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2734U - 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32734U
CN216332734U CN202122656880.6U CN202122656880U CN216332734U CN 216332734 U CN216332734 U CN 216332734U CN 202122656880 U CN202122656880 U CN 202122656880U CN 216332734 U CN216332734 U CN 2163327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il
rotor
helicopter
electric
landin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568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超凡
朱清华
莫瑞琦
龙福坤
李健
杨超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Priority to CN2021226568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327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327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327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属于分布式电动尾桨、旋翼飞行器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旋翼、桨毂、发动机舱、机身、前起落架、后起落架、平尾、垂尾、尾桨。所述的机身的尾部安装有平尾,垂尾安装在平尾两端端部,所述的垂尾上还安装有尾桨,所述的尾桨为电动尾桨,每侧垂尾有两副尾桨,垂尾的上下各一副,电动尾桨呈H型分布在平尾两侧。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分布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几个尾桨被同时攻击损毁的几率,在执行任务时若其中几个尾桨受损,剩下的尾桨可以继续工作保证直升机不会失控。

Description

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直升机,涉及分布式电动尾桨、旋翼飞行器领域,具体是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
背景技术
直升机有着可悬停、良好的低空低速性和机动性的优点,且近年来国内外直升机领域发展迅速,在军民使用上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但是常规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尾桨传动结构复杂,重量大,危险性高,操纵性和稳定性皆不理想。因此,电动尾桨在直升机上运用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随着直升机的广泛应用,直升机民用军用活动愈发频繁,因直升机具有良好的垂直起降性能,直升机可以承担相应单独作战、执行战场支援、搜救、运输等任务。由于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的尾桨一旦受损,直升机性能急剧下降,轻则原地打转,重则直接坠毁。
因此,对科学技术和工程制造发展水平研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电动尾桨直升机的的军事/民用需求和功能定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公开了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该直升机采用电动尾桨H型分布在平尾两侧,可以大大降低几个尾桨被同时攻击损毁的几率,在执行任务时若其中几个尾桨受损,剩下的尾桨可以继续工作保证直升机不会失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包括机身,所述的机身上方安装有发动机舱,发动机舱包裹着发动机,所述的发动机舱上方为桨毂,桨毂上安装有旋翼(1);发动机舱安装在机身上并包裹着发动机,具有较强的整流减速效果。
所述的机身的尾部安装有平尾,垂尾安装在平尾两端端部,所述的垂尾上还安装有尾桨,所述的尾桨为电动尾桨,每侧垂尾有两副尾桨,垂尾的上下各一副,电动尾桨呈H型分布在平尾两侧。电动尾桨不需要传动轴,具有结构简化,振动降低,可靠性强的优点,这样的分布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在军事活动中所有尾桨受损的几率,保证了驾驶员和直升机的安全。
进一步,所述的旋翼采用四片桨叶安装在桨毂上。
进一步,所述的机身下方前后位置分别安装有前起落架、后起落架,所述的前起落架、后起落架均采用后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后起落架均设置有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尾桨易控制:传统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在地面热机待命时,旋翼低速转动,提供的升力可忽略不计,但发动机在怠速运转,保证可以随时升空。这在战时十分重要,可以最大限度地缩短再次起飞所需的时间。此时旋翼和尾桨不需要提供力,但由于与主旋翼的机械联动,对在直升机周围走动的人很危险。采用电动尾桨后,尾桨与主旋翼不再机械联动。在地面可以完全停止尾桨的转动,增加上下机人员的安全;在飞行时电动尾桨通过电信号给出指令可以增大或减小桨叶转速来控制力矩,进一步控制飞行姿态,操纵方式安全便捷。
(2)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简易:几十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取消尾桨的办法。横列、纵列双桨互相抵消反扭力,不需要尾桨,但联动的传动轴的问题更大,系统重量更大,还有其他操控特性问题,使用限制较多。共轴反转双桨的机械复杂性更高,还有上下旋翼在高机动飞行中的干涉问题。综合考虑,常规尾桨依然是主流技术,但传统尾桨结构复杂重量大。而电动尾桨可以通过电传操纵减少结构重量同时解决诸多传统痼疾。
(3)本实用新型的直升机安全性高:作为分布式尾桨,本实用新型采用H型尾翼,两侧垂尾的上下各有一副电动尾桨,当其中几个尾桨受损,剩下的尾桨还可以继续工作保证直升机及驾驶员的安全。
(4)作为电动尾桨,此尾桨与主旋翼不再机械联动。在地面可以完全停止尾桨的转动,增加上下机人员的安全;在飞行时电动尾桨通过电信号给出指令可以及时增大或减小桨叶转速来控制力矩,进一步控制飞行姿态。电动尾桨还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的正视图;
图2为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的侧视图;
图3为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的轴侧图;
图4为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的俯视图;
图5为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的垂尾放大图;
其中,1-旋翼 2-桨毂 3-发动机舱 4-机身 5-前起落架 6-后起落架 7-平尾 8-垂尾 9-尾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列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外形包括:旋翼1、桨毂2、发动机舱3、机身4、前起落架5、后起落架6、平尾7、垂尾8、尾桨9。本实用新型的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的主体为旋翼1、机身4和尾翼7、垂尾8。
所述的旋翼1采用四片桨叶安装在桨毂2上;发动机舱3安装在机身4上并包裹着发动机,具有较强的整流减速效果;前起落架5、后起落架6安装在机身4下方,前起落架5、后起落架6采用后三点式起落架,此起落架设计有减震装置,在起飞和降落时具有较高的减震效果和稳定性。
平尾7安装在机身4尾部,垂尾8安装在平尾两端,采用H型尾翼可以使直升机有较强的稳定性;尾桨9为电动尾桨,安装在垂尾8上,每侧垂尾有两副尾桨,上下各一副(如图5所示),电动尾桨不需要传动轴,具有结构简化,振动降低,可靠性强的优点,这样的分布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在军事活动中所有尾桨受损的几率,保证了驾驶员和直升机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1)当直升机需要悬停时,旋翼逆时针旋转,如图4,尾桨桨叶全部逆时针旋转,如图5,尾桨受到一个水平向右(从机头方向看)的力平衡旋翼产生的反扭矩,当旋翼升力刚好克服直升机重力时即可实现悬停;
2)当直升机需要垂直起降时,原理同1),提旋翼总距或降总距,同时调节尾桨转速平衡反扭矩,即可实现垂直起降;
3)当直升机需要低头(抬头)时,旋翼进行纵向周期变距,产生一个低头力矩(抬头力矩),直升机低头(抬头);
4)当直升机需要向左偏航时,增大尾桨转速,尾桨受到的侧向力变大,当这个力产生的力矩大于旋翼扭矩则左偏航;
5)当直升机需要向右偏航时,减小尾桨转速,尾桨受到的侧向力变小,当这个力产生的力矩小于旋翼扭矩则向右偏航;
6)当直升机进行滚转操纵时,旋翼进行横向周期变距,增大旋翼左侧升力,减小旋翼右侧升力,纵向力矩不平衡,产生一个顺时针的扭矩,直升机将顺时针滚转;反之,减小旋翼左侧升力,增大旋翼右侧升力则逆时针滚转。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包括机身(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4)上方安装有发动机舱(3),发动机舱(3)包裹着发动机,所述的发动机舱(3)上方为桨毂(2),桨毂(2)上安装有旋翼(1);
所述的机身(4)的尾部安装有平尾(7),垂尾(8)安装在平尾(7)两端端部,所述的垂尾(8)上还安装有尾桨(9),所述的尾桨(9)为电动尾桨,每侧垂尾有两副尾桨,垂尾(8)的上下各一副,电动尾桨呈H型分布在平尾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翼(1)采用四片桨叶安装在桨毂(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4)下方前后位置分别安装有前起落架(5)、后起落架(6),所述的前起落架(5)、后起落架(6)均采用后三点式起落架,前起落架(5)、后起落架(6)均设置有减震装置。
CN202122656880.6U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 Active CN2163327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6880.6U CN216332734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6880.6U CN216332734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32734U true CN216332734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2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56880.6U Active CN216332734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327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60020U (zh) 一种分布式独立控制多旋翼飞行器
CN101875399A (zh) 一种采用并列式共轴双旋翼的倾转旋翼飞机
RU2507121C1 (ru) Скоростной винтокрыл
CN102514712A (zh) 一种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05076045U (zh) 可变结构的复合式飞行器
WO2014172719A2 (en) A transition arrangement for an aircraft
WO2015099603A1 (en)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CN206125421U (zh) 一种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CN213800172U (zh) 一种交叉式倾转旋翼机
CN104590555A (zh) 电动力多旋翼直升机
CN111498100A (zh) 一种推力矢量倾转三旋翼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6332756U (zh) 一种分布式电动尾桨直升机
CN112027073A (zh) 复合式倾转机翼纵列自转双旋翼飞行器
CN211281472U (zh) 一种涵道尾坐式垂直起降无人机
CN102632993B (zh) 倾转旋翼飞机的混联倾转驱动机构
CN216332734U (zh) 一种h型分布的电动四尾桨直升机
CN111532426A (zh) 一种v型尾翼多旋翼垂直起降布局的飞行器
CN110775250A (zh) 一种变体倾转旋翼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07662703B (zh) 电动双共轴同侧反转倾转旋翼飞行器
CN218463872U (zh) 一种倾转式和固定式螺旋桨组合布局的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11252991U (zh) 一种变体倾转旋翼机
CN213566470U (zh) 复合式前拉进纵列自转双旋翼飞行器
CN202464125U (zh) 一种双涵道复合尾舵垂直起降飞行器
RU2412869C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пуш-пулет"
CN203666981U (zh) 双旋翼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