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79457U - 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79457U
CN216379457U CN202121637503.1U CN202121637503U CN216379457U CN 216379457 U CN216379457 U CN 216379457U CN 202121637503 U CN202121637503 U CN 202121637503U CN 216379457 U CN216379457 U CN 216379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nnecting columns
sides
far away
colum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375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健
李霞
李浩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uiyua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Yinq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huiyuan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Hualing Wu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uiyua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Yinq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huiyuan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Hualing Wu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uiyua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Yinq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Shuiyuan Beij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Hualing Wu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uiyua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216375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79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79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794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属垃圾清理技术领域,该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两个底板和金属过滤网,两个底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柱,两个第一支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两个第一连接柱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两个第一转轮远离对应第一连接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该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通过水流带动螺旋桨旋转,螺旋桨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旋转,第二齿轮带动拨动条移动,将金属过滤网上的垃圾收集到收集盒内,当其中收集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通过螺纹将第一收集盒和第二收集盒取下,清理收集的垃圾。

Description

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清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塑料垃圾袋和塑料泡沫包装的使用在生活中变得非常普遍,现有的湖泊和河道的水面常常存在大量的白色漂浮物,人工清理费时费力。
目前的垃圾清理往往采用大型的垃圾清理船、人工清理以及滤网进行清理,大型的垃圾船造价较高,维护成本高,对垃圾较少的小型河流进行清理的话又得不偿失,人工清理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通过滤网进行收集时,垃圾往往在滤网上进行堆积,长期以来将会降低水流流速甚至阻断水流,而且滤网可能因堆积垃圾过多而造成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它可以实现通过螺旋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拨动条进行移动,对金属过滤网上的垃圾自动进行收集,当垃圾收集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将第一收集盒和第二收集盒取下,清理其中的垃圾。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两个底板和金属过滤网,两个所述底板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柱,两个所述第一支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外壁均通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两个所述第一转轮远离第一连接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远离第一连接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外壁均通过第一转动连接有连接条,两个所述连接条远离第一齿轮的一侧均开设有贯穿孔,两个所述贯穿孔的内部均嵌设有第三连接柱,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两个第二齿轮均与对应的第一齿轮进行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转动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限定条,两个所述限定条远离第三连接柱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内部均插设有固定柱,两个所述固定柱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远离对应的固定柱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限定盒,两个所述限定盒远离对应的活动块一侧的内壁均开设有插孔,两个所述活动块远离对应的底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条,且两个活动条均贯穿设置于对应的插孔内,两个所述活动条远离对应的底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拨动条,两个所述第一转轮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轮,两个所述第二转轮远离第一转轮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柱,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柱远离对应的第二转轮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柱,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柱远离对应的金属过滤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桨,两个所述金属过滤网通过顶部和底部的固定片和栓钉进行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金属过滤网靠近对应的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两个所述金属过滤网远离对应的螺旋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
两个所述金属过滤网的靠近对应的挡板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收集口,所述第一收集口内均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收集盒。
两个所述金属过滤网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收集口,且两个第二收集口的位置相对应,两个第二收集口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收集盒。
两个所述第二转轮远离对应的螺旋桨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内部均嵌圆柱,且两个圆柱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金属过滤网上。
两个所述第一收集盒和第二收集盒的内壁均开设有流动孔。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通过水流带动螺旋桨转动,螺旋桨带动第二转轮转动,第二转轮带动第一转轮转动,第一转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啮合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限定条移动,限定条将带动活动块做前后运动,活动块带动活动条做前后运动,活动条带动拨动条进行移动,拨动条将金属过滤网上的垃圾拨到第一收集盒内,同时在拨动条移动时落到金属过滤网上的垃圾将由拨动条进行挤压,由于重力和水流的冲击进入第二收集盒中。
(2)、该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通过第一收集盒和第二收集盒可以对收集的垃圾进行收集,防止其降低水流流速甚至阻断水流,同时当收集到一定数量后,可以通过螺纹结构轻松的将第一收集盒和第二收集盒取下,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定盒的正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1、底板;2、第一支柱;3、第一连接柱;4、第一转轮;5、第一齿轮;6、第二连接柱;7、连接条;8、第三连接柱;9、第二齿轮;10、限定条;11、固定柱;12、活动块;13、限定盒;14、活动条;15、第二转轮;16、第四连接柱;17、拨动条;18、金属过滤网;19、挡板;20、限位条;21、第一收集盒;22、第二收集盒;23、螺旋桨;24、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两个底板1和金属过滤网18,两个底板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柱2,两个第一支柱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3,两个第一连接柱3的外壁均通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4,两个第一转轮4远离第一连接柱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两个第一齿轮5远离第一连接柱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6,两个第二连接柱6的外壁均通过第一转动连接有连接条7,两个连接条7远离第一齿轮5的一侧均开设有贯穿孔,两个贯穿孔的内部均嵌设有第三连接柱8,两个第三连接柱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9,且两个第二齿轮9均与对应的第一齿轮5进行啮合,两个第二转动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限定条10,两个限定条10远离第三连接柱8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固定孔的内部均插设有固定柱11,两个固定柱11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2,两个活动块12远离对应的固定柱11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限定盒13,两个限定盒13远离对应的活动块12一侧的内壁均开设有插孔,两个活动块12远离对应的底板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条14,且两个活动条14均贯穿设置于对应的插孔内,两个活动条14远离对应的底板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拨动条17,两个第一转轮4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轮15,两个第二转轮15远离第一转轮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柱16,两个第四连接柱16远离对应的第二转轮1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柱16,两个第四连接柱16远离对应的金属过滤网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桨23,两个金属过滤网18通过顶部和底部的固定片和栓钉进行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当水流通过金属过滤网18过滤后,水中的垃圾留在了金属过滤网18上,水流带动螺旋桨23转动,螺旋桨23带动第二转轮15转动,第二转轮15通过皮带带动第一转轮4转动,第一转轮4带动第一齿轮5转动,第一齿轮5通过啮合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由于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9之间固定连接的连接条7,第二齿轮9讲围绕着第一齿轮5做圆周运动,通过第三连接柱8上连接的限定条10,当第一齿轮5旋转时,限定条10讲带动活动块12做前后运动,带动活动条14做前后运动,活动条14带动拨动条17进行移动,将金属过滤网18上的垃圾拨到两侧,通过重力下落并通过水流的冲击进入第一收集盒21内,同时在拨动条17移动时落到金属过滤网18上的垃圾将由拨动条17进行挤压,由于重力和水流的冲击进入第二收集盒22中。
具体的,两个金属过滤网18靠近对应的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9,两个金属过滤网18远离对应的螺旋桨2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20。
本实施例中,通过挡板19防止垃圾移动到岸边堆积,通过限位条20防止拨动条17在移动中产生偏移。
具体的,两个金属过滤网18的靠近对应的挡板19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收集口,第一收集口内均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收集盒21。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收集口和第一收集盒21对垃圾进行收集,当收集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将第一收集盒21取下,进行清理。
具体的,两个金属过滤网1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收集口,且两个第二收集口的位置相对应,两个第二收集口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收集盒22。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收集口和第二收集盒22对拨动条17运行中落到金属过滤网18上的垃圾进行收集,当收集到一定数量后,可以将第二收集盒22取下,进行清理。
具体的,两个第二转轮15远离对应的螺旋桨23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固定孔的内部均嵌圆柱24,且两个圆柱24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金属过滤网18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圆柱24可以固定住第二转轮15的位置,防止其在运行时偏离位置。
具体的,两个第一收集盒21和第二收集盒22的内壁均开设有流动孔。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收集盒21和第二收集盒22内壁上开设的流动孔,可以在不减少水流流速的情况下对垃圾进行收集。
工作原理:该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的金属过滤网18和活动条14的长度由实际情况所决定,通过金属过滤网18上的栓钉使两个金属过滤网18对接,安装上第一收集盒21盒第二收集盒22,当水流通过金属过滤网18过滤后,水中的垃圾留在了金属过滤网18上,水流带动螺旋桨23转动,螺旋桨23带动第二转轮15转动,第二转轮15通过皮带带动第一转轮4转动,第一转轮4带动第一齿轮5转动,第一齿轮5通过啮合带动第二齿轮9转动,由于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9之间固定连接的连接条7,第二齿轮9将围绕着第一齿轮5做圆周运动,通过第三连接柱8上连接的限定条10,当第一齿轮5旋转时,限定条10讲带动活动块12做前后运动,带动活动条14做前后运动,活动条14带动拨动条17进行移动,将金属过滤网18上的垃圾拨到两侧,通过重力下落并通过水流的冲击进入第一收集盒21内,同时在拨动条17移动时落到金属过滤网18上的垃圾将由拨动条17进行挤压,由于重力和水流的冲击进入第二收集盒22中,对垃圾进行收集,当垃圾收集到一定数量后,可以通过螺纹将第一收集盒21和第二收集盒22取下,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包括两个底板(1)和金属过滤网(18),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板(1)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柱(2),两个所述第一支柱(2)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柱(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柱(3)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轮(4),两个所述第一转轮(4)远离第一连接柱(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5),两个所述第一齿轮(5)远离第一连接柱(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柱(6),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柱(6)的外壁均通过第一转动连接有连接条(7),两个所述连接条(7)远离第一齿轮(5)的一侧均开设有贯穿孔,两个所述贯穿孔的内部均嵌设有第三连接柱(8),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柱(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9),且两个第二齿轮(9)均与对应的第一齿轮(5)进行啮合,两个所述第二转动的外壁均转动连接有限定条(10),两个所述限定条(10)远离第三连接柱(8)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内部均插设有固定柱(11),两个所述固定柱(11)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2),两个所述活动块(12)远离对应的固定柱(11)的一侧均滑动连接有限定盒(13),两个所述限定盒(13)远离对应的活动块(12)一侧的内壁均开设有插孔,两个所述活动块(12)远离对应的底板(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活动条(14),且两个活动条(14)均贯穿设置于对应的插孔内,两个所述活动条(14)远离对应的底板(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拨动条(17),两个所述第一转轮(4)均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转轮(15),两个所述第二转轮(15)远离第一转轮(4)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柱(16),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柱(16)远离对应的第二转轮(1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柱(16),两个所述第四连接柱(16)远离对应的金属过滤网(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旋桨(23),两个所述金属过滤网(18)通过顶部和底部的固定片和栓钉进行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金属过滤网(18)靠近对应的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挡板(19),两个所述金属过滤网(18)远离对应的螺旋桨(23)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金属过滤网(18)的靠近对应的挡板(19)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收集口,所述第一收集口内均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一收集盒(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金属过滤网(18)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收集口,且两个第二收集口的位置相对应,两个第二收集口的内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收集盒(2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转轮(15)远离对应的螺旋桨(23)的一侧均开设有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的内部均嵌圆柱(24),且两个圆柱(24)均固定连接在对应的金属过滤网(18)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收集盒(21)和第二收集盒(22)的内壁均开设有流动孔。
CN202121637503.1U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Active CN216379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7503.1U CN216379457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37503.1U CN216379457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79457U true CN216379457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16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37503.1U Active CN216379457U (zh) 2021-07-19 2021-07-19 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794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55599A (zh) 一种水利河道拦污防汛装置
CN214695516U (zh) 一种河道治理用漂浮物打捞装置
CN210001750U (zh) 一种可分离污水的水利工程淤泥清理装置
CN215052797U (zh) 水利水电工程用漂浮式河道漂浮物收集装置
CN216999905U (zh) 一种用于水库库盘清理的清淤设备
CN113774876B (zh) 一种河道环境生态保护装置
CN214319346U (zh) 一种环保园林用水池净化装置
CN216379457U (zh) 一种不降低水流流速的水面垃圾清理装置
CN213233017U (zh) 道路排水系统
CN212612370U (zh) 一种水域水藻清理装置
CN211713892U (zh) 一种水电站拦污栅栏
CN211036928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理装置
CN219323925U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体过滤装置
CN114197417B (zh) 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
CN218508345U (zh) 一种拦污防汛装置
CN115573310A (zh) 一种专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挡水坝
CN113123915A (zh) 一种具备除污功能的水利发电设备
CN113463592A (zh) 一种基于水流驱动的河道水污染垃圾清理装置
CN220246834U (zh) 一种自动清理垃圾的水利闸门
CN221052549U (zh) 水利工程用河道清理装置
CN214169214U (zh) 一种水电站淤泥清除装置
CN215715164U (zh) 一种湖面漂浮物自动吸纳装置
CN214061526U (zh) 一种水闸垃圾拦截装置
CN215669391U (zh) 一种环境工程用河道拦污装置
CN217404278U (zh) 一种用于水文水资源综合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