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09272U - 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及体温测量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及体温测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09272U
CN216309272U CN202122721733.2U CN202122721733U CN216309272U CN 216309272 U CN216309272 U CN 216309272U CN 202122721733 U CN202122721733 U CN 202122721733U CN 216309272 U CN216309272 U CN 216309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dy temperature
unit
main control
measurement device
communication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217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7217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09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09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09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及体温测量系统,该装置包括: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主控单元、第一通讯单元、第二通讯单元、固定单元;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主控单元分别与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连接;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测量人体指定位置的皮肤温度;第一通讯单元被配置为与目标移动终端通讯;第二通讯单元被配置为与远程监控终端通讯;固定单元被配置为将体温测量装置固定在人体的指定位置。在通过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进行体温测量的同时,将测得的体温发送给目标移动终端和远程监控终端,能够有效对使用者体温升高进行预警。

Description

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及体温测量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温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及体温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感冒发烧、肺炎等病症会伴随着人体体温升高,这些病症常常会对自身或者周围人群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目前通常只进行体温测量,不能做到对使用者体温升高进行有效预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及体温测量系统,旨在解决不能对使用者体温升高进行有效预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包括:
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主控单元、第一通讯单元、第二通讯单元、固定单元;
所述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和所述第二通讯单元连接;
所述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测量人体指定位置的皮肤温度;所述第一通讯单元被配置为与目标移动终端通讯;所述第二通讯单元被配置为与远程监控终端通讯;所述固定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体温测量装置固定在人体的指定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为蓝牙通讯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通讯单元为WIFI通讯单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单元为温差电池;所述温差电池被配置为根据人体体温和人体所处环境温度的温差,将人体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以对所述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供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蜂鸣器和报警指示灯;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蜂鸣器和报警指示灯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运动检测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湿度传感器和运动检测单元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人体的指定位置的汗液分泌;所述运动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向主控单元提供人体运动状态以防止运动造成的体温升高报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
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各个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单元被配置为将各个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的最高值作为体温的最终测量值。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体温测量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上第一方面所示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目标移动终端、远程监控终端;
所述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分别与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和所述远程监控终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及体温测量系统包括: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主控单元、第一通讯单元、第二通讯单元、固定单元;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主控单元分别与第一通讯单元和第二通讯单元连接;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测量人体指定位置的皮肤温度;第一通讯单元被配置为与目标移动终端通讯;第二通讯单元被配置为与远程监控终端通讯;固定单元被配置为将体温测量装置固定在人体的指定位置。在通过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进行体温测量的同时,将测得的体温发送给目标移动终端和远程监控终端,能够有效对使用者体温升高进行预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的外壳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的外壳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的外壳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体温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目前,测量体温多采用水银式温度计进行接触测量、无线红外测量等方式。采用水银式温度计进行接触测量时,需要接触测量点长达五分钟以上,且在意外情况下容易脱落破损,水银自带毒性,导致人体受伤或危害环境。采用红外测量等无线测量方式时,主要测量点为手腕、额头部位等,这些部位因裸露在外,易受外部环境影响,导致体温测量不准,容易造成误判,影响诊断。此外,这两种测量方式难以对病人体温持续长时间监测,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温度异常情况,造成病人病情加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通过主控单元控制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进行体温测量,然后将测得的体温通过第一通讯单元发送给目标移动终端,并通过第二通讯单元发送给远程监控终端,测量准确,并且能够有效对使用者体温升高进行预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包括: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11、主控单元12、第一通讯单元13、第二通讯单元14、固定单元15。
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11与主控单元12连接;主控单元12分别与第一通讯单元13和第二通讯单元14连接;
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11被配置为测量人体指定位置的皮肤温度;第一通讯单元13被配置为与目标移动终端通讯;第二通讯单元14被配置为与远程监控终端通讯;固定单元15被配置为将体温测量装置固定在人体的指定位置。
本实施例中,人体指定位置可以是腋下、手腕、额头等部位,在此不作限定。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11具体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例如热电偶传感器、热敏电阻传感器等,在此不作限定。目标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远程监控终端可以为电脑、带有监控平台的服务器等,在此不作限定。
本实施例中,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通过主控单元12控制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11进行体温测量,然后将测得的体温通过第一通讯单元13发送给目标移动终端,并通过第二通讯单元14发送给远程监控终端,能够有效对使用者体温升高进行预警。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讯单元13为蓝牙通讯单元。
本实施例中,主控单元12可以通过蓝牙通讯单元将测得的温度值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中,能够方便用户随时查看自己的体温,在体温异常时及时就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通讯单元14为WIFI通讯单元。
本实施例中,主控单元12可以通过WIFI通讯单元将测得的温度值发送到远程监控终端中。远程监控终端可以是商场监控电脑、智能家居设备、公司监控电脑、用户所在行政区域的远程监控平台等。远程监控终端可以同时接收多个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测量的温度值,以对一定区域人群的体温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还包括:电池单元21;电池单元21与主控单元12连接。
本实施例中,电池单元21用于向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供电。电池单元21可以为带有充电接口的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池单元21为温差电池;温差电池被配置为根据人体体温和人体所处环境温度的温差,将人体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以对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供电。
本实施例中,电池模块21还可以为由温差电池与带有充电接口的锂电池共同组成的模块。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温差电池产生的电量不足,则可以使用锂电池进行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还包括蜂鸣器22和报警指示灯23;主控单元12分别与蜂鸣器22和报警指示灯23连接。
本实施例中,能够以控制按钮、目标移动终端或远程监控平台的APP等方式为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设置体温报警数值区间和报警频率。当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11测得的温度超过预设安全区间时,主控单元12分别控制蜂鸣器22和报警指示灯23进行报警,能够及时使用户发现体温异常,及时就医。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还包括显示屏24;显示屏24与主控单元12连接。
本实施例中,显示屏24可以是液晶显示屏。主控单元将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11测量的温度值转化为十进制的数值,并由液晶显示屏输出显示,显示值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还包括湿度传感器24和运动检测单元26;主控单元12分别与湿度传感器25和运动检测单元26连接;湿度传感器25被配置为检测人体的指定位置的汗液分泌;运动检测单元26被配置为向主控单元12提供人体运动状态以防止运动造成的体温升高报警。
本实施例中,由于人体生病状态和健康状态下的汗液分泌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主控单元12通过湿度传感器25检测人体的汗液分泌,可以更精确的监控人体的健康状况。由于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是长时间穿戴以实现实时监测的,在穿戴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由于用户奔跑等运动造成的误报警,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主控单元12通过运动检测单元26检测人体运动状态,可以防止运动造成的体温升高报警,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满意度。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的外壳正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的外壳侧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的外壳的正面部分可以包括:接触测温部分31、可穿戴系绳及固定装置32、报警器指示灯33、蜂鸣器音孔34、液晶显示屏35、温度设置按钮36、菜单按钮37、电源开关按钮38。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的外壳的侧面部分可以包括:接触测温部分31、温度设置按钮36、电池单元21的充电接口41。
其中,接触测温部分31内设置有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11、湿度传感器25和运动检测单元26。可穿戴系绳及固定装置32为上述固定单元15。蜂鸣器音孔34内设置有蜂鸣器32。温度设置按钮36可以用于通过主控模块12设置预设安全区间。菜单按钮37,菜单按钮可以用于通过主控模块12切换控制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的通讯、测温、显示等功能。电源开关按钮38用于控制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的开启和关闭。充电接口41用于向电池单元21充电。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可穿戴系绳及固定装置32将接触测温部分固定在腋窝、手腕等部分进行测温。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
主控单元分别与各个温度传感器连接;主控单元被配置为将各个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的最高值作为体温的最终测量值。
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是接触式的,可能会由于接触不充分等原因造成温度测量不准确。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将其中测量的最高值作为最终测量值,能够有效提高体温测量的准确度。
本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人体的不同部位。并且,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可以结合其他常用的物品或设备进行体温测量。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的外壳示意图。如图5所示,可以将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与蓝牙耳机进行结合,实现体温测量。该蓝牙耳机包括耳机部分51和控制部分52。
其中,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共有两个温度传感器和两个湿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耳机部分51的伸入耳朵的圆头部分,以测量左右耳的耳温和汗液分泌。可以将耳机部分51中的两个喇叭作为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的蜂鸣器,而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的其他单元,均可以设置在控制部分52中。
需要说明的是,图5仅仅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与其他物品或设备结合的示例,并不作为限定。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还可以设置在有线耳机、发带、帽子、手表、腰带、手环等物品或设备中。穿戴体温测量装置1设置在有线耳机中时其充电接口可以为有线耳机的插头,以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供电。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体温测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体温测量系统6,包括:至少一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所示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61、目标移动终端62、远程监控终端63;
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61分别与目标移动终端62和远程监控终端63连接。
本实施例中,同一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一个或多个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61测量体温。各个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61的测量结果,可以发送给同一个目标移动终端62,也可以发送给不同的目标移动终端62,在此不作限定。远程监控终端63可以同时对多个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61进行监控。
本实施例中,体温测量系统6,通过目标移动终端62实时监控各个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61的测量结果,能够使用户随时查看自身的体温。远程监控终端63通过同时对多个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61进行监控,能够商场、公司、家庭等人群聚集区域的所有人体温进行实时监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主控单元、第一通讯单元、第二通讯单元、固定单元;
所述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和所述第二通讯单元连接;
所述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被配置为测量人体指定位置的皮肤温度;所述第一通讯单元被配置为与目标移动终端通讯;所述第二通讯单元被配置为与远程监控终端通讯;所述固定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体温测量装置固定在人体的指定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讯单元为蓝牙通讯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讯单元为WIFI通讯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元为温差电池;所述温差电池被配置为根据人体体温和人体所处环境温度的温差,将人体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以对所述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蜂鸣器和报警指示灯;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蜂鸣器和报警指示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湿度传感器和运动检测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运动检测单元连接;所述湿度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所述人体的指定位置的汗液分泌;所述运动检测单元被配置为向主控单元提供人体运动状态以防止运动造成的体温升高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式温度检测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
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各个温度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单元被配置为将各个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的最高值作为体温的最终测量值。
10.一种体温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目标移动终端、远程监控终端;
所述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分别与所述目标移动终端和所述远程监控终端连接。
CN202122721733.2U 2021-11-08 2021-11-08 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及体温测量系统 Active CN216309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1733.2U CN216309272U (zh) 2021-11-08 2021-11-08 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及体温测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1733.2U CN216309272U (zh) 2021-11-08 2021-11-08 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及体温测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09272U true CN216309272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18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21733.2U Active CN216309272U (zh) 2021-11-08 2021-11-08 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及体温测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092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97903U (zh) 一种穿戴式体温感测装置
CN105030212A (zh) 一种新型智能体温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4970774A (zh) 一种智能连续人体测温仪
CN106691387A (zh) 一种穿戴式智能电子体温计
CN202801575U (zh) 电子体温计及应用该电子体温计的电子体温计检测系统
CN111473883A (zh) 一种体表温度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204931649U (zh) 智能穿戴式体温监测装置
CN206120305U (zh) 一种体温远程监测系统
CN204562123U (zh) 一种体温监测仪
CN216309272U (zh) 可穿戴体温测量装置及体温测量系统
KR20160003014U (ko) 체온 측정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체온 측정 시스템
JP6758615B2 (ja) 臍部温度測定装置
CN205019032U (zh) 一种多功能体温监控系统
CN207768376U (zh) 一种智能儿童体温监测报警装置
CN204909406U (zh) 一种节能体温监控系统
CN106137154A (zh) 一种通过app控制的心率体温测试一体机及其实现方法
CN204909405U (zh) 一种智能体温监控系统
CN204120998U (zh) 24小时体温监控器
CN111990716A (zh) 一种自动测量报警体温的智能防护口罩
CN211504465U (zh) 一种无线传输的肩带式电子体温计
Cui et al. Intelligent Mobile body temperature monitoring & management system for nursing home
CN207768375U (zh) 一种基于蓝牙ble的可穿戴式智能儿童体温计
CN220459338U (zh) 一种人体生理情况监测报警装置
CN105748058A (zh) 一种小儿发烧检测器及小儿发烧监护装置
CN216621511U (zh) 一种体温监测用温度持续监测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