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0283U - 屋面找坡结构及屋面系统 - Google Patents

屋面找坡结构及屋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0283U
CN216380283U CN202122861096.9U CN202122861096U CN216380283U CN 216380283 U CN216380283 U CN 216380283U CN 202122861096 U CN202122861096 U CN 202122861096U CN 216380283 U CN216380283 U CN 216380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slope
heat
roof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610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伶
爱德华沃克·郝福
杨广林
陈商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dag China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edag China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dag China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Vedag China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610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0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0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0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屋面找坡结构及屋面系统,屋面找坡结构包括保温找坡层、保温层、防水卷材层及隔汽卷材层。保温找坡层由呈模块化的保温板依次拼装形成,保温层由呈模块化的保温板依次拼装形成。保温找坡层的顶面形成至少一引流坡面。保温层贴合于保温找坡层的底面。防水卷材层贴合于所述引流坡面。隔汽卷材层贴合于保温层背对保温找坡层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及防水效果好,施工难度低,且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均能够得到很好管控,能够有效解决因施工难度较大而导致施工质量难以管控,及因找坡材料吸水而导致自重增加,最终引起渗漏,从而影响施工效率等问题。

Description

屋面找坡结构及屋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指一种屋面找坡结构及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屋面找坡是指按照预先所设计的排水方向垒出一定的缓坡,以将屋面上的雨水有组织地疏导到建筑物或城市的雨水排放系统中去。
现有的屋面找坡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通过轻质混凝土、膨胀混凝土、珍珠岩等进行材料找坡,这类找坡形式的优点是所设计的坡度较为精确,缺点是需要土建现场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质量很难控制,且找坡材料还容易吸水,导致该找坡材料在经过长期使用后,其自身会因吸水而增加重量,从而引起渗漏。在施工完毕后往往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来晾干其所夹杂的水分,如此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大工程受天气影响的时间。二是通过结构本身进行找坡,这类找坡的优点是一次成形,节约造价,缺点是坡度不精确,表面不平整,增加了后续防水工程的施工难度。
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出一款保温及防水效果好,施工难度低,且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均能够得到很好管控的屋面找坡结构形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面找坡结构及防水保温屋面系统,屋面找坡结构能够有效解决因施工难度较大而导致施工质量难以管控,及因找坡材料吸水而导致自重增加,最终引起渗漏,从而影响施工效率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屋面找坡结构,包括:呈模块化的保温板依次拼装形成的保温找坡层;及
呈模块化的保温板依次拼装形成的保温层;
所述保温找坡层的顶面形成至少一引流坡面;
所述保温层贴合于所述保温找坡层的底面;
防水卷材层,贴合于所述引流坡面;
隔汽卷材层,贴合于所述保温层背对所述保温找坡层的一侧。
本专利中,可通过项目屋面的坡度和分水线等信息设计轮廓相一致的多个保温板,并直接将多个保温板运输至现场装配式拼装于一体,即可直接形成保温层和保温找坡层,这种做法使得用保温板找坡得以实现。也即是说,通过分析项目图纸预先将保温找坡层模块化,然后通过保温板来制作该保温找坡层,可节省施工材料,提高了建造速度,降低人工成本和施工的难度,使得屋面防水成为一个相融的整体系统。为了便于保温板能够更为方便且快速地输送至施工现场,可将整个保温板模块切割成多个子模块,且在每一子模块上均标有对应的序号。如此,工作人员仅需将多个子模块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根据对应标号将多个子模块拼接成一整体模块构造。如此设计可不需要现场进行找坡材料模板施工,能够使得施工的效率得到提高和确保施工质量能够得到很好的管控。本专利中,在现场拼装的过程中,可直接根据平面图的轮廓将对应标号的保温板铺设至指定位置,即可实现保温层和保温找坡层的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难度。进一步地,基于保温板自身干燥不渗水的特性,其在施工及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均不会因吸水而导致自重增加,最终引起渗漏的状况发生,如此,可省去等待找坡材料干燥的时间,可进一步地提高施工效率。进一步地,通过将防水卷材层贴合于引流坡面,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性能,及通过将隔汽卷材层贴合于保温层背对于保温找坡层的一侧,也即是直接贴合于屋面,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性能。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防水卷材层包括第一防水卷材层和第二防水卷材层;
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贴合于所述引流坡面,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贴合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背对所述引流坡面的一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温找坡层和所述保温层通过粘合剂粘合固定;及
所述保温找坡层和所述防水卷材层通过自粘层或机械固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粘合剂为聚氨酯发泡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温板包括平板和斜板;
若干所述平板依次搭接形成所述保温层,若干所述斜板依次搭接形成所述保温找坡层。
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引流坡面的数量为多个时,每两相邻的所述引流坡面之间呈凸起状或凹陷状。
进一步优选地,当两相邻的所述引流坡面之间呈凸起状时,两所述引流坡面的连接处安装有多个阳角坡保温件,用以密封所述连接处的缝隙。
进一步优选地,当两相邻的所述引流坡面之间呈凹陷状时,两所述引流坡面的连接处安装有多个阴角坡保温件,用以密封所述连接处的缝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温板为聚氨酯保温板、挤塑聚苯板、石墨聚苯板或岩棉保温板。
本实用新型在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防水保温屋面系统,包括屋面、上述的屋面找坡结构及雨水斗;其中,所述隔汽卷材层贴合于所述屋面;所述防水卷材层对应于引流坡面最低处的位置开设有延伸至所述屋面下方的安装孔位,用于安装所述雨水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专利中,可通过项目屋面的坡度和分水线等信息设计轮廓相一致的多个保温板,并直接将多个保温板运输至现场装配式拼装于一体,即可直接形成保温层和保温找坡层,这种做法使得用保温板找坡得以实现。也即是说,通过分析项目图纸预先将保温找坡层模块化,然后通过保温板来制作该保温找坡层,可节省施工材料,提高了建造速度,降低人工成本和施工的难度,使得屋面防水成为一个相融的整体系统。为了便于保温板能够更为方便且快速地输送至施工现场,可将整个保温板模块切割成多个子模块,且在每一子模块上均标有对应的序号。如此,工作人员仅需将多个子模块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根据对应标号将多个子模块拼接成一整体模块构造。如此设计可不需要现场进行找坡材料模板施工,能够使得施工的效率得到提高和确保施工质量能够得到很好的管控。
2、本专利中,在现场拼装的过程中,可直接根据平面图的轮廓将对应标号的保温板铺设至指定位置,即可实现保温层和保温找坡层的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
3、本专利中,基于保温板自身干燥不渗水的特性,其在施工及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均不会因吸水而导致自重增加,最终引起渗漏的状况发生,如此,可省去等待找坡材料干燥的时间,可进一步地提高施工效率。
4、本专利中,通过将防水卷材层贴合于引流坡面,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性能。
5、本专利中,通过将隔汽卷材层贴合于保温层背对于保温找坡层的一侧,也即是直接贴合于屋面,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性能。
6、本专利中,通过设置雨水斗,可有效将屋面表层所聚集的积水排出,并能够有效阻挡一些杂物经屋面表层进入室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的防水保温屋面系统的剖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保温板在一种状态下的组合状态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保温板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组合状态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保温找坡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保温板1;平板11;斜板12;引流坡面121;阳角坡保温件13;阴角坡保温件14;第一防水卷材层21;第二防水卷材层22;隔汽卷材层3;雨水斗4;安装孔位41;屋面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屋面找坡结构,包括保温找坡层、保温层、防水卷材层和隔汽卷材层3。保温找坡层由呈模块化的保温板1依次拼装形成,保温层由呈模块化的保温板1依次拼装形成。保温找坡层的顶面形成至少一引流坡面121。保温层贴合于保温找坡层的底面。防水卷材层贴合于所述引流坡面121。隔汽卷材层3贴合于保温层背对保温找坡层的一侧
本专利中,可通过项目屋面的坡度和分水线等信息设计轮廓相一致的多个保温板1,并直接将多个保温板1运输至现场装配式拼装于一体,即可直接形成保温层和保温找坡层。这种做法使得用保温板1找坡得以实现。也即是说,通过分析项目图纸预先将保温找坡层模块化,然后通过保温板1来制作该保温找坡层,可节省施工材料,提高了建造速度,降低人工成本和施工的难度,使得屋面防水成为一个相融的整体系统。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保温板1能够更为方便且快速地输送至施工现场,可将整个保温板1模块切割成多个子模块,且在每一子模块上均标有对应的序号。如此,工作人员仅需将多个子模块运输至施工现场,然后根据对应标号将多个子模块拼接成一整体模块构造。如此设计可不需要现场进行找坡材料模板施工,能够使得施工的效率得到提高和确保施工质量能够得到很好的管控。本专利中,在现场拼装的过程中,可直接根据平面图的轮廓将对应标号的保温板1铺设至指定位置,即可实现保温层和保温找坡层的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难度。
更进一步地,基于保温板1自身干燥不渗水的特性,其在施工及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均不会因吸水而导致自重增加,最终引起渗漏的状况发生。如此,可省去等待找坡材料干燥的时间,可进一步地提高施工效率。进一步地,通过将防水卷材层贴合于引流坡面121,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性能,及通过将隔汽卷材层3贴合于保温层背对于保温找坡层的一侧,也即是直接贴合于屋面5,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性能。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用于组成保温找坡层的保温板1和用于组成保温层的保温板1之间通过粘合剂粘合固定。并且保温找坡层和保温层的每相对接的两保温板1之间也可通过粘合剂粘合固定。进一步地,保温找坡层和防水卷材层之间可通过自粘层实现固定,当然,两者之间还可采用机械固定,例如螺钉,但并不限于此。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化,粘合剂可为聚氨酯发泡剂,但并不限于此。作为本实施例的更进一步优化,保温板1所选用的材质可为聚氨酯保温板或挤塑聚苯板或石墨聚苯板或岩棉保温板等,在此不作任何限制,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选用具体材质,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保温板1具体可包括平板11和斜板12。其中,若干平板11依次搭接形成保温层,若干斜板12依次搭接形成保温找坡层。本实施例中,通过平板11和斜板12的层叠铺设,可提高保温板1整体的厚度,即可提高本专利整体的厚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防水及保温性能。
本实施例中,可不对保温找坡层的具体构造作任何限制,仅需确保其引流坡面121能够顺畅地将雨水或雪水等排出,不会积于引流坡面121上即可。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示例,参见图4,当保温找坡层的顶面形成多个引流坡面121时,部分相邻的引流坡面121之间可呈凸起状,其余相邻的引流坡面121之间可呈凹陷状。当两相邻的引流坡面121之间呈凸起状时,两引流坡面121的连接处安装有多个阳角坡保温件13,用以密封连接处的缝隙。当两相邻的引流坡面121之间呈凹陷状时,两引流坡面121的连接处安装有多个阴角坡保温件14,用以密封连接处的缝隙。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阳角坡保温件13和阴角坡保温件14所选用的材质可为橡胶板,但并不限于此。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引流坡面121的倾斜幅度可根据搭接成型的保温板1的倾斜幅度所决定。基于市面上的房屋坡度构造,保温板1的倾斜范围可在2度到5度的范围内,但并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通过将防水卷材层贴合于引流坡面121,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性能。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防水卷材层具体可包括第一防水卷材层21和第二防水卷材层22。第一防水卷材层21贴合于引流坡面121,第二防水卷材层22贴合于第一防水卷材层21背对引流坡面121的一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通过将隔汽卷材层3贴合于保温层背对保温找坡层的一侧,也即是直接贴合于屋面5,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防水保温屋面系统,包括屋面5、上述的屋面找坡结构及雨水斗4。其中,隔汽卷材层3贴合于屋面5,防水卷材层对应于引流坡面121最低处的位置开设有延伸至屋面5下方的安装孔位41,用于安装雨水斗4。本专利中,通过设置雨水斗4,可有效将屋面5表层所聚集的积水排出,并能够有效阻挡一些杂物经屋面5表层进入室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屋面找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模块化的保温板依次拼装形成的保温找坡层;及
呈模块化的保温板依次拼装形成的保温层;
所述保温找坡层的顶面形成至少一引流坡面;
所述保温层贴合于所述保温找坡层的底面;
防水卷材层,贴合于所述引流坡面;
隔汽卷材层,贴合于所述保温层背对所述保温找坡层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找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卷材层包括第一防水卷材层和第二防水卷材层;
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贴合于所述引流坡面,所述第二防水卷材层贴合于所述第一防水卷材层背对所述引流坡面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找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找坡层和所述保温层通过粘合剂粘合固定;及
所述保温找坡层和所述防水卷材层通过自粘层或机械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屋面找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合剂为聚氨酯发泡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找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板包括平板和斜板;
若干所述平板依次搭接形成所述保温层,若干所述斜板依次搭接形成所述保温找坡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屋面找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引流坡面的数量为多个时,每两相邻的所述引流坡面之间呈凸起状或凹陷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面找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两相邻的所述引流坡面之间呈凸起状时,两所述引流坡面的连接处安装有多个阳角坡保温件,用以密封所述连接处的缝隙。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面找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当两相邻的所述引流坡面之间呈凹陷状时,两所述引流坡面的连接处安装有多个阴角坡保温件,用以密封所述连接处的缝隙。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屋面找坡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板为聚氨酯保温板、挤塑聚苯板、石墨聚苯板或岩棉保温板。
10.一种防水保温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屋面;
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屋面找坡结构;及
雨水斗;
其中,所述隔汽卷材层贴合于所述屋面;
所述防水卷材层对应于引流坡面最低处的位置开设有延伸至所述屋面下方的安装孔位,用于安装所述雨水斗。
CN202122861096.9U 2021-11-19 2021-11-19 屋面找坡结构及屋面系统 Active CN216380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1096.9U CN216380283U (zh) 2021-11-19 2021-11-19 屋面找坡结构及屋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61096.9U CN216380283U (zh) 2021-11-19 2021-11-19 屋面找坡结构及屋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0283U true CN216380283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18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61096.9U Active CN216380283U (zh) 2021-11-19 2021-11-19 屋面找坡结构及屋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02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1125A (zh) * 2022-08-01 2022-08-30 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屋面系统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61125A (zh) * 2022-08-01 2022-08-30 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屋面系统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81997B2 (en) Non-structural insulating panel system
CA2665652C (en) Structural insulating panel and flat roof structure employing same
US6546687B2 (en) Waterproofing method by using plastic panels
US20120110931A1 (en) Isolation mount and methods therefor
CA2516135C (en) Fiberglass reinforced spray foam roof construction
US20110067327A1 (en) Isolation mount and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roofing system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4587164A (en) Roof deck composite panels
CN216380283U (zh) 屋面找坡结构及屋面系统
US20210102378A1 (en) Building system and method utilizing integrated insulation, combination
KR102239566B1 (ko) 방수구조
CN1017365B (zh) 作为屋顶隔热和密封层的隔热材料
US20080083184A1 (en) Styro roofing system
CN102587598A (zh) 一种拼装式屋面保温防水结构
CN211058159U (zh) 一种屋面转角处伸缩缝节点
WO2003091508A1 (en) Composire board for underroof and mounting methods for the same
CN110359617B (zh) 一种通风隔热保温一体化屋顶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9975897U (zh) 一种轻钢建筑防水女儿墙
CN202031259U (zh) 一种金属雨篷屋脊防水系统
KR20130080879A (ko) 방수 또는 단열을 위한 적층구조물 및 그것의 시공방법
KR200189604Y1 (ko) 바닥구조
JP2007009655A (ja) 断熱瓦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屋根構造
KR102136395B1 (ko) 단열성을 구비한 이중방수구조
CN220704952U (zh) 一种建筑设计屋面拼装式防水结构
RU118659U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панель
KR200182254Y1 (ko) 일체식 건축 지붕용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