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1731U - 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1731U
CN216341731U CN202122644671.XU CN202122644671U CN216341731U CN 216341731 U CN216341731 U CN 216341731U CN 202122644671 U CN202122644671 U CN 202122644671U CN 216341731 U CN216341731 U CN 2163417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frame
frame main
main body
wall body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446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Vanilla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Vanilla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Vanilla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Vanilla Doors And Window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446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17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17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17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主体,安装在墙体上;锁紧机构,安装在门框主体上,所述门框主体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墙体上;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螺栓,插入门框主体内且与门框主体螺纹连接;转动块,固定安装在锁紧螺栓的一端;夹持板,设置为两块,分别位于墙体的两侧;连杆,两端分别与转动块和夹持板铰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安装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
背景技术
防盗门的全称为“防盗安全门”。它兼备防盗和安全的性能。按照《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合格的防盗门在15分钟内利用凿子、螺丝刀、撬棍等普通手工具和手电钻等便携式电动工具无法撬开或在门扇上开起一个615平方厘米的开口,或在锁定点150平方毫米的半圆内打开一个38平方毫米的开口;在现有的门体安装时都会在墙面上安装对应的门框,现有的门框结构在安装时,例如专利公开号CN202755798U公开的门框结构,和现有的门套结构一直,同样需要使用螺钉对门套进行固定,不仅会损坏墙体,而且安装较为不便,且现有的门套难以针对建筑风格进行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框主体,安装在墙体上;锁紧机构,安装在门框主体上,所述门框主体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墙体上;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螺栓,插入门框主体内且与门框主体螺纹连接;转动块,固定安装在锁紧螺栓的一端;夹持板,设置为两块,分别位于墙体的两侧;连杆,两端分别与转动块和夹持板铰接。
优选为:所述门框主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锁紧螺栓的沉头槽,所述沉头槽内填充有固定胶。
优选为:还包括装饰套板,所述门框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卡块,所述装饰套板上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所述装饰套板与门框主体卡扣连接。
优选为:所述夹持板朝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粘接层。
优选为:夹持板朝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吸盘。
优选为:所述门框主体朝向墙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条以及驱虫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安装门框时,先将门框主体安装在墙体上,然后通过外部工具拧动锁紧螺栓,锁紧螺栓转动带动转动块转动,将两侧的连杆向中部拉动,带动两侧的夹持板向腔体运动,拧紧锁紧螺栓此时夹持板夹持贴紧墙体固定完成,安装拆卸方便,不会损坏墙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锁紧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锁紧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安装槽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示例为:1墙体,2门框主体,3锁紧螺栓,4转动块,5夹持板,6连杆,7沉头槽,8装饰套板,9卡块,10卡槽,11粘接层,12安装槽,13密封条,14驱虫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包括门框主体2,安装在墙体1上;锁紧机构,安装在门框主体2上,所述门框主体2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墙体1上;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螺栓3,插入门框主体2内且与门框主体螺纹连接;转动块4,固定安装在锁紧螺栓3的一端;夹持板5,设置为两块,分别位于墙体的两侧;连杆5,两端分别与转动块4和夹持板5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门框时,先将门框主体安装在墙体上,然后通过外部工具拧动锁紧螺栓,锁紧螺栓转动带动转动块转动,将两侧的连杆向中部拉动,带动两侧的夹持板向腔体运动,拧紧锁紧螺栓此时夹持板夹持贴紧墙体固定完成,安装拆卸方便,不会损坏墙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框主体2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锁紧螺栓3的沉头槽7,所述沉头槽7内填充有固定胶;通过沉头槽的设置,避免锁紧螺栓固定后螺栓头突出在外部,固定后在沉头槽内填充固定胶封死,可保证密封性,同时避免锁紧螺栓松动影响安装的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装饰套板8,所述门框主体2的两侧设置有卡块9,所述装饰套板上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10,所述装饰套板与门框主体卡扣连接;装饰套板卡扣连接在门框主体上,拆卸更换方便,便于更换不同的装饰套板来匹配不同的家居风格,使用方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板朝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粘接层11;通过粘接层的设置,在挤压板挤压贴紧墙体时,粘接层粘接吸附在墙体上,提高门框安装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板朝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吸盘;在夹持板挤压贴紧墙体时,吸盘吸附在墙体上,安装稳定;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门框主体2朝向墙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内设置有密封条13以及驱虫材料14;通过密封条的设置,提高门框结构的防水性能,避免水从缝隙中渗入门框;通过设置驱虫材料,避免季节潮湿虫类较多的季节蚊虫飞入,避免门框内被虫蛀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框主体,安装在墙体上;
锁紧机构,安装在门框主体上,所述门框主体通过锁紧机构固定在墙体上;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
锁紧螺栓,插入门框主体内且与门框主体螺纹连接;
转动块,固定安装在锁紧螺栓的一端;
夹持板,设置为两块,分别位于墙体的两侧;
连杆,两端分别与转动块和夹持板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主体上开设有用于安装锁紧螺栓的沉头槽,所述沉头槽内填充有固定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饰套板,所述门框主体的两侧设置有卡块,所述装饰套板上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所述装饰套板与门框主体卡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朝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粘接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夹持板朝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吸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主体朝向墙体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密封条以及驱虫材料。
CN202122644671.XU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 Active CN2163417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4671.XU CN216341731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44671.XU CN216341731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1731U true CN216341731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3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44671.XU Active CN216341731U (zh) 2021-11-01 2021-11-01 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17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6967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具有高安全性能的墙板
CN216341731U (zh) 一种防盗门的门框结构
CN110513008B (zh) 一种快装组合门板
CN204199983U (zh) 一种仿古内开实木窗
CN208040185U (zh) 隐框玻璃幕墙的门窗收边部位的垫肩构件
CN207453830U (zh) 一种高密封性节能窗装置
CN220769307U (zh) 一种防水铝合金门窗
CN203891725U (zh) 带百叶的全玻幕墙窗系统
CN215292082U (zh) 一种半隐框窗户
CN202467518U (zh) 一种胶条密封的塑钢平开窗异型材
CN203347648U (zh) 一种内开下悬窗的内开扇型材
CN215716032U (zh) 装配式墙体的安装结构
CN211422344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的密封连接结构
CN104018770B (zh) 带百叶的全玻幕墙窗系统
CN213087780U (zh) 便于拆装的门窗结构
CN214007001U (zh) 一种多重密封三玻内开内倒节能隔音窗
CN212927520U (zh) 仿古铝合金窗扇结构
CN214740941U (zh) 一种铝合金百页门窗
CN214943670U (zh) 一种凹凸表面贴面木门
CN218438933U (zh) 一种电动金属门用高强度门框
CN220687135U (zh) 一种铝木门窗无外框拼条的边框装置
CN220226021U (zh) 一种外墙防水线条
CN213898640U (zh) 一种铝合金门窗外框的安装固定装置
CN215485621U (zh) 一种被动式建筑窗体的安装结构
CN217950127U (zh) 一种穿插式安装的外开隔热纱窗一体平开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