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6779U - 拉曼光谱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拉曼光谱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6779U
CN216386779U CN202122689440.0U CN202122689440U CN216386779U CN 216386779 U CN216386779 U CN 216386779U CN 202122689440 U CN202122689440 U CN 202122689440U CN 216386779 U CN216386779 U CN 2163867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ident light
barrier
probe
along
light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8944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言聪
胡贤龙
陈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8944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67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67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67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包括:探头,探头具有沿第一方向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入射光出射元件和散射光接收元件;隔挡部,隔挡部位于第一端背离第二端的一侧,隔挡部具有与探头的第一端相对的相对端,相对端沿第一方向在第一端的投影沿第二方向位于入射光出射元件与散射光接收元件之间;及换向光路组件,换向光路组件位于隔挡部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换向光路组件用于使来自入射光出射元件的入射光换向后传播至隔挡部沿第二方向的另一侧。该拉曼光谱检测装置能够兼顾对物质进行高精度分析的需求和便携的需求。

Description

拉曼光谱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拉曼光谱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当入射光投射至物质后被散射,散射光的频率发生变化,这一现象称为拉曼散射。每种物质分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拉曼光谱,通过对物质的拉曼光谱进行分析可以得知该物质的振动转动能级情况,因此,拉曼光谱广泛应用于对各类物质的鉴别和分析。
目前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主要分为大型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和小型的便携式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大型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的入射光光路组件与散射光光路组件为分体设计,因此,入射光与散射光不会相互干扰,从而使得对物质进行检测时得到的拉曼光谱的信噪比较高,进而对物质的检测精度较高。然而,入射光光路组件与散射光光路组件的分体设计导致大型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的体积较大,从而占用空间大。目前的小型的便携式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的入射光光路组件与散射光光路组件集成在一个探头中,因此,体积较小,较为便携。然而,由于小型的便携式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的入射光光路组件与散射光光路组件集成在一个探头中,导致入射光会对散射光造成干扰,从而使得对物质进行检测时拉曼光谱的信噪比较低,进而对物质的检测精度较低。尤其是对于低浓度物质而言,其拉曼光谱的光谱强度相应的较低,目前的小型的便携式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对低浓度物质的检测精度更低,导致无法完成低浓度物质的高精度分析。
综上所述,目前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无法兼顾对物质进行高精度分析的需求和便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无法兼顾对物质进行高精度分析的需求和便携的需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拉曼光谱检测装置,能够兼顾对物质进行高精度分析的需求和便携的需求。
本申请提供一种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包括:
探头,所述探头具有沿第一方向相背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入射光出射元件和散射光接收元件;
隔挡部,所述隔挡部位于所述第一端背离所述第二端的一侧,所述隔挡部具有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相对端,所述相对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第一端的投影位于所述入射光出射元件与所述散射光接收元件之间;及
换向光路组件,所述换向光路组件位于所述隔挡部沿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换向光路组件用于使来自所述入射光出射元件的入射光换向后传播至所述隔挡部沿第二方向的另一侧。
上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用于对样品进行检测时,由于入射光出射元件与散射光接收元件均处于探头的第一端,且来自入射光出射元件的入射光经换向光路组件换向后投射至样品,因此,经换向光路组件换向后的入射光投射至样品时的投射方向与散射光接收元件接收的来自样品的散射光的传播方向之间能够存在较大的夹角,从而能够减少或避免散射光接收元件接收的来自样品的散射光受到经换向光路组件换向后的入射光的干扰。而且,由于隔挡部位于探头的第一端背离第二端的一侧,且隔挡部的相对端沿第一方向在第一端的投影位于入射光出射元件与散射光接收元件之间,则入射光出射元件与散射光接收元件分别位于隔挡部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因此,隔挡部能够将入射光出射元件直接射出的入射光阻挡在隔挡部靠近入射光出射元件的一侧,从而能够减少或避免散射光接收元件接收的来自样品的散射光受到入射光出射元件直接射出的入射光的干扰。由于上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用于对样品进行检测时,能够减少或避免散射光接收元件接收的来自样品的散射光受到入射光的干扰,从而能够提高对样品进行检测时得到的拉曼光谱的信噪比,进而提高检测精度。尤其是对于低浓度物质的样品而言,提高检测精度后则能够完成对低浓度物质的样品的高精度分析。此外,上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的入射光光路组件与散射光光路组件仍然集成在一个探头中,体积较小,从而较为便携。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能够兼顾对物质进行高精度分析的需求和便携的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相对端紧挨所述第一端;或,所述相对端与所述第一端之间具有间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挡部所述隔挡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挡部具有透光区域,用于使经所述换向光路组件换向后的入射光穿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隔挡部的透光区域采用透光材质制成;或,所述透光区域为透光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入射光出射元件与所述散射光接收元件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入射光出射元件与所述散射光接收元件为分别成型的两个元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入射光出射元件为聚光透镜或准直透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拉曼光谱检测装置还包括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与所述换向光路组件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换向光路组件的角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换向光路组件至少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用于使来自所述入射光出射元件的入射光反射后传播至所述隔挡部沿第二方向的另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呈凹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还包括样品池,位于所述隔挡部沿第二方向的另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直接或间接地支撑所述探头、所述隔挡部以及所述换向光路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具有容纳腔,所述隔挡部与所述换向光路组件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支撑部设有与探头配合的安装口,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容纳腔内部,所述第二端伸出所述容纳腔之外。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用于对液态样品进行拉曼检测时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用于对固态样品进行拉曼检测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样品10;
探头110;入射光光路组件111;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散射光光路组件112;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外壳113;
隔挡部120;相对端121;透光区域101;
换向光路组件130;反射面131;
样品池140;
支撑部150;容纳腔102;主体151;盖体15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拉曼光谱检测装置。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包括:探头110、隔挡部120以及换向光路组件130。
探头110具有沿第一方向XX'相背离的第一端110a和第二端110b。具体如图1所示,第一端110a朝向第一方向XX’的反方向OX’,第二端110b朝向朝向第一方向XX’的正方向OX。第一端110a具有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和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可以理解的,探头110包括入射光光路组件111和散射光光路组件112。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为入射光光路组件111的光出射端,入射光光路组件111发射的入射光能够经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射出至探头110外。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为散射光光路组件112的光入射端,来自探头110外的散射光能够由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接收从而进入散射光光路组件112。
隔挡部120位于第一端110a背离第二端110b的一侧,即隔挡部120位于第一端110a的OX’方向一侧。隔挡部120具有与探头110的第一端110a相对的相对端121,相对端121沿第一方向XX'的正方向OX在第一端110a的投影沿第二方向YY'位于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与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之间。具体地,由于第一端110a和第二端110b沿第一方向XX'相背离,且隔挡部120位于第一端110a背离第二端110b的一侧,即隔挡部120位于探头110沿第一方向XX'的一侧且靠近第一端110a设置。又由于隔挡部120的相对端121沿第一方向XX'在第一端110a的投影沿第二方向YY'位于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与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之间,因此,隔挡部120使得探头110沿第一方向XX'靠近第一端110a一侧的区域沿第二方向YY'分隔成两部分,且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与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分别位于隔挡部120沿第二方向YY'的两侧。具体地,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位于隔挡部120沿第二方向YY'的反方向OY一侧,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位于隔挡部120沿第二方向YY'的正方向OY一侧。其中,第二方向YY'可以垂直于第一方向XX',也可以倾斜于第一方向XX'。
换向光路组件130位于隔挡部120沿第二方向YY'靠近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的一侧,即换向光路组件130位于隔挡部120沿第二方向YY'的反方向OY’一侧,则经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射出的入射光能够投射至换向光路组件130。上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用于对样品10进行检测时,令样品10处于隔挡部120沿第二方向YY'背离换向光路组件130的一侧,即处于隔挡部120沿第二方向YY'靠近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的一侧,即样品10处于隔挡部120沿第二方向YY'的正方向OY一侧。来自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的入射光经换向光路组件130换向后传播至隔挡部120背离换向光路组件130的一侧时,则能够投射至样品10,经样品10散射后的散射光则能够传播至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
上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用于对样品10进行检测时,由于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与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均处于探头110的第一端110a,且来自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的入射光经换向光路组件130换向后投射至样品10,因此,经换向光路组件130换向后的入射光投射至样品10时的投射方向与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接收的来自样品10的散射光的传播方向之间能够存在较大的夹角,从而能够减少或避免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接收的来自样品10的散射光受到经换向光路组件130换向后的入射光的干扰。优选地,经换向光路组件130换向后的入射光投射至样品10时的投射方向与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接收的来自样品10的散射光的传播方向垂直。而且,由于隔挡部120位于探头110的第一端110a背离第二端110b的一侧,且隔挡部120的相对端121沿第一方向XX'在第一端110a的投影沿第二方向YY'位于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与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之间,则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与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分别位于隔挡部120沿第二方向YY'的两侧。因此,隔挡部120能够将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直接射出的入射光阻挡在隔挡部120靠近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的一侧,从而能够减少或避免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接收的来自样品10的散射光受到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直接射出的入射光的干扰。由于上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用于对样品10进行检测时,能够减少或避免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接收的来自样品10的散射光受到入射光的干扰,从而能够提高对样品10进行检测时得到的拉曼光谱的信噪比,进而提高检测精度。尤其是对于低浓度物质的样品10而言,提高检测精度后则能够完成对低浓度物质的样品10的高精度分析。此外,上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的入射光光路组件111与散射光光路组件112仍然集成在一个探头110中,体积较小,从而较为便携。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能够兼顾对物质进行高精度分析的需求和便携的需求。
请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隔挡部120的相对端121紧挨着探头110的第一端110a,从而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直接射出的入射光无法从隔挡部120的相对端121与探头110的第一端110a之间传播至隔挡部120沿第二方向YY'靠近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的一侧,进而能够更可靠地避免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接收的来自样品10的散射光受到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直接射出的入射光的干扰。
在其他实施例中,隔挡部的相对端与探头的第一端110a之间也可以是具有较小的间隔的,则隔挡部也能够阻挡入射光出射元件直接射出的大部分入射光传播至隔挡部沿第二方向靠近散射光接收元件的一侧,从而也能够在较大程度上避免散射光接收元件接收的来自样品的散射光受到入射光出射元件直接射出的入射光的干扰。
请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隔挡部120沿第一方向XX'在第一端110a的投影沿第二方向YY'位于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与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之间,即不仅仅是隔挡部120的相对端121,而是隔挡部120整体沿第一方向XX'在第一端110a的投影沿第二方向YY'位于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与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之间。
具体地,由图1可见,在本实施例中,隔挡部12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XX',且隔挡部120呈板状(则隔挡部120较薄),因此,隔挡部120整体沿第一方向XX'在第一端110a的投影沿第二方向YY'能够位于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与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之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隔挡部的延伸方向也可以是倾斜于第一方向的,例如在图1中向上倾斜或向下倾斜,则这种情况下,隔挡部整体沿第一方向在第一端110a的投影可能会沿第二方向超出入射光出射元件与散射光接收元件之外。只要隔挡部的相对端沿第一方向在第一端110a的投影沿第二方向仍然是位于入射光出射元件与散射光接收元件之间,则隔挡部仍然能够将入射光出射元件直接射出的入射光阻挡在隔挡部靠近入射光出射元件的一侧。当然,隔挡部也可以不是板状,例如是块状、条状等。
在一实施例中,隔挡部120具有透光区域101,用于使经换向光路组件130换向后的入射光穿过。具体地,透光区域101可以是透光孔,也可以是采用透光材质制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隔挡部也可以不设置透光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合理设计换向光路组件的位置和角度,使得经换向光路组件换向后的入射光从隔挡部沿第一方向背离探头的一侧绕过隔挡部从而传播至样品。
在一实施例中,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与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为分别成型的两个元件。通过将入射光光路组件111与散射光光路组件112集成于探头110,从而使得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与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共同处于探头110的第一端110a。具体地,如图1所示,入射光光路组件111与散射光光路组件112可以安装在探头110的外壳113中。入射光光路组件111与散射光光路组件112可以是沿第二方向YY'排布。
在其他实施例中,入射光出射元件与散射光接收元件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即该一体成型结构的其中一部分可以作为入射光出射元件,该一体成型结构的另一部分可以作为散射光接收元件。具体地,该一体成型结构例如是聚光透镜或准直透镜;或者,该一体成型结构的其中一部分为聚光透镜,另一部分为准直透镜。
在一实施例中,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为聚光透镜,从而可以使得从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射出的入射光聚焦,进而可以提高样品10的散射光的强度,有利于提高样品10的检测精度。尤其是对应低浓度物质的样品10而言,有利于完成对低浓度物质的样品10的高精度分析。
在其他实施例中,入射光出射元件也可以是准直透镜。散射光接收元件也可以是聚光透镜或准直透镜。入射光出射元件与散射光接收元件也可以是其他光学元件。
在一实施例中,换向光路组件至少包括反射镜,该反射镜例如是45°反射镜,由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射出的入射光投射至反射镜之后,经反射镜的反射,则能够改变传播方向,从而传播至隔挡部120背离换向光路组件130的一侧的样品10。
当然,换向光路组件不限于是反射镜,还可以是其他光学元件,例如折射镜等。此外,换向光路组件不限于仅包括反射镜,还可以包括其他光学元件,例如一些滤光元件等。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反射镜的反射面呈平面。
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反射镜的反射面131呈凹面,从而该反射面131能够对来自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的入射光聚焦,进而可以提高样品10的散射光的强度,有利于提高样品10的检测精度。
在一实施例中,拉曼光谱检测装置还包括角度调节组件。角度调节组件与换向光路组件130连接,用于调节环换向光路组件130的角度,从而可以使得入射光投射至样品10时能够投射至理想的检测位置。如图2所示,尤其是针对固态的样品10进行检测时,固态的样品10大多是不透光的,因此,通过调节环换向光路组件130的角度,可以使得入射光投射至固态的样品10时投射至理想的检测位置,使得固态的样品10的散射光能够顺利传播至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以避免固态的样品10由于不透光而阻挡散射光传播至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或者避免固态的样品10表面反光而造成大量的反射光被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采集。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组件可以是反射镜调节器。
当然,角度调节组件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
请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拉曼光谱检测装置还包括样品池140。样品池140位于隔挡部120沿第二方向YY'的背离换向光路组件130的一侧,即第二方向YY’的正反向OY一侧。具体地,样品池140可以容纳液态的样品10。样品池140可以直接由隔挡部120支撑,或增加其他的支撑结构进行支撑。
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检测固态的样品10时,也可以不设置样品池。固态的样品10可以直接由隔挡部120支撑,或增加其他的支撑结构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对样品10进行检测时,将样品10设于隔挡部120沿第二方向YY'的背离换向光路组件130的一侧,从而,隔挡部120还能够防止样品10对换向光路组件130造成污染。
请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拉曼光谱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撑部150,支撑部150直接或间接地支撑探头110、隔挡部120以及换向光路组件130。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探头110、隔挡部120以及换向光路组件130分别设置于支撑部150。
请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支撑部150具有容纳腔102,隔挡部120和换向光路组件130位于容纳腔102内。支撑部150沿第一方向XX'一侧的侧壁上具有安装口,探头110的第一端110a沿第一方向XX'插入该安装口并与该安装口配合,从而探头110能够被支撑。隔挡部120沿第一方向XX'背离探头110的一端由容纳腔102的腔壁支撑。换向光路组件130沿第二方向YY'的一端与隔挡部120连接,另一端由容纳腔102的腔壁支撑。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支撑部。直接将探头、隔挡部以及换向光路组件相连接,在对样品进行检测时,将探头、隔挡部以及换向光路组件的连接结构支撑在一检测台上。或者,支撑部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隔挡部120和换向光路组件130位于容纳腔102内,同时也可以将样品10设置于容纳腔102内,从而能够防止支撑部150外侧的环境光干扰对样品10的检测。由于支撑部150沿第一方向XX'一侧的侧壁上具有安装口,探头110的第一端110a沿第一方向XX'插入该安装口并与该安装口配合,第一端110a面向容纳腔102内部,从而能够防止支撑部150外侧的环境光干扰探头110发射的入射光和接收的散射光。探头110的第二端110b伸出容纳腔102之外,从而方便对探头110进行操作。由此可见,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50同时起到支撑和围挡的作用,即支撑部150同时可以作为“围挡部”。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50包括主体151和盖体152,盖体152与主体151共同围成上述的容纳腔102。通过打开盖体152方便将隔挡部120、换向光路组件130以及样品10等置入容纳腔102内。在本实施例中,盖体152与主体151沿第二方向YY'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支撑部150作为“围挡部”时是用于避免环境光对样品10检测时的干扰,因此,支撑部150为不透光材料制成,优选是金属材料。
在其他实施例中,围挡部与支撑部也可以是单独的两个结构。例如,支撑部不具有上述的容纳腔,而围挡部具有上述的容纳腔,且支撑部设置在围挡部的容纳腔内部,此时,支撑部主要起支撑作用,围挡部则主要起围挡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探头(110),所述探头(110)具有沿第一方向(XX')相背离的第一端(110a)和第二端(110b),所述第一端(110a)具有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和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
隔挡部(120),所述隔挡部(120)位于所述第一端(110a)背离所述第二端(110b)的一侧,所述隔挡部(120)具有与所述第一端(110a)相对的相对端(121),所述相对端(121)沿所述第一方向(XX')在所述第一端(110a)的投影位于所述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与所述散射光接收元件(1112)之间;以及
换向光路组件(130),所述换向光路组件(130)位于所述隔挡部(120)沿第二方向(YY')的一侧,所述换向光路组件(130)用于使来自所述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的入射光换向后传播至所述隔挡部(120)沿所述第二方向(YY')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部(120)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X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部(120)具有透光区域(101),所述透光区域(101)用于使经所述换向光路组件(130)换向后的入射光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角度调节组件,所述角度调节组件与所述换向光路组件(130)连接,用于调节所述换向光路组件(130)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光路组件(130)至少包括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用于使来自所述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的入射光反射后传播至所述隔挡部(120)沿所述第二方向(YY')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镜的反射面(131)呈凹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光出射元件(1111)为聚光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部(150),所述支撑部(150)直接或间接地支撑所述探头(110)、所述隔挡部(120)以及所述换向光路组件(1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50)具有容纳腔(102),所述隔挡部(120)与所述换向光路组件(130)均位于所述容纳腔(102)内,所述支撑部(150)设有与探头(110)配合的安装口,所述第一端(110a)面向所述容纳腔(102)内部,所述第二端(110b)伸出所述容纳腔(102)之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曼光谱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端(121)紧挨所述第一端(110a);或,所述相对端(121)与所述第一端(110a)之间具有间隔。
CN202122689440.0U 2021-11-04 2021-11-04 拉曼光谱检测装置 Active CN2163867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9440.0U CN216386779U (zh) 2021-11-04 2021-11-04 拉曼光谱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9440.0U CN216386779U (zh) 2021-11-04 2021-11-04 拉曼光谱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6779U true CN216386779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50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89440.0U Active CN216386779U (zh) 2021-11-04 2021-11-04 拉曼光谱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67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719720B2 (en) Gas sensor
JP5906407B2 (ja) 気体成分検出装置
US10209195B2 (en) Device for collecting 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spectrum using full-aperture-angle parabolic mirror
US7777887B2 (en)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pparatus and method
JPH11118711A (ja) ガス濃度を指示する方法およびガスセンサ装置
JPH0789097B2 (ja) 分光分析用光学的プロ−ブとしての波動ガイド
WO1998020324A1 (en) Multiple-gas ndir analyzer
JP2899651B2 (ja) 光透過型分光計
CN216386779U (zh) 拉曼光谱检测装置
JP2012220352A (ja) 気体成分検出装置
JP6336544B2 (ja) 液体濃度検出装置
JP2007127449A (ja) 測定容器
JPH0829345A (ja) 液状媒体を介して光束を導く測定装置
JP2020118549A (ja) 粒子計数器
CN211061419U (zh) 一种光学系统及检测仪
JP2012002817A (ja) 表面プラズモン共鳴センサ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れを含むセンシングシステム
CN109470638B (zh) 激光气体检测装置
JPH05332835A (ja) 分光光度分析のための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2020165852A (ja) 光学分析装置
CN212321536U (zh) 光学单元检测器
CN219657489U (zh) 一种光谱检测设备
US20240035958A1 (en) Gas detection apparatus
WO2010007811A1 (ja) 光学ユニット
CN218974103U (zh) 一种光学检测模块及粒子分析仪
CN220625514U (zh) 一种紧凑型光谱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