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0513U - 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80513U CN216380513U CN202122335802.6U CN202122335802U CN216380513U CN 216380513 U CN216380513 U CN 216380513U CN 202122335802 U CN202122335802 U CN 202122335802U CN 216380513 U CN216380513 U CN 2163805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erating platform
- platform
- scaffold
- top plate
- elevator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vable Scaffol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及设置在操作平台顶部的脚手架平台;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顶板、操作平台底板、立柱、长斜撑杆、短斜撑杆、水平连接杆及支撑脚,所述脚手架平台包括脚手架平台顶板、脚手架主体、活动翻板、支撑杆及挡块,所述脚手架平台顶板设置在脚手架主体顶部,所述活动翻板活动设置在脚手架平台顶板的两侧位置,所述挡块设置在活动翻板远离脚手架平台顶板一端的端部位置,所述支撑杆一端活动连接在脚手架主体上,另一端设置在脚手架平台顶板与挡块连接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操作平台上设置连接座,实现与脚手架平台之间快速配套连接,保证了脚手架平台搭建的稳定性及便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电梯井道一般是三面剪力墙、一面开口的矩形垂直井道结构,由于电梯井道为竖直方向上通长、水平方向上较窄的特殊结构,现有技术中一般在电梯井道施工通常设置电梯井操作平台进行施工操作,但是由于现有的电梯井操作平台结构设置不完善,无法满足电梯井道内各项施工操作,需要在电梯井道内的单独搭设脚手架,而电梯井道内操作空间有限,竖向高差大,不方便固定,井道内架体搭设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设计合理的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及设置在操作平台顶部的脚手架平台;所述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顶板、操作平台底板、立柱、长斜撑杆、短斜撑杆、水平连接杆及支撑脚,所述立柱设置在操作平台顶板与操作平台底板之间,所述长斜撑杆倾斜设置,且其一端连接在操作平台顶板与立柱的一连接处,另一端设置在操作平台底板与立柱的一连接处,所述短斜撑杆倾斜设置在长斜撑杆一侧,且短斜撑杆一端设置在操作平台底板与立柱另一连接处,另一端设置在长斜撑杆中部位置,所述水平连接杆水平设置在长斜撑杆另一侧,且水平连接杆一端设置在长斜撑杆中部,另一端设置在立柱中部位置,所述操作平台底板在靠近电梯井门口一侧设有支撑脚;所述脚手架平台包括脚手架平台顶板、脚手架主体、活动翻板、支撑杆及挡块,所述脚手架平台顶板设置在脚手架主体顶部,所述活动翻板活动设置在脚手架平台顶板的两侧位置,所述挡块设置在活动翻板远离脚手架平台顶板一端的端部位置,所述支撑杆一端活动连接在脚手架主体上,另一端设置在脚手架平台顶板与挡块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平台顶板上固定设置连接座,所述脚手架主体的立杆与连接座插接配合,并通过水平插销进行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平台底板上除电梯门一侧的其余三侧均设有挡板,且挡板上方在位于相邻立柱之间设有水平栏杆。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栏杆上固定设置配电箱,便于在电梯井内取电;所述操作平台顶板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照明灯具,且照明灯具与配电箱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平台的立柱在靠近剪力墙体一侧设有滚轮。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平台顶板以及脚手架平台顶板上分别设有便于操作平台提升的吊耳。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平台底板与立柱连接处设有加强杆。
进一步的,所述长斜撑杆及操作平台底板上分别设有安全绳挂钩点。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栏杆上固定设置灭火器。
进一步的,所述操作平台顶板两端部及支撑脚上均设有防护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操作平台上设置连接座,实现与脚手架平台之间快速配套连接,保证了脚手架平台搭建的稳定性及便利性。
2)通过设置的操作平台底板,实现了对电梯井口的安全防护,同时施工人员能够直接进入操作平台底板进行施工操作,提供了施工的便利性及安全性。
3)操作平台侧部位置设置滚轮,能够在操作平台整体向上或向下吊移过程中,防止与剪力墙之间产生碰撞及摩擦,有效的提高了操作平台吊移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操作平台;101、操作平台顶板;102、操作平台底板;103、长斜撑杆;104、短斜撑杆;105、水平栏杆;106、支撑脚;107、水平连接杆;108、立柱;109、挡板;110、加强杆;2、脚手架平台;201、脚手架平台顶板;202、脚手架主体;203、活动翻板;204、铰链;205、支撑杆;206、挡块;3、连接座;4、水平插销;5、滚轮;6、吊耳;7、照明灯具;8、配电箱;9、安全绳挂钩点;10、灭火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1、操作平台顶板101、操作平台底板102、长斜撑杆103、短斜撑杆104、水平栏杆105、支撑脚106、水平连接杆107、立柱108、挡板109、加强杆110、脚手架平台2、脚手架平台顶板201、脚手架主体202、活动翻板203、铰链204、支撑杆205、挡块206、连接座3、水平插销4、滚轮5、吊耳6、照明灯具7、配电箱8、安全绳挂钩点9及灭火器10。
实施例:
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1及设置在操作平台1顶部的脚手架平台2。
操作平台1包括操作平台顶板101、操作平台底板102、立柱108、长斜撑杆103、短斜撑杆104、水平连接杆107及支撑脚106,立柱108设置在操作平台顶板101与操作平台底板102之间,长斜撑杆103倾斜设置,且其一端连接在操作平台顶板101与立柱108的一连接处,另一端设置在操作平台底板102与立柱108的一连接处,所述短斜撑杆104倾斜设置在长斜撑杆103一侧,且短斜撑杆104一端设置在操作平台底板102与立柱108另一连接处,另一端设置在长斜撑杆103中部位置,水平连接杆107水平设置在长斜撑杆103另一侧,且水平连接杆107一端设置在长斜撑杆103中部,另一端设置在立柱108中部位置,操作平台底板102在靠近电梯井门口一侧设有支撑脚106,支撑脚106能够搭设在电梯井口处,为操作平台1提供有效支撑;操作平台底板102与立柱108连接处设有加强杆110,加强操作平台底板102与立柱108的连接强度。
操作平台顶板101上焊接设置连接座3,脚手架主体202的立杆与连接座3插接配合,并通过水平插销4进行固定连接,若操作平台1在无需搭建脚手架时,可以操作平台顶板101上放置一块带有通孔的垫板,且垫板上的通孔位置及孔深与连接座3相对应,保证操作平台顶板101表面不受连接座3的干涉。
脚手架平台2包括脚手架平台顶板201、脚手架主体202、活动翻板203、支撑杆205及挡块206,脚手架主体202是由纵横交错的钢管搭建而成;脚手架平台顶板201设置在脚手架主体202顶部,活动翻板203活动设置在脚手架平台顶板201的两侧位置,挡块206设置在活动翻板203远离脚手架平台顶板201一端的端部位置,所述支撑杆205一端活动连接在脚手架主体202上,另一端设置在脚手架平台顶板201与挡块206连接处。
操作平台底板102上除电梯门一侧的其余三侧均设有挡板109,且挡板109上方在位于相邻立柱108之间设有水平栏杆105,挡板109及水平栏杆105的设置能够提高操作平台底板102上施工人员的安全。
水平栏杆105上固定设置配电箱8,便于在电梯井内取电,配电箱8还能够为施工设备提供电源。操作平台顶板101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照明灯具7,且照明灯具7与配电箱8电路连接,为电梯井内提供照明。
操作平台1的立柱108在靠近剪力墙体一侧设有滚轮5,在操作平台1提升过程中,防止操作平台1与剪力墙发生碰撞,提高操作平台1的使用寿命。
操作平台顶板101及脚手架平台顶板201上均设有便于提升的吊耳6,吊耳6能够为操作平台1、脚手架平台顶板201提供吊点,操作平台1、脚手架平台顶板201可以单独吊移也可以脚手架平台一起整体吊移。
长斜撑杆103及操作平台底板102上分别设有安全绳挂钩点9,能够分别为操作平台底板102上的施工人员以及操作平台底板102下方的施工人员提供安全保障。
水平栏杆105上固定设置灭火器10,其中灭火器10自带底座,底座焊接在水平栏杆105侧面,能够为电梯井能施工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操作平台顶板101两端部及支撑脚106上均设有防护橡胶垫,防护橡胶垫能够在操作平台在吊装过程中对其与墙壁或硬质物体发生碰撞进行缓冲,提高了操作平台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平台(1)及设置在操作平台(1)顶部的脚手架平台(2);所述操作平台(1)包括操作平台顶板(101)、操作平台底板(102)、立柱(108)、长斜撑杆(103)、短斜撑杆(104)、水平连接杆(107)及支撑脚(106),所述立柱(108)设置在操作平台顶板(101)与操作平台底板(102)之间,所述长斜撑杆(103)倾斜设置,且其一端连接在操作平台顶板(101)与立柱(108)的一连接处,另一端设置在操作平台底板(102)与立柱(108)的一连接处,所述短斜撑杆(104)倾斜设置在长斜撑杆(103)一侧,且短斜撑杆(104)一端设置在操作平台底板(102)与立柱(108)另一连接处,另一端设置在长斜撑杆(103)中部位置,所述水平连接杆(107)水平设置在长斜撑杆(103)另一侧,且水平连接杆(107)一端设置在长斜撑杆(103)中部,另一端设置在立柱(108)中部位置,所述操作平台底板(102)在靠近电梯井门口一侧设有支撑脚(106);所述脚手架平台(2)包括脚手架平台顶板(201)、脚手架主体(202)、活动翻板(203)、支撑杆(205)及挡块(206),所述脚手架平台顶板(201)设置在脚手架主体(202)顶部,所述活动翻板(203)活动设置在脚手架平台顶板(201)的两侧位置,所述挡块(206)设置在活动翻板(203)远离脚手架平台顶板(201)一端的端部位置,所述支撑杆(205)一端活动连接在脚手架主体(202)上,另一端设置在脚手架平台顶板(201)与挡块(206)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顶板(101)上固定设置连接座(3),所述脚手架主体(202)的立杆与连接座(3)插接配合,并通过水平插销(4)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底板(102)上除电梯门一侧的其余三侧均设有挡板(109),且挡板(109)上方在位于相邻立柱(108)之间设有水平栏杆(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栏杆(105)上固定设置配电箱(8),便于在电梯井内取电;所述操作平台顶板(101)底部中心位置设有照明灯具(7),且照明灯具(7)与配电箱(8)电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1)的立柱(108)在靠近剪力墙体一侧设有滚轮(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顶板(101)及脚手架平台顶板(201)上分别设有便于操作平台提升的吊耳(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底板(102)与立柱(108)连接处设有加强杆(1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斜撑杆(103)及操作平台底板(102)上分别设有安全绳挂钩点(9)。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栏杆(105)上固定设置灭火器(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顶板(101)两端部及支撑脚(106)上均设有防护橡胶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35802.6U CN216380513U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35802.6U CN216380513U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80513U true CN216380513U (zh) | 2022-04-26 |
Family
ID=81242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35802.6U Active CN216380513U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8051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92288A (zh) * | 2023-09-11 | 2023-10-17 | 山西盛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机构 |
-
2021
- 2021-09-26 CN CN202122335802.6U patent/CN21638051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892288A (zh) * | 2023-09-11 | 2023-10-17 | 山西盛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机构 |
CN116892288B (zh) * | 2023-09-11 | 2023-11-17 | 山西盛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380513U (zh) | 一种电梯井多功能操作平台 | |
CN211257766U (zh) | 带抗倾覆支腿的可移动操作平台 | |
CN2214983Y (zh) | 可附爬模装置的导轨式自爬升脚手架 | |
CN108625292B (zh) | 一种预制立柱的模板拼装平台 | |
CN201083018Y (zh) | 移动多用快装速拆脚手架 | |
CN212897455U (zh) | 一种防倾覆的移动式脚手架 | |
CN213626572U (zh) | 一种工具式外悬挑操作平台 | |
CN211923467U (zh) | 附着升降脚手架下吊点桁架结构 | |
CN104278830A (zh) | 整体式组合脚手架 | |
CN219280494U (zh) | 一种用于桥塔稳定性控制的塔梁临时固结支撑结构 | |
CN202831591U (zh) | 可提升超高空间异形桁架施工平台 | |
CN216240384U (zh) | 一种适用于钢结构高空安装的具有爬梯的操作平台总成 | |
CN207846427U (zh) | 一种装配式基坑上下人行通道 | |
CN207934419U (zh) | 可移动式悬挑脚手架 | |
CN211923470U (zh) | 附着升降脚手架上吊点桁架结构 | |
CN212689533U (zh) |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 |
CN113882701A (zh) | 一种液压爬升防护屏装置 | |
CN208309394U (zh) | 一种预制立柱的模板拼装平台 | |
CN201040675Y (zh) | 电梯安装专用吊架装置 | |
CN217299928U (zh) | 一种外架临边防护结构 | |
CN222066103U (zh) | 一种装配式防护电梯井操作平台 | |
CN210341651U (zh) | 一种高塔柱纵系梁预应力施工平台 | |
CN216713868U (zh) | 一种建筑用防物料坠落的安全卸料平台 | |
CN221609442U (zh) | 基于坡屋面搭设的高空作业平台 | |
CN215803018U (zh) | 设有快装式保护气垫的脚手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