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1982U - 连接组件、接水盘组件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组件、接水盘组件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81982U CN216281982U CN202122877578.3U CN202122877578U CN216281982U CN 216281982 U CN216281982 U CN 216281982U CN 202122877578 U CN202122877578 U CN 202122877578U CN 216281982 U CN216281982 U CN 2162819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connecting hole
- connecting piece
- reinforcing rib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连接组件、接水盘组件和空调器,其中,连接组件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开设有连接孔;连接件,用于与连接孔相连接;加强筋,从本体的外壁沿周向突出,并沿本体的轴向延伸,加强筋靠近第一端的一端与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件在连接孔内的伸入长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组件,通过在本体外壁上设置加强筋,能够在连接件与连接孔装配的过程中,通过加强筋分担本体受到连接件所施加的径向力,从而增加了本体在连接孔的径向上所能够承受的压力,进而使得连接组件在使用大扭矩工具将连接件安装至连接孔的过程中,本体不会因为承受了过大的径向压力而发生径向开裂的现象,保证连接组件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连接组件、接水盘组件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连接装置的连接孔在径向可承受的挤压力较小,使用大扭矩的工具安装时,由于连接孔的侧壁承受不住径向力,容易发生径向开裂,导致连接失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水盘组件。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包括:本体,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开设有连接孔;连接件,用于与连接孔相连接;加强筋,从本体的外壁沿周向突出,并沿本体的轴向延伸,加强筋靠近第一端的一端与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件在连接孔内的伸入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组件包括本体、连接件和加强筋。其中,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开设有连接孔,也即,连接孔开设于第一端的端面,并在本体的内部向第二端延伸。进一步的,连接件插设于连接孔内,并与连接孔相连接,具体地,连接件的外壁可以通过销、卡扣、过盈配合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与连接孔的内壁相连接。进一步的,本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通过加强筋的设置,来增加本体在连接孔的径向上所能够承受的压力,避免连接件与连接孔连接的过程中连接孔的孔壁发生开裂现象,保证连接组件的强度。
具体地,连接件在与第一端的连接孔安装的过程中,连接件会在连接孔内部对连接孔的内壁产生压力,也即对连接孔的内部对本体产生径向压力,当本体连接件对连接孔的内壁所施加的径向压力超过本体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径向压力时,连接孔的孔壁会发生开裂,从而导致连接组件损坏,无法实现连接作用,通过在本体的外上安装加强筋,可以使得连接件与连接孔连接过程中,本体产生轻微形变时,加强筋能够对径向压力产生一定的分担作用,将本体所产生的形变转移到加强筋上,从而避免本体形变过度而造成开裂,以提高本体的抗压能力,以此提升本体的径向结构强度,保证连接组件的强度。
进一步地,通过限定加强筋靠近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的第一端的距离小于伸入连接孔内的连接件的长度,从而可以保证加强筋能够覆盖到连接件,保证在连接件与连接孔连接的过程中加强筋能够有效地分担连接件对连接孔的内壁所产生的径向力,从而加强本体的径向结构强度。
具体地,加强筋靠近本体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的第一端之间的长度L,连接件伸入连接孔长度为Y,将L的数值设置为远小于Y。在连接件安装至连接孔内的过程中,伸入连接孔内的长度为Y的连接件均会对连接孔的内壁施加径向压力,因此,通过将L的数值设置为远小于Y的长度,保证加强筋能够有效覆盖连接件与连接孔所接触的范围,保证加强筋对径向压力有效的分担。
进一步的,加强筋靠近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第一端的距离还可以设置为0,也即将加强筋自本体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进一步保证加强筋能够覆盖连接件与连接孔所接触的部分,保证加强筋对径向压力有效的分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组件,通过在本体外壁上设置加强筋,能够在连接件与连接孔装配的过程中,通过加强筋分担本体受到连接件所施加的径向力,从而增加了本体在连接孔的径向上所能够承受的压力,进而使得连接组件在使用大扭矩工具将连接件安装至连接孔的过程中,本体不会因为承受了过大的径向压力而发生径向开裂的现象,保证连接组件的连接强度,并且,通过限定加强筋靠近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的第一端的距离小于伸入连接孔内的连接件的长度,从而可以保证加强筋能够覆盖到连接件,保证在连接件与连接孔连接的过程中加强筋能够有效地分担连接件对连接孔的内壁所产生的径向力,从而加强本体的径向结构强度。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的连接组件,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加强筋沿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加强筋,可以通过多个加强筋共同作用,在多个方向上对连接件所产生的径向压力进行分担,提高加强筋对径向压力的分担效果,进一步保证了本体的强度,避免连接件在安装于连接孔时本体发生开裂。
进一步地,通过将多个加强筋沿本体的周向均匀分布,使得径向压力能够均匀地分布与多个加强筋上,从而保证了本体和加强筋能够在本体的周向上均匀承受径向压力,也即让本体在受到不论哪个方向的径向力时,都能够有加强筋来分担径向力,避免本体和多个加强筋受力不均而导致个别部分使用寿命减少,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连接组件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加强筋与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加强筋与本体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使得加强筋与本体之间没有缝隙,进而能够最大化地保证加强筋与本体之间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强化本体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本体与加强筋可以为金属材质,并通过铸造的形式制作而成,以实现本体与加强筋的一体成型设计。进一步的,本体与加强筋也可以为塑料材质,并通过注塑的形式制作而成,以实现本体与加强筋的一体成型设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连接孔贯穿本体,连接组件还包括:密封部,设置于第二端,用于封堵连接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连接孔设置为贯穿本体,也即连接孔自本体的第一端贯穿至本体的第二端,从而使得连接孔可以按照实际需求与不同规格的连接件相连接,增加连接件选择的灵活性,以使得连接组件能够满足不同情况的连接需求,提高连接组件的通用型。进一步的,通过在本体的第二段设置密封部,以实现通过密封部将连接件与连接孔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以防止外部的液体等杂质进入连接孔,对连接孔的内壁以及连接件造成腐蚀,保证连接孔与连接件的安装效果。
具体地,密封部可以包括硅胶密封盖,硅胶密封盖盖设于本体的第二端,从而将连接件与连接孔之间的缝隙覆盖,防止水或其他杂质进入缝隙。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连接孔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自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加强筋靠近第一端的一端与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内螺纹的长度;连接件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件与连接孔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地,在连接孔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并且在连接件的外壁行上设置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通过旋拧连接件,即可将连接件外壁的外螺纹与连接孔内壁的内螺纹相连接,以实现连接孔和连接件通过螺纹配合安装,使得安装结构更加简单,安装过程更加便利。
进一步的,在连接件与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的基础上,连接孔内壁上内螺纹所覆盖的范围内,均会受到连接件所产生的径向压力,因此,通过限定加强筋靠近本体的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内螺纹长度,从而可以保证位于本体外壁上的加强筋能够覆盖内螺纹,进而使得加强筋能够有效地分担连接件安装至连接孔内时对连接孔的内壁所产生的径向力,有效地加强本体的径向强度。
具体地,连接孔中的内螺纹长度可以设置为远长于加强筋靠近本的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的第一端的距离L,使得连接件与连接孔内壁接触的部分能够有效地与加强筋有重叠部分,保证了在连接件安装至连接孔内时对连接孔内壁所产生的径向力能够有效地被加强筋分担。
进一步的,连接孔可以设置为贯穿于本体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并且,连接孔内的内螺纹自连接孔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也即连接孔内的内螺纹覆盖连接孔的整个内壁,从而可以保证连接件与连接孔之间的连接强度,以满足连接组件针对不同工作状态下不同连接强度的需求。相应的,加强筋可以沿连接孔的周向方向上,自本体的第一端延伸至本体的第二端,也即加强筋能够覆盖整个内螺纹的范围,进而保证加强筋能够有效分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连接件包括螺钉,螺钉的螺帽与连接孔的边缘抵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件可以为螺钉,通过螺钉的外螺纹与连接孔内的内螺纹配合连接,以实现连接件与连接孔之间的螺纹连接,从而简化安装,通过将连接件设置为螺钉,可以有效地降低连接件的成本,并且在螺钉损坏后便于替换,使得后续的维修保养更加方便。进一步的,螺钉的螺杆可以完全伸入连接孔中,一方面,能够保证螺杆上的外螺纹能够与连接孔内的内螺纹完全连接,保证连接件与连接孔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螺钉的螺钉帽能够抵住连接孔,进一步增加螺杆的外螺纹与连接孔的内螺纹固定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螺钉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规格,使用不同长度的螺钉进行固定安装,螺杆的长度可以小于本体的长度,保证螺钉能够完全安装进连接孔中,螺帽能与连接孔互相贴合,保证螺钉固定的效果。进一步的,螺杆的长度也可以大于本体的长度,从而使得螺杆上的螺纹能够与连接孔内的内螺纹的整体相连接,进一步提高连接件与连接孔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第一端还设置有导向孔,导向孔与连接孔同轴设置,导向孔的直径大于连接孔的直径。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导向孔的设置,从而使得连接件与连接孔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导向孔对连接件起到导向作用。具体地,导向孔和连接孔为同轴设置,并且将导向孔的直径设置为大于连接孔的直径,从而在将连接件与连接孔安装的时候,无需将连接件完全对准连接孔,只需要将连接件插设于导向孔内,在导向孔的导向作用下,将连接件引导至连接孔内,完成连接件与连接孔之间的安装,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便于用户操作。
具体地,可以根据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面积的大小,设置导向孔的直径的大小,以充分利用本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从而保证导向孔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便于用户操作。当然,导向孔的直径与连接孔的直径的差值,应小于预设值,从而避免导向孔过大,连接孔过小,使得导向孔的导向作用不明显。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沿第一端向第二端的方向,导向孔的侧壁向导向孔的轴线倾斜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导向孔的侧壁为朝向导向孔的轴线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导向孔的内壁形成类似漏斗的形状,使得连接件可以顺着导向孔的倾斜的侧壁滑动至连接孔的开口处,从而引导连接部与连接孔进行固定安装,进一步加强了导向孔的导向作用,增加安装的便利性,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连接组件的装配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加强筋的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加强筋的高与本体的侧壁相连接,下底靠近第二端,上底与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伸入连接孔内的连接件的长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加强的形状可以设置为直角梯形,并且,直角梯形加强筋的高与本体的侧壁相连接,下底靠近本体的第二端,具体地,直角梯形加强筋的下底与本体的第二端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内,在连接组件与其他部件相连接时,可以将本体的第二段和加强筋的下底同时与其他部件相连接,以提高加强筋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强筋对本体径向压力的分担效果。也即,越靠近第二端加强筋的厚度逐渐增加,强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稳定,并且将加强筋的下底与其他部件相连接,从而加强本体径向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加强筋的厚度应大于预设厚度,从而保证加强筋本身的强度,在承受径向压力时能够保证加强筋本身不会损坏,进而当本体受到径向力时,具有一定强度加强筋能够有效地分担本体所承受的径向压力,提升本体的径向受力上限,保证本体不会在受到径向力时开裂。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水盘组件,包括:接水盘;以及如本实用新型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连接组件,加强筋的一端和第二端均与接水盘相连接,加强筋的另一端与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伸入连接孔内的连接件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接水盘组件,包括接水盘以及如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连接组件。其中,连接组件设置于接水盘上,并且,连接组件的加强筋靠近本体的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第一端的距离小于伸入连接孔内的连接件的长度。具体地,加强筋靠近本体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的第一端之间的长度L,连接件伸入连接孔长度为Y,将L的数值设置为远小于Y。在连接件安装至连接孔内的过程中,伸入连接孔内的长度为Y的连接件均会对连接孔的内壁施加径向压力,因此,通过将L的数值设置为远小于Y的长度,保证加强筋能够有效覆盖连接件与连接孔所接触的范围,保证加强筋对径向压力有效的分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水盘组件,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并且将连接组件的加强筋靠近本体的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第一端的距离小于伸入连接孔内的连接件的长度,从而可以保证加强筋能够覆盖到连接件,保证在连接件与连接孔连接的过程中加强筋能够有效地分担连接件对连接孔的内壁所产生的径向力,从而加强本体的径向结构强度,进而保证接水盘通过连接组件与其他部件相连接时的连接强度,保证接水盘组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接水盘上设置有通孔;连接孔贯穿于本体,且与通孔同轴。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接水盘上设置通孔,并且将连接组件本体上的连接孔设置为贯穿本体并与接水盘上的通孔同轴设置,从而使得连接件能够穿过连接孔与接水盘上的通孔相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接水盘与连接组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也保证了接水盘通过连接组件与其他部件相连接时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将连接组件本体上的连接孔设置为贯穿本体,使得连接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固定需求进行灵活选择,满足不同情况的连接需求,提高接水盘组件的通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连接组件与接水盘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组件与接水盘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使得连接组件与接水盘组件之间没有缝隙,进而能够最大化地保证接水盘与连接组件之间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强化接水盘通过连接组件与其他部件相连接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接水盘与连接组件可以通过铸造或者注塑的形式制作而成,以实现接水盘与连接组件的一体成型设计。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接水盘组件还包括密封部,设置于接水盘上,且位于与连接组件相背离的一侧,用于封堵通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接水盘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接水盘上的密封部,具体地,密封部设置于接水盘上背离连接组件的一侧,通过在接水盘背离连接组件的一侧设置密封部,以实现通过密封部将连接件与连接孔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以防止外部的液体等杂质进入连接孔,对连接孔的内壁以及连接件造成腐蚀,保证连接孔与连接件的安装效果。
具体地,密封部可以包括硅胶密封盖,硅胶密封盖盖设于接水盘背离连接组件的一侧,从而将连接件与连接孔之间的缝隙覆盖,防止水或其他杂质进入缝隙。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连接组件,或如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接水盘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因包括如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连接组件,或如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接水盘组件,因而具有该连接组件或该接水盘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接水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了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接水盘组件,102接水盘,104加强筋,106本体,108连接件,110连接组件,112连接孔,114导向孔,116通孔,118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组件、接水盘组件和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提出了一种连接组件110,包括:本体106,本体106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开设有连接孔112;连接件108,用于与连接孔112相连接;加强筋104,从本体106的外壁沿周向突出,并沿本体106的轴向延伸,加强筋104靠近第一端的一端与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连接件108在连接孔112内的伸入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接组件110包括本体106、连接件108和加强筋104。其中,本体106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开设有连接孔112,也即,连接孔112开设于第一端的端面,并在本体106的内部向第二端延伸。进一步的,连接件108插设于连接孔112内,并与连接孔112相连接,具体地,连接件108的外壁可以通过销、卡扣、过盈配合或者螺纹连接等方式与连接孔112的内壁相连接。进一步的,本体106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104,通过加强筋104的设置,来增加本体106在连接孔112的径向上所能够承受的压力,避免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连接的过程中连接孔112的孔壁发生开裂现象,保证连接组件的强度。
具体地,连接件108在与第一端的连接孔112安装的过程中,连接件108会在连接孔112内部对连接孔112的内壁产生压力,也即对连接孔112的内部对本体106产生径向压力,当本体106连接件108对连接孔112的内壁所施加的径向压力超过本体106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径向压力时,连接孔112的孔壁会发生开裂,从而导致连接组件110损坏,无法实现连接作用,通过在本体106的外上安装加强筋104,可以使得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连接过程中,本体106产生轻微形变时,加强筋104能够对径向压力产生一定的分担作用,将本体106所产生的形变转移到加强筋104上,从而避免本体106形变过度而造成开裂,以提高本体106的抗压能力,以此提升本体106的径向结构强度,保证连接组件的强度。
通过限定加强筋104靠近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106第一端的距离小于伸入连接孔112内的连接件108的长度,从而可以保证加强筋104能够覆盖到连接件108,保证在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连接的过程中加强筋104能够有效地分担连接件108对连接孔112的内壁所产生的径向力,从而加强本体106的径向结构强度。
具体地,加强筋104靠近本体106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106的第一端之间的长度L,连接件108伸入连接孔112长度为Y,将L的数值设置为远小于Y。在连接件108安装至连接孔112内的过程中,伸入连接孔112内的长度为Y的连接件108均会对连接孔112的内壁施加径向压力,因此,通过将L的数值设置为远小于Y的长度,保证加强筋104能够有效覆盖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所接触的范围,保证加强筋104对径向压力有效的分担。
进一步的,加强筋104靠近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106第一端的距离还可以设置为0,也即将加强筋104自本体106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进一步保证加强筋104能够覆盖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所接触的部分,保证加强筋104对径向压力有效的分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组件,通过在本体106外壁上设置加强筋104,能够在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装配的过程中,通过加强筋104分担本体106受到连接件108所施加的径向力,从而增加了本体106在连接孔112的径向上所能够承受的压力,进而使得连接组件110在使用大扭矩工具将连接件108安装至连接孔112的过程中,本体106不会因为承受了过大的径向压力而发生径向开裂的现象,保证连接组件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本体106可以是塑料螺钉柱。
进一步地,加强筋10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加强筋104沿本体106的周向均匀分布。
具体地,通过设置多个加强筋104,可以通过多个加强筋104共同作用,在多个方向上对连接件108所产生的径向压力进行分担,提高加强筋104对径向压力的分担效果,进一步保证了本体106的强度,避免连接件108在安装于连接孔112时本体106发生开裂。
进一步地,通过将多个加强筋104沿本体106的周向均匀分布,使得径向压力能够均匀地分布与多个加强筋104上,从而保证了本体106和加强筋104能够在本体106的周向上均匀承受径向压力,也即让本体106在受到不论哪个方向的径向力时,都能够有加强筋104来分担径向力,避免本体106和多个加强筋104受力不均而导致个别部分使用寿命减少,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连接组件110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优选地,使用四个加强筋104,且每两个加强筋104之间的距离都相同。在安装连接件108时,会产生方向不断变化的径向力,使用四个加强筋104能够保证不论径向力在哪个方向上都会有至少一个加强筋104来分担径向力。而当径向力方向处于两个加强筋104之间时,会有两个加强筋104和本体106来共同承担径向力。因此,使用加强筋104能够提高本体106的径向结构强度。
具体地,可以使用多于四个加强筋104,例如六个或八个加强筋104。同时使用的加强筋104越多,就能将径向力分成更多份,每一份力也就越小,从而提升本体106的径向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加强筋104与本体106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地,通过将加强筋104与本体106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使得加强筋104与本体106之间没有缝隙,进而能够最大化地保证加强筋104与本体106之间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强化本体106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本体106与加强筋104可以为金属材质,并通过铸造的形式制作而成,以实现本体106与加强筋104的一体成型设计。进一步的,本体106与加强筋104也可以为塑料材质,并通过注塑的形式制作而成,以实现本体106与加强筋104的一体成型设计。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连接孔112贯穿本体106,连接组件110还包括:密封部118,设置于第二端,用于封堵连接孔112。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孔112设置为贯穿本体106,也即连接孔112自本体106的第一端贯穿至本体106的第二端,从而使得连接孔112可以按照实际需求与不同规格的连接件108相连接,增加连接件108选择的灵活性,以使得连接组件110能够满足不同情况的连接需求,提高连接组件110的通用型。进一步的,通过在本体106的第二段设置密封部118,以实现通过密封部118将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以防止外部的液体等杂质进入连接孔112,对连接孔112的内壁以及连接件108造成腐蚀,保证连接孔112与连接件108的安装效果。
具体地,连接孔112从第一端开始一直延伸到第二端,贯穿整个本体106,让本体106成为一根中空的管道。密封部118设置在第二端,将连接孔112堵住,防止外部的物体进入连接孔112。
具体地,密封部118可以包括硅胶密封盖,硅胶密封盖盖设于本体106的第二端,从而将连接件108与连接孔之间的缝隙覆盖,防止水或其他杂质进入缝隙。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连接孔112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自第一端向第二端延伸,加强筋104靠近第一端的一端与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内螺纹的长度;连接件108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之间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具体地,在连接孔112的内壁上设置内螺纹,并且在连接件108的外壁行上设置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通过旋拧连接件108,即可将连接件108外壁的外螺纹与连接孔112内壁的内螺纹相连接,以实现连接孔112和连接件108通过螺纹配合安装,使得安装结构更加简单,安装过程更加便利。
进一步的,在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的基础上,连接孔112内壁上内螺纹所覆盖的范围内,均与收到连接件108所产生的径向压力,因此,通过限定加强筋104靠近本体106的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106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内螺纹长度,从而可以保证位于本体106外壁上的加强筋104能够覆盖内螺纹,进而使得加强筋104能够有效地分担连接件108安装至连接孔112内时对连接孔112的内壁所产生的径向力,有效地加强本体106的径向强度。
具体地,连接孔112中的内螺纹长度可以设置为远长于加强筋104靠近本的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106的第一端的距离L,使得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内壁接触的部分能够有效地与加强筋104有重叠部分,保证了在连接件108安装至连接孔112内时对连接孔112内壁所产生的径向力能够有效地被加强筋104分担。
进一步的,连接孔112可以设置为贯穿于本体106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并且,连接孔112内的内螺纹自连接孔112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端,也即连接孔112内的内螺纹覆盖连接孔112的整个内壁,从而可以保证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之间的连接强度,以满足连接组件110针对不同工作状态下不同连接强度的需求。相应的,加强筋104可以沿连接孔112的周向方向上,自本体106的第一端延伸至本体106的第二端,也即加强筋104能够覆盖整个内螺纹的范围,进而保证加强筋104能够有效分担。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连接件108包括螺钉,螺钉的螺帽与连接孔112的边缘抵接。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108可以为螺钉,通过螺钉的外螺纹与连接孔112内的内螺纹配合连接,以实现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之间的螺纹连接,从而简化安装,通过将连接件108设置为螺钉,可以有效地降低连接件108的成本,并且在螺钉损坏后便于替换,使得后续的维修保养更加方便。进一步的,螺钉的螺杆可以完全伸入连接孔112中,一方面,能够保证螺杆上的外螺纹能够与连接孔112内的内螺纹完全连接,保证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螺钉的螺钉帽能够抵住连接孔112,进一步增加螺杆的外螺纹与连接孔112的内螺纹固定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螺钉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规格,使用不同长度的螺钉进行固定安装,螺杆的长度可以小于本体106的长度,保证螺钉能够完全安装进连接孔112中,螺帽能与连接孔112互相贴合,保证螺钉固定的效果。进一步的,螺杆的长度也可以大于本体106的长度,从而使得螺杆上的螺纹能够与连接孔112内的内螺纹的整体相连接,进一步提高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端还设置有导向孔114,导向孔114与连接孔112同轴设置,导向孔114的直径大于第一孔的直径。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导向孔114的设置,从而使得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导向孔114对连接件108起到导向作用。具体地,导向孔114和连接孔112为同轴设置,并且将导向孔114的直径设置为大于连接孔112的直径,从而在将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安装的时候,无需将连接件108完全对准连接孔112,只需要将连接件108插设于导向孔114内,在导向孔114的到下给你作用下,将连接件108引导至连接孔112内,完成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之间的安装,提高了安装的便利性,便于用户操作。
具体地,可以根据本体106的第一端的端面面积的大小,设置导向孔114的直径的大小,以充分利用本体106的第一端的端面,从而保证导向孔114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便于用户操作。当然,导向孔114的直径与连接孔112的直径的差值,应小于预设值,从而避免导向孔114过大,连接孔112过小,使得导向孔114的导向作用不明显。
进一步地,沿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导向孔114的侧壁向导向孔114的轴线倾斜设置。
具体地,通过导向孔114的侧壁为朝向导向孔114的轴线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导向孔114的内壁形成类似漏斗的形状,使得连接件108可以顺着导向孔114的倾斜的侧壁滑动至连接孔112的开口处,从而引导连接部与连接孔112进行固定安装,进一步加强了导向孔114的导向作用,增加安装的便利性,进一步方便了用户的操作,提高连接组件110的装配效率。
具体地,导向孔114的侧壁与所述导向孔114的轴线的夹角为45°,能够保证倾斜面的坡度可以完成引导,也能够保证本体106的厚度能够承担一定的径向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加强筋104的形状为直角梯形,直角梯形加强筋104的高与本体106的侧壁相连接,下底靠近第二端,上底与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伸入连接孔112内的连接件108的长度。
在该实施例中,加强的形状可以设置为直角梯形,并且,直角梯形加强筋104的高与本体106的侧壁相连接,下底靠近本体106的第二端,具体地,直角梯形加强筋104的下底与本体106的第二端可以位于同一平面内,在连接组件110与其他部件相连接时,可以将本体106的第二段和加强筋104的下底同时与其他部件相连接,以提高加强筋104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强筋104对本体106径向压力的分担效果。也即,越靠近第二端加强筋104的厚度逐渐增加,强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稳定,并且将加强筋104的下底与其他部件相连接,从而加强本体106径向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加强筋104的厚度应大于预设厚度,从而保证加强筋104本身的强度,在承受径向压力时能够保证加强筋104本身不会损坏,进而当本体106受到径向力时,具有一定强度加强筋104能够有效地分担本体106所承受的径向压力,提升本体106的径向受力上限,保证本体106不会在受到径向力时开裂。
进一步的,加强筋104的形状也可以是直角三角形或者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中的任意一个与本体106的侧壁先连接,越靠近本体106的第二端的位置,加强筋104的宽度越大,能够承受的径向力也就越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如图1和图2所示,提出了一种接水盘组件100,包括:接水盘102;以及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连接组件110。加强筋104的一端和第二端均与接水盘102相连接,加强筋104的另一端与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伸入连接孔112内的连接件108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接水盘组件100,包括接水盘102以及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连接组件110。其中,连接组件110设置于接水盘102上,并且,连接组件110的加强筋104靠近本体106的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106第一端的距离小于伸入连接孔112内的连接件108的长度。具体地,加强筋104靠近本体106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106的第一端之间的长度L,连接件108伸入连接孔112长度为Y,将L的数值设置为远小于Y。在连接件108安装至连接孔112内的过程中,伸入连接孔112内的长度为Y的连接件108均会对连接孔112的内壁施加径向压力,因此,通过将L的数值设置为远小于Y的长度,保证加强筋104能够有效覆盖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所接触的范围,保证加强筋104对径向压力有效的分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接水盘组件100,通过连接组件110的设置,并且将连接组件110的加强筋104靠近本体106的第一端的一端与本体106第一端的距离小于伸入连接孔112内的连接件108的长度,从而可以保证加强筋104能够覆盖到连接件108,保证在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连接的过程中加强筋104能够有效地分担连接件108对连接孔112的内壁所产生的径向力,从而加强本体106的径向结构强度,进而保证接水盘102通过连接组件110与其他部件相连接时的连接强度,保证接水盘组件100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接水盘102上设置有通孔116;连接孔112贯穿于本体106,且与通孔116同轴。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水盘102上设置通孔116,并且将连接组件110本体106上的连接孔112设置为贯穿本体106并与接水盘102上的通孔116同轴设置,从而使得连接件108能够穿过连接孔112与接水盘102上的通孔116相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接水盘102与连接组件1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也保证了接水盘102通过连接组件110与其他部件相连接时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将连接组件110本体106上的连接孔112设置为贯穿本体106,使得连接件108可以根据不同的固定需求进行灵活选择,满足不同情况的连接需求,提高接水盘组件100的通用性。
进一步的,连接组件110与接水盘102为一体成型结构。
具体地,连接组件110与接水盘102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使得连接组件110与接水盘组件100之间没有缝隙,进而能够最大化地保证接水盘102与连接组件110之间的结构稳定性,进而强化接水盘102通过连接组件110与其他部件相连接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接水盘102与连接组件110可以通过铸造或者注塑的形式制作而成,以实现接水盘102与连接组件110的一体成型设计。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导风座圈组件还包括密封部118,设置于接水盘102上,且位于与连接组件110相背离的一侧,用于封堵通孔116。
在该实施例中,接水盘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接水盘102上的密封部118,具体地,密封部118设置于接水盘102上背离连接组件110的一侧,通过在接水盘102背离连接组件110的一侧设置密封部118,以实现通过密封部118将连接件108与连接孔112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以防止外部的液体等杂质进入连接孔112,对连接孔112的内壁以及连接件108造成腐蚀,保证连接孔112与连接件108的安装效果。
具体地,连接组件的本体的端部至密封部的端部之间的长度为H,连接件伸入连接孔长度Y需小于H,避免连接件与连接孔之间无法完全紧密配合。
具体地,密封部118可以包括硅胶密封盖,硅胶密封盖盖设于接水盘102背离连接组件110的一侧,从而将连接件108与连接孔之间的缝隙覆盖,防止水或其他杂质进入缝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连接组件110或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接水盘组件100。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器,因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连接组件110,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的接水盘组件100,因而具有该连接组件110或该接水盘组件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开设有连接孔;
连接件,用于与所述连接孔相连接;
加强筋,从所述本体的外壁沿周向凸出,并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加强筋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件在所述连接孔内的伸入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贯穿所述本体,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
密封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用于封堵所述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孔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自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延伸,所述加强筋靠近所述第一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内螺纹的长度;
所述连接件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包括螺钉,所述螺钉的螺帽与所述连接孔的边缘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还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与所述连接孔同轴设置,所述导向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孔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所述导向孔的侧壁向所述导向孔的轴线倾斜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为直角梯形或直角三角形。
10.一种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水盘;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与所述接水盘相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件在所述连接孔内的伸入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水盘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连接孔贯穿于所述本体,且与所述通孔同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接水盘为一体成型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水盘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部,设置于所述接水盘上,且位于与所述连接组件相背离的一侧,用于封堵所述通孔。
14.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或
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水盘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77578.3U CN216281982U (zh) | 2021-11-23 | 2021-11-23 | 连接组件、接水盘组件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77578.3U CN216281982U (zh) | 2021-11-23 | 2021-11-23 | 连接组件、接水盘组件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81982U true CN216281982U (zh) | 2022-04-12 |
Family
ID=81037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77578.3U Active CN216281982U (zh) | 2021-11-23 | 2021-11-23 | 连接组件、接水盘组件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81982U (zh) |
-
2021
- 2021-11-23 CN CN202122877578.3U patent/CN2162819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281982U (zh) | 连接组件、接水盘组件和空调器 | |
CN107928574B (zh) | 水槽式洗碗机 | |
CN215909430U (zh) | 一种非金属内胆及具有其的电热水器 | |
CN216382157U (zh) | 连接装置、导风圈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5674193U (zh) | 一种卡套式连接扩口式pph管件 | |
CN212718265U (zh) | 阀体组件及空调器 | |
CN205078953U (zh) | 管路接头 | |
CN212455475U (zh) | 锯齿密封圈 | |
CN113405255A (zh) | 一种非金属内胆及具有其的电热水器 | |
CN209506687U (zh) | 小型无菌温度传感器接口 | |
CN111536235A (zh) | 锯齿密封圈 | |
CN214838574U (zh) | 一种洗衣机用进水阀 | |
CN109649884A (zh) | 小型无菌温度传感器接口 | |
CN112244728B (zh) | 集热泵和具有其的洗涤电器 | |
CN216642243U (zh) | 尿素箱防脱加注口组件及尿素箱 | |
CN216112427U (zh) | 一种电磁阀、导阀及四通阀 | |
CN216715077U (zh) | 凸台底盖及减震器贮油缸总成组件 | |
CN218511041U (zh) | 接水盘和空调器 | |
CN218151482U (zh) | 一种密封防渗漏的潜水泵 | |
CN212299445U (zh) | 一种电热水器 | |
CN109346880A (zh) | 金属外壳水密连接器 | |
CN216677205U (zh) | 一种角式过滤器 | |
CN210830402U (zh) | 一种变速箱的内喷油管 | |
CN212928218U (zh) | 一种高气密性防爆型水泵用泵盖 | |
CN211429551U (zh) | 一种加热装置和具有该加热装置的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4 Address after: No. 66, Shanghai Avenue, Jingzhou Development Zone, Jingzhou City, Hubei Province, 434000 Patentee after: Hubei Midea Build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Industrial Road, Penglai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Guangdong, Foshan Patentee before: GD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HEFEI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