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2363U - 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62363U CN216362363U CN202121746209.4U CN202121746209U CN216362363U CN 216362363 U CN216362363 U CN 216362363U CN 202121746209 U CN202121746209 U CN 202121746209U CN 216362363 U CN216362363 U CN 2163623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phene heating
- layer
- elastic sheet
- electromagnetic switch
- device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发热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包括石墨烯发热组、装置盒、连接线和电源线,石墨烯发热组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连接线的一端与石墨烯发热组连接,连接线的另一端与装置盒连接,电源线的一端与装置盒连接。该石墨烯发热组件,在石墨烯发热组上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石墨烯发热组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断开连接,停止石墨烯发热组继续加热,通过电磁开关的升起时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连接,电磁开关降下时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断开,在石墨烯发热组出现故障一直加热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过高,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断开降下断开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烯发热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石墨烯发热膜采用石墨烯作为发热源,热衰减少,发热效率高,热量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外辐射,无盲点。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石墨烯发热组件:
(1)在石墨烯加热组件使用中,石墨烯加热组件热衰小,持续加热会使温度过高,需要控制石墨烯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
(2)在石墨烯加热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石墨烯加热组件上的电路出现故障,不能自行切断电路,会使石墨烯加热组件持续加热。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石墨烯发热组件,存在石墨烯加热组件使用中,石墨烯加热组件热衰小,持续加热会使温度过高,需要控制石墨烯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和在石墨烯加热组件在使用过程中,石墨烯加热组件上的电路出现故障,不能自行切断电路,会使石墨烯加热组件持续加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包括石墨烯发热组、装置盒、连接线和电源线,所述石墨烯发热组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石墨烯发热组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装置盒连接,所述电源线的一端与装置盒连接,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装置盒内壁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所述装置盒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连接线与第一弹片连接,所述电源线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二弹片连接,所述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装置盒的内底壁安装有电磁开关,所述电磁开关的输出端设置在顶部,所述电磁开关上连接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连接在电磁开关上输出端的顶部,所述导电片设置在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所述导电片与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相适配,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磁开关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盒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线和电源线与连接孔相适配,使连接线和电源线便于穿入装置盒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均呈V形,所述导电片的两侧均连接有侧导电片,两个所述侧导电片与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相适配,使导电片与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接触面更多。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发热组包括石墨烯发热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第一表面层和第二表面层,所述石墨烯发热层设置在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使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能够使石墨烯发热组的热衰减少。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发热组包括第一表面层和第二表面层,所述第一表面层设置在第一保温层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在石墨烯发热层与第一表面层之间,所述第二表面层设置在第二保温层的一侧,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在石墨烯发热层与第二表面层之间,使第一表面层和第二表面层能够保护石墨烯发热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石墨烯发热层上,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石墨烯发热层一侧的中心位置,使温度传感器能够更加精准的检测石墨烯发热层的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石墨烯发热层的一侧连接有石墨烯发热层接口,所述连接线与石墨烯发热层上石墨烯发热层接口连接,使连接线便于连接石墨烯发热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石墨烯发热组件:
(1)在石墨烯发热组上安装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石墨烯发热组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断开连接,停止石墨烯发热组继续加热,通过电磁开关的升起时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连接,电磁开关降下时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断开,在石墨烯发热组出现故障一直加热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过高,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断开降下断开连接。
(2)该石墨烯发热组件,在装置盒两侧开设连接孔,使连接线和电源线便于穿入装置盒内,通过导电片两层连接侧导电片,使导电片与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接触面更多,通过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使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能够使石墨烯发热组的热衰减少,通过第一表面层和第二表面层,使第一表面层和第二表面层能够保护石墨烯发热层、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通过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石墨烯发热层的中心位置,使温度传感器能够更加精准的检测石墨烯发热层的温度,通过石墨烯发热层上的石墨烯发热层接口,使连接线便于连接石墨烯发热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发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发热组件的装置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发热组件的电磁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发热组件的电磁开关顶起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发热组件的石墨烯发热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发热组件的石墨烯发热层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石墨烯发热组件的系统框图。
图中:石墨烯发热组1,石墨烯发热层101,第一保温层102,第二保温层103,第一表面层104,第二表面层105,石墨烯发热层接口106,装置盒2,连接线3,第一弹片301,电源线4,第二弹片401,电磁开关5,导电片501,温度传感器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包括石墨烯发热组1、装置盒2、连接线3和电源线4,石墨烯发热组1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连接线3的一端与石墨烯发热组1连接,连接线3的另一端与装置盒 2连接,电源线4的一端与装置盒2连接,电源线4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装置盒2内壁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片301和第二弹片401,装置盒2内安装有控制器,连接线3与第一弹片301连接,电源线4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第二弹片401连接,第一弹片301与第二弹片401之间留有间隙,装置盒2 的内底壁安装有电磁开关5,电磁开关5的输出端设置在顶部,电磁开关5上连接有导电片501,导电片501连接在电磁开关5上输出端的顶部,导电片 501设置在第一弹片301与第二弹片401之间,导电片501与第一弹片301和第二弹片401相适配,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电磁开关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装置盒2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连接线3和电源线4与连接孔相适配,使连接线3和电源线4便于穿入装置盒2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弹片301和第二弹片401均呈V形,导电片501的两侧均连接有侧导电片,两个侧导电片与第一弹片301 和第二弹片401相适配,使导电片501与第一弹片301和第二弹片401接触面更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石墨烯发热组1包括石墨烯发热层101、第一保温层102和第二保温层103,第一表面层104和第二表面层105,石墨烯发热层101设置在第一保温层102和第二保温层103之间,使第一保温层102和第二保温层103能够使石墨烯发热组1的热衰减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石墨烯发热组1包括第一表面层 104和第二表面层105,第一表面层104设置在第一保温层102的一侧,第一保温层102设置在石墨烯发热层101与第一表面层104之间,第二表面层105 设置在第二保温层103的一侧,第二保温层103设置在石墨烯发热层101与第二表面层105之间,使第一表面层104和第二表面层105能够保护石墨烯发热层101、第一保温层102和第二保温层10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石墨烯发热层101上,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石墨烯发热层101一侧的中心位置,使温度传感器6能够更加精准的检测石墨烯发热层101的温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石墨烯发热层101的一侧连接有石墨烯发热层接口106,连接线3与石墨烯发热层101上石墨烯发热层接口 106连接,使连接线3便于连接石墨烯发热层101。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石墨烯发热组件时,如图1-6所示,该装置整体由石墨烯发热组1、石墨烯发热层101、第一保温层102、第二保温层103、第一表面层104、第二表面层105、石墨烯发热层接口106、装置盒2、连接线3、第一弹片301、电源线4、第二弹片401、电磁开关5、导电片501 和温度传感器6组成,如图7所示,可以通过控制器连接电源,温度传感器6 检测到石墨烯发热层101温度不达标,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5的输出端顶起顶起,电磁开关5的输出端顶起使导电片501与第一弹片301和第二弹片401 连接,第一弹片301与第二弹片401通过导电片501连接时石墨烯发热层101 通电,石墨烯发热层101通电使石墨烯发热层101开始加热,石墨烯发热层 101上安装的温度传感器6对石墨烯发热层101进行测温,当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石墨烯发热层101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温度传感器6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5降下,电磁开关5的输出端降下使导电片501降下,导电片501降下使第一弹片301与第二弹片401之间的连接断开,石墨烯发热层101断开连电,使石墨烯发热层101停止加热,当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石墨烯发热层101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温度传感器6将检测到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5升起,使导电片501与第一弹片301和第二弹片401连接,石墨烯发热层101通电再次开始加热,以达到控温效果,当石墨烯发热层101出现故障加热温度过高时,温度传感器6将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开关5降下,使石墨烯发热层101停止加热,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包括石墨烯发热组(1)、装置盒(2)、连接线(3)和电源线(4),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组(1)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连接线(3)的一端与石墨烯发热组(1)连接,所述连接线(3)的另一端与装置盒(2)连接,所述电源线(4)的一端与装置盒(2)连接,所述电源线(4)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装置盒(2)内壁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弹片(301)和第二弹片(401),所述装置盒(2)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连接线(3)与第一弹片(301)连接,所述电源线(4)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二弹片(401)连接,所述第一弹片(301)与第二弹片(40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装置盒(2)的内底壁安装有电磁开关(5),所述电磁开关(5)的输出端设置在顶部,所述电磁开关(5)上连接有导电片(501),所述导电片(501)连接在电磁开关(5)上输出端的顶部,所述导电片(501)设置在第一弹片(301)与第二弹片(401)之间,所述导电片(501)与第一弹片(301)和第二弹片(401)相适配,所述温度传感器(6)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电磁开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盒(2)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线(3)和电源线(4)与连接孔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301)和第二弹片(401)均呈V形,所述导电片(501)的两侧均连接有侧导电片,两个所述侧导电片与第一弹片(301)和第二弹片(401)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组(1)包括石墨烯发热层(101)、第一保温层(102)和第二保温层(103),第一表面层(104)和第二表面层(105),所述石墨烯发热层(101)设置在第一保温层(102)和第二保温层(10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组(1)包括第一表面层(104)和第二表面层(105),所述第一表面层(104)设置在第一保温层(102)的一侧,所述第一保温层(102)设置在石墨烯发热层(101)与第一表面层(104)之间,所述第二表面层(105)设置在第二保温层(103)的一侧,所述第二保温层(103)设置在石墨烯发热层(101)与第二表面层(105)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石墨烯发热层(101)上,所述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石墨烯发热层(101)一侧的中心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发热层(101)的一侧连接有石墨烯发热层接口(106),所述连接线(3)与石墨烯发热层(101)上石墨烯发热层接口(106)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46209.4U CN216362363U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46209.4U CN216362363U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62363U true CN216362363U (zh) | 2022-04-22 |
Family
ID=81189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46209.4U Active CN216362363U (zh) | 2021-07-29 | 2021-07-29 | 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62363U (zh) |
-
2021
- 2021-07-29 CN CN202121746209.4U patent/CN2163623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64236U (zh) | 电热地板 | |
CN216362363U (zh) | 一种石墨烯发热组件 | |
CN116545263B (zh) | 一种安全性高的快充电源 | |
CN214231168U (zh) | 一种智能马桶瞬间发热装置 | |
CN205483169U (zh) | 单体式水位检测器及电热水壶装置 | |
CN216257768U (zh) | 一种隔离式液位或相对液位感应防爆暖手器 | |
CN210740524U (zh) | 一种电采暖自控温发热模块 | |
CN205426821U (zh) | 单体式水位检测器及电热水壶装置 | |
CN116759215A (zh) | 一种低压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的过载保护装置 | |
CN222027030U (zh) | 一种基于相变木材的长效恒温地暖地板 | |
CN217955753U (zh) | 一种散热式热保护器 | |
CN220307416U (zh) | 一种车窗加热除雾组件 | |
CN216344279U (zh) | 一种异形阀门结构加热套 | |
CN111655013A (zh) | 一种带外接散热开关的电气设备 | |
CN112563682A (zh) | 一种遥控器用防漏电安全电池 | |
CN215933435U (zh) |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无触点复合开关 | |
CN221467923U (zh) | 一种具有温控装置的电加热设备 | |
CN216087221U (zh) | 一种智能化安全监测电气系统 | |
CN210669907U (zh) | Pfc智能大功率电源板 | |
CN221430879U (zh) | 一种带外置电源线控制盒结构的电子空气炸箱 | |
CN216752122U (zh) | 一种ptc陶瓷加热恒温式安全防护型电热板 | |
CN218957448U (zh) | 一种控温式计算机电缆 | |
CN214625499U (zh) | 一种具有隔热性能的连接器 | |
CN219842541U (zh) | 电气连接器质量检测装置 | |
CN214542025U (zh) | 一种感应式温度保护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