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1306U - 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1306U
CN216341306U CN202122756383.3U CN202122756383U CN216341306U CN 216341306 U CN216341306 U CN 216341306U CN 202122756383 U CN202122756383 U CN 202122756383U CN 216341306 U CN216341306 U CN 216341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nnecting rod
main body
spring
pu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5638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良坤
邸博
潘兆东
秦任远
郑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275638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1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1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1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其包括上、下侧连接支座,上侧连接支座包括上侧支座主体、上侧支座凸柱,下侧连接支座包括下侧支座主体、下侧支座凸台,上侧支座凸柱的下表面、下侧支座凸台上表面分别为弧形面,且上侧支座凸柱下表面与下侧支座凸台上表面相贴合;下侧支座主体的上表面于下侧支座凸台周侧装设若干竖向抗拔件,各竖向抗拔件与上侧支座主体之间分别装设连杆组件;竖向抗拔件包括固定缸体、活塞连杆、第一弹簧;连杆组件包括第一、二连杆,第一连杆包括第一铰接头、第二铰接头、第一插杆、第一套杆、第二弹簧;第二连杆包括连杆水平部、连杆竖向部。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减震耗能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减震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引起了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的重视。我国城市建筑群庞大,存在多个建筑密集区,在该区域存在大量的居民自建房,此类自建房大都未经正规的抗震设计,在地震中往往最容易损伤甚至倒塌,因此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固及减震设计,可以提高其抗震性能及减震效果。
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2011426464.0、专利名称为:一种相邻的高层建筑之间连接平台的建筑结构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相邻的高层建筑之间连接平台的建筑结构,该建筑结构通过建筑墙体、第一预连接槽、第一连接组件、第一安装钢板、第二安装钢板、第二预连接槽、预连接钢板、第一钢板平台、第二钢板平台和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通过设置第一安装钢板和第一连接组件,用于实现加强第一安装钢板与建筑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的目的,通过设置第二连接组件,实现加强第一钢板平台和第二钢板平台之间的连接强度的目的,从而提高整个建筑结构的强度,但这种做法较为繁琐且仍属于“硬抗”范畴,无法真正提高其减震性能。
针对上述情况,有必要针对相邻建筑结构加固减震控制进行减震结构的开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该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结构设计新颖、减震耗能效果好,且能够有效地适用于相邻建筑结构减震控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包括有上侧连接支座、位于上侧连接支座正下方的下侧连接支座;上侧连接支座包括有上侧支座主体,上侧支座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朝下凸出的上侧支座凸柱,上侧支座凸柱的下表面为朝下凸出的弧形面;下侧连接支座包括有下侧支座主体,下侧支座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凸出的下侧支座凸台,下侧支座凸台的上表面为朝下凹陷的弧形面,上侧支座凸柱的下表面与下侧支座凸台的上表面相贴合;
下侧支座主体的上表面于下侧支座凸台的周侧装设有沿着下侧支座凸台周侧均匀间隔分布的竖向抗拔件,各竖向抗拔件与上侧支座主体之间分别装设有连杆组件;
竖向抗拔件包括有紧固安装于下侧支座主体上表面的固定缸体,固定缸体的内部成型有缸体容置腔,缸体容置腔内嵌装有呈竖向布置的活塞连杆,活塞连杆包括有连杆主体、设置于连杆主体下端部的弹簧挡肩,连杆主体的上端部穿过固定缸体的顶板并延伸至固定缸体的上端侧,连杆主体的外围套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下端部与弹簧挡肩抵接,第一弹簧的上端部与固定缸体的顶板抵接;
连杆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包括有第一铰接头、第二铰接头,第一铰接头与上侧支座主体铰接,第一铰接头设置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第一插杆,第二铰接头设置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第一套杆,第一套杆的芯部开设有朝第一插杆侧开口的套杆套装孔,第一插杆嵌插于第一套杆的套杆套装孔内;第一铰接头与第二铰接头之间装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装于第一插杆、第一套杆外围,第二弹簧的一端部与第一铰接头抵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部与第二铰接头抵接;第二连杆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连杆水平部、设置于连杆水平部的一端部且朝上凸出延伸的连杆竖向部,连杆水平部与连杆竖向部为一体结构,连杆水平部的另一端部与相应的活塞连杆的连杆主体上端部铰接,连杆竖向部的上端部与第二铰接头铰接。
其中,所述第一铰接头设置有两个间隔且平行布置的第一插杆,所述第二铰接头设置有两个间隔且平行布置的第一套杆,各第一插杆分别嵌插于相应的第一套杆的套杆套装孔内;
第一铰接头与第二铰接头之间装设有两个第二弹簧,各第二弹簧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第一铰接头、第二铰接头抵接;相配合的第一插杆、第一套杆组成一组插套杆,其中一个第二弹簧套装于其中一组插套杆外围,另外一个第二弹簧套装于另外一组插套杆外围。
其中,所述上侧支座主体对应各连杆组件分别设置有上侧支座铰接部,各所述第一铰接头分别与相应的上侧支座铰接部铰接。
其中,所述上侧支座主体与所述上侧支座凸柱为一体结构;
或者,上侧支座凸柱通过螺接或者焊接于上侧支座主体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上侧支座主体与所述上侧支座凸台为一体结构;
或者,上侧支座凸台螺接或者焊接于上侧支座主体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固定缸体螺装紧固于所述下侧支座主体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固定缸体的缸体容置腔内装设有位于所述活塞连杆的弹簧挡肩下端侧的内摩擦垫圈,内摩擦垫圈紧固于固定缸体的底板上表面。
所述固定缸体的顶板上表面装设有外摩擦垫圈。
其中,所述上侧支座主体设置有上侧支座锁耳,上侧支座锁耳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上侧支座预制孔。
其中,所述下侧支座主体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下侧支座预制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其包括有上侧连接支座、位于上侧连接支座正下方的下侧连接支座;上侧连接支座包括有上侧支座主体,上侧支座主体的下表面设置有朝下凸出的上侧支座凸柱,上侧支座凸柱的下表面为朝下凸出的弧形面;下侧连接支座包括有下侧支座主体,下侧支座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凸出的下侧支座凸台,下侧支座凸台的上表面为朝下凹陷的弧形面,上侧支座凸柱的下表面与下侧支座凸台的上表面相贴合;下侧支座主体的上表面于下侧支座凸台的周侧装设有沿着下侧支座凸台周侧均匀间隔分布的竖向抗拔件,各竖向抗拔件与上侧支座主体之间分别装设有连杆组件;竖向抗拔件包括有紧固安装于下侧支座主体上表面的固定缸体,固定缸体的内部成型有缸体容置腔,缸体容置腔内嵌装有呈竖向布置的活塞连杆,活塞连杆包括有连杆主体、设置于连杆主体下端部的弹簧挡肩,连杆主体的上端部穿过固定缸体的顶板并延伸至固定缸体的上端侧,连杆主体的外围套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下端部与弹簧挡肩抵接,第一弹簧的上端部与固定缸体的顶板抵接;连杆组件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连杆包括有第一铰接头、第二铰接头,第一铰接头与上侧支座主体铰接,第一铰接头设置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第一插杆,第二铰接头设置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第一套杆,第一套杆的芯部开设有朝第一插杆侧开口的套杆套装孔,第一插杆嵌插于第一套杆的套杆套装孔内;第一铰接头与第二铰接头之间装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装于第一插杆、第一套杆外围,第二弹簧的一端部与第一铰接头抵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部与第二铰接头抵接;第二连杆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连杆水平部、设置于连杆水平部的一端部且朝上凸出延伸的连杆竖向部,连杆水平部与连杆竖向部为一体结构,连杆水平部的另一端部与相应的活塞连杆的连杆主体上端部铰接,连杆竖向部的上端部与第二铰接头铰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减震耗能效果好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适用于相邻建筑结构减震控制。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竖向抗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相邻建筑结构减震控制时的示意图。
在图1至图7中包括有:
1——上侧连接支座 11——上侧支座主体
111——上侧支座铰接部 112——上侧支座锁耳
1121——上侧支座预制孔 12——上侧支座凸柱
2——下侧连接支座 21——下侧支座主体
22——下侧支座凸台 23——下侧支座预制孔
3——竖向抗拔件 31——固定缸体
311——缸体容置腔 32——活塞连杆
321——连杆主体 322——弹簧挡肩
33——第一弹簧 341——内摩擦垫圈
342——外摩擦垫圈 4——连杆组件
41——第一连杆 411——第一铰接头
412——第二铰接头 413——第一插杆
414——第一套杆 4141——套杆安装孔
415——第二弹簧 42——第二连杆
421——连杆水平部 422——连杆竖向部
51——建筑甲 52——建筑乙
53——预制装配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其包括有上侧连接支座1、位于上侧连接支座1正下方的下侧连接支座2;上侧连接支座1包括有上侧支座主体11,上侧支座主体11的下表面设置有朝下凸出的上侧支座凸柱12,上侧支座凸柱12的下表面为朝下凸出的弧形面;下侧连接支座2包括有下侧支座主体21,下侧支座主体21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凸出的下侧支座凸台22,下侧支座凸台22的上表面为朝下凹陷的弧形面,上侧支座凸柱12的下表面与下侧支座凸台22的上表面相贴合。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上侧连接支座1而言,其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对于一体式结构设计的上侧连接支座1而言,上侧支座主体11与上侧支座凸柱12为一体结构;对于分体式结构设计的上侧连接支座1而言,上侧支座凸柱12通过螺接或者焊接于上侧支座主体11的下表面。
同样的,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下侧连接支座2而言,其可以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也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设计;对于一体式结构设计的下侧连接支座2而言,上侧支座主体11与上侧支座凸台为一体结构;对于分体式结构设计的下侧连接支座2而言,上侧支座凸台螺接或者焊接于上侧支座主体11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下侧支座主体21的上表面于下侧支座凸台22的周侧装设有沿着下侧支座凸台22周侧均匀间隔分布的竖向抗拔件3,各竖向抗拔件3与上侧支座主体11之间分别装设有连杆组件4。
需解释的是,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竖向抗拔件3包括有紧固安装于下侧支座主体21上表面的固定缸体31,固定缸体31的内部成型有缸体容置腔311,缸体容置腔311内嵌装有呈竖向布置的活塞连杆32,活塞连杆32包括有连杆主体321、设置于连杆主体321下端部的弹簧挡肩322,连杆主体321的上端部穿过固定缸体31的顶板并延伸至固定缸体31的上端侧,连杆主体321的外围套装有第一弹簧33,第一弹簧33的下端部与弹簧挡肩322抵接,第一弹簧33的上端部与固定缸体31的顶板抵接。优选的,固定缸体31螺装紧固于下侧支座主体21的上表面;当然,上述固定缸体31与下侧支座主体21的装配连接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即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缸体31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安装于下侧支座主体21,例如焊接等。
更进一步的,如图1、图2、图3、图5以及图6所示,连杆组件4包括有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一连杆41包括有第一铰接头411、第二铰接头412,第一铰接头411与上侧支座主体11铰接,第一铰接头411设置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第一插杆413,第二铰接头412设置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第一套杆414,第一套杆414的芯部开设有朝第一插杆413侧开口的套杆套装孔,第一插杆413嵌插于第一套杆414的套杆套装孔内;第一铰接头411与第二铰接头412之间装设有第二弹簧415,第二弹簧415套装于第一插杆413、第一套杆414外围,第二弹簧415的一端部与第一铰接头411抵接,第二弹簧415的另一端部与第二铰接头412抵接;第二连杆42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连杆水平部421、设置于连杆水平部421的一端部且朝上凸出延伸的连杆竖向部422,连杆水平部421与连杆竖向部422为一体结构,连杆水平部421的另一端部与相应的活塞连杆32的连杆主体321上端部铰接,连杆竖向部422的上端部与第二铰接头412铰接。其中,上侧支座主体11对应各连杆组件4分别设置有上侧支座铰接部111,各第一铰接头411分别与相应的上侧支座铰接部111铰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杆41而言,第二弹簧415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第一铰接头411、第二铰接头412抵接,第一插杆413与第一套杆414套装配合,第一插杆413、第一套杆414一方面用于对第二弹簧415进行安装限位,另一方面通过轴向相对移动来保证第二弹簧415具有足够的回缩空间。
需指出的是,如图1和图2所示,上侧支座主体11设置有上侧支座锁耳112,上侧支座锁耳112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上侧支座预制孔1121;下侧支座主体21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下侧支座预制孔23。
在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相邻建筑结构减震控制的过程中,如图7所示,相邻建筑结构包括有建筑甲51、位于建筑甲51右端侧且与建筑甲51间隔布置的建筑乙52,建筑甲51与建筑乙52之间装设有预制装配式板53,预制装配式板53的右端部通过膨胀螺钉紧固安装于建筑乙52的上端部,预制装配式板53的左端部延伸至建筑甲51的上端侧,且预制装配式板53的左端部与建筑甲51的上端部之间装设有若干间隔布置的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的上侧支座主体11通过固定螺栓与预制装配式板53的左端部连接,固定螺栓安装于上侧支座主体11的上侧支座锁耳112的上侧支座预制孔1121内;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的下侧支座主体21通过膨胀螺钉与建筑甲51的上端部连接,膨胀螺钉安装于下侧支座主体21的下侧支座预制孔23内。在通过预制装配式板53、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实现建筑甲51、建筑乙52加固减震控制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步骤包括有:
步骤1、放置:将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放置于建筑甲51的楼板上,同时将预制装配式板53放置于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和建筑乙52的上方;
步骤2、安装:将膨胀螺钉插入预制装配式板53与建筑乙52的楼板中,以实现预制装配式板53与建筑乙52的楼板紧固连接;将固定螺栓插入预制装配式板53与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的上侧支座主体11的上侧支座锁耳112的上侧支座预制孔1121内,以实现预制装配式板53的左端部与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的上侧支座主体11紧固连接;将膨胀螺钉插入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的下侧支座主体21的下侧支座预制孔23与建筑甲51的楼板中,以实现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的下侧支座主体21与建筑甲51的楼板紧固连接。
需进一步解释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预制装配式板53而言,其包括有从下至上依次层叠布置的混凝土层、防水卷材层、保温层木架、保温层,保温层装设于保温层木架的上表面,保温层的上表面铺设有平板瓦。预制装配式板53的保温层、防水卷材层能够改善建筑甲51、建筑乙52的保温防水性能,以提高居住的适宜度。
需强调的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而言,在实现减震耗能的过程中,当水平地震发生时,上侧连接支座1与下侧连接支座2会发生水平位移,在此过程中,由于上侧支座凸柱12的弧形面与下侧支座凸台22的弧形面相贴合,在上侧连接支座1与下侧连接支座2发生水平位移时,上侧连接支座1与下侧连接支座2也会产生竖向位移;对于水平位移,第一连杆41的第二弹簧415能够起到减震耗能的作用;对于竖向位移,竖向抗拔件3的第一弹簧33能够起到减震耗能的作用;故而,对于水平地震发生时,本实用新型的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能够将地震所产生的位移分解成水平地震位移、竖向地震位移,并能够同时实现水平位移减震耗能、竖向位移减震耗能。当只有竖向地震发生时,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竖向抗拔件3的第一弹簧33来实现减震耗能。
故而,通过预制装配式板53、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实现建筑甲51、建筑乙52加固减震控制的过程中,预制装配式板53能够实现建筑甲51、建筑乙52加固连接,以增强建筑甲51与建筑乙52的整体性;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能够实现减震耗能的作用,在发生地震且建筑甲51与建筑乙52发生相对位移时,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能够耗散地震输入能量,以起到减震的作用。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减震耗能效果好的优点,且能够有效地适用于相邻建筑结构减震控制。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一铰接头411设置有两个间隔且平行布置的第一插杆413,第二铰接头412设置有两个间隔且平行布置的第一套杆414,各第一插杆413分别嵌插于相应的第一套杆414的套杆套装孔内。
其中,第一铰接头411与第二铰接头412之间装设有两个第二弹簧415,各第二弹簧415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第一铰接头411、第二铰接头412抵接;相配合的第一插杆413、第一套杆414组成一组插套杆,其中一个第二弹簧415套装于其中一组插套杆外围,另外一个第二弹簧415套装于另外一组插套杆外围。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杆41采用双弹簧结构设计,且各第二弹簧415分别通过相应的一组插套杆进行定位;该结构设计的第一连杆41能够有效地增强水平减震耗能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固定缸体31的缸体容置腔311内装设有位于活塞连杆32的弹簧挡肩322下端侧的内摩擦垫圈341,内摩擦垫圈341紧固于固定缸体31的底板上表面。其中,固定缸体31的顶板上表面装设有外摩擦垫圈342。内摩擦垫圈341、外摩擦垫圈342能够分别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上侧连接支座(1)、位于上侧连接支座(1)正下方的下侧连接支座(2);上侧连接支座(1)包括有上侧支座主体(11),上侧支座主体(11)的下表面设置有朝下凸出的上侧支座凸柱(12),上侧支座凸柱(12)的下表面为朝下凸出的弧形面;下侧连接支座(2)包括有下侧支座主体(21),下侧支座主体(21)的上表面设置有朝上凸出的下侧支座凸台(22),下侧支座凸台(22)的上表面为朝下凹陷的弧形面,上侧支座凸柱(12)的下表面与下侧支座凸台(22)的上表面相贴合;
下侧支座主体(21)的上表面于下侧支座凸台(22)的周侧装设有沿着下侧支座凸台(22)周侧均匀间隔分布的竖向抗拔件(3),各竖向抗拔件(3)与上侧支座主体(11)之间分别装设有连杆组件(4);
竖向抗拔件(3)包括有紧固安装于下侧支座主体(21)上表面的固定缸体(31),固定缸体(31)的内部成型有缸体容置腔(311),缸体容置腔(311)内嵌装有呈竖向布置的活塞连杆(32),活塞连杆(32)包括有连杆主体(321)、设置于连杆主体(321)下端部的弹簧挡肩(322),连杆主体(321)的上端部穿过固定缸体(31)的顶板并延伸至固定缸体(31)的上端侧,连杆主体(321)的外围套装有第一弹簧(33),第一弹簧(33)的下端部与弹簧挡肩(322)抵接,第一弹簧(33)的上端部与固定缸体(31)的顶板抵接;
连杆组件(4)包括有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第一连杆(41)包括有第一铰接头(411)、第二铰接头(412),第一铰接头(411)与上侧支座主体(11)铰接,第一铰接头(411)设置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第一插杆(413),第二铰接头(412)设置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第一套杆(414),第一套杆(414)的芯部开设有朝第一插杆(413)侧开口的套杆套装孔,第一插杆(413)嵌插于第一套杆(414)的套杆套装孔内;第一铰接头(411)与第二铰接头(412)之间装设有第二弹簧(415),第二弹簧(415)套装于第一插杆(413)、第一套杆(414)外围,第二弹簧(415)的一端部与第一铰接头(411)抵接,第二弹簧(415)的另一端部与第二铰接头(412)抵接;第二连杆(42)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连杆水平部(421)、设置于连杆水平部(421)的一端部且朝上凸出延伸的连杆竖向部(422),连杆水平部(421)与连杆竖向部(422)为一体结构,连杆水平部(421)的另一端部与相应的活塞连杆(32)的连杆主体(321)上端部铰接,连杆竖向部(422)的上端部与第二铰接头(41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头(411)设置有两个间隔且平行布置的第一插杆(413),所述第二铰接头(412)设置有两个间隔且平行布置的第一套杆(414),各第一插杆(413)分别嵌插于相应的第一套杆(414)的套杆套装孔内;
第一铰接头(411)与第二铰接头(412)之间装设有两个第二弹簧(415),各第二弹簧(415)的两端部分别与相应侧的第一铰接头(411)、第二铰接头(412)抵接;相配合的第一插杆(413)、第一套杆(414)组成一组插套杆,其中一个第二弹簧(415)套装于其中一组插套杆外围,另外一个第二弹簧(415)套装于另外一组插套杆外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支座主体(11)对应各连杆组件(4)分别设置有上侧支座铰接部(111),各所述第一铰接头(411)分别与相应的上侧支座铰接部(11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支座主体(11)与所述上侧支座凸柱(12)为一体结构;
或者,上侧支座凸柱(12)通过螺接或者焊接于上侧支座主体(11)的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支座主体(11)与所述上侧支座凸台为一体结构;
或者,上侧支座凸台螺接或者焊接于上侧支座主体(11)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缸体(31)螺装紧固于所述下侧支座主体(21)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缸体(31)的缸体容置腔(311)内装设有位于所述活塞连杆(32)的弹簧挡肩(322)下端侧的内摩擦垫圈(341),内摩擦垫圈(341)紧固于固定缸体(31)的底板上表面;
所述固定缸体(31)的顶板上表面装设有外摩擦垫圈(34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支座主体(11)设置有上侧支座锁耳(112),上侧支座锁耳(112)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上侧支座预制孔(11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支座主体(21)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下侧支座预制孔(23)。
CN202122756383.3U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 Active CN216341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56383.3U CN216341306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56383.3U CN216341306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1306U true CN216341306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47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56383.3U Active CN216341306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13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5008A (zh) * 2022-09-16 2022-11-29 郭微 整体化结构中的摆动、滑移复合支座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05008A (zh) * 2022-09-16 2022-11-29 郭微 整体化结构中的摆动、滑移复合支座
CN115405008B (zh) * 2022-09-16 2024-02-13 郭微 整体化结构中的摆动、滑移复合支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41306U (zh) 一种竖向抗拔摩擦摆减震支座
CN211665987U (zh) 一种消能减震节点及包括该节点的减震柱
CN115306052A (zh) 装配式墙体竖向接缝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123454B (zh) 一种连柱式双耗能-装配式混凝土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7700675B (zh) 含减震外挂墙板预制混凝土结构体系
CN213683437U (zh) 一种抗震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
CN102995941A (zh) 一种减震房屋
CN113389397B (zh) 一种适用于木结构节点的变形放大型摩擦耗能雀替
CN113863756B (zh) 一种适用于建筑密集区的三相邻结构减震控制体系
CN21283594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底座
CN221073102U (zh) 一种抗震建筑消能减震阻尼器构件
CN213448877U (zh) 一种抗震的房屋轻型钢结构
CN213269045U (zh) 一种用于房屋建设的加固墙体
CN218714078U (zh) 一种节能建筑的装配式抗震墙体结构
CN217106390U (zh) 一种装配式耗能梁柱节点
CN213773952U (zh) 一种抗震能力强的房建结构
CN213626141U (zh) 一种三维整体低层建筑隔震结构
CN212176157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加固耗能连接装置
CN21465794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CN111719800B (zh) 一种绿色节能混凝土预制外墙与剪力墙的连接结构
CN212896925U (zh) 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减震结构
CN219060464U (zh) 一种装配式的节能保温墙体
CN214219973U (zh) 具有减震效果的装配式建筑结构
CN21380597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剪力墙结构
CN21184998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底部连接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