑料吸音材料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进一步地,为保证上述吸音层与遮挡件13之间不存在间隙,上述吸音层可以粘接于遮挡件13,且吸音层与遮挡件13至少部分贴合。
可选地,遮挡件13朝向拾音孔12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对应拾音孔12的位置设置,在遮挡件13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弹性密封圈遮挡拾音孔1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提升拾音孔12的密封性,避免灰尘或者水汽进入拾音孔12,上述遮挡件13朝向拾音孔12的一侧可以设置有弹性密封圈,从而在遮挡件13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弹性密封圈可以遮挡拾音孔12。
示例性地,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弹性密封圈的外径可以等于或略小于拾音孔12的内径,从而遮挡件13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弹性密封圈可以至少部分位于拾音孔12内,且弹性密封圈的外壁与拾音孔12的内壁贴合,从而进一步提升了遮挡件13在第一状态下拾音孔12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为提升电子设备的拾音范围和拾音效果,拾音孔1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拾音孔12均匀间隔设置于容置槽11内。应理解,上述拾音孔 12的孔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进一步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容置槽、拾音孔和遮挡件,所述容置槽位于所述壳体的侧边,所述拾音孔位于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容置槽活动连接,且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活动;
其中,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遮挡所述拾音孔,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拾音孔显露于所述容置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容置槽的其中一者具有限位凸起,另一者具有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凹槽适配,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限位凸起容置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壳体的侧边的其中一者具有转动轴,另一者具有转动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孔适配,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容置槽通过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孔的配合转动连接;
其中,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转动至第一转动角度;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转动至第二转动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壳体的侧边的其中一者具有滑动凸起,另一者具有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凸起与所述滑动凹槽适配,所述遮挡件与所述容置槽通过所述滑动凹槽与所述滑动凸起的配合滑动连接;
其中,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沿所述滑动凹槽滑动至第一位置;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遮挡件沿所述滑动凹槽转动至第二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凸起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滑动凸起平行设置;
所述滑动凹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滑动凹槽呈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朝向所述拾音孔的一侧设置有吸音层,所述吸音层由吸音材料制成,且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吸音层遮挡所述拾音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层粘接于所述遮挡件,且所述吸音层与所述遮挡件至少部分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朝向所述拾音孔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对应所述拾音孔的位置设置,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密封圈遮挡所述拾音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圈的外径小于所述拾音孔的内径,在所述遮挡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密封圈的外壁与所述拾音孔的内壁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拾音孔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CN202123058128.8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387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8128.8U CN216387926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8128.8U CN216387926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7926U true CN216387926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1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8128.8U Active CN216387926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79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25425B1 (en) Latching assembly for a module cover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078500B2 (en) Protective case for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7885058B2 (en) Cover assembly
US2011025521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ver assembly retention of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050261041A1 (en) Hinge apparatu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EP2807944A2 (en) Waterproofing case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090111539A1 (en) Mobile device
KR20080047255A (ko) 휴대 단말 장치
CN107241537B (zh) 密封件、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KR20040005410A (ko) 카메라 렌즈 모듈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
KR20030081725A (ko)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
US8588858B2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dual hinge axes
CN21638792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110154615A1 (en) Hinge
JP6378367B2 (ja) 端末のカードトレイ防水設備及び端末
JP4968370B2 (ja) スライド式携帯電話機
US20100128419A1 (en) Cover assembly
JP2010080209A (ja) 小型電子機器
US20100259875A1 (en) Battery cover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1515407U (zh) 保护盖及具有该保护盖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10342149B2 (en) Opening and closing structure of electronic device casing
US7995333B2 (en) Sliding-typ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20896729U (zh) 电子通讯设备保护壳
KR20060104569A (ko) 카메라 및 플래시를 보호하기 위한 회전형 커버부재를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US20140030931A1 (en) Audio-visual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