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1487U - 一种同轴远心镜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轴远心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1487U
CN216351487U CN202122935377.4U CN202122935377U CN216351487U CN 216351487 U CN216351487 U CN 216351487U CN 202122935377 U CN202122935377 U CN 202122935377U CN 216351487 U CN216351487 U CN 216351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focal length
power
coaxial
coaxial telecen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353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T Machine 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T Machine 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T Machine 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T Machine 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353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1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1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14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器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同轴远心镜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前组A、分光棱镜P、光阑S和后组B;所述前组A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G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G2、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G3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G4;所述后组B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G5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G6;所述前组A的组合焦距为fA,所述后组B的组合焦距为fB,其中,0<|fA/fB|<0.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同轴远心镜头,能有效满足大倍率、高分辨率和大像面的应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同轴远心镜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轴远心镜头。
背景技术
在精密光学测量系统中,使用普通工业镜头会存在物距变化造成放大倍率的不同、有视差、畸变大等问题,难以满足高精度的检测要求,而远心镜头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上述问题,它可以在一定的物距范围内,使得到的图像放大倍率不会随物距的变化而变化,该优势使其迅速在精密测量检测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目前市面上高分辨率的远心镜头集中在低放大倍率上,放大倍率为1倍以上的远心镜头的光圈比较小,即便有也是分辨率不高,同时,目前的远心镜头像面大小大多只支持2/3英寸及以下的相机,已不满足一些高放大倍率、高分辨率和大像面的应用要求。
因此,需要对现有远心镜头进行改进,以使其满足大倍率、高分辨率和大像面的应用要求。
本背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被包括用于增强本公开内容的背景的理解,且因此可包含不形成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当前已经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轴远心镜头,能有效满足大倍率、高分辨率和大像面的应用要求。
为达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轴远心镜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前组A、分光棱镜P、光阑S和后组B;
所述前组A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G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G2、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G3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G4;
所述后组B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G5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G6;
所述前组A的组合焦距为fA,所述后组B的组合焦距为fB,其中,0<|fA/fB|<0.35。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G1为凸向像方的弯月透镜,所述第二透镜G2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G3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四透镜G4为双凸透镜。
可选的,所述第二透镜G2和所述第三透镜G3组合成胶合透镜U1。
可选的,
所述第一透镜G1的焦距为f1,其中,0.8<|f1/fA|<2;
所述第二透镜G2的焦距为f2,其中,0.5<|f2/fA|<1.3;
所述第三透镜G3的焦距为f3,其中,0.35<|f3/fA|<1;
所述第四透镜G4的焦距为f4,其中,0.5<|f4/fA|<1.5。
可选的,
所述第二透镜G2的折射率为n2,阿贝数为v2,其中:1.45<n2<1.55,70<v2<85。
可选的,所述第五透镜G5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G6为凸向物方的弯月透镜或者平凸透镜。
可选的,所述第五透镜G5的焦距为f5,所述第六透镜G6的焦距为f6,其中,0.3<|f5/f6|<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同轴远心镜头,通过合理的透镜组合设计和焦距参数匹配,用较少的镜片数量,实现了一种拥有较高的放大倍率和分辨率,最大可支持1.1英寸相机的光学系统,经济效益较高,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同轴远心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同轴远心镜头的光路图;
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同轴远心镜头的MTF(调制传递函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此外,术语“长”“短”“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展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此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进行操作,以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同轴远心镜头,适用于精密测量检测的应用场景,其通过合理的透镜组合设计和焦距匹配,能在保证高分辨率的同时达到1倍以上的放大倍率和支持2/3英寸以上的相机,甚至可支持1.1英寸的相机,能有效满足大倍率、高分辨率和大像面的应用要求。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同轴远心镜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前组A、分光棱镜P、光阑S和后组B;
所述前组A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G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G2、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G3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G4;
所述后组B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G5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G6;
所述前组A的组合焦距为fA,所述后组B的组合焦距为fB,其中,0<|fA/fB|<0.35。
其中,光阑S位于第五透镜G5的前面,所述分光棱镜P设置在第四透镜G4与光阑S之间,可以通过分光棱镜P导入同轴照明光源或其他成像系统。
可选的,所述第一透镜G1为凸向像方的弯月透镜,所述第二透镜G2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G3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四透镜G4为双凸透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G1为高折射率的玻璃材质,使用高折射率的玻璃材质可以减小第一透镜G1的曲率,从而减少高级像差,降低公差敏感度;同时第一透镜G1为弯向物面的弯月结构,也是为了减少球差等像差。
可选的,所述第二透镜G2和所述第三透镜G3组合成胶合透镜U1,胶合透镜U1可以校正光学系统的色差。
可选的,
所述第一透镜G1的焦距为f1,其中,0.8<|f1/fA|<2;
所述第二透镜G2的焦距为f2,其中,0.5<|f2/fA|<1.3;
所述第三透镜G3的焦距为f3,其中,0.35<|f3/fA|<1;
所述第四透镜G4的焦距为f4,其中,0.5<|f4/fA|<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透镜G2的折射率为n2,阿贝数为v2,其中:1.45<n2<1.55,70<v2<85。
可选的,所述第五透镜G5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G6为凸向物方的弯月透镜或者平凸透镜。由第五透镜G5和第六透镜G6组成的后组B可以平衡前组A的剩余像差,分离的正负透镜组合可以校正场曲。
可选的,所述第五透镜G5的焦距为f5,所述第六透镜G6的焦距为f6,其中,0.3<|f5/f6|<0.9。
以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设置给出具体实施例来解释说明。
示例性的同轴远心镜头的各透镜数据如下表1所示,光路图如图2所示,对应的MTF图如图3所示。
表1光学系统各透镜的参数汇总表
表面 半径(mm) 厚度(mm) 折射率 阿贝数
G1前表面 -256.2 4.53 1.9 -
G1后表面 -64.56 24.61
G2前表面 58.17 6.59 1.5 81.6
G2、G3胶合面 -39.74 2.14 1.85 -
G3后表面 242.03 21.29
G4前表面 39.65 10 1.5 -
G4后表面 -100.96 5.33
分光棱镜P 20 1.52 64.2
3
光阑S 18.29
G5前表面 -17.05 5 1.5 -
G5后表面 32.32 14.54
G6前表面 35.31 6 2 -
G6后表面 538.2 18.27
像面
在上表1所示的同轴远心镜头中,工作距离为114mm,物像共轭距为273.6mm,像面大小为18.4mm,工作F数为7.0,放大倍率为1.0倍。
其中,
前组A的组合焦距为fA=60.37mm;后组B的组合焦距为fB=1140.87mm;
第一透镜G1的焦距为f1=93.77mm;第二透镜G2的焦距为f2=48.16mm;第三透镜G3的焦距为f3=-39.62mm;第四透镜G4的焦距为f4=58.16mm;第五透镜G5的焦距为f5=-21.52mm;第六透镜G6的焦距为f6=37.25mm。
它们满足以下关系式:
0<(|fA/fB|=0.05)<0.35;0.8<(|f1/fA|=1.55)<2;
0.5<(|f2/fA|=0.8)<1.3;0.35<(|f3/fA|=0.66)<1;
0.5<(|f4/fB|=0.96)<1.5;0.3<(|f5/f6|=0.58)<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同轴远心镜头,通过合理的透镜组合设计和焦距参数匹配,用较少的镜片数量,实现了一种拥有较高的放大倍率和分辨率,最大可支持1.1英寸相机的光学系统,经济效益较高,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同轴远心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方到像方依次设置前组A、分光棱镜P、光阑S和后组B;
所述前组A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G1、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G2、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G3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G4;
所述后组B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G5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G6;
所述前组A的组合焦距为fA,所述后组B的组合焦距为fB,其中,0<|fA/fB|<0.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远心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G1为凸向像方的弯月透镜,所述第二透镜G2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三透镜G3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四透镜G4为双凸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远心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G2和所述第三透镜G3组合成胶合透镜U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轴远心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G1的焦距为f1,其中,0.8<|f1/fA|<2;
所述第二透镜G2的焦距为f2,其中,0.5<|f2/fA|<1.3;
所述第三透镜G3的焦距为f3,其中,0.35<|f3/fA|<1;
所述第四透镜G4的焦距为f4,其中,0.5<|f4/fA|<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轴远心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透镜G2的折射率为n2,阿贝数为v2,其中:1.45<n2<1.55,70<v2<8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远心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G5为双凹透镜,所述第六透镜G6为凸向物方的弯月透镜或者平凸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轴远心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G5的焦距为f5,所述第六透镜G6的焦距为f6,其中,0.3<|f5/f6|<0.9。
CN202122935377.4U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同轴远心镜头 Active CN216351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5377.4U CN216351487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同轴远心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5377.4U CN216351487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同轴远心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1487U true CN216351487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4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35377.4U Active CN216351487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同轴远心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14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3199B (zh) 一种长工作距离大倍率物方远心显微光学系统
CN107884916B (zh) 一种定焦双侧远心光学镜头
CN115128782B (zh) 一种高倍率长工作距同轴照明远心光学系统及镜头
CN110007448B (zh) 一种超低畸变的双远心光学系统
CN114019665A (zh) 显微镜物镜
CN109633874B (zh) 一种远心镜头
CN216351480U (zh) 一种双远心工业镜头
JPH10268188A (ja) 低照度撮影用大口径レンズ
CN111399198A (zh) 一种双远心镜头
CN109031619B (zh) 一种超广角医用内窥镜镜头
CN216351487U (zh) 一种同轴远心镜头
CN112285888B (zh) 一种大光圈fa镜头
CN216310398U (zh) 一种物方远心镜头
CN209765150U (zh) 一种超低畸变的双远心光学系统
CN209858836U (zh) 一种双远心镜头
JP2002098889A (ja) 撮像レンズ
CN110646916B (zh) 光学镜头
CN111323890B (zh) 光学镜头及包括该光学镜头的成像设备
CN208013519U (zh) 一种高性能可见光长焦距镜头
CN109307919B (zh) 光学镜头
CN114326063B (zh) 一种高倍率远心镜头
CN218181196U (zh) 一种工业微距镜头
CN114384676B (zh) 一种消色差物方远心镜头
CN214669833U (zh) 一种超大光圈观瞄镜镜头组件及观瞄镜
CN211857044U (zh) 一种双远心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