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3066U - 双工位叠条机 - Google Patents

双工位叠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33066U
CN216333066U CN202122998347.8U CN202122998347U CN216333066U CN 216333066 U CN216333066 U CN 216333066U CN 202122998347 U CN202122998347 U CN 202122998347U CN 216333066 U CN216333066 U CN 216333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base
double
fixedly arranged
rotary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834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章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ongch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ongch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ongch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ongchen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834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33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33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33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双工位叠条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中间位置处转动设有转柱,底座内固定设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穿过底座上部外壁与转柱下端键连接,电机电讯连接有PLC,转柱上部滑动套设有套筒,套筒与底座之间设有转动下压机构,套筒上端沿其外壁固定设有两个转臂,且两个转臂呈九十度分布,转臂上均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底座一侧设有输送机,且两个夹紧机构与输送机相适配,底座上部位于转柱两侧均固定设有底板,且底板上部四角位置处均垂直设有立杆,多个立杆之间滑动设有移动放置板。本实用新型,实现双工位交替作业叠条,大大提高效率,并且节省人工成本,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双工位叠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叠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工位叠条机。
背景技术
塑料托盘是一种与叉车、货架等物流设备配套使用的物流单元,可用来存放、装载、搬运货物,是现代化物流仓储中必不可少的物流设备之一,塑料托盘的出现是适应环保需要,使用塑料托盘代替木托盘可减少对森林破坏的最佳产品,是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食品安全观念的不断强化,医药行业卫生性的高要求,塑料托盘以其防腐蚀、防潮湿、防锈蚀、抗虫蛀、不发霉等特点受到食品、医药行业的青睐和追捧。
塑料托盘是由多个塑胶条拼接而成的,塑胶条在生产后需要对其进行叠条打包处理,然后送入下一个拼接流程,现有的叠条方式大多采用人工逐层层叠方式,效率低并且人工成本大,因此,现提出双工位叠条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双工位叠条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双工位叠条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部中间位置处转动设有转柱,底座内固定设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穿过底座上部外壁与转柱下端键连接,电机电讯连接有PLC,转柱上部滑动套设有套筒,套筒与底座之间设有转动下压机构,套筒上端沿其外壁固定设有两个转臂,且两个转臂呈九十度分布,转臂上均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底座一侧设有输送机,且两个夹紧机构与输送机相适配,底座上部位于转柱两侧均固定设有底板,且底板上部四角位置处均垂直设有立杆,多个立杆之间滑动设有移动放置板。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转臂远离套筒一端均固定设置的横杆,横杆下部两端均开有滑槽,且两个滑槽内均滑动设有夹板,所述横杆下部中间位置处螺栓固定有双向气缸,且双向气缸两端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夹板一侧,所述双向气缸与PLC电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下压机构包括套筒下端沿其外壁呈九十度固定设有两个挡销,且两个挡销与两个转臂对应设置,底座上部一侧固定设有L形柱,且L形柱一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所述梯形块与两个挡销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立杆一侧均垂直开有T形槽,移动放置板两侧两端均固定设有T形块,且T形块均滑动设于T形槽内,T形槽内底壁固定设有压紧弹簧,且压紧弹簧上端均固定连接于T形块底部,所述移动放置板上部两侧均开有扎带槽。
再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内部顶壁同轴固定有多边形杆,且多边形杆下端滑动插设于转柱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套筒内部顶壁固定设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下端固定设于转柱上端,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多边形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套筒内部顶壁以及转柱上端均固定设有磁环,且两个磁环磁性相斥,两个所述磁环均套设于多边形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底座上部转动设置的套筒以及套筒外壁呈九十度设置的转臂,配合底座两侧滑动设置的移动放置板以及转臂上均设置的夹紧机构,使得作业时,当工件由输送带输送至一端后,PLC控制电机驱动,通过转柱、多边形杆带动套筒转动,使得其中一个转臂转至输送机一端位置处,进而PLC控制双向气缸启动带动两个夹板夹紧输送机上的工件,电机再次反转,使得其中一个转臂转出至其中一个移动放置板处卸料于移动放置板上,此时另一个转臂又转至输送机位置处夹紧工件,如此反复,实现双工位作业叠条,大大提高效率,并且节省人工成本。
2.通过在套筒与底座之间设置的转动下压机构,使得两个转臂交替转至输送机位置时,两个挡销交替与梯形块接触并挤压,使得其中一个夹紧机构在到达输送带位置时自动下移一段距离,使得两个夹板能够下移至工件两端,另一个夹紧机构可以下移靠近移动放置板,使得工件平稳的落在移动放置板上,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3.通过在立杆上T形槽内设置的压紧弹簧,使得每一个工件放置在移动放置板上后,移动放置板自动下移一个工件厚度的距离,使得每次夹紧机构每次下料时高速相同,便于下料,当一组移动放置板上叠料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将扎带穿过扎槽将多个工件进行打包取出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工位叠条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工位叠条机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工位叠条机的横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工位叠条机的立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工位叠条机的实施例1的套筒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双工位叠条机的实施例2的套筒平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输送机;3、底板;4、立杆;5、移动放置板;6、套筒;7、转臂;8、横杆;9、转柱;10、L形柱;11、梯形块;12、挡销;13、滑槽;14、双向气缸;15、夹板;16、T形槽;17、扎带槽;18、电机;19、复位弹簧;20、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参照图1-5,双工位叠条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部中间位置处转动设有转柱9,底座1内固定设有电机18,且电机18输出轴穿过底座1上部外壁与转柱9下端键连接,电机18电讯连接有PLC,转柱9上部滑动套设有套筒6,套筒6与底座1之间设有转动下压机构,套筒6上端沿其外壁固定设有两个转臂7,且两个转臂7呈九十度分布,转臂7上均设有夹紧机构,底座1一侧设有输送机2,且两个夹紧机构与输送机2相适配,底座1上部位于转柱9两侧均固定设有底板3,且底板3上部四角位置处均垂直设有立杆4,多个立杆4之间滑动设有移动放置板5。
本实施例中,夹紧机构包括转臂7远离套筒6一端均固定设置的横杆8,横杆8下部两端均开有滑槽13,且两个滑槽13内均滑动设有夹板15,横杆8下部中间位置处螺栓固定有双向气缸14,且双向气缸14两端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夹板15一侧,双向气缸14与PLC电讯连接。
具体实施中,转动下压机构包括套筒6下端沿其外壁呈九十度固定设有两个挡销12,且两个挡销12与两个转臂7对应设置,底座1上部一侧固定设有L形柱10,且L形柱10一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11,梯形块11与两个挡销12相适配。
进一步的,立杆4一侧均垂直开有T形槽16,移动放置板5两侧两端均固定设有T形块,且T形块均滑动设于T形槽16内,T形槽16内底壁固定设有压紧弹簧,且压紧弹簧上端均固定连接于T形块底部,移动放置板5上部两侧均开有扎带槽17。
具体的,套筒6内部顶壁同轴固定有多边形杆,且多边形杆下端滑动插设于转柱9上端。
具体的,套筒6内部顶壁固定设有复位弹簧19,且复位弹簧19下端固定设于转柱9上端,复位弹簧19套设于多边形杆上。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1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作业时,当工件由输送机2输送至一端后,PLC控制电机18驱动,通过转柱9、多边形杆带动套筒6转动,使得其中一个转臂7转至输送机2一端位置处,进而PLC控制双向气缸14启动带动两个夹板15夹紧输送机2上的工件,电机18再次反转,使得其中一个转臂7转出至其中一个移动放置板5处卸料于移动放置板5上,此时另一个转臂7又转至输送机2位置处夹紧工件,如此反复,实现双工位交替作业叠条,大大提高效率,并且节省人工成本,两个转臂7交替转至输送机2位置时,两个挡销12交替与梯形块11接触并挤压,使得其中一个夹紧机构在到达输送带2位置时自动压缩复位弹簧19并下移一段距离,使得两个夹板15能够下移至工件两端,另一个夹紧机构同时可以下移靠近移动放置板5,使得工件平稳的落在移动放置板5上,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每一个工件放置在移动放置板5上后,移动放置板5压动压紧弹簧自动下移一个工件厚度的距离,使得每次夹紧机构每次下料时高速相同,便于下料。
实施例2,参照图1-4和6,相比于实施例1区别仅在于,套筒6内部顶壁以及转柱9上端均固定设有磁环20,且两个磁环20磁性相斥,两个磁环20均套设于多边形杆上。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2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作业时,当工件由输送机2输送至一端后,PLC控制电机18驱动,通过转柱9、多边形杆带动套筒6转动,使得其中一个转臂7转至输送机2一端位置处,进而PLC控制双向气缸14启动带动两个夹板15夹紧输送机2上的工件,电机18再次反转,使得其中一个转臂7转出至其中一个移动放置板5处卸料于移动放置板5上,此时另一个转臂7又转至输送机2位置处夹紧工件,如此反复,实现双工位交替作业叠条,大大提高效率,并且节省人工成本,两个转臂7交替转至输送机2位置时,两个挡销12交替与梯形块11接触并挤压,使得其中一个夹紧机构在到达输送带2位置时自动压缩两个磁环20并下移一段距离,使得两个夹板15能够下移至工件两端,另一个夹紧机构同时可以下移靠近移动放置板5,使得工件平稳的落在移动放置板5上,设计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同时降低了成本,每一个工件放置在移动放置板5上后,移动放置板5压动压紧弹簧自动下移一个工件厚度的距离,使得每次夹紧机构每次下料时高速相同,便于下料。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双工位叠条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部中间位置处转动设有转柱(9),底座(1)内固定设有电机(18),且电机(18)输出轴穿过底座(1)上部外壁与转柱(9)下端键连接,电机(18)电讯连接有PLC,转柱(9)上部滑动套设有套筒(6),套筒(6)与底座(1)之间设有转动下压机构,套筒(6)上端沿其外壁固定设有两个转臂(7),且两个转臂(7)呈九十度分布,转臂(7)上均设有夹紧机构,所述底座(1)一侧设有输送机(2),且两个夹紧机构与输送机(2)相适配,底座(1)上部位于转柱(9)两侧均固定设有底板(3),且底板(3)上部四角位置处均垂直设有立杆(4),多个立杆(4)之间滑动设有移动放置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位叠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转臂(7)远离套筒(6)一端均固定设置的横杆(8),横杆(8)下部两端均开有滑槽(13),且两个滑槽(13)内均滑动设有夹板(15),所述横杆(8)下部中间位置处螺栓固定有双向气缸(14),且双向气缸(14)两端输出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夹板(15)一侧,所述双向气缸(14)与PLC电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工位叠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下压机构包括套筒(6)下端沿其外壁呈九十度固定设有两个挡销(12),且两个挡销(12)与两个转臂(7)对应设置,底座(1)上部一侧固定设有L形柱(10),且L形柱(10)一端固定连接有梯形块(11),所述梯形块(11)与两个挡销(12)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工位叠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4)一侧均垂直开有T形槽(16),移动放置板(5)两侧两端均固定设有T形块,且T形块均滑动设于T形槽(16)内,T形槽(16)内底壁固定设有压紧弹簧,且压紧弹簧上端均固定连接于T形块底部,所述移动放置板(5)上部两侧均开有扎带槽(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工位叠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内部顶壁同轴固定有多边形杆,且多边形杆下端滑动插设于转柱(9)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叠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内部顶壁固定设有复位弹簧(19),且复位弹簧(19)下端固定设于转柱(9)上端,所述复位弹簧(19)套设于多边形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工位叠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6)内部顶壁以及转柱(9)上端均固定设有磁环(20),且两个磁环(20)磁性相斥,两个所述磁环(20)均套设于多边形杆上。
CN202122998347.8U 2021-12-01 2021-12-01 双工位叠条机 Active CN216333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8347.8U CN216333066U (zh) 2021-12-01 2021-12-01 双工位叠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8347.8U CN216333066U (zh) 2021-12-01 2021-12-01 双工位叠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33066U true CN216333066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6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8347.8U Active CN216333066U (zh) 2021-12-01 2021-12-01 双工位叠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33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9372B2 (en) Automatic packaging line to pack profiles and rotor
US8074431B1 (en) Hybrid palletizer
US7506486B2 (en) Modular packaging system
KR102218500B1 (ko) 골판지용 자동 톰슨 프레스기
CN112499282B (zh) 一种码垛结构及纸箱装潢成品堆放装置
EP0131555A1 (en) Palletizer for articles, in particular containers such as bags and the like
US2003005143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cornerboards to a load
CN109178463A (zh) 一种物流纸箱包装自动化合箱装置
US2011007612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alletizing Items
CN114194801A (zh) 一种全自动包装码垛线及其包装码垛工艺
CN110217605B (zh) 一种自动码垛设备及码垛方法
CN216333066U (zh) 双工位叠条机
CN111498176A (zh) 一种防水包装材料自动化包装方法
JP6824672B2 (ja) 物品搬送装置及び物品搬送・結束システム
KR20200104495A (ko) 포장박스용 팩킹장치
CN106956808B (zh) 一种全自动油瓶手提拉手整理输送设备
CN112743792A (zh) 一种家具缝隙封堵橡胶条连续打包设备
KR200437527Y1 (ko) 화장품 포장용 상자 내 선대 자동 투입장치
CN208278400U (zh) 全自动漆包线包装集成系统
CN113617671B (zh) 一种智能分拣系统及其分拣装置
CN112850174B (zh) 一种自动高效托盘堆垛设备
CN108357841B (zh) 一种化妆品单瓶的存取装置及其方法
KR19980067058A (ko) 면용기를 포장상자에 포장하는 방법
CN218258968U (zh) 一种瓷砖自动包装生产线
CN217395820U (zh) 一种筷子包装纸袋收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