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4616U - 一种双用自动液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用自动液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4616U
CN216364616U CN202123113227.1U CN202123113227U CN216364616U CN 216364616 U CN216364616 U CN 216364616U CN 202123113227 U CN202123113227 U CN 202123113227U CN 216364616 U CN216364616 U CN 216364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kettle body
liquid
guide groove
d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1322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奕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11322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64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4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4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用自动液壶,包括壶架、壶转动孔和导液槽转动孔,通过在壶架左右两端设置了第一壶体、第二壶体和辅助组件,第二壶体和第一壶体内部中的平石板可调节两者内的弧型硅胶塞下端茶水传输的开关,便于调节第二壶体和第一壶体下端茶水传输的开关,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第一壶体和第二壶体可同时使用,可便于在同一时间内泡制不同的红绿茶或不同种类的茶叶,便于饮茶者的品茶和提高饮茶者的可选择性,不烫手干净卫生,且避免了饮茶者在泡制茶叶不久后,需更换不同种类茶叶,即需将之前的茶叶倒掉,避免茶叶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双用自动液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具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双用自动液壶。
背景技术
出液壶作为茶壶、酒壶及咖啡壶的应用已为公知,在现有的出液壶中,倒壶内液体时均需用手拿起整个茶壶才可使壶内液体流出,这样使用者的手易接触到壶体的各部分,卫生不能保证,出液壶并可作为茶壶使用,茶壶是一种泡茶和斟茶用的带嘴器皿,它是茶具的一种,主要用来泡茶,泡茶时,茶壶大小依饮茶人数多少而定,茶壶的质地很多,使用较多的是以紫砂陶壶或瓷器茶壶。
自动液壶在使用时,其内部中常具有一个盛放茶叶的壶体,较难泡制不同种类的茶水,以便品茶者的品尝,且品茶者有时需将泡制不久的茶叶倒掉,并以此来更换不同种类的茶叶来泡制茶水,其容易提高茶叶的浪费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双用自动液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双用自动液壶,该装置包括壶架、壶转动孔、导液槽转动孔、出液嘴、第一壶体、第二壶体、辅助组件、茶海,所述壶架上下两端内侧面分别设有壶转动孔和导液槽转动孔,所述壶架一端连接有出液嘴,所述壶转动孔与第一壶体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壶架顶部左端与第二壶体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液槽转动孔连接有一调节第一壶体下端开口张闭的辅助组件,所述出液嘴上端开口与第二壶体下端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壶体包括第一壶体主体、第三卡销、过滤网、第一落水孔和弧型硅胶塞,所述第一壶体主体左右两端通过第三卡销与壶架上端侧面的壶转动孔转动连接,便于第一壶体主体的转动与连接,所述第一壶体主体内下端设有过滤网,所述第一壶体主体内底部设有第一落水孔,所述第一落水孔下方连接有弧型硅胶塞。
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导液槽、第一卡销、平石板和第二卡销,所述导液槽左右两端通过第一卡销与导液槽转动孔转动连接,所述导液槽右端与茶海上端相接触,所述导液槽内中端设有平石板,所述导液槽前下端设有第二卡销。
优选的,所述第二壶体包括固定圆盘、坡型槽、第二落水孔、第二壶体主体和第四卡销,所述固定圆盘底部与壶架左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圆盘上端设有坡型槽,所述固定圆盘底端设有第二落水孔,所述第二壶体主体通过第四卡销与固定圆盘内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壶体主体侧面下端设有第四卡销,所述第二落水孔底端与壶架左端的出液嘴顶部相贯通。
优选的,所述弧型硅胶塞下端开口与平石板结构大小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壶架呈U型结构,壶架内左端设有一通道,且通道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落水孔和出液嘴上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圆盘内底部连接有平石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壶体主体由第一壶体主体和过滤网、第一落水孔和弧型硅胶塞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双用自动液壶,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用自动液壶,通过在壶架左右两端设置了第一壶体、第二壶体和辅助组件,第二壶体和第一壶体内部中的平石板可调节两者内的弧型硅胶塞下端茶水传输的开关,便于调节第二壶体和第一壶体下端茶水传输的开关,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第一壶体和第二壶体可同时使用,可便于在同一时间内泡制不同的红绿茶或不同种类的茶叶,便于饮茶者的品茶和提高饮茶者的可选择性,不烫手干净卫生,且避免了饮茶者在泡制茶叶不久后,需更换不同种类茶叶,即需将之前的茶叶倒掉,避免茶叶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壶架和壶转动孔和导液槽转动孔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壶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弧形硅胶塞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壶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辅助组件结构示意图。
其中:壶架-1、壶转动孔-2、导液槽转动孔-3、出液嘴-4、第一壶体-5、第二壶体-6、辅助组件-7、茶海-8、第一壶体主体-51、第三卡销-52、过滤网-53、第一落水孔-54、弧型硅胶塞-55、固定圆盘-61、坡型槽-62、第二落水孔-63、第二壶体主体-64、第四卡销-65、导液槽-71、第一卡销-72、平石板-73、第二卡销-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用自动液壶,包括壶架1、壶转动孔2、导液槽转动孔3、出液嘴4、第一壶体5、第二壶体6、辅助组件7、茶海8,壶架1上下两端内侧面分别设有壶转动孔2和导液槽转动孔3,壶架1一端连接有出液嘴4,壶转动孔2与第一壶体5左右两端转动连接,壶架1顶部左端与第二壶体6下端固定连接,导液槽转动孔3连接有一调节第一壶体5下端开口张闭的辅助组件7,出液嘴4上端开口与第二壶体6下端相贯通。
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用自动液壶,第一壶体5包括第一壶体主体51、第三卡销52、过滤网53、第一落水孔54和弧型硅胶塞55,第一壶体主体51左右两端通过第三卡销52与壶架1上端侧面的壶转动孔2转动连接,第一壶体主体51内下端设有过滤网53,可为茶水提供部分过滤效果,第一壶体主体51内底部设有第一落水孔54,便于对水分的传输,第一落水孔54下方连接有弧型硅胶塞55,可与平石板73相互配合,便于对第一壶体主体51内部中的茶水传输提供开关作用,弧型硅胶塞55下端开口与平石板73结构大小相吻合,便于对弧型硅胶塞55下端的堵塞和闭合。
请参阅图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用自动液壶,辅助组件7包括导液槽71、第一卡销72、平石板73和第二卡销74,导液槽71左右两端通过第一卡销72与导液槽转动孔3转动连接,便于导液槽71的转动,导液槽71右端与茶海8上端相接触,可便于将导液槽71内部中的茶水传输至茶海8内部中,导液槽71内中端设有平石板73,可便于对上端的弧型硅胶塞55起到堵塞作用,导液槽71前下端设有第二卡销74。
请参阅图1和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用自动液壶,第二壶体6包括固定圆盘61、坡型槽62、第二落水孔63、第二壶体主体64和第四卡销65,固定圆盘61底部与壶架1左上端固定连接,可为上端的第二壶体主体64提供放置空间,固定圆盘61上端设有坡型槽62,便于对第二壶体主体64提供转动轨迹,固定圆盘61底端设有第二落水孔63,便于对内部中的水分传输,第二壶体主体64通过第四卡销65与固定圆盘61内侧面转动连接,第四卡销65并可在坡型槽62内部中滑动,即可使第二壶体主体64通过坡型槽62向上方移动翘起,便于第二壶体主体64下方整体翘起,第二壶体主体64侧面下端设有第四卡销65,第二落水孔63底端与壶架1左端的出液嘴4顶部相贯通,可使茶水通过出液嘴4向下方传输,壶架1呈U型结构,壶架1内左端设有一通道,便于茶水的传输,且通道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落水孔63和出液嘴4上端相连接,固定圆盘61内底部连接有平石板73,可使固定圆盘61内下端具有可调节的空间,第二壶体主体64由第一壶体主体51和过滤网53、第一落水孔54和弧型硅胶塞55组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双用自动液壶,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使用本设备时,首先将本装置放置在工作区域中;
第二,在需泡茶时可预先将第一壶体5和第二壶体6;放置在壶架1左上端和中部,然后并可打开第一壶体主体51和第二壶体主体64各自上端的壶盖,并可将不同的茶叶和开水置入内部中,在静置一段时间后,并可将茶海8倒水尖嘴把导液槽71前端的第二卡销74往前推,此时,然后导液槽71并可通过第一卡销72在导液槽转动孔3向后转动,使导液槽71内的平石板73与第一壶体主体51底端相分离,使得第一壶体主体51内部中的茶水内进入导液槽71内部中并导入茶海8内部中,随后,将茶海8远离导液槽71,导液槽71并可自动向下转动,即可使导液槽71内部中的平石板73将第一壶体主体51内的弧型硅胶塞55堵塞闭合,即可使第一壶体主体51下方传输的茶水关闭,使用方便,便于操作;
第三,且在对第二壶体主体64内的茶水传输时,可施加动力带动第二壶体主体64转动,第二壶体主体64通过第四卡销65在坡型槽62内部中转动,第二壶体主体64底端即可与固定圆盘61底端相分离,使第二壶体主体64底端的弧型硅胶塞55与固定圆盘61内底部的平石板73相分离;
第四,然后第二壶体主体64内部中的茶水并可通过第二壶体主体64内的过滤网53传输至固定圆盘61内部中,茶水流经固定圆盘61内的第二落水孔63并向下掉落至壶架1内部中的出液嘴4,并可将另外的茶海8放置在出液嘴4下端,即可接收出液嘴4下方传输出来的茶水,且将第二壶体主体64反向复位转动,并可使第二壶体主体64向下移动复位,即可使底端的弧型硅胶塞55与固定圆盘61内的平石板73接触闭合,即可关闭第二壶体主体64内部中茶水的传输;
第五,第一壶体5和第二壶体6可同时使用,可便于在同一时间内泡制不同的红绿茶或不同种类的茶叶,便于饮茶者的品茶和提高饮茶者的可选择性,不烫手干净卫生,且避免了饮茶者在泡制茶叶不久后,需更换不同种类茶叶,即需将之前的茶叶倒掉,避免茶叶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双用自动液壶,通过在壶架1左右两端设置了第一壶体5、第二壶体6和辅助组件7,第二壶体6和第一壶体5内部中的平石板73可调节两者内的弧型硅胶塞55下端茶水传输的开关,便于调节第二壶体6和第一壶体5下端茶水传输的开关,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第一壶体5和第二壶体6可同时使用,可便于在同一时间内泡制不同的红绿茶或不同种类的茶叶,便于饮茶者的品茶和提高饮茶者的可选择性,不烫手干净卫生,且避免了饮茶者在泡制茶叶不久后,需更换不同种类茶叶,即需将之前的茶叶倒掉,避免茶叶的浪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用自动液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架(1)和出液嘴(4),所述壶架(1)上下两端内侧面分别设有壶转动孔(2)和导液槽转动孔(3),所述壶架(1)一端连接有出液嘴(4),所述壶转动孔(2)与第一壶体(5)左右两端转动连接,所述壶架(1)顶部左端与第二壶体(6)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液槽转动孔(3)连接有一调节第一壶体(5)下端开口张闭的辅助组件(7),所述出液嘴(4)上端开口与第二壶体(6)下端相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用自动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壶体(5)包括第一壶体主体(51)、第三卡销(52)、过滤网(53)、第一落水孔(54)和弧型硅胶塞(55),所述第一壶体主体(51)左右两端通过第三卡销(52)与壶架(1)上端侧面的壶转动孔(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壶体主体(51)内下端设有过滤网(53),所述第一壶体主体(51)内底部设有第一落水孔(54),所述第一落水孔(54)下方连接有弧型硅胶塞(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用自动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7)包括导液槽(71)、第一卡销(72)、平石板(73)和第二卡销(74),所述导液槽(71)左右两端通过第一卡销(72)与导液槽转动孔(3)转动连接,所述导液槽(71)右端与茶海(8)上端相接触,所述导液槽(71)内中端设有平石板(73),所述导液槽(71)前下端设有第二卡销(7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用自动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壶体(6)包括固定圆盘(61)、坡型槽(62)、第二落水孔(63)、第二壶体主体(64)和第四卡销(65),所述固定圆盘(61)底部与壶架(1)左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圆盘(61)上端设有坡型槽(62),所述固定圆盘(61)底端设有第二落水孔(63),所述第二壶体主体(64)通过第四卡销(65)与固定圆盘(61)内侧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壶体主体(64)侧面下端设有第四卡销(65),所述第二落水孔(63)底端与壶架(1)左端的出液嘴(4)顶部相贯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用自动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型硅胶塞(55)下端开口与平石板(73)结构大小相吻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用自动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架(1)呈U型结构,壶架(1)内左端设有一通道,且通道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落水孔(63)和出液嘴(4)上端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双用自动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圆盘(61)内底部连接有平石板(7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双用自动液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壶体主体(64)由第一壶体主体(51)和过滤网(53)、第一落水孔(54)和弧型硅胶塞(55)组成。
CN202123113227.1U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双用自动液壶 Active CN216364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3227.1U CN216364616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双用自动液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13227.1U CN216364616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双用自动液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4616U true CN216364616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4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13227.1U Active CN216364616U (zh) 2021-12-13 2021-12-13 一种双用自动液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64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22133B1 (en) French press coffee maker with assembly to reduce contact of grounds with liquid coffee after termination of steeping period
CN216364616U (zh) 一种双用自动液壶
CA2617264A1 (en) Beverage brewing devices having movable spouts
CN216907576U (zh) 压榨装置及榨汁机
EP3967188B1 (en) Teapot
CN210471767U (zh) 使用方便的泡茶壶
CN209883726U (zh) 一种多功能保温杯
CN213962823U (zh) 水杯
CN210930667U (zh) 一种具有防洒效果的咖啡壶
CN211933547U (zh) 一种新型保暖杯
GB2309887A (en) Coffee percolator
CN210300505U (zh) 一种多功能保温杯
CN219594262U (zh) 一种茶水分离水杯
CN213282435U (zh) 玻璃茶具泡茶壶
CN213075300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杯盖
CN214804155U (zh) 一种新型法压壶的过滤装置
CN218105486U (zh) 一种造型简单的陶瓷嵌盖壶
CN215838242U (zh) 一种便捷式不烫手茶具
CN220275337U (zh) 壶盖结构及咖啡壶
CN220069391U (zh) 一种一键按压出水的闷茶壶
CN214016981U (zh) 一种卫生健康茶杯
CN210520679U (zh) 一种可分离茶壶
CN219557049U (zh) 一种指间感应热水壶
CN217827440U (zh) 一种保温杯自锁式杯盖
CN216907541U (zh) 双饮杯盖及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