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2599U - 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32599U
CN216332599U CN202122627558.0U CN202122627558U CN216332599U CN 216332599 U CN216332599 U CN 216332599U CN 202122627558 U CN202122627558 U CN 202122627558U CN 216332599 U CN216332599 U CN 2163325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pipe
water resource
bottom plate
cylinder
wa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275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玉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6275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325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325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325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涉及勘测浮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中心处贯穿连接有气缸,且气缸的底部安装有连通管,所述气缸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的顶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内部上方贯穿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连接杆以及活动杆向上移动,使活塞向上移动,半球壳体的内部压强减小,第一单向阀打开,第二单向阀关闭,水能够通过合流管以及第一支管进入到半球壳体内部,活塞向下移动时,半球壳体的内部压强增大,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水能够通过第二支管以及合流管从半球壳体内部排出,通过半球壳体内部的进水与排水来实现调节半球壳体浮力大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勘测浮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
背景技术
浮标的功能是标示航道浅滩或危及航行安全的障碍物,装有灯具的浮标称为灯浮标,在日夜通航水域用于助航,在水文水资源领域,浮标多安装有对水质、流速等多种监测设备,方便进行勘测工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
现有的勘测浮标无法在使用过程中调节浮标的浮力;勘测浮标多为单个存在,当需要多个或大面积的勘测浮标进行工作时,无法简单的进行拼接和安装,实用性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勘测浮标无法在使用过程中调节浮标的浮力;勘测浮标多为单个存在,当需要多个或大面积的勘测浮标进行工作时,无法简单的进行拼接和安装,实用性能较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的中心处贯穿连接有气缸,且气缸的底部安装有连通管,所述气缸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且活塞的顶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内部上方贯穿连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底部两侧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组件,且太阳能组件的内侧电性连接有LED灯;
半球壳体,所述半球壳体密封安装在底板的底部,且半球壳体的外侧围绕安设有滤网,所述半球壳体的底部右侧连通有第一支管,且第一支管的中部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半球壳体的底部左侧连通有第二支管,且第二支管与第一支管的末端均连通有合流管。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磁环,所述磁环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的内部安装有弹性橡胶环。
优选的,所述弹性橡胶环与磁环之间为粘接,且弹性橡胶环的宽度大于环形槽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磁环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构成升降结构,且电动伸缩杆关于活动杆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有两组。
优选的,所述气缸与底板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气缸的内壁与活塞的外壁贴合紧密。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管的中部安设有第二单向阀,且第二单向阀与第一单向阀的安装通流方向相反。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动伸缩杆带动连接杆以及活动杆向上移动,使活塞向上移动,半球壳体的内部压强减小,第一单向阀打开,第二单向阀关闭,水能够通过合流管以及第一支管进入到半球壳体内部,活塞向下移动时,半球壳体的内部压强增大,第一单向阀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水能够通过第二支管以及合流管从半球壳体内部排出,通过半球壳体内部的进水与排水来实现调节半球壳体浮力大小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相向移动浮标,相邻两浮标接近并通过磁环吸引即可将浮标组合在一起,处于磁环内部环形槽中的弹性橡胶环能够减缓磁环组合时的冲击,此举无需使用机械结构进行组合,使用起来较为方便,能够实现多个或者大面积浮标勘测,实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气缸与底板连接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太阳能组件;2、LED灯;3、连接杆;4、电动伸缩杆;5、磁环;6、底板;7、滤网;8、弹性橡胶环;9、气缸;10、活动杆;11、第一单向阀;12、第一支管;13、合流管;14、第二支管;15、第二单向阀;16、半球壳体;17、环形槽;18、活塞;19、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3,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包括底板6和半球壳体16,底板6的中心处贯穿连接有气缸9,且气缸9的底部安装有连通管19,气缸9与底板6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气缸9的内壁与活塞18的外壁贴合紧密,气缸9与底板6之间固定在一起,确保活动杆10以及活塞18上下移动过程中时,气缸9不会与底板6发生脱离,贴合紧密确保活塞18与气缸9的接触处气密性良好,气缸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18,且活塞18的顶部连接有活动杆10,活动杆10的内部上方贯穿连接有连接杆3,且连接杆3的底部两侧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连接杆3与磁环5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4构成升降结构,且电动伸缩杆4关于活动杆1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有两组,电动伸缩杆4带动连接杆3做升降运动,进而能够带动活动杆10以及活塞18上下移动,从而能够调节半球壳体16内部的气体压强,对称分布两组的电动伸缩杆4的稳定性较好,活动杆10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组件1,且太阳能组件1的内侧电性连接有LED灯2;
半球壳体16密封安装在底板6的底部,且半球壳体16的外侧围绕安设有滤网7,半球壳体16的底部右侧连通有第一支管12,且第一支管12的中部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1,半球壳体16的底部左侧连通有第二支管14,且第二支管14与第一支管12的末端均连通有合流管13,第二支管14的中部安设有第二单向阀15,且第二单向阀15与第一单向阀11的安装通流方向相反,第二单向阀15能够确保第二支管14内部只能够单向流通,通过设置第二单向阀15与第一单向阀11的安装通流方向相反能够在半球壳体16内部压强改变的情况下,实现半球壳体16内部进水与出水的作用,从而能够起到调节半球壳体16浮力大小的作用。
底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磁环5,磁环5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17,且环形槽17的内部安装有弹性橡胶环8,弹性橡胶环8与磁环5之间为粘接,且弹性橡胶环8的宽度大于环形槽17的深度,弹性橡胶环8通过粘接在磁环5内部的环形槽17中,并且弹性橡胶环8的宽度大于环形槽17的深度,确保弹性橡胶环8的边缘突出磁环5的边缘,从而确保相邻两浮标接近并通过磁环5吸引时,弹性橡胶环8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阳光照射在太阳能组件1上,给太阳能组件1内部的蓄电池(图中未画出)蓄电,从而能够为LED灯2以及电动伸缩杆4提供能源,当需要将相邻多组浮标连接在一起时,相向移动浮标,相邻两浮标接近并通过磁环5吸引即可将浮标组合在一起,无需使用机械结构进行组合,较为方便,当需要调节浮标的浮力时,启动电动伸缩杆4,电动伸缩杆4带动连接杆3以及活动杆10向上移动(电动伸缩杆4的底部与磁环5之间为固定连接),从而带动活塞18向上移动,此时,半球壳体16的内部压强减小,第一单向阀11处于打开状态,第二单向阀15处于关闭状态,水能够通过合流管13以及第一支管12进入到半球壳体16内部,当电动伸缩杆4带动活塞18向下移动时,半球壳体16的内部压强增大,此时第一单向阀11处于关闭状态,第二单向阀15处于打开状态,水能够通过第二支管14以及合流管13从半球壳体16内部排出,通过半球壳体16内部的进水与排水,从而能够起到调节半球壳体16浮力大小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中心处贯穿连接有气缸(9),且气缸(9)的底部安装有连通管(19),所述气缸(9)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塞(18),且活塞(18)的顶部连接有活动杆(10),所述活动杆(10)的内部上方贯穿连接有连接杆(3),且连接杆(3)的底部两侧连接有电动伸缩杆(4),所述活动杆(10)的顶端安装有太阳能组件(1),且太阳能组件(1)的内侧电性连接有LED灯(2);
半球壳体(16),所述半球壳体(16)密封安装在底板(6)的底部,且半球壳体(16)的外侧围绕安设有滤网(7),所述半球壳体(16)的底部右侧连通有第一支管(12),且第一支管(12)的中部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1),所述半球壳体(16)的底部左侧连通有第二支管(14),且第二支管(14)与第一支管(12)的末端均连通有合流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磁环(5),所述磁环(5)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17),且环形槽(17)的内部安装有弹性橡胶环(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橡胶环(8)与磁环(5)之间为粘接,且弹性橡胶环(8)的宽度大于环形槽(17)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与磁环(5)之间通过电动伸缩杆(4)构成升降结构,且电动伸缩杆(4)关于活动杆(10)的中心轴线对称分布有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9)与底板(6)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气缸(9)的内壁与活塞(18)的外壁贴合紧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管(14)的中部安设有第二单向阀(15),且第二单向阀(15)与第一单向阀(11)的安装通流方向相反。
CN202122627558.0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 Active CN2163325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7558.0U CN216332599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27558.0U CN216332599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32599U true CN216332599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2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27558.0U Active CN216332599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3259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3501A (zh) * 2022-05-26 2022-09-30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防打捞自升降海洋监测单元及监测方法
CN116215762A (zh) * 2023-05-04 2023-06-06 山东鲁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成效勘测装置
CN116788448A (zh) * 2022-12-12 2023-09-22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主动避灾浮沉式海上风电一体化结构及安装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23501A (zh) * 2022-05-26 2022-09-30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一种防打捞自升降海洋监测单元及监测方法
CN116788448A (zh) * 2022-12-12 2023-09-22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主动避灾浮沉式海上风电一体化结构及安装方法
CN116215762A (zh) * 2023-05-04 2023-06-06 山东鲁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成效勘测装置
CN116215762B (zh) * 2023-05-04 2023-10-13 山东鲁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成效勘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332599U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水文水资源勘测浮标
US11255071B2 (en) Robot and collecting method for collecting polymetallic nodules in deep-sea
CN211618019U (zh) 一种用于海面救援无人机的支持平台
CN105715446A (zh) 一种悬浮与漂浮结合的海浪能发电机器人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9058031B (zh) 基于介电弹性体的振荡浮子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CN110871877B (zh) 碟型水下滑翔器
CN107120224B (zh) 高效聚能多联体多通道海浪、潮汐、洋流、风力发电系统
CN103696901B (zh) 一种海浪发电装置
CN209258336U (zh) 深海浮标
CN218519812U (zh) 一种抗浪型水体环境中使用的光伏浮体
CN115139709A (zh) 一种舱体垂直分布式水陆两栖机器人
CN100591913C (zh) 类连通器结构的浮力提水机
CN210863250U (zh) 一种水文地质取样装置
CN109695557B (zh) 一种波浪能水泵的稳定运行装置
CN111456885A (zh) 一种外置式气液舱及波浪能发电装置
CN218400932U (zh)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新型仿生机械鱼
ES2354788A1 (es) Unidad capturadora de energía del mar.
CN219989484U (zh) 一种水下探测器的沉浮控制装置
CN212454678U (zh) 一种利用水流的振荡体发电系统
CN217917496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式水陆两栖机器人
CN204775856U (zh) 信息采集浮标
CN218055583U (zh) 一种无人船用波浪推进系统
CN217146379U (zh) 一种海洋浮游样本采集用无人机
CN214356588U (zh) 一种带有安全醒目灯的游泳圈
CN214397144U (zh) 无人直升机海上迫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