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2537U - 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32537U
CN216332537U CN202122448640.7U CN202122448640U CN216332537U CN 216332537 U CN216332537 U CN 216332537U CN 202122448640 U CN202122448640 U CN 202122448640U CN 216332537 U CN216332537 U CN 216332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cker
manual
bevel gear
wheel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4864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赫明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32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32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包括滑板板体、重力转向轮、滚地单轮、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和手动摇杆和单向传动轮,所述手动摇杆与滚地单轮之间设置有与单向传动轮配合用于将手动摇杆动能单向传递给滚地单轮的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所述单向传动轮设置在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滚地单轮或手动摇杆上,所述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侧部设置有1个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所述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与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滑板将手动动能传递至后轮的结构复杂问题,解决了滑板手动力输入与手动转向同时存在滑行过程中导致的重心不稳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滑板对人体上肢和下肢锻炼不可切换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滑板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滑板是通过脚蹬地面提供动力驱动滑板前进,目前很多儿童滑板都增加了固定在滑板体上的扶手,现有的儿童滑板仅能通过脚蹬地面锻炼儿童的下肢力量,但并不能很好的通过伸展锻炼手臂力量,同时当儿童长时间用脚蹬地,腿部容易疲劳,儿童无法通过滑板车行进较长的距离,儿童与大人外出散步或逛街时滑板无法很好成为儿童的代步工具,很多孩子滑滑板滑行一段距离后,就需要大人抱着。
专利号为CN02203742.X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滑板车,本申请利用一个手动摇杆往复带动齿条运动,通过在齿条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传动方向不同的左右离合器,实现将手动摇杆的推、拉动能传递给后轮,同时用到链条和链轮,传动结构复杂,该专利中并没有公开滑板车是如何转向的,以及手动转向和手动摇杆干涉带来的问题解决方案;该专利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困难,当手动前后摇动手动摇杆时,无法手动转向,即使强制转向,通过将手动摇杆向左或右整体转动,动力输入过程中平衡被打破,容易向一侧倾倒。滑板车手动动力输入时,只有始终保持动力向正后方,才能使动力输入不影响滑板车的左右平衡;因为该专利手动摇杆兼具手动力输入和转向的功能,必须要保持手动摇杆的可运动性,所以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也仅能输入手动力,无法手动力和脚动力切换输入,所以手动动力输入机构和转向很难均用手完成。同时该滑板在使用过程中,人是直立的,人站在滑板上,身体相对滑板是不移动的,当手动摇杆摇至后侧时,这时如果碰到坑或者障碍物突然导致滑板急停,手动摇杆前后方向是活动的,则人会处于前后方向无支撑而前倾,人在无支撑前倾的过程中,身体上半身重心会向前运动,身体下半身保持运动状态不变,会导致人体向前栽倒,所以该滑板车仅适合在平整的地面上使用。
申请号为CN201821237663.5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滑板车的助力装置,该专利的申请文件中记载的技术效果是能够延长用脚蹬地的时间间隔的时间,增加滑行乐趣,延长滑行者的出现疲劳感的时间,以及增加身体的协调能力,尤其是手脚的配合能力。
该专利通过将快速扳手的换向旋钮通过拉线与所述滑板车的把手上的控制装置连接和将离合装置的拉线与所述滑板车的把手上的控制装置连接,使用过程中,用脚踏快速扳手,将动能储存在发条中,通过手动控制离合装置,实现动力的输入和输出,从而实现手脚的配合能力,该专利保护的技术方案操作非常复杂,不适合儿童使用,尤其使低龄儿童。
该专利蓄能装置结构复杂,导致滑板车成本较高。传统的滑板车脚蹬地面的过程中,滑板和人体会产生较快的初速度,本身人体和滑板惯性可以储存动能,增加额外的储能部件会导致结构复杂,较多的增加滑板的成本。同时该专利并不能实现通过胳膊的伸展达到锻炼手臂肌肉的目的,同时仅能用脚提供动力,没有解决手动动力输入和转向矛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解决了滑板将手动动能传递至后轮的结构复杂问题,解决了滑板手动力输入与手动转向同时存在滑行过程中导致的重心不稳问题,同时解决了现有的滑板对人体上肢和下肢锻炼不可切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包括滑板板体、重力转向轮、滚地单轮、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和手动摇杆和单向传动轮,所述滑板板体前部设置有重力转向轮;所述滑板板体后部设置有滚地单轮,所述滑板板体前部设置有手动摇杆,所述手动摇杆与滚地单轮之间设置有与单向传动轮配合用于将手动摇杆动能单向传递给滚地单轮的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所述单向传动轮设置在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滚地单轮或手动摇杆上,所述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包括前动力后驱传动轴、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后动力中转锥齿轮、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和被动锥齿轮,所述前动力后驱传动轴前端设置有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所述前动力后驱传动轴后端设置有后动力中转锥齿轮,所述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侧部设置有1个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所述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与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手动摇杆下端设置在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上,所述后动力中转锥齿轮侧部设置有1个或2个被动锥齿轮,所述被动锥齿轮与滚地单轮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后动力中转锥齿轮侧部设置有1个被动锥齿轮。
作为优选,所述被动锥齿轮与滚地单轮同轴设置,所述滚地单轮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后动力中转锥齿轮、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被动锥齿轮和手动摇杆六者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单向传动轮,所述单向传动轮包括主动件和被动件,所述主动件往复转动驱动被动件单向转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主动直齿轮和被动直齿轮,所述主动直齿轮与被动锥齿轮同轴设置,所述被动直齿轮与滚地单轮同轴设置,所述主动直齿轮与被动直齿轮啮合,所述滚地单轮、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后动力中转锥齿轮、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被动锥齿轮、主动直齿轮、被动直齿轮和手动摇杆八者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单向传动轮,所述单向传动轮包括主动件和被动件,所述主动件往复转动驱动被动件单向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后动力中转锥齿轮侧部设置有2个被动锥齿轮。
作为优选,还包括主动直齿轮和被动直齿轮,所述主动直齿轮与被动锥齿轮同轴设置,所述被动直齿轮与滚地单轮同轴设置,所述主动直齿轮与被动直齿轮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被动锥齿轮、主动直齿轮和被动直齿轮三者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单向传动轮,所述单向传动轮包括主动件和被动件,所述主动件往复转动驱动被动件单向转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等力平衡定位机构,所述等力平衡定位机构包括联动手摇杆和联动齿轮,所述联动手摇杆设置在滑板板体上,所述联动手摇杆和手动摇杆的旋转轴上分别固设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互相啮合传动。
作为优选,还包括脚手动力输入切换机构,所述脚手动力输入切换机构包括定位销,所述手动摇杆与滑板板体之间或者手动摇杆与手动摇杆之间通过插入定位销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重力转向轮包括轮架、轮体和竖向转向轴,所述竖向转向轴上端向后倾斜插在滑板板体上,另一端插在轮架上,所述轮架两侧分别设置有轮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齿轮传动,将手动动能传递到后轮上,传动结构紧凑,传动可靠,部件种类少,通过将手动力输入和转向结构分离,利用手动摇杆进行动力输入,利用重力转向轮倾斜进行转向,能够使滑板滑行过程中重心稳定;通过脚手动力输入切换机构可以使滑板经过简单调节,即可锻炼人体上肢,也可锻炼人体下肢,提高了滑板的适应性;通过等力平衡定位机构中的联动手摇杆和联动齿轮与手动摇杆配合,可以使手动摇杆和联动手摇杆在受到等力时,手动摇杆和联动手摇杆相对滑板板体静止,使滑板滑行过程中,遇到障碍导致的急停,能够通过手动摇杆和联动手摇杆辅助支撑人体稳定重心。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的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的特征,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仰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仰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仰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的一实施方式的仰视角立体示意图;
图17是被动锥齿轮、主动直齿轮同轴分离设置的装配立体示意图;
图18是被动锥齿轮、主动直齿轮同轴分离设置的装配分解示意图;
图19是被动锥齿轮、主动直齿轮一体状态的装配立体示意图;
图20是被动锥齿轮、主动直齿轮一体状态的装配分解示意图;
图21是被动锥齿轮、主动直齿轮一体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滑板板体、2-重力转向轮、21-轮架、22-轮体、23-竖向转向轴、 3-滚地单轮、4-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41-前动力后驱传动轴、42-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3-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4-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5-被动锥齿轮、46-主动直齿轮、47-被动直齿轮、5-手动摇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
本申请的说明书附图中部分齿轮只画了部分传动齿,附图仅作参考,具体以文字描述为准,当该齿轮通过往复转动单向传递动能时,该齿轮只需要利用一部分齿传动啮合,所以其余齿可以省去,当齿轮需要通过整圈转动传动时,则需要使齿轮的齿完整。
本申请的说明书附图中将被动锥齿轮45和主动直齿轮46连接在了一起,附图仅作参考,具体以文字描述为准,当被动锥齿轮45和主动直齿轮46通过往复转动单向传递动能时,因为被动锥齿轮45和主动直齿轮46分别仅有部分齿用于传动,所以可以将被动锥齿轮45和主动直齿轮46做成一体,一侧做成被动锥齿轮45的锥齿与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啮合,另一个做成主动直齿轮46 的直齿与被动直齿轮47啮合,如图11-21所示,当被动锥齿轮45和主动直齿轮46需要转动完整圈传递动能时,需使将被动锥齿轮45和主动直齿轮46上的传动齿完整,被动锥齿轮45和主动直齿轮46相邻同轴设置,如图17-18所示。
本申请所述棘轮机构与棘轮单向扳手相同,通过一个棘爪和棘轮配合单向驱动运动。
传统的通过倾斜滑板转向的滑板用的便是重力转向轮2,本申请中的重力转向轮2与传统的滑板车上的重力转向轮2结构相同。
本申请所述单向传动轮设置在某个部件上,是指单向传动轮设置在该部件与该部件的转轴之间。
实施例1,参阅图1-图3和图5-图7、图9-图11、图13-图15,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包括滑板板体1、重力转向轮2、滚地单轮3、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4和手动摇杆5和单向传动轮,所述滑板板体1前部设置有重力转向轮2,重力转向轮2转向过程中,人体通过调节重心或手动向左右方向倾斜手动摇杆5,使滑板板体1向需要转动的方向倾斜,重力转向轮2则发生旋转;所述滑板板体1后部设置有滚地单轮3,所述滑板板体1 前部设置有手动摇杆5,所述手动摇杆5与滚地单轮3之间设置有与单向传动轮配合用于将手动摇杆5动能单向传递给滚地单轮3的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4,所述单向传动轮设置在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4、滚地单轮3或手动摇杆5上,通过手动前后摇动手动摇杆5将往复转动的动能传递给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4,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4与单向转动轮配合带动滚地单轮3单向转动,当需要使滑板转换成与传统滑板一样用脚蹬地滑板时,可以用扎带、绳子或定位销对手动摇杆5进行固定,使手动摇杆5相对滑板板体1不可转动,即可像传统滑板一样用脚蹬地滑行,所述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4包括前动力后驱传动轴41、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和被动锥齿轮45,所述前动力后驱传动轴41前端设置有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 42,所述前动力后驱传动轴41后端设置有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所述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侧部设置有1个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上设置有手动摇杆5,通过手动前后摇动手动摇杆5驱动滑板行进,所述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与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啮合,所述手动摇杆5下端设置在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上,本申请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和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的转轴可视为一个整体,所述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侧部设置有1个或2个被动锥齿轮45,所述被动锥齿轮45 与滚地单轮3传动连接。
如图1-12所示,所述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侧部设置有1个被动锥齿轮45。
如图4所示,所述被动锥齿轮45与滚地单轮3同轴设置,所述滚地单轮3、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 44、被动锥齿轮45和手动摇杆5六者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单向传动轮,所述单向传动轮包括主动件和被动件,所述主动件往复转动驱动被动件单向转动,所述单向传动轮位于其所在部件与所在部件的转轴之间,所述单向传动轮的类型是单向轴承或者棘轮机构,本实施例单向传动轮的类型是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内圈和外圈一个是主动件,则另一个是被动件,至于哪个是主动件,哪个是被动件,则要看谁驱动谁,被动件是被主动件驱动的。本实施例可以选择在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上设置单向传动轮,当单向传动轮位于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上时,单向传动轮位于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与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的转轴之间,通过手动前后摇动手动摇杆5,手动摇杆5 带动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往复转动,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带动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往复转动,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往复转动的过程中,只有向一个方向转动才能通过单向传动轮带动前动力后驱传动轴41 转动,所以前动力后驱传动轴41会间歇性单向转动,通过前动力后驱传动轴41 带动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单向转动,通过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带动被动锥齿轮45转动,通过被动锥齿轮45带动滚地单轮3转动。当单向传动轮位于手动摇杆5上时,单向传动轮位于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的传动轴与手动摇杆 5之间,手动摇杆5与单向传动轮配合带动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的传动轴及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转动,通过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单向带动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单向转动,通过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 带动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单向转动,最终通过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带动被动锥齿轮45单向转动,通过被动锥齿轮45带动滚地单轮3单向转动。
本实施例重力转向轮2包括轮架21、轮体22和竖向转向轴23,所述竖向转向轴23上端向后倾斜插在滑板板体1上,另一端插在轮架21上,所述轮架 21两侧分别设置有轮体22,通过手动向左右方向倾斜手动摇杆5,或者通过调节身体重心,使身体重心偏向滑板一侧而使滑板板体1倾斜,当滑板板体1向不同侧倾斜时,轮架21会绕竖向转向轴23转动,使两个轮体22方向改变。所述单向传动轮的类型是单向轴承或者棘轮机构,所述单向传动轮包括主动件和被动件,所述主动件往复转动驱动被动件单向转动,所述单向传动轮位于其所在部件与所在部件的转轴之间,所述单向传动轮的类型是单向轴承或者棘轮机构。
实施例2,本实施方式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增加主动直齿轮 46和被动直齿轮47,如图8所示,所述主动直齿轮46与被动锥齿轮45同轴设置,所述被动直齿轮47与滚地单轮3同轴设置,所述主动直齿轮46与被动直齿轮47啮合,直齿轮的作用是通过主动直齿轮46与被动直齿轮47配合,可以调节传动比,同时避免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和滚地单轮3均位于滑板板体1左右方向中部时而干涉,当被动锥齿轮45位于滑板板体1左右方向一侧时,可以省去主动直齿轮46与被动直齿轮47,将滚地单轮3与被动锥齿轮45同轴设置,如图8和图16-20所示;本实施方式增加主动直齿轮46和被动直齿轮47后,滚地单轮3、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被动锥齿轮45、主动直齿轮46、被动直齿轮47和手动摇杆 5八者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单向传动轮,如图8所示,所述单向传动轮包括主动件和被动件,所述主动件往复转动驱动被动件单向转动,所述单向传动轮位于其所在部件与所在部件的转轴之间,所述单向传动轮的类型是单向轴承或者棘轮机构,本实施例单向传动轮的类型是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内圈和外圈一个是主动件,则另一个是被动件,至于哪个是主动件,哪个是被动件,则要看谁驱动谁,被动件是被主动件驱动的。当单向传动轮位于手动摇杆5上时,单向传动轮位于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的传动轴与手动摇杆5之间,手动摇杆5与单向传动轮配合带动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的传动轴及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单向转动,通过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单向带动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单向转动,通过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带动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单向转动,最终通过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带动被动锥齿轮45单向转动,通过被动锥齿轮45带动主动直齿轮46单向转动,通过主动直齿轮46 带动47-被动直齿轮47单向转动,通过被动直齿轮47带动滚地单轮3单向转动。本实施例也可以选择在滚地单轮3上设置单向传动轮,当单向传动轮位于滚地单轮3与滚地单轮3的转轴之间时,通过前动力后驱传动轴41传递过来的往复转动动能带动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往复转动,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带动被动锥齿轮45往复转动,被动锥齿轮45带动主动直齿轮46转动,所述主动直齿轮 46带动被动直齿轮47转动,被动直齿轮47带动滚地单轮3轮轴转动,滚地单轮3的轮轴带动单向传动轮转动,单向传动轮往一个方向转动时带动滚地单轮3 转动,单向传动轮往另一个方向转动时,则不会影响滚地单轮3的转动状态;本实施例可以选择在被动锥齿轮45上设置单向传动轮,当单向传动轮位于被动锥齿轮45与被动锥齿轮45的转轴之间时,被动锥齿轮45和主动直齿轮46需要同轴分离设置,通过前动力后驱传动轴41传递过来的往复转动动能带动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往复转动,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带动被动锥齿轮45往复转动,被动锥齿轮45带动单向传动轮转动,单向传动轮往一个方向转动时带动主动直齿轮46转动,单向传动轮往另一个方向转动时,则不会影响主动直齿轮46的转动状态,通过主动直齿轮46带动被动直齿轮47转动,最终通过被动直齿轮47带动滚地单轮3转动
如图9-12所示,可以在滑板上设置两组独立的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4,两组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4分别带动滚地单轮3转动,通过设置两组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4,可以使两只手分别对滑板进行动力输入。
实施例3,本实施方式基于实施方式1,将实施方式1中所述所述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侧部设置有1个被动锥齿轮45改为所述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侧部设置有2个被动锥齿轮45,所述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侧部设置有2个被动锥齿轮45,如图13-16所示。
实施例增加主动直齿轮46和被动直齿轮47,如图13-16所示,所述主动直齿轮46与被动锥齿轮45同轴设置,所述被动直齿轮47与滚地单轮3同轴设置,所述主动直齿轮46与被动直齿轮47啮合。直齿轮的作用是:当有两个被动锥齿轮45时,需要使两个被动锥齿轮45分别传动给滚地单轮3,所以滚地单轮3 需要位于两个被动锥齿轮45之间,通过加入主动直齿轮46与被动直齿轮47可以将滚地单轮3放置在两个被动锥齿轮45之间,同时不与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 干涉,且能保证滚地单轮3与地面接触。
实施方式增加主动直齿轮46和被动直齿轮47后,如图13-16所示,所述被动锥齿轮45、主动直齿轮46和被动直齿轮47三者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单向传动轮,所述单向传动轮包括主动件和被动件,所述主动件往复转动驱动被动件单向转动,所述单向传动轮位于其所在部件与所在部件的转轴之间,所述单向传动轮的类型是单向轴承或者棘轮机构,本实施例单向传动轮的类型是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内圈和外圈一个是主动件,则另一个是被动件,至于哪个是主动件,哪个是被动件,则要看谁驱动谁,被动件是被主动件驱动的。本实施例可以选择在2个被动锥齿轮45上设置单向传动轮,当单向传动轮位于被动锥齿轮45与被动锥齿轮45的转轴之间时,被动锥齿轮45和主动直齿轮46需要同轴分离设置,通过前动力后驱传动轴41传递过来的往复转动动能带动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往复转动,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带动被动锥齿轮45往复转动,被动锥齿轮45带动单向传动轮转动,单向传动轮往一个方向转动时带动主动直齿轮46转动,单向传动轮往另一个方向转动时,则不会影响主动直齿轮46的转动状态,通过主动直齿轮46带动被动直齿轮47转动,最终通过被动直齿轮 47带动滚地单轮3转动。
实施例4,本实施方式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增加等力平衡定位机构,所述等力平衡定位机构包括联动手摇杆和联动齿轮,所述联动手摇杆设置在滑板板体1上,所述联动手摇杆和手动摇杆5的旋转轴上分别固设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互相啮合传动,应用过程中通过人手握住联动手摇杆和手动摇杆5,并交替前后摇动,当转动联动手摇杆时,联动手摇杆上的联动齿轮会带动手动摇杆5上的联动齿轮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使联动手摇杆和手动摇杆5在使用时,一个向前运动,另一个则向后运动,当滑板碰到障碍物急停时,人的双手同时向前推联动手摇杆和手动摇杆5,则联动手摇杆和手动摇杆5会相对滑板板体1静止,人体可以借助停止转动的联动手摇杆和手动摇杆5保持身体平衡。
实施例5,本实施方式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增加脚手动力输入切换机构,所述脚手动力输入切换机构包括定位销,所述手动摇杆5 与滑板板体1之间或者手动摇杆5与手动摇杆5之间通过插入定位销固定连接,当通过定位销将手动摇杆5进行固定,使手动摇杆5相对滑板板体1不可转动时,则本申请的滑板可以与传统滑板一样,用脚蹬地面滑行,即可锻炼儿童的下肢,当拔掉定位销时,便可手动摇动手动摇杆5驱动滑板前进,即可锻炼儿童上肢,当滑板仅有一个手动摇杆5时,将手动摇杆5固定在滑板板体1上,当有两个手动摇杆5时,将两个手动摇杆5固定连接,在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的作用下,两个手动摇杆5相对滑板体无法前后转动,或者将两个手动摇杆5利用定位销固定在滑板体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在工作过程中,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在工作过程中,当滑板需要利用手动作为动力输入方式使用时,当设置有一个被动直齿轮47时,通过前后往复摇动手动摇杆5,通过手动摇杆5带动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 转动,通过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带动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转动,通过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带动带动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转动,通过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带动被动锥齿轮45转动,通过被动锥齿轮45带动滚地单轮 3转动,为了将手动摇杆5的往复力转化成单向驱动力,通过在上述齿轮、手动摇杆5或者滚地单轮3上设置单向传动轮即可实现手动摇杆5往复动力的单向传输,当需要转向时,通过手动向左右方向倾斜手动摇杆5,或者通过调节身体重心,使身体重心偏向滑板一侧而使滑板板体1倾斜,当滑板板体1向不同侧倾斜时,轮架21会绕竖向转向轴23转动,使两个轮体22方向改变,传统的通过倾斜滑板转向的滑板用的便是重力转向轮2,本申请中的重力转向轮2与传统的滑板车上的重力转向轮2结构相同。当设置有两个被动直齿轮47时,因为两个被动直齿轮47在运动过程中同一时间转动方向相反,同时二者都需要带动滚地单轮3转动,所以单向传动轮至少要设置在被动锥齿轮45、主动直齿轮46和被动直齿轮47三者中的其中一个上。
本实用新型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通过利用齿轮传动,将手动动能传递到后轮上,传动结构紧凑,传动可靠,部件种类少,通过将手动力输入和转向结构分离,利用手动摇杆5进行动力输入,利用重力转向轮2倾斜进行转向,能够使滑板滑行过程中重心稳定;通过脚手动力输入切换机构可以使滑板经过简单调节,即可锻炼人体上肢,也可锻炼人体下肢,提高了滑板的适应性;通过等力平衡定位机构中的联动手摇杆和联动齿轮与手动摇杆5配合,可以使手动摇杆5和联动手摇杆在受到等力时,手动摇杆5和联动手摇杆相对滑板板体1静止,使滑板滑行过程中,遇到障碍导致的急停,能够通过手动摇杆5和联动手摇杆辅助支撑人体稳定重心。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板板体(1)、重力转向轮(2)、滚地单轮(3)、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4)和手动摇杆(5)和单向传动轮;
所述滑板板体(1)前部设置有重力转向轮(2);所述滑板板体(1)后部设置有滚地单轮(3),所述滑板板体(1)前部设置有手动摇杆(5);
所述手动摇杆(5)与滚地单轮(3)之间设置有与单向传动轮配合用于将手动摇杆(5)动能单向传递给滚地单轮(3)的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4),所述单向传动轮设置在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4)、滚地单轮(3)或手动摇杆(5)上;
所述手动力后驱传动机构(4)包括前动力后驱传动轴(41)、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和被动锥齿轮(45),所述前动力后驱传动轴(41)前端设置有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所述前动力后驱传动轴(41)后端设置有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所述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侧部设置有1个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所述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与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啮合,所述手动摇杆(5)下端设置在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上,所述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侧部设置有1个或2个被动锥齿轮(45);
所述被动锥齿轮(45)与滚地单轮(3)传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侧部设置有1个被动锥齿轮(4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锥齿轮(45)与滚地单轮(3)同轴设置,所述滚地单轮(3)、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被动锥齿轮(45)和手动摇杆(5)六者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单向传动轮,所述单向传动轮包括主动件和被动件,所述主动件往复转动驱动被动件单向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直齿轮(46)和被动直齿轮(47),所述主动直齿轮(46)与被动锥齿轮(45)同轴设置,所述被动直齿轮(47)与滚地单轮(3)同轴设置,所述主动直齿轮(46)与被动直齿轮(47)啮合;所述滚地单轮(3)、摇杆等力平衡被动锥齿轮(42)、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摇杆等力平衡主动锥齿轮(44)、被动锥齿轮(45)、主动直齿轮(46)、被动直齿轮(47)和手动摇杆(5)八者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单向传动轮,所述单向传动轮包括主动件和被动件,所述主动件往复转动驱动被动件单向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动力中转锥齿轮(43)侧部设置有2个被动锥齿轮(4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动直齿轮(46)和被动直齿轮(47),所述主动直齿轮(46)与被动锥齿轮(45)同轴设置,所述被动直齿轮(47)与滚地单轮(3)同轴设置,所述主动直齿轮(46)与被动直齿轮(47)啮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锥齿轮(45)、主动直齿轮(46)和被动直齿轮(47)三者中至少一个上设置有单向传动轮,所述单向传动轮包括主动件和被动件,所述主动件往复转动驱动被动件单向转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等力平衡定位机构,所述等力平衡定位机构包括联动手摇杆和联动齿轮,所述联动手摇杆设置在滑板板体(1)上,所述联动手摇杆和手动摇杆(5)的旋转轴上分别固设有联动齿轮,所述联动齿轮互相啮合传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脚手动力输入切换机构,所述脚手动力输入切换机构包括定位销,所述手动摇杆(5)与滑板板体(1)之间或者手动摇杆(5)与手动摇杆(5)之间通过插入定位销固定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转向轮(2)包括轮架(21)、轮体(22)和竖向转向轴(23),所述竖向转向轴(23)上端向后倾斜插在滑板板体(1)上,另一端插在轮架(21)上,所述轮架(21)两侧分别设置有轮体(22)。
CN202122448640.7U 2020-10-20 2021-10-12 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 Active CN21633253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408232 2020-10-20
CN202022340823 2020-10-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32537U true CN216332537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76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48640.7U Active CN216332537U (zh) 2020-10-20 2021-10-12 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32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44146B2 (en) Quadracycle
US5865455A (en) Wheelchair
RU2529587C1 (ru) Самокат с педальным приводом
US6234504B1 (en) Level propelled wheelchair
KR100632355B1 (ko) 육상조정용 왕복 운동 전달 장치
GB2387360A (en) Pedal scooter with flywheel
PL221914B1 (pl) Pojazd poruszany ręcznie
EP1758784A1 (en) Rowing bike
CN216332537U (zh) 一种后驱单摇杆手动力输入转向分离儿童滑板
CN216580832U (zh) 一种后驱双摇杆手动力等力支撑儿童滑板
CN215706861U (zh) 一种可即时定位支撑人体可变速儿童滑板
US9902461B2 (en) Rider-powered vehicles and mechanisms thereof
CN215971905U (zh) 儿童手拉车
CN216636752U (zh) 一种可换向人力变速驱动装置及仿划船手摇车
WO2023098554A1 (zh) 一种可换向人力变速驱动装置及仿划船手摇车
CN201712752U (zh) 一种儿童健身益智车
KR100907732B1 (ko) 전신 운동 자전거
KR20120137339A (ko) 팔의 휘두름(Swing) 운동에 의해 구동되는 전륜 구동 자전거
CN215622464U (zh) 一种可选配传动比前轮动力手摇式儿童滑板
CN215436743U (zh) 一种可即时定位支撑人体手摇式低龄儿童滑板
CN215752813U (zh) 一种板体扭转前轮动力可手摇式儿童滑板
KR100968689B1 (ko) 인력 구동형 동력전달장치
CN215794247U (zh) 一种可即时定位支撑人体可手摇式板体扭转儿童滑板
CN215622465U (zh) 一种动力可切换前轮动力可手摇式儿童滑板
CN113443056A (zh) 一种可即时定位支撑人体手摇式低龄儿童滑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