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14239U - 一种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4239U
CN216314239U CN202121520510.3U CN202121520510U CN216314239U CN 216314239 U CN216314239 U CN 216314239U CN 202121520510 U CN202121520510 U CN 202121520510U CN 216314239 U CN216314239 U CN 216314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inorganic
plant
matrix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205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梅娟
沈明星
沈园
陆长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u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215205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4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4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4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包括植物毯组装体和若干植物毯;其中,所述植物毯包括秧苗、通用基质、无纺布和无机自浮基质,所述通用基质、无纺布和无机自浮基质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设置,所述萌发秧苗的种子设置在通用基质和无纺布之间,所述秧苗的根系在通用基质、无机自浮基质内形成交缠结构并在无机自浮基质的下端面上形成盘结根系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浮床结构摆脱了传统浮床的框架型或面板型漂浮载体,同时解决了其由于浮体与植物分离导致的工艺繁杂、移栽耗工、拼装耗时、水面铺设困难等系列问题,具制取工艺简单、无拼装难度、浮体材料可再利用并兼具经济效益的优点,可用于集约化养殖水体净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水环境治理。

Description

一种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
背景技术
自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显示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所评价的5万多公里河段中,受污染的河道占42%,其中污染极为严重的河道占12%后,国务院与环境保护部等部门连续颁布了《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投资技术指南》、《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数十条政策来应对处理恶化的水环境,对水环境治污要求从起初的减排控制逐渐向源头预防、养分再利用转变,治理要求日益提高,治理力度不断加大。
生物浮床技术作为水环境修复主要技术之一,其优点在于能够对受污水体进行原位净化,节约了空间与经济成本,而且可以为水生动植物创造栖息生境,从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的角度重建或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功能,并且兼具一定的景观功能,所以近年来常被应用于湿地公园、工业废水与农村污水等处理系统中。
但是,目前生物浮床技术的推广应用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现有浮床多采用聚苯乙烯发泡塑料板或封口中空的塑料管并铺设塑料网等框架漂浮载体,但其浮体与植物分离的设计使得其在制取与应用过程存在工艺繁杂、移栽耗工、拼装耗时以及水面铺设困难等较难克服的问题。另外,浮材易老化且一次性使用的特点还与水环境生态治理的要求相悖。此外,受限植物移栽,浮床植物的选择较难兼顾生态、景观功能与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解决了植物毯现场拼装难度高,使用寿命低并且难以兼顾生态和景观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创新浮床结构,提供了一种直接将造粒后的无机浮材嵌入植物根层的植物毯。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包括植物毯组装体和若干植物毯,所述植物毯组装体置于水面上,所述若干植物毯设置在植物毯组装体的上端面上或者内部;其中,所述植物毯包括秧苗、通用基质、无纺布和无机自浮基质,所述无机自浮基质、无纺布和通用基质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设置,所述萌发秧苗的种子设置在通用基质和无纺布之间,所述秧苗的根系缠绕、穿透和包裹无机自浮基质并在其下端面形成盘结根系层。本实用新型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通过改变浮床结构摆脱了传统浮床的框架型漂浮载体,同时解决了其由于浮体与植物分离导致的工艺繁杂、移栽耗工、拼装耗时、水面铺设困难等系列问题,具制取工艺简单、无拼装难度、浮体材料可再利用并兼具经济效益的优点,可用于养殖尾水净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水环境治理。
进一步的,上述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无机自浮基质可以分为新制基质与再制基质两种。新制浮性基质原料为无机浮粒与通用基质;再制浮性基质是将植物毯残体经打捞、发酵后按照无机自浮基质配方要求对其进行定量调整,使其符合无机自浮基质要求。
进一步地,无机浮粒可采用自浮力大的无机材料,如泡沫粒子、陶粒,所述通用基质(22)可采用栽培基质或育苗基质。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自浮基质(24)的配方为体积比20%-60%的泡沫粒子、40%-80%通用基质和每立方7L-20L的水量。无机自浮基质(24)的厚度范围为2~2.3cm。进一步的,上述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所述植物毯组装体为挂网或者围油栏。
进一步的,上述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所述无纺布密度小于或者等于31.25g/m2
进一步的,上述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所述通用基质的厚度范围为0.5~0.8cm。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改变了传统浮床结构依靠漂浮载体的现状,将浮床固有漂浮载体化整为零,利用小型化粒状或块状浮性无机材料与通用育苗基质为材料制取兼具植物生长介质与浮床漂浮载体功能的浮性基质,并通过底部与中层垫膜工艺促使植物地下部互相紧密缠绕后与浮性基质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具有制取工艺简单、拼装方便、浮体材料可再利用、经济性高的优点,可应用集约化养殖尾水净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水环境治理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植物毯育苗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根植物毯幼苗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水域应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植物毯的仰视图。
图中:植物毯组装体1、植物毯2、秧苗21、通用基质22、无纺布23、无机自浮基质24、盘结根系层25、塑料薄膜26、植物种子27、育秧盘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包括植物毯组装体1和若干植物毯2,所述植物毯组装体1直立于水体并一半露出水面,所述若干植物毯2布置于植物毯组装体1内。植物毯组装体1为围油栏。若干植物毯2为采用水稻育秧流水线装盘后在设施育秧大棚或露天硬地培育而成,单片植物毯2的规格为58cm×28cm,育成后的若干植物毯2利用现成水稻育秧架运输至指定水面旁依次放入防护围栏1内并均匀排列。若干植物毯2占围油栏所围面积的80%。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包括植物毯组装体1和若干植物毯2,所述若干植物毯2利用细麻绳均匀固定于植物毯组装体1上。植物毯组装体1为可多次使用的玻璃纤维网格布若干植物毯2为采用水稻育秧流水线装盘后在设施育秧大棚或露天硬地培育而成,单片植物毯2的规格为58cm×28cm,育成后的若干植物毯2利用现成水稻育秧架运输至指定水面旁,将若干植物毯2固定于植物毯组装体1上后放入水中。
上述结构中,如图3-9所示的植物毯2包括秧苗21、通用基质22、无纺布23和无机自浮基质24,所述无机自浮基质24、无纺布23和通用基质22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设置,所述秧苗21的植物种子27设置在通用基质22和无纺布23之间,所述秧苗21的根系缠绕包裹无机自浮基质24并在其下端面形成盘结根系层25,并且根系层25布满整个通用基质22和无机自浮基质24。
进行生长的植物不局限在秧苗21上,适宜水体生长的水生或陆生植物品种,植物生长能力强、根系生物量大,且形态优美具一定的经济与景观价值的均可以采用。
此植物毯所述无机自浮基质24由无机浮粒和通用基质22混配制成。无机浮粒的材料为可浮于水面的、粒径约为0.1cm~0.8cm的合成材料,如泡沫(EPP材质)、陶粒等。通用基质22可采用通用育苗基质或栽培基质。所述无机自浮基质24的厚度范围为2~2.3cm。所述无纺布23密度小于或者等于31.25g/m2。所述通用基质22的厚度范围为0.5~0.8cm。
无机自浮基质24的配方均为体积比20%-60%的泡沫粒子、40%-80%通用基质和每立方7L-20L的水量,并适当翻抛2~3次,制成标准为浮性基质质地均匀,可手握能成团,松手后自然散开。无机自浮基质24可以新制,也可以利用植物毯残茬再制,其中再制浮性基质的制取需先将植物毯打捞收集并发酵后测定其中可浮合成材料和基质的实际体积占比,再按照浮性基质配方进行定量调整。
上述植物毯2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铺底垫膜:将塑料薄膜26按育苗盘尺寸裁剪后平铺于育苗盘内;
2、装浮性基质:将浮性基质装填至已铺有塑料薄膜26的育苗盘内,厚度约为2cm;
3、布置无纺布:将无纺布按育苗盘尺寸裁剪,铺于浮性基质上方,无纺布23密度不得高于31.25g/m2
4、播种:将植物种子27浸种催芽后均匀播于无纺布上,播种密度以能够盘根为宜。
5、覆盖籽基质:将育苗基质均匀覆盖于植物种子27上方,厚度约为0. 5cm~0.8cm;
6、日常管理:将播种覆土后育秧盘28堆叠放置进行暗化处理,待出苗后摆盘并进行温光水肥管理,植物毯制成标准为植物地下部分互相缠绕并与自浮基质24融为一体,植物地上部分长势良好。
植物毯2的制作与管理可利用现有水稻育秧流水线和温室完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将塑料薄膜26按水稻的育秧盘28尺寸裁剪后垫于育秧盘28底部,育秧流水线铺土仓斗加入无机自浮基质24,铺土仓斗与播种仓斗间安排一名工人铺设盘根无纺布23,浸种后植物种子27加入播种仓斗(播种量按照成苗数2400株/育秧盘28计,每次调试前需进行发芽试验,并按实际情况调整播种量),覆土仓斗加入育秧基质,关闭喷水装置后进行调试,调试成功后即可利用水稻育秧流水线进行植物毯制作。水稻育秧流水线调试标准为;育秧盘28通过铺土仓斗后浮性基质表面平整,厚度约为2cm;无纺布23可顺利于播种前平整铺于无机自浮基质24上方,育秧盘28通过播种仓斗后,植物种子27可按设定量均匀落于无机自浮基质24表面;育秧盘28通过铺土仓斗后通用基质22表面与育秧盘28高度齐平且表面平整。
将已播种的育秧盘28移至温室进行管理。将已成盘的育秧盘28放入育秧温室中暗化,20个左右育秧盘28一叠,最上方覆盖空的育秧盘28,待水稻80%出苗后摆盘并进行温光水自动化调控,待水稻根系缠绕无机自浮基质24并与其融为整体时,植物毯制取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其特征在于:包括植物毯组装体(1)和若干植物毯(2),所述植物毯组装体(1)置于水面上,所述若干植物毯(2)设置在植物毯组装体(1)的上端面上或者内部;
其中,所述植物毯(2)包括秧苗(21)、通用基质(22)和无机自浮基质(24),所述通用基质(22)设置在无机自浮基质(24)的上层,所述秧苗(21)的种子设置在通用基质(22)和无机自浮基质(24)之间,所述秧苗(21)的根系在通用基质(22)和无机自浮基质(24)之间形成盘结根系层(25),并且根系层(25)布满整个通用基质(22)和无机自浮基质(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自浮基质(24)由无机浮粒和通用基质(22)混合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毯(2)还包括无纺布(23),所述无机自浮基质(24)、无纺布(23)和通用基质(22)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设置,所述秧苗(21)的种子设置在通用基质(22)和无纺布(2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浮粒可采用自浮力大的无机材料,如泡沫粒子、陶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基质(22)可采用栽培基质或育苗基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毯组装体(1)为挂网或者围油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23)密度小于或者等于31.25g/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基质(22)的厚度范围为0.5~0.8cm。
CN202121520510.3U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 Active CN216314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0510.3U CN216314239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20510.3U CN216314239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4239U true CN216314239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0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20510.3U Active CN216314239U (zh) 2021-07-06 2021-07-06 一种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423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7486A (zh) * 2021-07-06 2021-08-24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自浮作物毯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87486A (zh) * 2021-07-06 2021-08-24 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自浮作物毯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8831B (zh) 沉水植物繁育毯及其应用
CN104542220B (zh) 一种边坡修复用植生网毯及边坡修复方法
CN106630186B (zh) 一种用于护坡的农业废弃物混合固定化脱氮菌的生态袋及系统
CN104402117B (zh) 水体净化景观漂浮湿地构建系统及构建方法
CN208783309U (zh) 一种防冲刷的沉水植被毯
CN104160864A (zh) 可移动沉水植物草坪块生产方法
CN102351314A (zh) 悬浮式组合生态滤床及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方法
CN209797586U (zh) 一种生态沉床系统
CN102276066B (zh) 悬浮式组合生态滤床
CN103283464A (zh) 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滩涂利用虾塘养殖废水种植海水蔬菜的方法
CN104787891A (zh) 一种基于微地形改造的藻类水华生态控制系统、控制藻类水华的生态方法及应用
CN203683234U (zh) 沉水植物模块化生长床
CN103109656A (zh) 沉水植物水下草皮培养结构及种植方法
KR101961569B1 (ko) 잔디발아매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녹화공법
CN216314239U (zh) 一种根层嵌入无机浮粒的植物毯
CN109761360A (zh) 一种生态沉床系统
CN102060384B (zh) 一种除磷抑藻的“水下草坪”及构建方法
CN202465398U (zh) 悬浮式组合生态滤床
CN203985221U (zh) 可移动沉水植物草坪块种植床
CN113287486B (zh) 一种自浮作物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60163A (zh) 用于表面和表面下保水的方法和系统
CN215122490U (zh) 一种根层内置生物浮材的植物毯
CN217438821U (zh) 一种用于治理滨水农田径流污染的生态护岸
CN214612081U (zh) 一种小型可聚合组合型生物炭浮床生态浮岛
CN111606421A (zh) 一种改善湿地水质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