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6439U - 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86439U
CN216286439U CN202121939688.1U CN202121939688U CN216286439U CN 216286439 U CN216286439 U CN 216286439U CN 202121939688 U CN202121939688 U CN 202121939688U CN 216286439 U CN216286439 U CN 216286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omputer main
close
main body
comp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396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fan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396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86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86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86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Vacuum Clean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包括计算机主体,所述计算机主体的内腔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左侧与计算机主体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电机、转杆、转盘、转轴、矩形槽、方杆和连接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带动毛刷上下移动对过滤网上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通过壳体、连通管、隔板、气囊、推板、绝缘板、导电块和电极片之间的相互配合当计算机主体内腔温度过高时,气囊体积增大从而接通警示灯的电源,提醒使用者,通过顶板、竖板、滑块、滑槽、限位杆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当计算机主体的顶部受到冲击力时,可以对部分冲击力进行抵消,避免计算机主体受损。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化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于计算机在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高温,因此需要恒温装置对其内部的温度进行控制。
现有的自动化计算机,在使用时无法在计算机温度升高时,及时对其进行降温,容易造成计算机的内部元器件的损坏,并且现有的自动化计算机,散热效果差,且由于缺少防护机构,在受到外界撞击力时,非常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包括计算机主体,所述计算机主体的内腔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且所述控制器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左侧与计算机主体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计算机主体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计算机主体的左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罩,且所述防护罩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计算机主体的右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框体,且所述框体的内腔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右侧设有清理机构,所述计算机主体的左侧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警示机构,所述计算机主体的顶部设有防护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毛刷,且所述毛刷位于过滤网的右侧靠近顶部处,所述毛刷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且两个所述连接板为前后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方杆,所述框体的顶部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开设有方孔,两个所述方杆的顶端分别贯穿相邻的方孔内腔,并共同固定连接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左侧设有转盘,且所述转盘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插接在矩形槽内腔,所述计算机主体的内腔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计算机主体的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轴承,所述转杆的右端贯穿轴承内腔,并与转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毛刷的左侧与过滤网的右侧相互贴合,且所述毛刷的长度与过滤网的长度一致。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方杆以矩形槽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方杆的长度大于转盘的直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位于防护罩的顶部,且所述壳体的右侧与计算机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腔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隔板,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腔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计算机主体的左侧靠近中间位置处插接有连通管,且所述连通管远离计算机主体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底部,并插接在通孔内腔,所述气囊远离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绝缘板,且所述绝缘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电块,所述壳体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极片,两个所述电极片为左右设置,且两个所述电极片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顶板,且所述顶板位于计算机主体的顶部,所述顶板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计算机主体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的滑槽内腔。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滑块上均开设有穿孔,且所述穿孔内腔贯穿设有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槽内腔顶部与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上均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和滑槽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电机、转杆、转盘、转轴、矩形槽、方杆和连接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带动毛刷上下移动对过滤网上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提高计算机主体的散热效果;
2、通过壳体、连通管、隔板、气囊、推板、绝缘板、导电块和电极片之间的相互配合当计算机主体内腔温度过高时,气囊体积增大从而接通警示灯的电源,提醒使用者;
3、通过顶板、竖板、滑块、滑槽、限位杆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当计算机主体的顶部受到冲击力时,可以对部分冲击力进行抵消,避免计算机主体受损。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部件框体右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计算机主体;2、温度传感器;3、控制器;4、顶板;5、竖板;6、风机;7、连通管;8、气囊;9、推板;10、绝缘板;11、导电块;12、电极片;13、电机;14、转盘;15、矩形槽;16、方杆;17、框体;18、过滤网;19、连接板;20、毛刷;21、滑块;22、滑槽;23、限位杆;24、弹簧;25、警示灯;26、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包括计算机主体1,计算机主体1的内腔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且控制器3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2,温度传感器2的左侧与计算机主体1内腔左侧固定连接,计算机主体1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计算机主体1的左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罩,且防护罩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6,计算机主体1的右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框体17,且框体17的内腔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8,过滤网18的右侧设有清理机构,计算机主体1的左侧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警示机构,计算机主体1的顶部设有防护机构;
清理机构包括毛刷20,且毛刷20位于过滤网18的右侧靠近顶部处,毛刷20的左侧与过滤网18的右侧相互贴合,且毛刷20的长度与过滤网18的长度一致,清理效果更好,毛刷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9,且两个连接板19为前后设置,两个连接板1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方杆16,框体17的顶部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开设有方孔,两个方杆16的顶端分别贯穿相邻的方孔内腔,并共同固定连接有矩形槽15,两个方杆16以矩形槽15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方杆16的长度大于转盘14的直径长度,矩形槽15的左侧设有转盘14,且转盘14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右端插接在矩形槽15内腔,计算机主体1的内腔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3,电机13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26,计算机主体1的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轴承,转杆26的右端贯穿轴承内腔,并与转盘14固定连接,提高计算机主体1的散热效果;
警示机构包括壳体,壳体位于防护罩的顶部,且壳体的右侧与计算机主体1固定连接,壳体的内腔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腔固定连接有气囊8,计算机主体1的左侧靠近中间位置处插接有连通管7,且连通管7远离计算机主体1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底部,并插接在通孔内腔,气囊8远离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9,推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绝缘板10,且绝缘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电块11,壳体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极片12,两个电极片12为左右设置,且两个电极片12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性连接,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灯25,当计算机主体1内腔温度过高时及时提醒使用者注意散热;
防护机构包括顶板4,且顶板4位于计算机主体1的顶部,顶板4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板5,两个竖板5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1,计算机主体1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滑槽22,两个滑块21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的滑槽22内腔,两个滑块21上均开设有穿孔,且穿孔内腔贯穿设有限位杆23,两个限位杆2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槽22内腔顶部与底部固定连接,两个限位杆23上均套设有弹簧24,且弹簧2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21和滑槽22内腔底部固定连接,避免计算机主体1受到撞击力导致损坏。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温度传感器2感应到计算机主体1的内腔温度过高时,将信号传给控制器3,控制风机6开始工作从而对计算机主体1的内腔进行降温,且同时启动电机13,电机13工作带动转杆26旋转,转杆26旋转带动转盘14旋转,转盘14旋转带动转轴在矩形槽15的内腔旋转,从而利用偏心轴原理带动矩形槽15上下移动,且通过两个方杆16在分别在相邻的方孔内腔移动对矩形槽15限位,且同时两个方杆16上下移动带动相邻的连接板19上下移动,两个连接板19上下移动共同带动毛刷20上下移动,使得毛刷20上下移动对过滤网18右侧附着的灰尘进行清理,提高计算机主体1的散热效果,且当计算机主体1内腔温度足够高时,通过连通管7将热气导入气囊8的内腔中,从而增大气囊8的体积,气囊8体积增大推动推板9向上移动,推板9向上移动带动绝缘板10向上移动,绝缘板10向上移动带动导电块11插接入两个电极片12之间,从而接通电源,警示灯25亮,提醒使用者及时对计算机主体1进行散热,且当计算机主体1的顶部受到撞击力时,撞击力作用在顶板4上,并压动顶板4向下移动,顶板4向下移动带动两个竖板5向下移动,竖板5向下移动带动滑块21在限位杆23上向下滑动并挤压弹簧24,从而对撞击力进行部分抵消,避免计算机主体1受到损坏。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包括计算机主体(1),所述计算机主体(1)的内腔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控制器(3),且所述控制器(3)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2),所述温度传感器(2)的左侧与计算机主体(1)内腔左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主体(1)的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均开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计算机主体(1)的左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罩,且所述防护罩的内腔左侧固定连接有风机(6),所述计算机主体(1)的右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框体(17),且所述框体(17)的内腔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8),所述过滤网(18)的右侧设有清理机构,所述计算机主体(1)的左侧靠近中间位置处设有警示机构,所述计算机主体(1)的顶部设有防护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包括毛刷(20),且所述毛刷(20)位于过滤网(18)的右侧靠近顶部处,所述毛刷(20)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9),且两个所述连接板(19)为前后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1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方杆(16),所述框体(17)的顶部靠近前后两侧处均开设有方孔,两个所述方杆(16)的顶端分别贯穿相邻的方孔内腔,并共同固定连接有矩形槽(15),所述矩形槽(15)的左侧设有转盘(14),且所述转盘(14)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插接在矩形槽(15)内腔,所述计算机主体(1)的内腔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3),所述电机(13)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26),所述计算机主体(1)的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轴承,所述转杆(26)的右端贯穿轴承内腔,并与转盘(14)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20)的左侧与过滤网(18)的右侧相互贴合,且所述毛刷(20)的长度与过滤网(18)的长度一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方杆(16)以矩形槽(15)的中心轴线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方杆(16)的长度大于转盘(14)的直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位于防护罩的顶部,且所述壳体的右侧与计算机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腔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隔板,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腔固定连接有气囊(8),所述计算机主体(1)的左侧靠近中间位置处插接有连通管(7),且所述连通管(7)远离计算机主体(1)的一端贯穿壳体的底部,并插接在通孔内腔,所述气囊(8)远离通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板(9),所述推板(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绝缘板(10),且所述绝缘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导电块(11),所述壳体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极片(12),两个所述电极片(12)为左右设置,且两个所述电极片(12)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警示灯(2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顶板(4),且所述顶板(4)位于计算机主体(1)的顶部,所述顶板(4)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板(5),两个所述竖板(5)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21),所述计算机主体(1)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滑槽(22),两个所述滑块(21)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的滑槽(22)内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滑块(21)上均开设有穿孔,且所述穿孔内腔贯穿设有限位杆(23),两个所述限位杆(2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槽(22)内腔顶部与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杆(23)上均套设有弹簧(24),且所述弹簧(2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滑块(21)和滑槽(22)内腔底部固定连接。
CN202121939688.1U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 Active CN216286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9688.1U CN216286439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39688.1U CN216286439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86439U true CN216286439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1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39688.1U Active CN216286439U (zh) 2021-08-18 2021-08-18 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864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86439U (zh) 一种自动化计算机恒温装置
CN108572711A (zh) 一种台式电脑用机箱壳防护装置
CN111918529A (zh) 一种电子通讯设备散热装置
CN208352813U (zh) 一种智能散热保护装置
CN111744160A (zh) 一种体育运动智能计分器系统
CN206594620U (zh) 一种手提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15361883U (zh) 一种用于测绘航拍无人机
CN215582363U (zh) 一种程序烧录装置
CN21071921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环境监测设备
CN211063934U (zh) 一种基于新能源的数据处理终端
CN208186168U (zh) 艺术品展示用led灯
CN208782234U (zh) 一种用于激光应用平台的数据管理系统
CN208752607U (zh) 一种计算机箱体检测装置
CN209297239U (zh) 一种新型计算机用散热结构
CN108112212B (zh) 一种500兆采集卡结构
CN207895369U (zh)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用除尘装置
CN206528087U (zh) 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加热式承载板结构
CN212846827U (zh) 一种新型便携人脸识别采集设备
CN217828837U (zh) 一种游戏手柄的功能扩展装置
CN210550688U (zh) 一种双摄组装治具
CN220533822U (zh) 一种打磨机用可拆卸无刷电机控制器
CN218830458U (zh) 一种小型化蓝牙ap设备
CN217060379U (zh) 远程监控及自动通断温升检测系统
CN211019817U (zh) 一种方便散热的编程器
CN21470670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21

Address after: Room G819, Room 1301, No. 106, Fengze East Road, Shiyijia, Nansha Yunsha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self compiled Building 1) (office use only)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uafan Information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50000 No. 6, floor 10, building a, World Trade Plaza, No. 48-56, Yan'an Middle Road, Yunyan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u C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