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3566U -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3566U
CN216353566U CN202122642234.4U CN202122642234U CN216353566U CN 216353566 U CN216353566 U CN 216353566U CN 202122642234 U CN202122642234 U CN 202122642234U CN 216353566 U CN216353566 U CN 216353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nameled wire
heat
softening device
heat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4223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赐光
李伟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hui Henghu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hui Henghu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hui Henghu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hui Henghui Electr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4223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3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3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3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包括加热箱,横放在所述加热箱中间部位的、且与加热箱通过螺钉固定的加热机构,以及穿过所述加热机构后进行软化的漆包线;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部,安装在所述加热部一端的漆包线导入口,以及安装在所述加热部另一端的漆包线导出口,所述加热部包括带有网孔的耐热圆筒,以及嵌装在所述耐热圆筒内的电热器,该装置的加热机构设置的电热器利用电热管绕固定环进行设置,并嵌装在耐热圆筒的内侧,漆包线在穿过电热器时,使得每条漆包线都能受热均匀,软化处理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在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并不容易,它受原生产设备,环境等因素影响,它们具备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四大性能,退火的目的是使导体由于模具拉伸过程中因晶格变化而变硬的导线经过一定的温度加热,使分子晶格重排后恢复工艺要求的柔软度,同时除去拉伸过程中导体表面残留的润滑剂、油污等,使导线易于涂漆,保证漆包线的质量。
目前漆包线生产工艺的加热软化设备漆包线受热不均匀,在加热软化过程中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受热均匀,软化处理效率高的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包括加热箱,横放在所述加热箱中间部位的、且与加热箱通过螺钉固定的加热机构,以及穿过所述加热机构后进行软化的漆包线;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部,安装在所述加热部一端的漆包线导入口,以及安装在所述加热部另一端的漆包线导出口,所述加热部包括带有网孔的耐热圆筒,以及嵌装在所述耐热圆筒内的电热器。
作为优选,所述耐热圆筒为陶瓷圆筒。
作为优选,所述电热器包括电热管,套装在所述电热管两端的、且外接电源线的固定环。
作为优选,所述漆包线导入口包括与耐热圆筒通过螺钉固定的圆形盖板,以及与所述圆形盖板一体成型的锥形管口。
作为优选,所述漆包线导出口的结构与所述漆包线导入口的结构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箱包括加热箱体,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下端的进风管,以及安装在所述加热箱体上端的出风管。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装置的加热机构设置的电热器利用电热管绕固定环进行设置,并嵌装在耐热圆筒的内侧,漆包线在穿过电热器时,使得每条漆包线都能受热均匀,软化处理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图1中加热机构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耐热圆筒配合电热器的结构图;
图4为图3中电热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实施例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加热箱1,横放在所述加热箱1中间部位的、且与加热箱1通过螺钉固定的加热机构2,以及穿过所述加热机构2后进行软化的漆包线3。所述加热箱1包括加热箱体11,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11下端的进风管12,以及安装在所述加热箱体11上端的出风管13,通过出风管13能够将漆包线3在加热箱体11内加热产生的废气带出,利用外置的废气处理设备进行净化排放。
如图2-4所示,所述加热机构2包括加热部21,安装在所述加热部21一端的漆包线导入口22,以及安装在所述加热部21另一端的漆包线导出口23,所述加热部21包括带有网孔的耐热圆筒211,以及嵌装在所述耐热圆筒211内的电热器212。所述电热器212包括电热管2121,套装在所述电热管2121两端的、且外接电源线的固定环2122,具体的,电热管2121绕固定环2122分布,呈筒状设置,方便漆包线3由中间部位穿过,在使用时,电热管2121加热使得温度升高,从而对送入的漆包线进行软化处理。所述漆包线导入口22包括与耐热圆筒211通过螺钉固定的圆形盖板221,以及与所述圆形盖板221一体成型的锥形管口222,具体的,通过圆形盖板221能够稳定安装加热部21,即圆形盖板221能够与加热箱1进行抵接固定后,能够进一步稳定安装加热部2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耐热圆筒211为陶瓷圆筒,能够承受电热器212加热差生的高温,不易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漆包线导出口23的结构与所述漆包线导入口22的结构一致。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该装置的加热机构设置的电热器利用电热管绕固定环进行设置,并嵌装在耐热圆筒的内侧,漆包线在穿过电热器时,使得每条漆包线都能受热均匀,软化处理效率高。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包括加热箱,横放在所述加热箱中间部位的、且与加热箱通过螺钉固定的加热机构,以及穿过所述加热机构后进行软化的漆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部,安装在所述加热部一端的漆包线导入口,以及安装在所述加热部另一端的漆包线导出口,所述加热部包括带有网孔的耐热圆筒,以及嵌装在所述耐热圆筒内的电热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圆筒为陶瓷圆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器包括电热管,套装在所述电热管两端的、且外接电源线的固定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导入口包括与耐热圆筒通过螺钉固定的圆形盖板,以及与所述圆形盖板一体成型的锥形管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线导出口的结构与所述漆包线导入口的结构一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箱包括加热箱体,设置在所述加热箱体下端的进风管,以及安装在所述加热箱体上端的出风管。
CN202122642234.4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 Active CN216353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2234.4U CN216353566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2234.4U CN216353566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3566U true CN216353566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3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42234.4U Active CN216353566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35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30352U (zh) 一种高温纺丝箱体
CN216353566U (zh) 一种漆包线生产用加热软化装置
CN100491613C (zh) 一种生产石墨化纤维的方法及装置
CN203298484U (zh) 热风机
ATE445818T1 (de) Hochtemperatur-rohrofen für die pyrolyse
CN208258125U (zh) 一种悬链管路加热保温装置
CN108449819A (zh) 一种塑料球冠面红外焊接感应加热器
RU252118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секций трубной изоляции минеральной ваты
CN101984731B (zh) 一种单端石英玻璃电热管
CN109392204B (zh) 一种放热面为电绝缘面阻垢双流道环腔管电加热器
CN206650860U (zh) 一种高效发热元件结构
CN208227366U (zh) 塑料球冠面红外焊接感应加热器
CN204007117U (zh) 高频感应式保温炉
JPH04279259A (ja) セラミツク成形体又は異形断面体を製造する方法
CN109392202B (zh) 一种放热面为电绝缘材料面阻垢电加热器
CN206781068U (zh) 一种自动加热的复合外套修补装置
CN102252417B (zh) 用于腐蚀性液体的加热器
CN107633928B (zh) 清除支柱绝缘子涂层表面污秽的柔性模具
CN206886951U (zh) 一种新型多段式加热装置
CN205828026U (zh) 一种便于定位的玻璃纤维套管
CN103442471A (zh) 高频感应式预热炉
CN212576322U (zh) 一种新型加热装置
CN220892935U (zh) 一种玻璃纤维套管高温炉
CN110252834A (zh) 压力模具制造用加热处理装置及处理工艺
CN109817369A (zh) 一种光电复合自粘漆包线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