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2123U - 一种体温监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温监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62123U
CN204562123U CN201520272483.0U CN201520272483U CN204562123U CN 204562123 U CN204562123 U CN 204562123U CN 201520272483 U CN201520272483 U CN 201520272483U CN 204562123 U CN204562123 U CN 2045621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sensor
control system
temperature monitor
arm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7248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华
胡海莹
成中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52027248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621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621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6212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体温监测仪,包括用于监测体温的温度传感器,用于传输、分析、处理温度传感器数据的控制系统,用于将温度传感器固定于体温监测部位的固定结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腋部温度传感器、额部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腋部温度传感器、额部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线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体温监测点位、设置环状结构等设计,提高了体温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舒适简便的特点,使体温监测仪结构小型化、无线化应用,同时可使监测者更加方便地监测受测者体温。

Description

一种体温监测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监测人体温度的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幼儿的体温监测仪。
背景技术
幼儿在遭遇疾病时,由于智力发育不够完全、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他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身状况,需要监护人投入极大的精力去观察了解。特别是当幼儿因病造成体温异常的情况时,由于过高的体温会对幼儿身体造成较大伤害,这种伤害有时甚至影响幼儿正常智力发育。在幼儿生病等重点时机,应该对其体温进行持续监测,以免因疏忽而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
目前,持续监测幼儿体温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人工感受幼儿体表温度,如额头碰额头,以手感受幼儿额头体温,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容易遗忘、时间间隙难掌握、感觉误差大;另一种方式是不时用水银体温计放置于幼儿腋下一定时间,一般为3至5分钟,然后读取温度数值,这个方式的缺点在于体温计需与腋下皮肤封闭接触、不够舒适,幼儿不一定配合,在幼儿睡着时还容易将其弄醒。另外,这两种方式都需要人工投入极大的精力和关注度,而在幼儿生病等情况下,监护人本已十分疲劳,可能监控不到异常体温情况。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622126U,公开了一种腕带式温度计,该腕带式温度计包括腕带、体温检测单元、显示单元和控制单元,还包括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和环境温度检测单元,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和环境温度检测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该腕带式温度计只能监测人体腕部的温度,而人体发烧时,主要发热部位在额头、腋下、耳朵等处,因此该腕带式温度计不能准确、及时的反映人体不正常的温度变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持续监测体温、且监测更加准确可靠,在体温异常时能发出告警的体温监测仪。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温监测仪,包括用于监测体温的温度传感器,用于传输、分析、处理温度传感器数据的控制系统,用于将温度传感器固定于体温监测部位的固定结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腋部温度传感器、额部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腋部温度传感器、额部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线电连接。腋部温度传感器与腋部紧密接触,监测腋部体温;额部温度传感器与额部紧密接触,监测额部体温。两个温度传感器对两个体温测量部位的温度测量后,通过各自连接线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进行对比分析,以防止一处因接触不良而造成测量偏差,从而两相对比得出更为准确可靠的体温测量结果。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为环状结构,所述环状结构为弹性透气材料,一方面佩戴舒适紧贴,另一方面便于湿气热量发散,从而有利于获得准确的测量体温。
优选的,所述环状结构设有调整部,通过调整部能调节环状结构的大小,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头型和臂型。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与腋部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同一固定结构上,以减小连接复杂性,避免控制系统影响受测者头部活动。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能够接收无线控制端所传来的预设参数,并将两个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数据传递至无线控制端。如,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为蓝牙模块,通过手机的蓝牙与本监测仪蓝牙连接,便可通过手机上的相应软件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相关参数,接收监测数据。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模块,电池模块用于向控制系统及温度传感器供电。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可对电池模块充电的充电口,以随时对电池模块进行充电。
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声光报警单元。如多色LED灯、蜂鸣器。LED灯对仪器的工作状态及不同体温进行不同颜色显示,如,灯亮表示仪器已开启并正常工作,体温值正常时显示绿色,接近警戒值转为黄色,而达到警戒值或超出警戒值显示红色,从颜色上即可直观反映出当前体温情况。蜂鸣器对体温超过正常值范围情况进行声音报警。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额部温度传感器、腋部温度传感器分别监测受控者额部、腋部体温,增加了体温监测点位,提高了体温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设置环状结构使温度传感器与受测部位接触固定,具有舒适简便的特点;通过设置电池模块、无线收发模块、声光报警单元等,使体温监测仪结构小型化、无线化应用,同时可使监测者更加方便地监测受测者体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体温监测仪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体温监测仪实施例的额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体温监测仪实施例的腋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额部温度传感器,2.环状结构,3.调整部,4.连接线,5.腋部温度传感器,6.控制系统,7.连接线接口,8.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图2、图3所示,一种体温监测仪,包括用于监测体温的温度传感器,用于传输、分析、处理温度传感器数据的控制系统6,用于将温度传感器固定于体温监测部位的固定结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腋部温度传感器5、额部温度传感器1,所述控制系统6分别与腋部温度传感器5、额部温度传感器1通过连接线4电连接。腋部温度传感器5与腋部紧密接触,监测腋部体温;额部温度传感器1与额部紧密接触,监测额部体温。两个温度传感器对两个体温测量部位的温度测量后,通过各自连接线4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系统6进行对比分析,以防止一处因接触不良而造成测量偏差,从而两相对比得出更为准确可靠的体温测量结果。
所述固定结构为环状结构2,所述环状结构2为弹性透气材料,采用弹性透气材料一方面佩戴舒适紧贴,另一方面便于湿气热量发散,从而有利于获得准确的测量体温。
所述环状结构2设有调整部3,通过调整部3能调节环状结构2的大小,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头型和臂型。如,卡扣、粘扣带等。
参照图3所示,所述控制系统6与腋部温度传感器5固定于同一固定结构上,以减小连接复杂性,避免控制系统6影响受测者头部活动。额部温度传感器1引出的连接线4通过连接线插头可插入控制系统6设置的连接线接口7中,从而将额部温度信号传入控制系统6。
参照图1所示,所述控制系统6包括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能够接收无线控制端所传来的预设参数,并将两个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数据传递至无线控制端。如,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为蓝牙模块,通过手机的蓝牙与本监测仪蓝牙连接,便可通过手机上的相应软件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相关参数,接收监测数据。
所述控制系统6还包括电池模块,电池模块用于向控制系统6及温度传感器供电。所述控制系统6还包括可对电池模块充电的充电口8,以随时对电池模块进行充电。
所述控制系统6还包括声光报警单元。如多色LED灯、蜂鸣器。LED灯对仪器的工作状态及不同体温进行不同颜色显示,如,灯亮表示仪器已开启并正常工作,体温值正常时显示绿色,接近警戒值转为黄色,而达到警戒值或超出警戒值显示红色,从颜色上即可直观反映出当前体温情况。蜂鸣器对体温超过正常值范围情况进行声音报警。
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系统6通过控制电路连通各单元模块,通过开关单元,使用者控制开关可实现整个体温监测仪的开启和关闭,使其在无需工作时断开供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体温监测仪,包括用于监测体温的温度传感器,用于传输、分析、处理温度传感器数据的控制系统,用于将温度传感器固定于体温监测部位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腋部温度传感器、额部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腋部温度传感器、额部温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为环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结构为弹性透气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结构设有调整部,通过调整部能调节环状结构的大小。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与腋部温度传感器固定于同一固定结构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无线收发模块能够接收无线控制端所传来的预设参数,并将两个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数据传递至无线控制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为蓝牙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池模块,电池模块用于向控制系统及温度传感器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可对电池模块充电的充电口。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温监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声光报警单元。
CN201520272483.0U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体温监测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21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2483.0U CN204562123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体温监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2483.0U CN204562123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体温监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62123U true CN204562123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54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248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62123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体温监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6212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4941A (zh) * 2018-05-15 2018-10-12 安徽天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身体参数检测手环
CN109632139A (zh) * 2018-11-13 2019-04-16 重庆世纪长和实业有限公司 体温监测仪
CN112945392A (zh) * 2021-02-02 2021-06-1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快速监测生猪体温的系统和方法
WO2022198833A1 (zh) * 2021-03-22 2022-09-29 苏州亮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补偿式体温测量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4941A (zh) * 2018-05-15 2018-10-12 安徽天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婴儿身体参数检测手环
CN109632139A (zh) * 2018-11-13 2019-04-16 重庆世纪长和实业有限公司 体温监测仪
CN112945392A (zh) * 2021-02-02 2021-06-1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快速监测生猪体温的系统和方法
WO2022198833A1 (zh) * 2021-03-22 2022-09-29 苏州亮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补偿式体温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62123U (zh) 一种体温监测仪
CN205597903U (zh) 一种穿戴式体温感测装置
CN105125182A (zh) 一种智能体温监控报警方法及系统
CN105030212A (zh) 一种新型智能体温监控方法及系统
CN205358487U (zh) 智能手环
CN201058024Y (zh) 一种体温检测装置
CN106691387A (zh) 一种穿戴式智能电子体温计
CN202801575U (zh) 电子体温计及应用该电子体温计的电子体温计检测系统
CN204033320U (zh) 智能体温检测装置及腕带式智能体温计
CN203572593U (zh) 一种无线智能温度计
KR20150059480A (ko) 분리형 온도측정장치 및 비정상 온도 알람 방법
KR20160003014U (ko) 체온 측정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체온 측정 시스템
CN205019032U (zh) 一种多功能体温监控系统
WO2024066482A1 (zh) 尿不湿智能监测设备、尿不湿主体和尿不湿系统
CN203369894U (zh) 一种远程生命体征测量装置及系统
CN204971236U (zh) 智能服装
KR20150061766A (ko) 헬스 케어 기능을 갖는 시스루 스마트 안경
CN102934990B (zh) 体温测量装置
CN204909405U (zh) 一种智能体温监控系统
CN204909406U (zh) 一种节能体温监控系统
CN204120998U (zh) 24小时体温监控器
CN204863129U (zh) 体温监测装置
CN203435844U (zh) 具有体温测量功能的电子设备壳套及电子设备
CN209605983U (zh) 电子体温计及体温监控报警系统
CN106137154A (zh) 一种通过app控制的心率体温测试一体机及其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