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5423U - 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5423U
CN216365423U CN202121730500.2U CN202121730500U CN216365423U CN 216365423 U CN216365423 U CN 216365423U CN 202121730500 U CN202121730500 U CN 202121730500U CN 216365423 U CN216365423 U CN 2163654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part
intraocular lens
haptics
high myopia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305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明瑞
裴秀娟
王明坤
史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CENTURY KANGTAI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CENTURY KANGTAI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CENTURY KANGTAI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CENTURY KANGTAI 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305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654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54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54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包括晶状体主体,人工晶状体本体包括呈前凹后凸状的光学部和至少两个均布在光学部外圆周方向的襻,光学部后端面外凸于襻形成具有直角的方边台阶,光学部的厚度自圆心向四周递减,襻与光学部前端面的夹角为5°~12°,襻厚为0.35mm~0.7mm;人工晶状体本体的总直径为10.5~13.5mm,光学部的直径为6.25mm~7.0mm,方边台阶的厚度为0.05~0.4mm,襻关于光学部的中轴线旋转对称或镜像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光学部凹凸设计合理,增大了与后囊紧密贴合度,降低后囊浑浊率,襻设计进行了加厚,光学部直径加大,提高了人工晶状体稳定性,更适合高度近视患者眼的结构以及生理状态,降低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底并发症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晶状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囊袋稳定性和低后囊浑浊率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
背景技术
轴性高度近视是指眼轴长度>26mm,屈光度>-6.00D的近视,近年来,我国轴性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数量逐年升高,视力损害十分严重。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开展,对于合并超高度近视眼的白内障患者,为了在增加眼内组织稳定性、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同时,恢复术眼正常的屈光状态,负度数人工晶状体开始应用于临床对于原来已有高度近视的患者需要植入较低度数或负度数的人工晶状体来消除近视状态。
目前,现有的低度数人工晶状体较少,而且光学部多为凹平、双凹或双凸的设计,襻薄,襻型单一,光学部与襻与光学部的夹角太小甚至为0°,导致襻支撑力小,产品整体偏薄,设计单一,产品稳定性不够好,易发生旋转,不能够很好的与后囊贴合,后囊浑浊发生率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结构简单,光学部凹凸设计合理,增大了与后囊紧密贴合度,降低后囊浑浊率,襻设计进行了加厚,光学部直径加大,提高了人工晶状体稳定性,,增大了与后囊紧密贴合度,降低后囊浑浊率,更适合高度近视患者眼的结构以及生理状态,对后囊膜的强支撑有效维持玻璃体的形状,减少玻璃体的前涌,减少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降低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底并发症的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包括人工晶状体本体,所述人工晶状体本体包括呈前凹后凸状的光学部和至少两个均布在光学部外圆周方向的襻,所述光学部的光焦度为-10D~15D且其后端面外凸于襻形成具有直角的方边台阶,所述光学部的厚度自圆心向四周递减,所述襻与光学部前端面的夹角为5°~12°。
优选地,所述人工晶状体本体的总直径为10.5~13.5mm,所述光学部的直径为6.25mm~7.0mm;
优选地,所述方边台阶的厚度为0.05~0.4mm;
优选地,所述襻的厚度为0.35mm~0.7mm;
优选地,所述襻关于光学部的中轴线旋转对称或镜像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襻的形状为方形、椭圆形;
优选地,所述襻上具有圆形的穿线孔;
优选地,所述人工晶状体本体的材质为亲水性丙烯酸酯材料或者疏水性丙烯酸酯材料。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有效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低度数人工晶状体较少,襻薄,襻型单一,襻撑力小,产品稳定性不够好,后囊浑浊发生率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前凹后凸的光学部、加大襻与光学部的夹角以及加厚的襻和光学部,使得人工晶状体稳定性好,与后囊可以贴合更紧密,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支撑玻璃体的作用,人工晶状体的植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白内障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而且,增加了光学部的中心厚度,光学部后端面外凸于襻而且具有加高的直角方边台阶设计,进一步增大了与后囊紧密贴合度,降低后囊浑浊率。与后囊膜可以紧密帖付,更适合高度近视患者眼的结构以及生理状态,对后囊膜的强支撑作用可以有效维持玻璃体的形状,减少玻璃体的前涌,可以减少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降低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底并发症的风险。
2.本发明可以根据需求设计两襻、三襻或四襻,经过优化压缩力大且与囊袋的接触面积大,很大的提高了人工晶状体的稳定性,降低了后囊膜皱褶的发生率,选择范围较宽,提供了更为合适度数的人工晶状体。
3.光学部的后端面形成很强的锐利直角的方边台阶,可阻碍晶状体上皮细胞移行和增殖,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移行产生有效屏障作用,因此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和晶状体前囊膜收缩的发生率较低,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的手术率下降,完整的晶状体后囊膜又可降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
4.人工晶状体采用亲水性丙烯酸酯材料,材料韧性好,可以常温加工,光学部大,襻厚,该材料做成的人工晶状体襻型多样化,可塑造性强,襻支撑力好,与囊袋接触范围广,产品稳定性好,可以防止囊袋皱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三襻的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的自前向后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自后向前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四襻的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自前向后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自后向前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两襻的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自前向后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自后向前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具有两襻的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自前向后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自后向前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侧视图。
图中:
1.光学部 11.方边台阶 2.襻 21.穿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
如图1-12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包括人工晶状体本体,人工晶状体本体被植入到具有天然晶状体的人眼的后房囊袋囊袋中,用以矫正人眼的屈光状态。人工晶状体本体包括呈前凹后凸状的光学部 1和至少两个均布在光学部1外圆周方向的襻2,本发明可以根据需求设计两襻、三襻或四襻,经过优化压缩力大且与囊袋的接触面积大,很大的提高了人工晶状体稳定性,降低了后囊膜皱褶的发生率,选择范围较宽,提供了更为合适度数的人工晶状体。光学部1的光焦度为-10D~15D且其后端面外凸于襻2形成具有直角的方边台阶11,可阻碍晶状体上皮细胞移行和增殖,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移行产生有效屏障作用,因此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和晶状体前囊膜收缩的发生率较低,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的手术率下降,完整的晶状体后囊膜又可降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光学部1的厚度自圆心向四周递减,襻2与光学部1前端面的夹角为5°~12°。人工晶状体本体的总直径为10.5~13.5mm,光学部的直径为6.25mm~7.0mm,方边台阶11的厚度为0.05~0.4mm。襻2关于光学部1的中轴线旋转对称或镜像对称设置,襻2的形状为方形、椭圆形,襻2的厚度为 0.35mm~0.7mm,襻2上具有圆形的穿线孔21。人工晶状体本体的材质为亲水性丙烯酸酯材料或者疏水性丙烯酸酯材料,采用亲水性丙烯酸酯材料,材料韧性好,可以常温加工,光学部大,襻2厚,该材料做成的人工晶状体襻2型多样化,可塑造性强,襻2支撑力好,与囊袋接触范围广,产品稳定性好,可以防止囊袋皱缩。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三襻的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采用一种亲水性丙烯酸酯材料,材料具有折射率1.460,含水量26%,使用该材料制作人工晶状体。襻2的数量为三个,襻2关于光学部1的中轴线径向对称,形状为椭圆形,襻2与光学部1前端面的夹角为10°,襻2上设有用于悬吊光学部1的穿线孔21。人工晶状体本体的总直径为11mm,光学部的直径为 6.5mm,襻厚为0.45mm,方边台阶11的厚度为0.3mm。
同时,依据YY0290.3机械性能及测试方法模拟上述人工晶状体在眼内条件下测试的机机械性能,详见表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4311153000004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43111530000051
表1
实施例2:
如图4-6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四襻2的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采用一种亲水性丙烯酸酯材料,材料具有折射率1.460,含水量26%,使用该材料制作人工晶状体。襻2的数量为四个,襻2关于光学部1的中轴线径向对称,形状为椭圆形,襻2与光学部1前端面的夹角为10°,襻2上设有用于悬吊光学部1的穿线孔21。人工晶状体本体的总直径为11mm,光学部的直径为6.5mm,襻厚为0.45mm,方边台阶11的厚度为0.3mm。
同时,依据YY0290.3机械性能及测试方法模拟上述人工晶状体在眼内条件下测试的机机械性能,详见表2: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43111530000052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43111530000061
表2
实施例3:
如图7-9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种具有两襻的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采用一种亲水性丙烯酸酯材料,材料具有折射率1.460,含水量26%,使用该材料制作人工晶状体,襻2的数量为两个,襻2关于光学部1的中轴线旋转对称,形状为C形,襻2与光学部1前端面的夹角为10°。人工晶状体本体的总直径为11mm,光学部的直径为6.5mm,襻厚为0.45mm,方边台阶11的厚度为0.3mm。
同时,依据YY0290.3机械性能及测试方法模拟上述人工晶状体在眼内条件下测试的机机械性能,详见表3: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43111530000062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43111530000071
表3
实施例4:
如图10-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第二种具有两襻的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采用一种亲水性丙烯酸酯材料,材料具有折射率1.460,含水量26%,使用该材料制作人工晶状体,襻2的数量为两个,襻2关于光学部1的中轴线径向对称,形状为C形,襻2与光学部1前端面的夹角为10°,襻2上设有用于悬吊光学部1的穿线孔21。人工晶状体本体的总直径为11mm,光学部的直径为 6.5mm,襻厚为0.45mm,方边台阶11的厚度为0.3mm。
同时,依据YY0290.3机械性能及测试方法模拟上述人工晶状体在眼内条件下测试的机机械性能,详见表4: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43111530000072
表4
为了验证本发明提供的人工晶状体具有压缩力大,与囊袋接触角范围大,极大程度保证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的稳定性的技术效果,分别选取实施例1-4的四类襻型的人工晶状体,以及现有技术中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依据 YY0290.3机械性能及测试方法模拟上述四组人工晶状体在眼内条件下测试的机机械性能,具体数据详见表5: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43111530000081
表5
由表5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在光焦度为 5D的机械性能远远优于现有技术,光学部1中心加厚,加大了襻2与光学部1 的夹角,襻加厚,并且提高方边台阶11的厚度,使得凹凸设计的光学部1更容易与后囊贴合,极大的降低了后囊浑浊发生率,压缩力大,与囊袋接触角范围大,保证了在囊袋内的稳定性,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前景。
本发明有效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低度数人工晶状体较少,襻2薄,襻2型单一,襻2支撑力小,产品稳定性不够好,后囊浑浊发生率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前凹后凸的光学部、加大襻2与光学部1的夹角,以及加厚的襻和光学部,使得人工晶状体与后囊可以贴合更紧密,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支撑玻璃体的作用,人工晶状体的植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白内障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风险。而且,增加了光学部1的中心厚度,光学部1后端面外凸于襻2而且具有加高的直角方边台阶11设计,进一步增大了与后囊紧密贴合度,降低后囊浑浊率。与后囊膜可以紧密帖付,更适合高度近视患者眼的结构以及生理状态,对后囊膜的强支撑作用可以有效维持玻璃体的形状,减少玻璃体的前涌,可以减少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降低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发生眼底并发症的风险。
1.表示方位关系的术语例如“前”、“后”是相对于眼睛后囊的远近而言的。例如,对于本发明的人工晶状体而言,光学部的后端面是比光学部的前端面距离眼睛后囊更近的光学部。
2.“襻”指的是与光学部相连的、既起到支撑光学部的作用又起到将睫状肌的收缩与曲张所产生的压缩力传递到光学部的作用的部分。
3、“接触角”是人工晶状体的襻在压缩至模拟囊袋大小处方直径10mm时,支撑眼组织与襻接近完全接触状态时的角度。
4、“压缩力”指的是襻在压缩至模拟囊袋大小处方直径10mm时,主体可以自由移动,襻产生的压缩力。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发明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发明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工晶状体本体,所述人工晶状体本体包括呈前凹后凸状的光学部和至少两个均布在光学部外圆周方向的襻,所述光学部的光焦度为-10D~15D且其后端面外凸于襻形成具有直角的方边台阶,所述光学部的厚度自圆心向四周递减,所述襻与光学部前端面的夹角为5°~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状体本体的总直径为10.5~13.5mm,所述光学部的直径为6.25mm~7.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边台阶的厚度为0.05~0.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襻的厚度为0.35mm~0.7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襻关于光学部的中轴线旋转对称或镜像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襻的形状为方形、椭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襻上具有圆形的穿线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状体本体的材质为亲水性丙烯酸酯材料或者疏水性丙烯酸酯材料。
CN202121730500.2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 Active CN2163654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0500.2U CN216365423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0500.2U CN216365423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5423U true CN216365423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40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30500.2U Active CN216365423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654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6127B (zh) 眼内透镜组合件
JP5538420B2 (ja) 眼内レンズ用ハプティックデバイス
CA2800217C (en) Pseudophakic accommodating intraocular lens
US10667903B2 (en) Bioanalogic intraocular lens
CN101511308B (zh) 眼内透镜支持体
US20110029074A1 (en) Fixation of ophthalmic implants
CN103211664B (zh) 后房型人工晶体
EP3005981B1 (en) Implantable myopia len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3006351A (zh) 眼内透镜
EP0879030A1 (en) Intraocular lens
EP2523632B1 (en) Fixation of opthalmic implants
CN1095259A (zh) 散光校正基质内角膜环
CN202446299U (zh) 后房型人工晶体
AU2018392902A1 (en) Intraocular lens platform having improved haptic force distribution
CN202446298U (zh) 后房型人工晶体
CN216365423U (zh) 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
Barrett A new hydrogel intraocular lens design
KR20030084950A (ko) 굴절 전방 안내임플란트
CN111358594A (zh) 有晶体眼人工晶状体
CN113662707A (zh) 一种用于矫正高度近视的人工晶状体
CN102599992A (zh) 虹膜隔人工晶状体
CN100502807C (zh) 一种后房型有晶状体眼屈光不正矫正镜
CN102920533B (zh) 动态双模式可调焦人工晶体和人眼视力动态调节方法
US20210085449A1 (en) Method of implantation of an intraocular lens in a ciliary sulcus of an eye
CN112370212A (zh) 一种人工晶状体联合眼外变焦的焦距调节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