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4570U - 一种分体式挂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挂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4570U
CN216364570U CN202120868284.1U CN202120868284U CN216364570U CN 216364570 U CN216364570 U CN 216364570U CN 202120868284 U CN202120868284 U CN 202120868284U CN 216364570 U CN216364570 U CN 216364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eat body
hook
seat
spl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6828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正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ail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ail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ail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ail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6828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64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4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4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Household Us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挂钩。所述分体式挂钩包括基座和第一挂件,所述基座用于与墙壁固定,所述第一挂件包括第一座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的钩体,所述钩体向所述基座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所述第一挂件和所述基座通过各自的下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巧妙的分体式设计,使挂钩的承重受力点位于下部,当物件悬挂时挂钩不易脱落,同时将待悬挂物件的支撑点设置在上部,对于悬挂点设在上部的待悬挂物件(框状物件如相框、画框等),还解决了待悬挂物件悬挂状态时挂钩的暴露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式挂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的挂钩。
背景技术
目前对相框或画框等框状物件的悬挂,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在框状物件的背面设置挂孔,在墙壁上固定挂钩,然后通过挂孔使框状物件与挂钩固定从而框状物件悬挂于墙壁。如图1 所示,现有常规挂钩包括基座2′和钩体1′,基座背部设置胶粘层例如一些压敏胶、纳米胶等,基座2′胶粘固定于墙壁,钩体1′连接于基座2′的下部或中下部。由于相框或画框的挂孔一般都设置于相框或画框的边框上(即位于框状物件背面的上部),框状物件悬挂完成后,常规挂钩的上部就会暴露出来,影响美观。
因此,对于挂孔(悬挂点)设在上部的待悬挂物件,需要把挂钩的钩体设置在基座的上部,这样待悬挂物件悬挂之后就会遮挡住挂钩,起到隐藏挂钩的美观效果。然而,如图2所示,这些能够隐形的挂钩,由于钩体1〞在基座2〞上部,实践证明其挂重能力差,容易出现胶的剥离,导致挂钩脱落后砸坏家具,被悬挂物件损坏,甚至砸伤人。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挂钩,巧妙地使挂钩的承重受力点位于下部,当物件悬挂时挂钩不易脱落,同时将待悬挂物件的支撑点设置在上部,对于悬挂点设在上部的待悬挂物件(框状物件如相框、画框等),还解决了待悬挂物件悬挂状态时挂钩的暴露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体式挂钩,包括基座和第一挂件,所述基座用于与墙壁固定,所述第一挂件包括第一座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的钩体,所述钩体向所述基座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所述第一挂件和所述基座通过各自的下部连接。
挂钩悬挂框状物件时,以相框为例,相框实际并不是竖直悬挂的状态,相框与墙壁会形成一个较小的角度。现有的挂钩,由于相框悬挂时稍呈倾斜状,无论钩体连接于基座的上部还是下部,相框对钩体会产生向外的拉力,进而对基座产生向外撬动的力F,由于基座非绝对刚性,基座上位于钩体以上的部位,离钩体越近受到的撬动力F越大。当钩体1〞连接于基座2〞的上部(如图2所示),挂上相框容易脱落的原因是:基座2〞粘贴固定在墙面上,钩体1〞挂上相框之后,基座2〞上位于钩体1〞以上的位置会受到撬动力F,而基座2〞背面的粘胶对于基座2〞的粘结力是均匀的,基座2〞的背面位于钩体1〞以上的部分占基座2〞背面整体面积的比例较小,相应产生的粘力F总和也小,同时该对应位置还非常靠近粘接面的边缘处,基座2〞与墙面之间的粘结面容易从边缘处开始剥离,最后导致基座2〞脱落。相反,如图1所示,如果将钩体1′设置在基座2′的下部,那么钩体1′挂上相框后对基座2′的撬动力F,仍然主要分布在基座2′位于钩体1′以上的部位,但此时这部分面积较大,因此相应产生的粘力F总和就较大,同时钩体1′距离基座2′上部边缘较远,在基座2′边缘的剥离力F较小,不容易从边缘剥离。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挂钩,对基座和第一挂件进行了巧妙设计,使用时将分体的基座与第一挂件配合起来使用,基座用于与墙壁固定,由于第一挂件和基座通过各自的下部连接;当悬挂点位于上部的重物如框状物件悬挂到钩体时,虽然框状物件与整个挂钩的接触点位于挂钩的上部,然而基座的实际承重受力点在其下部,基座受到的最大撬动力F的点位于基座的下部,与图1中的现有钩体1′位于基座2′下部的情况相同,能有效避免基座的粘接面与墙面剥离;而且,承重受力点在基座下部的同时,支撑点位于钩体上,即位于基座的上部,这样还避免了现有钩体设置在基座下部时出现的悬挂状态时挂钩暴露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简单的结构,巧妙地将挂钩的承重受力点与被悬挂物的支撑点分离,彻底地解决了原有的挂钩既需要钩体设在座体上方,又需要钩体设在座体下方的矛盾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挂件通过卡接、插接、销接、或螺纹连接方式相互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第二座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座体下部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座体的下部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口配合,使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基座连接。这是基座与第一挂件连接的一种实施方式,通过基座的连接件与第一挂件的连接口的配合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是卡扣,所述连接口是卡口,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基座卡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呈钩状,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座体的下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二座体上的正投影大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座体上的正投影;所述连接口包括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孔自所述第一座体的下部边沿向上延伸开设而成,且贯穿所述第一座体的正面和背面。这是基座上的卡扣与第一座体上卡口卡接固定的更具体设置方式,挂钩使用时,可以先将基座背面固定于墙壁,然后让第一座体沿基座的正面从上至下滑动,从而使卡扣卡入卡口,实现卡接连接;由于卡扣与卡口的配合,当框状物件悬挂时,第一座体会受到限位部对其向墙壁一侧的支撑力,有效防止被悬挂物太重将第一座体折弯,保持第一座体的竖直状态也更有利于基座的牢固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和所述限位部均呈板状;所述第一座体的正面与所述限位部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或平行。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限位部呈板状一方面可节省原料成本,另一方面如果挂钩是注塑成型,厚度小有利于减少加工缺陷;而第一座体的正面与限位部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或平行限位部的设置,使得挂钩安装好时,第一座体卡接在基座上的状态更美观,视觉一体化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包括第二座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座体下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插口;所述第一座体设有与其下部连接的插件;所述插件插入所述插口,使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挂件插接或卡接固定。这是基座与第一挂件连接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即通过基座的插口与第一挂件上的插件进行插接或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座体开设有自所述第一座体下部边沿向上延伸而成的第一卡孔,所述插件位于所述第一卡孔中,所述插口位于所述连接件的顶面,所述插件与所述插口配合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插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的背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所述插口自外而内开设,所述连接件在与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相对应的两侧壁上形成阶梯状结构,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卡入所述插口与所述阶梯状结构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螺母,所述基座包括第二座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座体下部的螺杆,所述第一座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这是基座与第一挂件通过螺纹连接的一种实施方式。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基座包括第二座体,所述第二座体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座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这是基座与第一挂件通过螺纹连接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所述螺杆/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第二座体的连接处最高点到所述第二座体下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所述第二座体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钩体与所述第一座体的连接处向所述第二座体的正投影的最高点到所述第一座体上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所述第一座体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优选地,所述基座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座体的抗弯加强部,所述抗弯加强部沿所述第二座体上下方向延伸。抗弯加强部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加基座的强度,有利于将基座受到的应力分散,当承重受力点受到外力时,第二座体的位于与基座连接处部分防止形变的能力增强,有效降低挂钩脱落风险。
优选地,所述抗弯加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座体的正面、所述第二座体沿横向方向的中部且与所述第二座体一体成型;所述连接件/所述螺杆连接于所述抗弯加强部,或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抗弯加强部和所述第二座体。这种具体实施方式即第二座体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一体化更美观,且抗弯加强部设置于靠近应力集中的部位,更有针对性地防止挂钩脱落。
优选地,所述第一挂件还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垂直连接于除底部之外的所述第一座体的边沿。通过第一挂件上边框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挂件的强度,使挂钩悬挂物体时不易变形,防止第一挂件相对于基座的脱落;对于螺纹连接的情形,边框的设置还可限制第一挂件与基座的相对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钩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的上部。钩体与第一座体的连接处位于第一座体的上部,即充分利用了第一座体的高度,使受力点和支撑点错开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挂钩,适用于悬挂点设在上部的待悬挂物件(框状物件如相框、画框等),利用简单的结构,巧妙地将挂钩的承重受力点与被悬挂物的支撑点分离,彻底地解决了原有的挂钩既需要钩体设在座体上方,又需要钩体设在座体下方的矛盾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挂钩,承重受力点位于下部,当重物悬挂时挂钩不易脱落,同时将对重物的支撑点设置在上部,使得重物悬挂状态时挂钩隐形。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分体式基座与第一挂件的具体结构设置,可有效防止挂钩在悬挂重物时第一座体被折弯,以及兼顾挂钩整体的美观以及视觉一体化效果;另外,通过多种方式例如第一挂件的边框以及基座的抗弯加强部的设置,在节约原料的基础上对挂钩进一步加强防脱落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一的挂钩侧视及部分受力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二的挂钩侧视及部分受力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分体式挂钩或实施例2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分体式挂钩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分体式挂钩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的分体式挂钩的基座侧视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分体式挂钩的第一挂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的分体式挂钩的第一挂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2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分体式挂钩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分体式挂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分体式挂钩的爆炸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3的分体式挂钩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3的分体式挂钩的爆炸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4的分体式挂钩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4的分体式挂钩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1′-钩体,2′-基座,1〞-钩体,2〞-基座;1-第一挂件,11-第一座体,111- 连接口,112-第一通孔,1111-第一卡孔,1112-第一卡槽,12-钩体,13-边框,14-插件,141- 第一卡钩,142-第二卡钩,2-基座,21-第二座体,211-螺纹孔,22-连接件,221-连接部,222- 限位部,223-插口,23-抗弯加强部,24-螺杆,3-螺母,4-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此外,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别相同技术特征的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不一定描述次序或时间顺序。在合适的情况下术语是可以互换的。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类似地,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同样使用术语“固定”、“连接”,不应理解为限于直接的连接。因此,表达“装置A与装置B连接”不应该限于装置或系统中装置A直接连接到装置B,其意思是装置A与装置B之间具有路径,这可以是包括其他装置或工具的路径。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挂钩,如图3~4、8~14所示,包括基座2和第一挂件1,基座2用于与墙壁固定,第一挂件1包括第一座体11和连接于第一座体11的钩体12,钩体12向基座1的正投影位于基座1的上部,第一挂件1和基座2通过各自的下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上部”是指基座的高度一半以上位置,所述“下部”是指基座的高度一半以下位置。
挂钩悬挂框状物件时,以相框为例,相框实际并不是竖直悬挂的状态,相框与墙壁会形成一个较小的角度。现有的挂钩,由于相框悬挂时稍呈倾斜状,无论钩体连接于基座的上部还是下部,相框对钩体会产生向外的拉力,进而对基座产生向外撬动的力F,由于基座非绝对刚性,基座上位于钩体以上的部位,离钩体越近受到的撬动力F越大。当钩体1〞连接于基座2〞的上部(如图2所示),挂上相框容易脱落的原因是:基座2〞粘贴固定在墙面上,钩体1〞挂上相框之后,基座2〞上位于钩体1〞以上的位置会受到撬动力F,而基座2〞背面的粘胶对于基座2〞的粘结力是均匀的,基座2〞的背面位于钩体1〞以上的部分占基座2〞背面整体面积的比例较小,相应产生的粘力F总和也小,同时该对应位置还非常靠近粘接面的边缘处,基座2〞与墙面之间的粘结面容易从边缘处开始剥离,最后导致基座2〞脱落。相反,如图1所示,如果将钩体1′设置在基座2′的下部,那么钩体1′挂上相框后对基座2′的撬动力F,仍然主要分布在基座2′位于钩体1′以上的部位,但此时这部分面积较大,因此相应产生的粘力F总和就较大,同时钩体1′距离基座2′上部边缘较远,在基座2′边缘的剥离力F较小,不容易从边缘剥离。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挂钩,对基座2和第一挂件1进行了巧妙设计,使用时将分体的基座2与第一挂件1配合起来使用,基座1用于与墙壁固定,由于第一挂件1和基座2通过各自的下部连接;当悬挂点位于上部的重物如框状物件悬挂到钩体时,虽然框状物件与整个挂钩的接触点位于挂钩的上部,然而基座2的实际承重受力点在其下部,基座2受到的最大撬动力F的点位于基座2的下部,与图1中的现有钩体1′位于基座2′下部的情况相同,能有效避免基座2的粘接面与墙面剥离;而且,承重受力点在基座2下部的同时,支撑点位于钩体上,即位于基座2的上部,这样还避免了现有钩体设置在基座下部时出现的悬挂状态时挂钩暴露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简单的结构,巧妙地将挂钩的承重受力点与被悬挂物的支撑点分离,彻底地解决了原有的挂钩既需要钩体设在座体上方,又需要钩体设在座体下方的矛盾问题。
具体地,基座2可以与第一挂件1通过卡接、插接、销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相互固定,当然还可以以任何其他可拆卸或可活动式连接固定。以下通过几个具体实施例对基座2与第一挂件1的不同连接方式进行解释,但并不限于以下方式。
实施例1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基座2包括第二座体21和连接于第二座体21下部的连接件 22,第一座体11的下部开设有连接口111;连接件22与连接口111配合,使第一座体11与基座2连接。
具体地,连接件22可以是卡扣,连接口111可以是卡口,第一座体11与基座2卡接固定。如图4~5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连接件22呈钩状,包括连接部221和限位部222,连接部221一端与第一座体11的下部连接,另一端连接限位部222,限位部222在第二座体21上的正投影大于连接部221在第二座体21上的正投影;连接口111包括第一卡孔 1111,第一卡孔1111自第一座体11的下部边沿向上延伸开设而成,且贯穿第一座体11的正面和背面。这是基座2与第一座体11卡接固定的更具体设置方式,挂钩使用时,可以先将基座2背面固定于墙壁,然后让第一座体11沿基座2的正面从上至下滑动,从而使卡扣卡入卡口,实现卡接连接;由于卡扣与卡口的配合,当框状物件悬挂时,第一座体11会受到限位部 222对其向墙壁一侧的支撑力,有效防止被悬挂物太重将第一座体11折弯,保持第一座体11 的竖直状态也更有利于基座2的牢固固定。如图6~7所示,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5所示,第一座体11、第二座体21和限位部222均呈板状,一方面可节省原料成本,另一方面如果挂钩是注塑成型,厚度小有利于减少加工缺陷;进一步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座体11的正面与限位部222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或平行,使得挂钩安装好时,第一座体卡接在基座上的状态更美观,视觉一体化效果更好。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6~7所示,连接口111还可以包括与第一卡孔1111连通的第一卡槽1112,第一卡槽1112开设于第一座体11的正面且围绕第一卡孔1111设置;可以理解,第一座体11 的正面是指第一座体11朝向使用者的一面,背面是指朝向基座2的一面,第二座体21的正面是指第二座体21朝向第一挂件1的一面,背面是指朝向墙壁的一面。上述连接口111的结构,使第一座体11的底部在连接口111处呈阶梯状结构;当连接件22卡入连接口111,限位部222位于第一卡槽1112中,更加美观。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2与第二座体21的连接处最高点到第二座体21下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第二座体21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钩体12与第一座体11的连接处向第二座体21的正投影的最高点到第一座体11上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第一座体11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基座2还包括固定于第二座体21的抗弯加强部 23,抗弯加强部23沿第二座体21上下方向延伸。抗弯加强部23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加基座2 的强度,有利于将基座2受到的应力分散,当承重受力点受到外力时,第二座体21位于连接件22上方的部分防止形变的能力增强,有效降低挂钩脱落风险。进一步优选地,抗弯加强部 23设置于第二座体21的正面、第二座体21沿横向方向的中部且与第二座体21一体成型;连接件22连接于抗弯加强部23。即第二座体21与抗弯加强部23形成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一体化更美观,且抗弯加强部23设置于靠近应力集中的部位,更有针对性地防止挂钩脱落。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4所示,第一挂件1还包括边框13,边框13垂直连接于除底部之外的第一座体11的边沿。通过第一挂件1上边框13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挂件1的强度,使挂钩悬挂物体时不易变形,防止第一挂件1相对于基座2的脱落。优选地,如图所示,边框13朝远离钩体13一侧的方向延伸,形状与第二座体21的外表面形状相适配,且边框13的后端与第二座体21的背面齐平。这样可以达到更美观的效果,挂钩安装完成后,基座2的各个角度都被第二座体11覆盖,挂钩整体的视觉一体化效果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6、7所示,钩体12连接于第一座体11的上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第一座体11的高度,使受力点和支撑点错开位置。
实施例2
如图3、8~10所示,本实施例中,基座2包括第二座体21和连接于第二座体21下部的连接件22,连接件22上开设有插口223;第一座体11设有与其下部连接的插件14;插件14插入插口223,使基座2与第一挂件1插接或卡接固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挂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爆炸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一座体11开设有自第一座体11下部边沿向上延伸而成的第一卡孔1111,插件14位于第一卡孔1111中,插口223位于连接件22的顶面,插件14与插口223配合固定。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挂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爆炸示意图如图10所示,插件14连接于第一座体11的背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钩141和第二卡钩142;插口223自外而内开设,可以理解的是,挂钩靠近使用者一侧为外侧,挂钩靠近墙壁一侧为内侧,“自外而内”方向指的是从使用者到墙壁的方向,连接件22在与第一卡钩141和第二卡钩142相对应的两侧壁上形成阶梯状结构,第一卡钩141和第二卡钩142卡入插口223与所述阶梯状结构配合。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件22与第二座体21的连接处最高点到第二座体21下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第二座体21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钩体12与第一座体11的连接处向第二座体21的正投影的最高点到第一座体11上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第一座体11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8、10所示,基座2还包括固定于第二座体21的抗弯加强部23,抗弯加强部23沿第二座体21上下方向延伸。抗弯加强部23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加基座2的强度,有利于将基座2受到的应力分散,当承重受力点受到外力时,第二座体21位于连接件22上方的部分防止形变的能力增强,有效降低挂钩脱落风险。进一步优选地,抗弯加强部23设置于第二座体21的正面、第二座体21沿横向方向的中部且与第二座体21一体成型;连接件22连接于抗弯加强部23。即第二座体21与抗弯加强部23形成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一体化更美观,且抗弯加强部23设置于靠近应力集中的部位,更有针对性地防止挂钩脱落。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8、10所示,第一挂件1还包括边框13,边框13垂直连接于除底部之外的第一座体11的边沿。通过第一挂件1上边框13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挂件1 的强度,使挂钩悬挂物体时不易变形,防止第一挂件1相对于基座2的脱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9所示,钩体12连接于第一座体11的上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第一座体11的高度,使受力点和支撑点错开位置。
实施例3
如图11~12所示,本实施例的分体式挂钩还包括螺母3,基座2包括第二座体21和连接于第二座体21下部的螺杆24,第一座体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2,螺杆24穿过第一通孔112 与螺母3螺纹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螺杆24与第二座体21的连接处最高点到第二座体21下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第二座体21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钩体12与第一座体11的连接处向第二座体21的正投影的最高点到第一座体11上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第一座体11 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基座2还包括固定于第二座体21的抗弯加强部 23,抗弯加强部23沿第二座体21上下方向延伸。抗弯加强部23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加基座2 的强度,有利于将基座2受到的应力分散,当承重受力点受到外力时,第二座体21位于螺杆 24上方的部分防止形变的能力增强,有效降低挂钩脱落风险。进一步优选地,抗弯加强部23 设置于第二座体21的正面、第二座体21沿横向方向的中部且与第二座体21一体成型;螺杆 24连接于抗弯加强部23。即第二座体21与抗弯加强部23形成中间厚两边薄的结构,一体化更美观,且抗弯加强部23设置于靠近应力集中的部位,更有针对性地防止挂钩脱落。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第一挂件1还包括边框13,边框13垂直连接于除底部之外的第一座体11的边沿。通过第一挂件1上边框13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挂件1的强度,使挂钩悬挂物体时不易变形,防止第一挂件1相对于基座2的脱落;而且还可限制第一挂件1与基座2的相对转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1~12所示,钩体12连接于第一座体11的上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第一座体11的高度,使受力点和支撑点错开位置。
实施例4
如图13~14所示,本实施例的分体式挂钩还包括固定螺栓4,基座2包括第二座体21,第二座体21上开设有螺纹孔211,第一座体1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2,固定螺栓4穿过第一通孔112与螺纹孔211螺纹连接。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固定螺栓4与第二座体21的连接处最高点到第二座体21下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第二座体21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钩体12与第一座体11的连接处向第二座体21的正投影的最高点到第一座体11上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第一座体11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基座2还包括固定于第二座体21的抗弯加强部23,抗弯加强部23沿第二座体21上下方向延伸。抗弯加强部23的设置可以有效增加基座2的强度,有利于将基座2受到的应力分散,当承重受力点受到外力时,第二座体21位于螺纹孔211上方的部分防止形变的能力增强,有效降低挂钩脱落风险。进一步优选地,抗弯加强部23设置于第二座体21的正面、第二座体21沿横向方向的中部且与第二座体21一体成型;螺纹孔211贯穿抗弯加强部23和第二座体21。即第二座体21与抗弯加强部23形成中间厚两边薄的基座结构,一体化更美观,且抗弯加强部23设置于靠近应力集中的部位,更有针对性地防止挂钩脱落。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第一挂件1还包括边框13,边框13垂直连接于除底部之外的第一座体11的边沿。通过第一挂件1上边框13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挂件1的强度,使挂钩悬挂物体时不易变形,防止第一挂件1相对于基座2的脱落;而且还可限制第一挂件1与基座2的相对转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3~14所示,钩体12连接于第一座体11的上部。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第一座体11的高度,使受力点和支撑点错开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挂钩,适用于悬挂点设在上部的待悬挂物件(框状物件如相框、画框等),利用简单的结构,巧妙地将挂钩的承重受力点与被悬挂物的支撑点分离,彻底地解决了原有的挂钩既需要钩体设在座体上方,又需要钩体设在座体下方的矛盾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挂钩,承重受力点位于下部,当重物悬挂时挂钩不易脱落,同时将对重物的支撑点设置在上部,使得重物悬挂状态时挂钩隐形。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分体式基座2与第一挂件 1的具体结构设置,可有效防止挂钩在悬挂重物时第一座体11被折弯,以及兼顾挂钩整体的美观以及视觉一体化效果;另外,通过多种方式例如第一挂件1的边框以及基座2的抗弯加强部的设置,在节约原料的基础上对挂钩进一步加强防脱落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和第一挂件,所述基座用于与墙壁固定,所述第一挂件包括第一座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的钩体,所述钩体向所述基座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基座的上部,所述第一挂件和所述基座通过各自的下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挂件通过卡接、插接、销接、或螺纹连接方式相互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第二座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座体下部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座体的下部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口配合,使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基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是卡扣,所述连接口是卡口,所述第一座体与所述基座卡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呈钩状,包括连接部和限位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所述第一座体的下部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二座体上的正投影大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座体上的正投影;
所述连接口包括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孔自所述第一座体的下部边沿向上延伸开设而成,且贯穿所述第一座体的正面和背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所述第二座体和所述限位部均呈板状;所述第一座体的正面与所述限位部的正面位于同一平面或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第二座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座体下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插口;所述第一座体设有与其下部连接的插件;所述插件插入所述插口,使所述基座与所述第一挂件插接或卡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体开设有自所述第一座体下部边沿向上延伸而成的第一卡孔,所述插件位于所述第一卡孔中,所述插口位于所述连接件的顶面,所述插件与所述插口配合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的背面,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所述插口自外而内开设,所述连接件在与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相对应的两侧壁上形成阶梯状结构,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卡入所述插口与所述阶梯状结构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母,所述基座包括第二座体和连接于所述第二座体下部的螺杆,所述第一座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杆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基座包括第二座体,所述第二座体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座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座体的连接处最高点到所述第二座体下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所述第二座体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钩体与所述第一座体的连接处向所述第二座体的正投影的最高点到所述第一座体上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所述第一座体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二座体的连接处最高点到所述第二座体下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所述第二座体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钩体与所述第一座体的连接处向所述第二座体的正投影的最高点到所述第一座体上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所述第一座体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第二座体的连接处最高点到所述第二座体下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所述第二座体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钩体与所述第一座体的连接处向所述第二座体的正投影的最高点到所述第一座体上部边沿的距离,不超过所述第一座体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
15.根据权利要求3或7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座体的抗弯加强部,所述抗弯加强部沿所述第二座体上下方向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弯加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座体的正面、所述第二座体沿横向方向的中部且与所述第二座体一体成型;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抗弯加强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座体的抗弯加强部,所述抗弯加强部沿所述第二座体上下方向延伸。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弯加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座体的正面、所述第二座体沿横向方向的中部且与所述第二座体一体成型;所述螺杆连接于所述抗弯加强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座体的抗弯加强部,所述抗弯加强部沿所述第二座体上下方向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弯加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座体的正面、所述第二座体沿横向方向的中部且与所述第二座体一体成型;所述螺纹孔贯穿所述抗弯加强部和所述第二座体。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件还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垂直连接于除下部之外的所述第一座体的边沿。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钩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座体的上部。
CN202120868284.1U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分体式挂钩 Active CN216364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8284.1U CN216364570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分体式挂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68284.1U CN216364570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分体式挂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4570U true CN216364570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15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68284.1U Active CN216364570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分体式挂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645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7949A1 (zh) * 2021-04-25 2022-11-03 广东太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挂钩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7949A1 (zh) * 2021-04-25 2022-11-03 广东太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挂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64570U (zh) 一种分体式挂钩
CN113068977A (zh) 一种分体式挂钩
US20220243478A1 (en) System wall for building interior
CN215304667U (zh) 一种挂钩
CN205490885U (zh) 连接结构及平板电视
CN214998647U (zh) 一种挂钩连接装置
CN211286158U (zh) 一种快速安装且隐形连接的铝合金墙体框架
JPH11206461A (ja) 天板連結装置
CN109519456A (zh) 一种家具连接件
CN207527347U (zh) 一种带遮边的嵌入式灯条
USD463384S1 (en) Fastener for a card edge connector
CN210267112U (zh) 一种明装框用连接件
CN216060249U (zh) 一种电烤箱及其外壳组件
CN212709249U (zh) 一种插接扣、箱体及箱垫一体结构
CN205795461U (zh) 一种便捷挂接装置
CN217998776U (zh) 一种装饰系统
CN213216654U (zh) 一种墙上置物架
CN219197118U (zh) 带餐桌式的可视窗
CN210263782U (zh) 一种护墙板踢脚线装饰连接件
CN220529702U (zh) 浴室镜组件
CN215171322U (zh) 一种快装式连接结构
CN217813130U (zh) 一种柜门
CN210810036U (zh) 一种具有拉手的门板和置物柜
CN216417004U (zh) 一种免钉悬挂装置
CN215861180U (zh) 一种敞开架连接用塑料连接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