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2021U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2021U
CN216352021U CN202121990753.3U CN202121990753U CN216352021U CN 216352021 U CN216352021 U CN 216352021U CN 202121990753 U CN202121990753 U CN 202121990753U CN 216352021 U CN216352021 U CN 216352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functional component
electronic device
blocking piec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907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振启
车海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907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2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2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20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设置有显示装置;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连接,并具有设置输入装置的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上开设有开口;功能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并能通过所述开口脱离所述第二本体。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例如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其未配备可分离使用的功能部件或者配备可分离使用的功能部件时会对电子设备的结构优化造成限制,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设置有显示装置;
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连接,并具有设置输入装置的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上开设有开口;
功能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并能通过所述开口脱离所述第二本体。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功能部件上设置有电池以及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本体内设置有第二导电件,在所述功能部件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内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接触,以使所述第二本体能给所述电池充电。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功能部件包括第一无线部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二无线部件,所述功能部件从所述第二本体脱离后能与所述第二无线部件实现无线交互。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交互部件,能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实现与外界的交互;所述功能部件为第二交互部件,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脱离所述第二本体,以实现与外界的交互。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本体上活动的设置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至少能在所述功能部件进入所述开口时对所述开口实现封堵;
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为触摸板,所述触摸板为所述封堵件。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本体上活动的设置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至少能在所述功能部件进入所述开口时对所述开口实现封堵;
其中,
所述封堵件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二本体上,并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翻转以实现所述开口的开闭,且所述功能部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封堵件的内壁上,以使所述封堵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翻起时能带动所述功能部件从所述第二本体内移出。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封堵件的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所述封堵件的另一侧边缘能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翻转以实现所述开口的开闭;或者,
所述封堵件的两个相对边缘上均设置有凸出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封堵件的同一中心线上,且所述封堵件通过两个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以使设置在所述封堵件内壁上的所述功能部件能从所述第二本体内移出。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本体上活动的设置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至少能在所述功能部件进入所述开口时对所述开口实现封堵;
其中,
所述封堵件与所述第二本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封堵件与所述第二本体接合时实现对所述开口的封堵,在所述封堵件与所述第二本体分离时实现所述开口的开启;或者,所述封堵件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连接,并通过在所述第二本体上滑动以实现所述开口的开闭。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本体内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功能部件能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开口为所述功能部件进出所述容纳槽的开口。
优选的,上述电子设备中,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能对所述封堵件实现锁定以及解除锁定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通过对所述封堵件进行锁定能使所述开口保持闭合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本体的俯视图;
图2为封堵件未封堵开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封堵件封堵开口时功能部件位于开口中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3中:
1-第二本体,2-键盘,3-触摸板,4-第一表面,5-开口,6-功能部件,7-第二导电件,8-封堵件,9-卡止件,10-卡槽,11-锁定件,12-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在配备可分离使用的功能部件的同时还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主要包括第一本体(图中未示出)、第二本体1和功能部件6,其中,第一本体上设置有显示装置(图中未示出),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以及用于保证显示屏正常显示的电子器件,即第一本体为电子设备的具有显示功能的部分,例如笔记本电脑、翻盖手机的屏幕部分;第二本体1与第一本体转动连接,并且第二本体1具有设置输入装置的第一表面4,即第二本体1为电子设备的至少具有信息输入功能的部分,例如笔记本电脑、翻盖手机的按键部分,此输入装置可以为标示有数字、字母和/或符号的按键(即键盘2)和/或可以为用于控制显示界面上的箭头位置的触摸板3,当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时,设置有键盘2和/或触摸板3的第一表面4即为笔记本电脑的C面,在此基础之上,还在第一表面4上开设开口5;本申请中的功能部件6指的是能够实现特定功能并能够与电子设备的本体分离的部件,其与始终设置在第一本体或第二本体1内并能够实现特定功能的电子器件(例如主板、CPU、显卡、硬盘和显示屏等电子器件)不同,此功能部件6在电子设备上设置时,不将功能部件6设置在第一本体上,之所以如此设置,一方面是因为功能部件6自身具有一定的体积,将其设置在轻薄化程度较高的显示部分上会显著增加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对电子设备的轻薄化产生较大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在用户的使用过程中,可分离使用的功能部件6需要进出本体,如此就需要在本体上设置供功能部件6进出的开口5以使功能部件6可以与本体脱离,如果将开口5开设在笔记本电脑的A面上,会对电子设备的外形美观产生较大影响,而如果将开口5开设在B面上,则会导致显示面积的减小,严重影响电子设备的显示效果,基于此,本申请将功能部件6设置在第二本体1上,由于第二本体1本身即具有相对较大的厚度,令其容纳功能部件6对电子设备的整体厚度影响较小甚至不会产生影响,并且第二本体1的表面也具有足够大的用于开设开口5的面积,所以将功能部件6设置在第二本体1上有利于功能部件6的存放和取用,即功能部件6可以通过此开口5进入到第二本体1中以实现收纳,也可以通过此开口5从第二本体1中移出,即功能部件通过开口5能够和第二本体1脱离,并且用户可以使用脱离的功能部件6,进一步的,本申请将开口5开设在第一表面4上,由于此第一表面4为笔记本电脑的C面,其在笔记本电脑的结构强度方面起到的作用较小,所以在此面上开设开口5不会影响笔记本电脑的结构强度,并且由于用户在使用笔记本电脑时第一表面4位于朝向用户的一侧,所以将开口5设置在此面上也能够给用户存放和取用功能部件6提供便利;而功能部件6能够脱离第二本体1指的是功能部件6可以从第二本体1中完全取出,完全取出的功能部件6与第二本体1不存在接触或连接。具体的,功能部件6的类型可以有多种选择,本申请优选其为电子器件,例如耳机、麦克风等。
上述结构的电子设备,一方面,配备了能够与电子设备的本体分离使用的功能部件6,如此就能够给用户的使用提供方便,例如当电子设备突然收到音频或视频通话的邀请时,用户无需再临时到处查找自备的耳机,而可以直接将配备于电子设备内部的耳机取出使用即可,这不仅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了方便,而且用户也无需再额外自购耳机,节省了费用;另一方面,供功能部件6进出的开口5开设在了第二本体1的用于设置输入装置的第一表面4上,相对于将开口5开设在第二本体1的侧面(此侧面即为用于连接C面和D面的、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延伸的面,此侧面能够对第二本体1以及设置在第二本体1上的第一本体起到支撑作用)上的设置方式,由于第一表面4在电子设备的厚度方向上起到的支撑作用较小,所以在第一表面4上设置开口5可以降低对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强度的影响,甚至不对电子设备的整体结构强度造成影响,避免了结构可靠性的降低,使得电子设备的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再一方面,在将开口5设置在第二本体1侧面上时,为了减小结构强度降低的程度,会在第二本体1的壳体内壁上围绕开口设置加强筋,而该加强筋的设置会对电子设备的厚度减小造成限制(即为了保证加强筋对结构的加强效果,加强筋需要具有足够大的尺寸),使得电子设备的结构无法进一步优化,即电子设备无法设计的更加轻薄,不利于携带和外形美观的提升,而本申请的设置方式则避免了此情况(无需设置加强筋),令电子设备可以设计的更加轻薄(例如厚度保持在9mm以内);又一方面,由于电子设备的厚度较小,第二本体1的侧面面积较小,导致设置于其上的开口5的面积也较小或受到限制,而本申请将开口5设置在面积更大的第一表面4上,则能够使得开口5的面积更大,有利于功能部件6的取放。因此能够使得用户可以具有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中,功能部件6上设置有电池以及与电池电连接的第一导电件(图中未示出),如图2所示,第二本体1内设置有第二导电件7,在功能部件6位于第二本体1内时,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7接触(在后述的功能部件6设置于封堵件8的内壁上时,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7可以在开口之外实现接触),以使第二本体1能给电池充电。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使得第二本体1在对耳机、麦克风等功能部件6进行收纳的同时,还能够给功能部件6进行充电,即第二本体1利用功能部件6闲置的机会能够给功能部件6进行充电,从而保证功能部件6可以具有足够的电量以随时供用户使用并始终能够正常与本体配合工作,令电子设备的工作性能得到提升。具体的,为了便于进行取放以及充电操作,本申请优选第二导电件7可以为弹簧针,而第一导电件则为设置在功能部件6上的与弹簧针匹配的插槽,当功能部件6为耳机时,插槽可以设置在耳机的远离入耳部分的一端,并且优选用户将功能部件6放入到开口5的同时就能够实现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7的电导通,即放入操作也为电连接操作,并且在用户取出功能部件6的同时也能够使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7分离而实现断电操作,如此可以给用户的使用提供便利。此外,除了通过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7的插接而实现接触式充电的方式,功能部件6也可以采用不接触的无线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
具体的,功能部件6包括第一无线部件,电子设备具有第二无线部件,功能部件6从第二本体1脱离后能与第二无线部件实现无线交互。本申请设置可分离使用的功能部件6的目的就是为了令其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所以在功能部件6与第二本体1分离时需保证功能部件6可以正常工作,由于本申请中的功能部件6优选为耳机、麦克风等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器件,所以需要使被分离的功能部件6实现与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1的通信,而本申请为了提升功能部件6的使用灵活性,令用户可以更加方便的使用功能部件6,优选功能部件6与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1的通信方式为无线通信,因此令功能部件6和电子设备分别包括第一无线部件和第二无线部件,通过第一无线部件和第二无线部件的无线连接而实现第二本体1与脱离后的功能部件6之间信息的无线交互。具体的第一无线部件和第二无线部件可以为蓝牙模块、wifi模块等。此外,在不考虑使用灵活性和便捷性的前提下,功能部件6可以通过导线与第二本体1通信连接(但功能部件6自身未与第二本体1连接,即除了导线以外功能部件6和第二本体1之间不存在其他的机械连接结构,从而保证功能部件6与第二本体1的脱离),如此也能够保证功能部件6和第二本体1的正常配合工作。
另外,第一无线部件和第二无线部件在具备信息无线交互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即通过第一无线部件和第二无线部件的配合也可以实现功能部件6的无线充电,即功能部件6不仅在收纳于第二本体1内时可以实现有线充电或无线充电,而且也可以在穿戴于人体时实现无线充电,即在功能部件6工作的同时也可以对其进行充电,从而令功能部件6的工作可靠性得到提升,避免功能部件6在使用过程中电量不足的情况出现。
优选的,第二本体1上活动的设置有封堵件8,并且封堵件8至少能在功能部件6进入开口5时对开口5实现封堵。在第一表面4上开设开口5以供功能部件6进出的情况下,如果不对开口5进行封堵,而是令其始终处于敞开状态,不仅会降低功能部件6收纳的可靠性(即存在功能部件6从开口5中意外移出的情况),而且也会影响第二本体1的外形美观性,基于此,本申请优选在第二本体1上设置板状的封堵件8,当功能部件6位于第二本体1中时,封堵件8可以对第二开口5进行封堵,避免功能部件6的外露,而当需要取用功能部件6时,则可以对封堵件8进行操作以使开口5开启。具体的,功能部件6向开口5的移入操作和开口5的封堵操作可以先后进行,例如可以先将功能部件6移入到开口5中以实现功能部件6在第二本体1内的收纳,之后再对封堵件8进行操作以使其封堵开口5;或者,功能部件6的进出操作和开口5的封堵操作可以同时进行,例如图2和图3所示,在封堵件8的内壁(此内壁指的是开口5封堵状态下封堵件8的位于开口5中的壁面)上设置用于固定功能部件6的卡止件9(卡止件9与封堵件8可以为一体结构),卡止件9上设置有与功能部件6外形匹配的卡槽10,并且卡槽10内设置有第二导电件7,在收纳功能部件6时,先将开口5打开,使得封堵件8的内壁外露于第二本体1的外侧,然后将功能部件6卡入到卡槽10中,并保证第二导电件7与功能部件6上的第一导电件电连接(即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7在开口的外侧实现接触),之后令封堵件8对开口5进行封堵,如此就能够在封堵开口5的同时令功能部件6进入到开口5中,在封堵件8实现对开口5的封堵后,卡止件9上的第一导电件会与第二本体1内的电源导通而给功能部件6充电,当开口5再次打开时,即卡止件9和功能部件6随同封堵件8从开口5中移出而外露时,第一导电件和功能部件6均断电。并且,本申请优选将第二无线部件也设置在封堵件8的内壁上,或者说第二无线部件为卡止件9的组成部分,如此在功能部件6分离使用时,由于开口5开启,第二无线部件随着封堵件8的活动外露,所以功能部件6上的第一无线部件可以更好的与外露于第二本体1外侧的第二无线部件进行无线交互,第二本体1的壳体不会对无线信号造成干扰,提升了功能部件6的工作性能;当然,第二无线部件也可以固定设置在第二本体1的壳体内部。
在第二本体1上活动的设置有封堵件8且封堵件8至少能在功能部件6进入开口5时对开口5实现封堵的基础之上,封堵件8的设置方式及活动方式可以有如下多种选择。
对于封堵件8的设置方式,一种优选的方式为:输入装置为触摸板3,触摸板3为封堵件8。也就是说,本申请中提及的设置在第二本体1的第一表面4上的输入装置为用于控制显示界面上的箭头位置的触摸板3(当然,第一表面4上也可以同时设置键盘2),并且令触摸板3对开口5进行封堵,如此就能够使得触摸板3不仅具有触控功能而且还具有封堵功能,用户在存放或取用功能部件6时,对触摸板3进行操作(例如翻转触摸板3)而使开口5开启即可。通过如此设置,可以采用电子设备上的原有部件(即触摸板3)来封堵开口5,无需再增设专门用于封堵开口5的部件,节省了部件数量,降低了成本,并且也避免了电子设备外形结构的复杂化,提升了电子设备的外形美观程度。
此外,封堵件8另一种优选的设置方式可以为:令封堵件8为增设的、专门用于封堵开口5的部件,如此可以更加灵活的在第一表面4上选择开口5的位置,例如图1和图2所示,可以将功能部件6以及开口5的设置位置选择在触摸板3两侧的任一侧,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因增设功能部件6和开口5对第二本体1内电子器件的布局产生影响。
对于封堵件8的活动方式,第一种优选的方式为:如图2和图3所示,封堵件8转动的连接在第二本体1上,并通过相对于第一表面4翻转以实现开口5的开闭,且功能部件6可拆卸的设置在封堵件8的内壁上,以使封堵件8在相对于第一表面4翻起时能带动功能部件6从第二本体1内移出。即,此种方式如上面所述,将功能部件6卡止在了封堵件8的内壁上,并且将封堵件8转动的连接在了第二本体1上,从而实现进出操作和封堵操作的同时进行。
在封堵件8通过转动实现开口5开闭的基础之上,封堵件8的具体转动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例如图2和图3所示,令封堵件8的一侧边缘与第一表面4连接,封堵件8的另一侧边缘能相对于第一表面4翻转以实现开口5的开闭,即,封堵件8的第一侧边缘通过转轴或合页等部件与第二本体1的C面壳体转动连接,而封堵件8的第二侧边缘(此第二侧边缘与第一侧边缘平行)则为自由边缘,如此使得封堵件8类似于房门进行转动就能够实现开口5的开闭以及功能部件6的进出;或者,还可以令封堵件8的两个相对边缘上均设置有凸出的转轴,两个转轴位于封堵件8的同一中心线上,且封堵件8通过两个转轴与第二本体1连接,以使设置在封堵件8内壁上的功能部件6能从第二本体1内移出,即,令封堵件8以类似于旋转门的方式进行转动,通过封堵件8绕设置在其中心线上的转轴转动而实现开口5的开闭以及功能部件6的进出。
对于封堵件8的活动方式,第二种优选的方式为:令封堵件8与第二本体1可拆卸连接,在封堵件8与第二本体1接合时实现对开口5的封堵,并在封堵件8与第二本体1分离时实现开口5的开启。也就是说,令封堵件8能够从第二本体1上拆下,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接、插接或螺纹连接等,当需要打开开口5时,将封堵件8从第二本体1上拆下以使开口5开启。采用此种方式,可以令开口5更加充分的打开,进而可以给功能部件6的放入和取出操作提供更大便利。
在上述各种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均优选功能部件6通过卡止件9设置在封堵件8的内壁上,如此就能够实现进出操作和封堵操作的同时进行,令用户无需专门进行放入和取出的操作,简化了操作步骤,令用户的使用体验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当然,在上述各种设置方式和活动方式中,功能部件6也可以不设置在封堵件8的内壁上,而是设置在第二本体1内,用户可以在打开开口5后再进行功能部件6的取放操作。并且,在功能部件6设置于封堵件8的内壁上时,功能部件6的通、断电可以通过封堵件8的转动进行控制,即当封堵件8转动至封堵开口5的位置时功能部件6通电,当封堵件8转动至不封堵开口5的位置时,功能部件6断电。
此外,对于封堵件8的活动方式,还可以选用第三种优选的方式:封堵件8与第二本体1滑动连接,并通过在第二本体1上滑动以实现开口5的开闭。即,令封堵件8以类似于滑动门的方式进行滑动而实现开口5的开闭。在此种采用滑动的方式中,由于封堵件8的内壁不会显露于第二本体1的外表面,所以优选将功能部件6设置在第二本体1内,而不是将功能部件6设置在封堵件8的内壁上,这样能够方便用户对功能部件6进行取放操作。
另外,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上,开口5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电子设备具有第一交互部件,能通过第一开口实现与外界的交互;功能部件6为第二交互部件,能通过第二开口脱离第二本体1,以实现与外界的交互。本申请通过令开口5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能够丰富电子设备的功能,例如令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1内设置有扬声器(此扬声器即为第一交互部件),而第一开口则为开设在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1的壳体上的出声口,扬声器产生的声音可以通过第一开口传播至电子设备的外部以实现和用户的交互,从而令电子设备具有声音外放功能;和/或,电子设备的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1内设置有麦克风,而第一开口则为开设在第一本体和/或第二本体1的壳体上的进声口,用户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第一开口进入到电子设备的内部并被麦克风获取而实现交互,从而令电子设备具有声音获取功能。而第二开口则为上述的供功能部件6进出的开口5,当作为第二交互部件的功能部件6经第二开口移出第二本体1后就可以通过上述的第一无线部件和第二无线部件实现无线交互。
进一步的,本申请还优选第二本体1内设置有容纳槽,功能部件6能设置于容纳槽内,开口5为功能部件6进出容纳槽的开口5。此容纳槽为专门用于容纳功能部件6的结构,一方面其能够实现功能部件6的容纳空间与第二本体1内电子器件安装空间的隔离,使得开口5开启时不会令第二本体1内的电子器件外露而提升电子设备的美观;另一方面,当功能部件6不设置在封堵件8的内壁上而是设置在第二本体1内时,可以将设置在卡止件9上的卡槽10以及设置在卡槽10内的第二导电件7转移至容纳槽中(此情况下不再设置卡止件9),即在容纳槽的内壁上设置卡槽10和第二导电件7,如此就能够满足功能部件6在第二本体1内收纳的设计要求。
如图1-图3所示,第二本体1上还设置有能对封堵件8实现锁定以及解除锁定的锁定件11,此锁定件11通过对封堵件8进行锁定能使开口5保持闭合状态。设置锁定件11能够进一步提升封堵件8对开口5的封堵可靠性,避免开口5意外打开以及功能部件6的意外移出。此锁定件11例如为拨动开关或按压式弹簧开关等。当用户需要令开口5开启而取放功能部件6时,可以对锁定件11进行拨动操作或按压操作以使锁定件11解除对封堵件8的锁止,封堵件8会在弹性件12的驱动下自动弹起而实现开口5的自动打开(或者也可以用户手动翻转、拆卸或滑动封堵件8而使开口5开启),之后即可进行取放操作。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电子设备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本体,设置有显示装置;
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连接,并具有设置输入装置的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上开设有开口;
功能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并能通过所述开口脱离所述第二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功能部件上设置有电池以及与所述电池电连接的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二本体内设置有第二导电件,在所述功能部件位于所述第二本体内时,所述第一导电件和所述第二导电件接触,以使所述第二本体能给所述电池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功能部件包括第一无线部件,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二无线部件,所述功能部件从所述第二本体脱离后能与所述第二无线部件实现无线交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电子设备具有第一交互部件,能通过所述第一开口实现与外界的交互;所述功能部件为第二交互部件,能通过所述第二开口脱离所述第二本体,以实现与外界的交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本体上活动的设置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至少能在所述功能部件进入所述开口时对所述开口实现封堵;
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为触摸板,所述触摸板为所述封堵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本体上活动的设置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至少能在所述功能部件进入所述开口时对所述开口实现封堵;
其中,
所述封堵件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第二本体上,并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翻转以实现所述开口的开闭,且所述功能部件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封堵件的内壁上,以使所述封堵件在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翻起时能带动所述功能部件从所述第二本体内移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封堵件的一侧边缘与所述第一表面连接,所述封堵件的另一侧边缘能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翻转以实现所述开口的开闭;或者,
所述封堵件的两个相对边缘上均设置有凸出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位于所述封堵件的同一中心线上,且所述封堵件通过两个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以使设置在所述封堵件内壁上的所述功能部件能从所述第二本体内移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本体上活动的设置有封堵件,所述封堵件至少能在所述功能部件进入所述开口时对所述开口实现封堵;
其中,
所述封堵件与所述第二本体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封堵件与所述第二本体接合时实现对所述开口的封堵,在所述封堵件与所述第二本体分离时实现所述开口的开启;或者,所述封堵件与所述第二本体滑动连接,并通过在所述第二本体上滑动以实现所述开口的开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本体内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功能部件能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开口为所述功能部件进出所述容纳槽的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能对所述封堵件实现锁定以及解除锁定的锁定件,所述锁定件通过对所述封堵件进行锁定能使所述开口保持闭合状态。
CN202121990753.3U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352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90753.3U CN216352021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90753.3U CN216352021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2021U true CN216352021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84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90753.3U Active CN216352021U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20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05521B2 (en) Portable terminal
CN100450332C (zh) 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接口连接器盖子打开和关闭设备
US8446712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0005517A1 (en) Universal wrist-forearm docking station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WO2001086399A1 (fr) Dispositif de traitement d'informations
CN103427224B (zh) 移动终端
KR20150047781A (ko) 휴대용 컴퓨팅 디바이스 도킹장치
JP4555870B2 (ja) ユニット装着機構
CN105700629B (zh) 便携式电脑
CN216352021U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2002073255A (ja) キーボード入力装置
KR20110123898A (ko) 손목 시계형 단말기의 충전장치
CN209711865U (zh) 一种多功能笔记本
US772451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9412238A (zh) 一种充电盒
CN204178274U (zh) 键盘式底座
CN201118652Y (zh) 超薄双电池双模式操作无线电话装置
KR101474436B1 (ko) 휴대 단말기
JPWO2004099959A1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ユニット装着機構
CN201355825Y (zh) 手持终端装置
KR100842991B1 (ko) 무선마우스의 착탈 구조
CN220673913U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仓及应用于其的蓝牙耳机
CN208271138U (zh) 一种计算机折叠键盘
CN209731388U (zh) 一种手机壳
CN210039610U (zh) 一种可实现转动的音乐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