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6458U - 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6458U
CN216346458U CN202121455410.7U CN202121455410U CN216346458U CN 216346458 U CN216346458 U CN 216346458U CN 202121455410 U CN202121455410 U CN 202121455410U CN 216346458 U CN216346458 U CN 2163464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ng arm
driver
flow dividing
smok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5541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英文
王奥博
陈永祥
吴谢军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5541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64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64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64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包括:具有两个燃烧器的灶具模块;机头组件,其具有集烟腔和连通集烟腔的一个进风口;分流组件,其包括分流件、驱动器和摆臂,分流件竖向设置于集烟腔内且其一端活动连接机头组件,并且分流件将集烟腔分隔为左风道和右风道,驱动器设置于机头组件上,且其输出端通过摆臂连接分流件;风柜组件,其有选择性地连通左风道和/或右风道;识别模块设置于机头组件上;控制模块,其分别电连接识别模块、驱动器和风柜组件。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智能分配风量,改善集成灶产品单灶使用时因烟机不能实现左右分流导致的能量浪费、空气流速低、动压小、左右吸烟效果不佳和爆炒溢烟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集成灶产品在排烟方式上多为侧吸下排式,即通过灶台背部的机头拢烟,再由集成在灶台下方的风柜组件排出。与传统烟机相比,集成灶产品烟机部分在设计上受限制的条件更多,且进风口位置通常不可变,究其主要原因在于集成灶嵌入式产品的空间需求迫使烟机模块设计空间很小。
为保证用户使用时所需的风量,集成灶风柜组件的叶轮设计直径更大,工作时转速更高,但是带来工作噪声大,较传统烟机更难控制。其次,集成灶的烟机部分属侧吸下排,其进风口位置更接近油烟发生源,烹饪时所产生的小量油烟其吸排效果更佳,但是爆炒时蒸腾的油烟量大且具有较大的动能,侧吸下排的方式吸排烟效果比传统的欧式或中式烟机差,容易出现爆炒时溢烟、油烟排不尽现象,危害身体健康并污染厨房环境。
另外,现有集成灶产品在设计时多采用单风机单进风口方案,即在风机工作时产品进风口的左右两边同时进风。当用户仅使用单边灶头时,不工作的一边进风口便会导致能量损失,并且因进风口无法实现左右分流,较大的进风面积也会导致在固定风量的前提下进风口左右两边的空气流速变小,动压不足,反应后果为吸烟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可实现智能分配风量,改善集成灶产品单灶使用时,因烟机不能实现左右分流导致的能量浪费、空气流速低、动压小、左右吸烟效果不佳和爆炒溢烟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应用该集成灶的控制方法。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包括:灶具模块,所述灶具模块具有左右并排布置的两个燃烧器;机头组件,所述机头组件具有集烟腔和连通所述集烟腔的一个进风口;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包括分流件、驱动器和摆臂,所述分流件竖向设置于所述集烟腔内且其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机头组件,并且所述分流件将所述集烟腔分隔为左风道和右风道,所述驱动器设置于所述机头组件上,且其输出端通过所述摆臂连接所述分流件;风柜组件,所述风柜组件有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左风道和/或所述右风道;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头组件上,用于获取所述进风口左右两侧的油烟参数,或者用于获取所述左风道和所述右风道的油烟参数;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识别模块、所述驱动器和所述风柜组件。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件的上端与所述机头组件可转动连接,所述分流件靠近所述摆臂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沿所述分流件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且所述滑槽与所述摆臂远离所述驱动器的一端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件靠近所述摆臂的一侧设有缺口,所述滑槽设置于所述缺口处并朝向所述摆臂开口,所述摆臂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缺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设置于所述缺口处并紧固连接所述分流件,在所述导向件上设有朝向所述摆臂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构成所述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滑块,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摆臂远离所述驱动器的一端,所述摆臂与所述滑槽通过所述滑块相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集烟腔的前侧壁上端中部,在所述固定座内或者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集烟腔的前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安装腔,所述固定座设有朝向所述摆臂并连通所述安装腔的通孔,所述驱动器固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其输出端穿过所述通孔并连接所述摆臂。
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座或者所述机头组件设有朝向所述分流件的定位部,所述分流件的上端与所述定位部可转动连接。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集烟腔的前侧壁上端中部设有横向布置的限位槽,所述分流件的上端设有朝向所述限位槽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摆臂远离所述驱动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分流件的中部或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组件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集烟腔的前侧壁上端中部,在所述固定座内或者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集烟腔的前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安装腔,所述固定座设有朝向所述摆臂并连通所述安装腔的通孔,所述驱动器固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其输出端穿过所述通孔并连接所述摆臂。
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座或者所述机头组件设有朝向所述分流件的定位部,所述分流件对应所述定位部的位置处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沿所述分流件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定位部可活动的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模块包括分别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两个油烟参数检测单元,两个所述油烟参数检测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左风道和所述右风道内,或者两个所述油烟参数检测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左右两侧。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集成灶的控制方法,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用如上所述的集成灶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灶具模块点火工作;
S2,获取进风口左侧或者左风道的第一油烟参数,同时获取进风口右侧或者右风道的第二油烟参数,其中,所述油烟参数为油烟温度或者油烟浓度;
S3,判断所述第一油烟参数与所述第二油烟参数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是则进入步骤S5,如否则转入步骤S4;
S4,控制分流件处于垂直位置,然后返回步骤S1;
S5,获取进风口左侧或者左风道的第一瞬时油烟参数差值,或者获取进风口右侧或者右风道的第二瞬时油烟参数差值;
S6,判断所述第一瞬时油烟参数差值或者所述第二瞬时油烟参数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参考值,如是则控制分流件处于偏右位置,如否则控制分流件处于偏左位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灶具模块点火工作之前,获取并判断驱动器的工作参数是否等于预设参数,如是则控制分流件保持垂直位置,如否则控制驱动器工作以使分流件恢复至垂直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集成灶,通过在集烟腔内增设分流组件,将集烟腔分隔为通气面积可变的左风道和右风道,并且通过识别模块来获取进风口左右两侧或者左风道和右风道的油烟参数,控制模块可根据所获取的油烟参数,控制驱动器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智能分配左风道和右风道的风量,改善集成灶产品单灶使用时因烟机不能实现左右分流导致的能量浪费、空气流速低、动压小、左右吸烟效果不佳和爆炒溢烟等问题,实现最优排烟,有效解决爆炒溢烟问题;
2、通过将分流组件的分流件竖向设置于集烟腔内,以使分流件处于垂直位置时,使左风道和右风道的风速稳定、风压均匀,确保左右两侧进风口的吸烟效果达到最佳,同时可以减少风道内流动气体的紊流现象,降低工作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集成灶的灶具模块处于不工作或者双灶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隐去了机头组件的后侧壁;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挡烟板与分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分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分流组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集成灶的左侧燃烧器处于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隐去了机头组件的后侧壁;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集成灶的右侧燃烧器处于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隐去了机头组件的后侧壁;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挡烟板与分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分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分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集成灶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包括灶具模块1、机头组件2、分流组件3、风柜组件(图中未示出)、识别模块4、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油网结构5和机架6,其中,灶具模块1安装于机架6的顶部,且其具有左右并排布置的两个燃烧器11,以便于用户可以单灶或者双灶使用。机头组件2设置于机架6的顶部并位于灶具模块1的后侧,并且机头组件2具有集烟腔(图中未示出)、连通集烟腔的一个进风口(图中未示出)、及位于进风口上方的置物台21,在进风口处设有油网结构5。
分流组件3包括分流件31和驱动器32,分流件31竖向设置于集烟腔内且其一端活动连接机头组件1,并且分流件31将集烟腔分隔为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进风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连通左风道201的入口和右风道202的入口;驱动器32设置于机头组件2上且其输出端通过摆臂33连接分流件31,这样,驱动器32能够通过摆臂33推动分流件31转动,以调整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的通气面积。风柜组件设置于机架6内,且其有选择性地连通左风道201的出口和/或右风道202的出口。识别模块4设置于机头组件2上,用于获取进风口左右两侧的油烟参数,或者用于获取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的油烟参数。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识别模块4、驱动器32和风柜组件,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识别模块4检测到的油烟参数,控制风柜组件和驱动器32的工作状态,并且根据油烟参数可精准识别出两个燃烧器11的使用状态。
本实施例的驱动器32,其可驱动分流件31在垂直位置、偏左位置和偏右位置之间摆动。如图3所示,当识别出左右两侧的燃烧器11同时使用时,驱动器32通过摆臂33推动分流件31处于垂直位置,以使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的风速稳定、风压均匀,确保左右两侧进风口的吸烟效果达到最佳,此时,由于分流件31的垂直设置,可以减少风道内流动气体的紊流现象,降低工作噪声。
如图6所示,当识别出左侧燃烧器11工作、右侧燃烧器11不工作时,通驱动器32 控制分流件31朝向右风道202转动,以使分流件31处于偏右位置,此时,右风道202的通气面积减小、左风道201的通气面积增大,使进风口左侧吸烟风量变大,右侧吸烟风量变小,在风量一定的情况下,进风口左侧空气流速增加,提高进风口左侧的动压,显著提升左侧的吸烟效果,实现最优排烟,有效解决爆炒溢烟问题。反之,如图7所示,当识别出左侧燃烧器11不工作、右侧燃烧器11工作时,驱动器32控制分流件31朝向左风道201转动,以使分流件31处于偏左位置,此时,左风道201的通气面积减小、右风道202的的通气面积增大,在风量一定的情况下,进风口右侧空气流速增加,提高进风口右侧的动压,显著提升右侧的吸烟效果。
可见,本实施例的集成灶,通过在集烟腔内增设分流组件3,将集烟腔分隔为通气面积可变的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并且通过识别模块4来获取进风口左右两侧或者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的油烟参数,控制模块可根据所获取的油烟参数,控制驱动器32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智能分配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的风量,改善集成灶产品单灶使用时因烟机不能实现左右分流导致的能量浪费、空气流速低、动压小、左右吸烟效果不佳和爆炒溢烟等问题,实现最优排烟,有效解决爆炒溢烟问题。另外,通过将分流组件3的分流件31竖向设置于集烟腔内,以使分流件31处于垂直位置时,使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的风速稳定、风压均匀,确保左右两侧进风口的吸烟效果达到最佳,同时可以减少风道内流动气体的紊流现象,降低工作噪声。
如图1-3所示,机头组件2包括置物台21、背板22和挡烟板23,在背板22的正面设有具有朝前和朝上开口的腔体(图中未示出),腔体的朝上开口构成进风口,并且朝上开口贯穿腔体的顶部,以使单个进风口的进烟面积更大,适配于两个燃烧器11的拢烟。挡烟板 23连接于腔体的朝前开口处并且共同限定出集烟腔。置物台21设置于背板22的正面上端,用于放置物品,还用于挡烟,防止油烟向上逃逸。
优选地,在挡烟板23的背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挂板231,在腔体的左右两侧壁内侧分别设有定位柱,安装时,挂板231与定位柱相卡接,并且挡烟板23覆盖腔体的靠前开口。
如图3-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流件31为导流板,该导流板竖直设置于集烟腔的中间位置,以使导流板处于垂直位置时,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的通气面积相等,并且分流件31处于垂直状态时,可以将其上的油滴引流至风柜组件,避免油烟沉积于导流板。
优选地,分流件31的上端与的挡板板23背面上端中部可转动连接,分流件31靠近摆臂33的一侧设有滑槽301,该滑槽301沿分流件31的长度方向布置且朝向摆臂33开口,摆臂33远离驱动器32的一端与滑槽301滑动连接,这样,通过摆臂33与滑槽301配合,使驱动器32与分流件31可靠传动连接,以确保驱动器31能够通过摆臂33带动分流件31转动。另外,摆臂33带动分流件31移动至垂直位置时,摆臂33和滑槽301也呈垂直布置,可将附着于其上的油滴引流至风柜组件,避免油烟沉积于摆臂33上。
优选地,通过对导流板长度和宽度的合理设计,并且通过对导流板转动角度的控制,可实现精准分配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的风量,以使一侧风道的风量最大,另一侧风量最小。本实施例的分流件31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段3111、中段3112和自由段3113,连接段3111可转动连接挡板板23的背面上端中部,自由段3113的宽度小于所述中段3112的宽度,这样,通过将自由段3113的宽度设计小于所述中段3112的宽度,利于减轻自由段3113的重量,更加容易带动分流件31的自由段3113摆动。
更优选地,分流件31靠近摆臂33的一侧设有缺口311,该缺口311位于连接段3111与驱动器32之间,滑槽301和摆臂33均设置于缺口311处,这样,通过增设缺口311,为滑槽301和摆臂33的装配预留安装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器32安装于集烟腔内部并连接或贴近挡烟板23,以将驱动器31隐藏在机头组件1内部,同时便于驱动器31与分流件31传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分流组件3还包括导向件34,导向件34设置于缺口311处并紧固连接分流件31,在导向件34上设有朝向摆臂33开口的凹槽,凹槽构成滑槽301,这样,通过在导向件34设置构成滑槽301的凹槽,使滑槽301与分流件31呈分体式结构,便于滑槽301 加工的同时,利于提升滑槽301的强度。
如图5所示,优选地,分流件31上端靠近缺口311的一侧一体成型设置有朝外延伸的两个翻边311,两个翻边312间隔并排并且朝向相反布置,导向件34与两个翻版312分别通过螺钉相紧固连接,以确保导向件34的连接强度和牢固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滑槽301焊接于分流件31的连接段3111,或者将滑槽301一体成型设置于分流件31的连接段3111上。
优选地,分流组件3还包括滑块35,滑块35设置于摆臂33远离驱动器32的一端,摆臂33与滑槽301通过滑块35相滑动连接,这样,通过滑块35的设置,使得摆臂33与分流件31可靠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滑块35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部和球形部,其中,连接部与摆臂33远离驱动器的一端通过螺钉紧固连接,球形部与滑槽301滑动连接。
如图4-5所示,优选地,分流组件3还包括固定座36,固定座36连接于集烟腔的前侧壁(即挡板板23背面)的上端中部,在固定座36内或者在固定座36与集烟腔的前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安装腔,并且固定座36设有朝向摆臂33并连通安装腔的通孔362。驱动器32 固设于安装腔内,且其输出端穿过通孔362并连接摆臂33。由此,通过增设固定座36,并且在固定座36内或者在固定座36与集烟腔的前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安装腔,便于驱动器32安装的同时,实现将驱动器32隐藏在安装腔内,避免驱动器32受到油烟干扰,提升驱动器32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36具有朝向挡烟板23开口的空腔361,固定座36固设于挡烟板23的背面并抵接挡烟板23,空腔361和挡烟板23共同限定出相对密封的安装腔,这样,通过将安装腔设计为挡烟板23与固定座36的空腔361共同限定出,充分利用挡烟板23的同时,可以减少固定座36的加工用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固定座36设计为分体式的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彼此相连,并在上下两部分之间限定出一安装腔。
优选地,在固定座36或者机头组件2的挡烟板23背面设有朝向分流件31的定位部363,本实施例将定位部363设置在固定座36上,并使定位部363位于安装腔的上方,以避免因定位部363的设置而影响到摆臂33的工作。分流件31靠近进风口的一端与定位部363 可转动连接。
如图2所示,优选地,识别模块4可以设计为包括分别电连接控制模块的两个油烟参数检测单元,两个油烟参数检测单元分别设置于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内,或者两个所述油烟参数检测单元41分别设置于所述进风口的左右两侧。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油烟参数检测单元分别设置于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内,这样,通过两个油烟参数检测单元,可分别检测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内的油烟参数。
优选地,油烟参数检测单元为测温单元或者油烟浓度检测单元。当油烟参数检测单元为测温单元时,油烟参数对应为油烟温度。当油烟参数检测单元为油烟浓度检测单元时,油烟参数对应为油烟浓度,这样,通过两个油烟浓度检测单元,可分别检测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内的油烟浓度,以使控制模块可以根据检测到的油烟浓度值,精准识别出两个燃烧器11的工作状态。
当两个燃烧器11同时工作时,由于两个燃烧器11烹饪的食物不同,所产生的油烟浓度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当两个燃烧器11工作产生的油烟浓度不同时,控制模块可控制驱动器32工作,以使分流件31略朝向油烟浓度小的一侧偏移,这样,可通过风量分配,使得油烟浓度大的一侧的动压更大,利于提升油烟浓度大的一侧的吸烟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在于,分流件31结构不同,并且分流件31与机头组件1和摆臂33的连接方式不同,以使分流件31的运动方式不同。如图8-9所示,在集烟腔的前侧壁(即挡烟板23背面)上端中部设有横向布置的限位槽203,分流件31的上端设有朝向限位槽203的滑动部313,滑动部313与限位槽203滑动连接,驱动器32和摆臂33位于限位槽203的下方,摆臂33远离驱动器32的一端连接分流件31的中部或者下端。
可见,通过将分流件31的上端滑动连接挡烟板23的背面上端中部,并且分流件31的中部或者下端由驱动器32通过摆臂33来驱动左右转动,当驱动器32推动分流件31沿左右方向转动时,分流件31的上端能够同步沿着限位槽203的长度方向左右滑动。在本实施例中,分流件31的上端的滑动方向设计为与分流件31下端的转动方向相反,以使分流件31的下端处于偏左位置或者偏右位置时,风量和动压更大一侧的风道的单位进风面积减少,利于提升增大进风速度,但是不利于降低吸烟噪音。
优选地,在挡烟板2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一横向布置的限位件232,该限位件232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卡槽,该卡槽3构成限位槽203。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分流件31,其包括彼此相连的连接面3114和分流面3115,在连接面3114的上端设有滑动部313。固定座36连接于集烟腔的前侧壁上端中部并位于限位槽203的下方,驱动器32固设于安装腔内且其输出端穿过通孔362并连接摆臂33,摆臂33 远离驱动器32的一端与连接面3114通过铆接轴连接。
优选地,在固定座36或者机头组件2的挡烟板23背面设有朝向分流件31的定位部363,本实施例将定位部363设置在固定座36上并位于安装腔的上方,以避免因定位部363的设置而影响到摆臂33的工作。分流件31的连接面3114在对应定位部363的位置处设有导向槽314,导向槽314沿分流件31的长度方向布置,定位部363可活动的插设于导向槽314内,这样,通过定位部363与导向槽314配合,对分流件31的运动起到更好的导向作用。
实施例3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不同点在于,本实施例省去了位部363与导向槽314的配合结构,并且改变分流件31的运动方式,即将分流件31的上端的滑动方向设计为与分流件31下端的转动方向相同,以使分流件31的下端处于偏左位置或者偏右位置时,以使分流件31运动至偏左位置或者偏右位置时,风量且动压大一侧的风道的上端单位进风面积更大,利于提升单灶使用时的进烟面积,提升拢烟效果。
实施例4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灶的控制方法,其应用如实施例1-3中任一所示的集成灶,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灶具模块1点火工作;
S2,获取进风口左侧或者左风道201的第一油烟参数,同时获取进风口右侧或者右风道202的第二油烟参数,其中,油烟参数为油烟温度或者油烟浓度;
具体地,通过靠左油烟参数检测单元来获取进风口左侧或者左风道201的第一油烟参数,同时通过靠右油烟参数检测单元来进风口右侧或者右风道202的第二油烟参数。
S3,判断第一油烟参数与第二油烟参数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是则进入步骤S5,如否则转入步骤S4;
具体地,根据所获取的第一油烟参数与第二油烟参数,控制模块判断|第一油烟参数 -第二油烟参数|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果|第一油烟参数-第二油烟参数|>预设值,则表明灶具模块1正在使用一个燃烧器11,即使用单灶。如果|第一油烟参数-第二油烟参数|≤预设值,则表明灶具模块1正在使用两个燃烧器11,即使用双灶。
S4,控制分流件31处于垂直位置,然后返回步骤S1;
具体地,当判断出灶具模块1正在使用两个燃烧器11时,控制分流件31处于垂直位置,以使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的风速稳定、风压均匀,确保左右两侧进风口的吸烟效果相同并且达到最佳,此时,分流件31呈垂直设置,可以减少风道内流动气体的紊流现象,降低工作噪声,同时可以避免分流件31沉积油烟。
S5,获取进风口左侧或者左风道201的第一瞬时油烟参数差值,或者获取进风口右侧或者右风道202的第二瞬时油烟参数差值;
S6,判断第一瞬时油烟参数差值或者第二瞬时油烟参数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参考值,如是则控制分流件31处于偏右位置,如否则控制分流件31处于偏左位置。
具体地,当判断出灶具模块1正在使用单个燃烧器11时,通过获取并分析进风口左侧或者左风道201的第一瞬时油烟参数差值与参考值的对比结果,或者获取并分析进风口右侧或者右风道202的第二瞬时油烟参数差值与参考值的对比结果,可精准识别出是左侧还是右侧的燃烧器11在使用。当第一瞬时油烟参数差值或者第二瞬时油烟参数差值大于或等于参考值,表明左侧的燃烧器11在使用,此时控制分流件31处于偏右位置,以使左风道201的风量和动压更大,显著提升左侧的吸烟效果;反之,控制分流件31处于偏左位置,以提升右侧的吸烟效果。
可见,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其通过根据两个燃烧器11工作产生的油烟参数不同,对驱动器32进行逻辑控制,以使分流件31所处位置适配于两个燃烧器11的工作状态,从而实现智能分配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的风量,改善集成灶产品单灶使用时因烟机不能实现左右分流导致的能量浪费、空气流速低、动压小、左右吸烟效果不佳和爆炒溢烟等问题,实现最优排烟,有效解决爆炒溢烟问题。
优选地,在灶具模块1点火工作之前,获取并判断驱动器32的工作参数是否等于预设参数,其中,工作参数为瞬时电流,预设参数为驱动器空载电流。当驱动器32的工作参数等于预设参数时,则控制分流件31保持垂直位置;当驱动器32的工作参数不等于预设参数时,则控制驱动器32工作以推动分流件31恢复至垂直位置。由此,通过在灶具模块1点火工作之前,获取并判断驱动器32的工作参数是否等于预设参数,可确保灶具模块1在点火工作时,分流件31处于垂直位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
灶具模块(1),所述灶具模块(1)具有左右并排布置的两个燃烧器(11);
机头组件(2),所述机头组件(2)具有集烟腔和连通所述集烟腔的一个进风口;
分流组件(3),所述分流组件(3)包括分流件(31)、驱动器(32)和摆臂(33),所述分流件(31)竖向设置于所述集烟腔内且其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机头组件(2),并且所述分流件(31)将所述集烟腔分隔为左风道(201)和右风道(202),所述驱动器(32)设置于所述机头组件(2)上,且其输出端通过所述摆臂(33)连接所述分流件(31);
风柜组件,所述风柜组件有选择性地连通所述左风道(201)和/或所述右风道(202);
识别模块(4),所述识别模块(4)设置于所述机头组件(2)上,用于获取所述进风口左右两侧的油烟参数,或者用于获取所述左风道(201)和所述右风道(202)的油烟参数;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电连接所述识别模块(4)、所述驱动器(32)和所述风柜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31)的上端与所述机头组件(2)可转动连接,所述分流件(31)靠近所述摆臂(33)的一侧设有滑槽(301),所述滑槽(301)沿所述分流件(31)的长度方向布置,并且所述滑槽(301)与所述摆臂(33)远离所述驱动器(32)的一端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31)靠近所述摆臂(33)的一侧设有缺口(311),所述滑槽(301)设置于所述缺口(311)处并朝向所述摆臂(33)开口,所述摆臂(33)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缺口(311)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3)还包括导向件(34),所述导向件(34)设置于所述缺口(311)处并紧固连接所述分流件(31),在所述导向件(34)上设有朝向所述摆臂(33)开口的凹槽,所述凹槽构成所述滑槽(3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3)还包括滑块(35),所述滑块(35)设置于所述摆臂(33)远离所述驱动器(32)的一端,所述摆臂(33)与所述滑槽(301)通过所述滑块(35)相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3)还包括固定座(36),所述固定座(36)连接于所述集烟腔的前侧壁上端中部,在所述固定座(36)内或者在所述固定座(36)与所述集烟腔的前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安装腔,所述固定座(36)设有朝向所述摆臂(33)并连通所述安装腔的通孔(362),所述驱动器(32)固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其输出端穿过所述通孔(362)并连接所述摆臂(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座(36)或者所述机头组件(2)设有朝向所述分流件(31)的定位部(363),所述分流件(31)的上端与所述定位部(363)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烟腔的前侧壁上端中部设有横向布置的限位槽(203),所述分流件(31)的上端设有朝向所述限位槽(203)的滑动部(313),所述滑动部(313)与所述限位槽(203)滑动连接,所述摆臂(33)远离所述驱动器(32)的一端连接所述分流件(31)的中部或者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3)还包括固定座(36),所述固定座(36)连接于所述集烟腔的前侧壁上端中部,在所述固定座(36)内或者在所述固定座(36)与所述集烟腔的前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安装腔,所述固定座(36)设有朝向所述摆臂(33)并连通所述安装腔的通孔(362),所述驱动器(32)固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其输出端穿过所述通孔(362)并连接所述摆臂(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座(36)或者所述机头组件(2)设有朝向所述分流件(31)的定位部(363),所述分流件(31)对应所述定位部(363)的位置处设有导向槽(314),所述导向槽(314)沿所述分流件(31)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定位部(363)可活动的插设于所述导向槽(314)内。
CN202121455410.7U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 Active CN2163464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5410.7U CN216346458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55410.7U CN216346458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6458U true CN216346458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9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55410.7U Active CN216346458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64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9708B (zh) 近吸式吸油烟机
CN204227496U (zh) 近吸式吸油烟机
CN110397970A (zh) 一种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9026896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11306593B (zh) 一种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31614A (zh) 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03162B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CN216346458U (zh) 一种可分配风量的集成灶
CN110793085A (zh) 自动检测油烟浓度来控制烟机风量的集成灶及方法
CN110631065A (zh) 一种侧吸式吸油烟机及其工作方法
CN212408769U (zh) 一种油网可翻转运动的吸油烟机
CN111189077B (zh) 一种集成灶及其工作控制方法
CN210624609U (zh) 烟灶一体机
CN220852255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9165524U (zh) 一种利用激光识别技术控制油烟大小的集成烟灶
CN215523424U (zh) 一种用于集成灶的吸油烟机和集成灶
CN220083134U (zh) 一种吸烟调节装置及具有吸烟功能的烹饪装置
CN217876003U (zh) 集成灶
CN214426056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4009311U (zh) 用于土灶的吸油烟机的安装结构
CN215412055U (zh) 一种清洗方便的侧排式集成灶集烟装置
CN111735093B (zh) 一种节能灶的多面风幕抽油烟机和抽油烟方法
CN211532720U (zh) 干货炒料器
CN213577586U (zh) 一种具有遮风结构的燃气灶具节能圈
CN215295002U (zh) 一种集烟罩角度可调式集成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