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78954U - 一种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78954U
CN216378954U CN202122198287.1U CN202122198287U CN216378954U CN 216378954 U CN216378954 U CN 216378954U CN 202122198287 U CN202122198287 U CN 202122198287U CN 216378954 U CN216378954 U CN 2163789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track
tunnel
track beam
embe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828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耀
白小波
黎杰
焦洪林
马明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evelopment Maglev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Xinzhu Road and Bridg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Xinzhu Road and Bridg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Xinzhu Road and Bridg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9828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789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789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789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s With Linear Motors And Vehicles That Are Magnetically Levitate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台座,其以牢固固定的方式设置在隧道底部;内嵌式磁浮轨道梁,通过支座安装在所述台座上。同国内传统中低速磁浮轨道梁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磁浮车辆内嵌于轨道梁内走行,结构整体高度小,所需隧道断面小,工程造价低。与轨道梁同隧道内结构整体浇筑相比,本实用新型仅需要将隧道管片预埋钢筋同现场绑扎钢筋形成台座骨架后进行台座混凝土浇筑,施工简单造价低,且轨道梁与台座之间采用支座连接,有利于轨道梁的后期线形调整、检修、维护及更换。并且,本实用新型中的轨道梁长度可根据线路情况灵活选择,结构自重轻,便于打磨、运输、吊装及架设。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悬浮轨道交通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
背景技术
内嵌式中低速磁浮交通是指磁浮车辆的走行装置内嵌于轨道梁内部,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电磁感应原理实现车辆走行的一种中运量轨道交通模式。同传统轮轨交通系统相比,内嵌式磁浮交通系统具有适应能力强、能耗低、噪声低、占用土地资源少、安全性高、维护成本低等优势。近年已逐渐在中小城市、城际铁路及旅游景区显现出其强有力的优势。
现有内嵌式中低速磁浮交通系统的敷设方式主要有:路面低置结构和高架桥梁结构两种型式,针对隧道内敷设的型式仍未有较合理的断面,如仍采用高架区域的轨道梁断面,势必将会造成隧道断面偏大,增加工程造价,且不便于轨道梁架设、线形调整、检修和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施工简单造价低且便于检修、维护和更换,同时更适合于内嵌式磁浮轨道在隧道中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包括:
台座,其以牢固固定的方式设置在隧道底部;
内嵌式磁浮轨道梁,通过支座安装在所述台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台座包括台座骨架与混凝土浇注料,所述台座骨架由隧道管片预埋钢筋和现场绑扎钢筋绑扎形成,所述混凝土浇注料浇注在所述台座骨架上形成所述台座。
根据本实用新型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座的一端与台座上部连接,所述支座的另一端与内嵌式磁浮轨道梁底部连接,其中,支座安装区域的台座顶面标高高于非安装区域的台座顶面标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座安装区域设置为凸台或台阶,所述支座选择为固定支座、单向活动支座、多向活动支座和高度可调支座中的一种。
根据本实用新型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嵌式磁浮轨道梁包括:
两片C形单元梁,以开口相对的方式设置;
轨道,安装在C形单元梁开口内侧的轨道安装面上;
连接部,横向设置在两片C形单元梁的底板之间并连接所述两片C形单元梁形成U形断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C形单元梁包括顶板、底板和连接所述顶板与底板的腹板,C形单元梁还包括间隔设置在底板上的轨枕,所述连接部包括沿着纵向间隔设置的后浇带横梁区与非后浇带格栅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轨道包括感应轨与供电轨,所述轨道安装面包括相对设置的感应轨安装面和供电轨安装面,其中,所述感应轨安装于C形单元梁的顶板底部的感应轨安装面上,所述供电轨安装于C形单元梁的底板上轨枕顶部的供电轨安装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后浇带横梁区包括由横梁骨架和混凝土形成的后浇带横梁,所述非后浇带格栅区由格栅形成,其中,所述格栅通过固定件安装在两片C形单元梁的底板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台座上形成有排水沟,所述排水沟设置在台座上表面中部区域并且设置为低于所述支座安装区域。
根据本实用新型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台座间隔设置或连续设置,所述内嵌式磁浮轨道梁在至少两个端部通过至少各两个支座固定在所述台座上
与常规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同国内传统中低速磁浮轨道梁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磁浮车辆内嵌于轨道梁内走行,结构整体高度小,所需隧道断面小,工程造价低。
2)与轨道梁同隧道内结构整体浇筑相比,本实用新型仅需要将隧道管片预埋钢筋同现场绑扎钢筋形成台座骨架后进行台座混凝土浇筑,施工简单造价低,且轨道梁与台座之间采用支座连接,有利于轨道梁的后期线形调整、检修、维护及更换。
3)轨道梁长度可根据线路情况灵活选择,结构自重轻,便于打磨、运输、吊装及架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中台座骨架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中轨道梁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中轨道梁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内嵌式磁浮轨道梁,101-顶板,102-腹板,103-底板,104-轨枕,105-感应轨,106-供电轨,2-后浇带横梁区,3-支座,4-台座骨架,401-隧道管片预埋钢筋,402-现场绑扎钢筋,5-台座,6-排水沟,7-隧道管片,8-非后浇带格栅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先对本实用新型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进行详细说明。若未进行特别说明,横向为图中示出的y方向,即为轨道梁系统的宽度方向;纵向为图中示出的x方向,即为轨道梁系统的长度方向;竖向为图中示出的z方向,即为轨道梁系统的高度方向。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包括台座5和内嵌式磁浮轨道梁1,台座5以牢固固定的方式设置在隧道底部以对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进行支承和安装,内嵌式磁浮轨道梁2则通过支座3安装在台座5上。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2是指磁浮车辆的走行装置内嵌于轨道梁内部并且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电磁感应原理实现车辆走行的内嵌式磁浮轨道系统所使用的轨道梁,本实用新型不对其具体结构进行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内嵌式磁浮车辆。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中台座骨架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台座5包括台座骨架4与混凝土浇注料,进一步地,台座骨架4由隧道管片预埋钢筋401和现场绑扎钢筋402绑扎形成,混凝土浇注料浇注在台座骨架4上则形成台座5。也即,本实用新型中的台座5优选地是以固定连接的方式与隧道连接在一起,并且台座5中台座骨架4的布置区域、钢筋直径、间距、预埋长度等均可根据轨道梁长度合理设计。
本实用新型中支座3的一端与台座5上部连接,支座3的另一端与内嵌式磁浮轨道梁1底部连接,进一步地,支座3的另一端与内嵌式磁浮轨道梁1下部的预埋板连接。其中,支座安装区域的台座顶面标高应当高于非安装区域的台座顶面标高,二者之间通过横向排水坡过渡,例如支座安装区域可以设置为凸台或台阶等较高的结构形式。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支座3根据结构体系选择为固定支座、单向活动支座、多向活动支座和高度可调支座中的一种。通过上述支座连接的方式有利于轨道的吊装、架设,也有利于后期轨道梁线形调整、检修、维护及更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台座5间隔设置或连续设置,内嵌式磁浮轨道梁1在至少两个端部通过至少各两个支座3固定在台座5上。
虽然本实用新型不对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制,长度宜为2~12m,结构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根据线路情况合理选择。
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内嵌式磁浮轨道梁优选地包括C形单元梁、轨道、连接部等结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中轨道梁的平面布置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的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中轨道梁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优选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中两片C形单元梁以开口相对的方式设置,形成容纳磁浮车辆的走行机构的空间;轨道安装在C形单元梁开口内侧的轨道安装面上,连接部横向设置在两片C形单元梁的底板之间并连接两片C形单元梁形成U形断面。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部包括沿着纵向间隔设置的后浇带横梁区2与非后浇带格栅区8。其中,后浇带横梁区2由实心的后浇带横梁形成,非后浇带格栅区8由非实心的格栅形成。可见,连接部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后浇带横梁区和非后浇带格栅区,后浇带横梁区和非后浇带格栅区的数量与长度可根据轨道梁结构的长度合理设计,相比于传统底板后浇带贯通设计,本实用新型的该连接部结构既可保证轨道梁结构的横向稳定,又能降低混凝土用量,经济性较高。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C形单元梁包括顶板101、底板103和连接顶板101与底板103的腹板102,C形单元梁还包括间隔设置在底板103上的轨枕104。C形单元梁优选地采用工厂预制生产,例如在根据上述C形单元梁结构特殊设计的模具中进行C形单元梁的浇筑和养护成型,并且可以根据轨道梁结构长度在C形单元梁内设置预应力钢束,轨枕104用于安装固定轨道。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轨道包括感应轨105与供电轨106,轨道安装面包括相对设置的感应轨安装面和供电轨安装面。其中,感应轨105与供电轨106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磁浮轨道系统中的轨道结构和原理,在此不作赘述。
具体地,感应轨105安装于C形单元梁的顶板101底部的感应轨安装面上,供电轨106安装于C形单元梁的底板103上轨枕104顶部的供电轨安装面上。由于,轨道安装需保证一定的精度,故感应轨安装面与供电轨安装面均需根据精度要求和空间路线走向进行机加工达到精度要求。
此外,C形单元梁的顶板101上优选地预先开设有轨道安装孔,以保证轨道横向安装要求。轨枕104与轨道安装孔应在纵向即轨道梁结构的长度方向间隔一端距离设置,具体距离根据磁浮车辆运行需求进行计算确定。
将供电轨106与感应轨105分别安装于C形单元梁的轨道安装面上后,需要精调感应轨105与供电轨106之间的净距以满足磁浮车辆悬浮需求。磁浮车辆的走行机构内嵌于轨道梁结构内安装的感应轨105与供电轨106之间,有利于减小结构整体高度,在净空受限区域具有较强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中的后浇带横梁区包括由横梁骨架和混凝土形成的后浇带横梁,所述非后浇带格栅区由格栅形成,其中,格栅可以通过固定件如安装螺栓及角钢等安装在两片C形单元梁的底板103之间,横梁骨架和格栅优选为钢结构件。
如图1所示,台座5上优选地形成有排水沟6,排水沟6设置在台座5上表面中部区域并且设置为低于支座安装区域,二者通过横向排水坡过渡,以便于实现隧道内渗漏水的排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中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通过支座安装于隧道内的台座之上,其包括C形单元梁、轨道和连接部等结构件,C形单元梁采用工厂预制生产,两个C形断面组合转变为U形断面的过程在专用组装平台上进行,并严控轨距、钳距的安装精度,后浇带横梁区在组装平台上支模现浇法施工,非后浇带格栅区则在现场轨道梁架设完成后通过预埋螺栓安装。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的长度可根据隧道内线路走向、半径、坡度等合理设计,后浇带横梁区及非后浇带格栅区的数量与长度可根据轨道梁长度合理设计。上述实施例中,内嵌式磁浮轨道梁在工厂预制、打磨并组装,实现轨道安装精度在工厂实现调整,减少了现场作业时间并降低了受外界影响的风险。
如图1所示,内嵌式磁浮轨道梁通过支座安装于台座上,支座的一端与台座连接,另一端与内嵌式磁浮轨道梁底部的预埋板连接。此方式有利于轨道的吊装、架设,有利于后期轨道梁线形调整、检修、维护及更换。
如图2、图3所示,浇筑于隧道底部上的台座由台座骨架和混凝土浇注料构成,台座骨架由隧道管片预埋钢筋和现场绑扎钢筋2构成,台座骨架的布置区域、钢筋直径、间距、预埋长度等可根据轨道梁长度合理设计。
如图5所示,C形单元梁由顶板、腹板、底板及轨枕组成,感应轨安装于顶板的下方,供电轨安装于轨枕之上,感应轨安装面与供电轨安装面均需进行机加工以满足轨道安装精度要求。
本实施例中,磁浮车辆的走行装置嵌于安装在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的感应轨与供电轨之间而实现磁浮车辆的走行,整个结构高度低并且可合理减小隧道断面、降低土建造价,有利于内嵌式磁浮轨道系统在隧道中的建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台座(5),其以牢固固定的方式设置在隧道底部;
内嵌式磁浮轨道梁(1),通过支座(3)安装在所述台座(5)上;
所述内嵌式磁浮轨道梁(1)包括:
两片C形单元梁,以开口相对的方式设置,形成容纳磁浮车辆的走行机构的空间;
轨道,安装在C形单元梁开口内侧的轨道安装面上;
连接部,横向设置在两片C形单元梁的底板(103)之间并连接所述两片C形单元梁形成U形断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座(5)包括台座骨架(4)与混凝土浇注料,所述台座骨架(4)由隧道管片预埋钢筋(401)和现场绑扎钢筋(402)绑扎形成,所述混凝土浇注料浇注在所述台座骨架(4)上形成所述台座(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的一端与台座(5)上部连接,所述支座(3)的另一端与内嵌式磁浮轨道梁(1)底部连接,其中,支座安装区域的台座顶面标高高于非安装区域的台座顶面标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安装区域设置为凸台或台阶,所述支座(3)选择为固定支座、单向活动支座、多向活动支座和高度可调支座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单元梁包括顶板(101)、底板(103)和连接所述顶板(101)与底板(103)的腹板(102),C形单元梁还包括间隔设置在底板(103)上的轨枕(104),所述连接部包括沿着纵向间隔设置的后浇带横梁区(2)与非后浇带格栅区(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感应轨(105)与供电轨(106),所述轨道安装面包括相对设置的感应轨安装面和供电轨安装面,其中,所述感应轨(105)安装于C形单元梁的顶板底部的感应轨安装面上,所述供电轨(106)安装于C形单元梁的底板上轨枕(104)顶部的供电轨安装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带横梁区(2)包括由横梁骨架和混凝土形成的后浇带横梁,所述非后浇带格栅区(8)由格栅形成,其中,所述格栅通过固定件安装在两片C形单元梁的底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座上形成有排水沟(6),所述排水沟(6)设置在台座(5)上表面中部区域并且设置为低于所述支座安装区域,二者通过横向排水坡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台座(5)间隔设置或连续设置,所述内嵌式磁浮轨道梁(1)在至少两个端部通过至少各两个支座安装在所述台座上。
CN202122198287.1U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 Active CN2163789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8287.1U CN216378954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8287.1U CN216378954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78954U true CN216378954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41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8287.1U Active CN216378954U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7895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4197A (zh) * 2022-08-23 2022-12-06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内嵌式磁浮钢轨道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4197A (zh) * 2022-08-23 2022-12-06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内嵌式磁浮钢轨道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2248501A (ja) 磁気軌道等に軌条連結した輸送系用の走行路支持体
CN102653931B (zh) 弹性支撑隔振构件道床
CA2323977A1 (en) Travel way for land transport systems
CN1699692A (zh) 磁浮交通叠合式轨道梁及其制造方法
CN112941975B (zh) 一种组合式轨道板、预制板式轨道系统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KR100744098B1 (ko) 자기부상철도 궤도 및 이를 구비한 교량
CN110029540A (zh) 一种高速磁浮交通双线箱梁与轨道结构
CN216378954U (zh) 一种隧道内敷设的内嵌式磁浮轨道梁系统
CN113047094A (zh) 导轨式胶轮系统钢-混组合轨道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6378953U (zh) 隧道内铺设的磁浮轨道梁系统
CN111502347A (zh) 轨道交通三层独柱装配式高架车站
KR102276570B1 (ko) 레일매립궤도 단순하부틀분리형 거푸집장치
EA006338B1 (ru) Фиксированный путь для рельсов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а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CN202099699U (zh) 弹性支撑隔振构件道床
KR100759923B1 (ko) 철도의 저형고 장지간 거더.
JP4162291B2 (ja) 鉄道工事桁用受台、及び鉄道工事桁用受台の施工方法
CN211420740U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钢梁拼装轨道
CN211006170U (zh) 一种高速磁浮交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轨道板
CN115162071B (zh) 一种能降低磁阻的超导磁悬浮轨道结构
CN110965406A (zh) 一种中低速磁浮钢梁拼装轨道
CN111118978B (zh) 一种跨座式单轨凳型枕及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
CN110184863A (zh) 一种宽翼缘梁上板式轨道梁
JP3087093B2 (ja) 鉄道高架橋の縦粱の構造
CN110241664A (zh) 一种高速磁浮交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轨道板
CN217499900U (zh) 一种基于云轨轨道的中低速磁浮轨道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3

Address after: 611430 No. 99, Xingyuan Third Road, Wujin street, Xinjin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Sichuan development Maglev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1430 Xinjin Industrial Park, Xinjin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XINZHU ROAD & BRIDGE MACHINER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