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77546U - 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77546U
CN216277546U CN202122720128.3U CN202122720128U CN216277546U CN 216277546 U CN216277546 U CN 216277546U CN 202122720128 U CN202122720128 U CN 202122720128U CN 216277546 U CN216277546 U CN 216277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connecting pipe
air pump
orifice plate
doo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2012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English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English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English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English Purif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2012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77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77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775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包括窗体、第一门体、把手、第一气泵、第一连接管、开闭阀门、第二气泵、第二连接管、壳体、封口板、第三连接管、金属过滤网、高效过滤器、活性炭过滤网、第一单向阀、第二门体、密封垫、第一孔板、框体、平板、细孔、第二孔板和第二单向阀。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其增设了第一孔板、第一气泵以及第一连接管,可在进行传递时,可进行洁净区的抽气,通过第一孔板可进行出气,进行均匀吹风,降低了非洁净区气体进入到窗体中,进一步增设了净化机构和第二孔板,可在放入物品后,可进行窗体内部气体的净化处理,进一步保障窗体中空气的洁净,避免传递物品时,造成洁净区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传递窗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
背景技术
传递窗是一种洁净室的辅助设备,主要用于洁净区与洁净区之间、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小件物品的传递,以减少洁净室的开门次数,把对洁净室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现有技术中传递窗进行打开时,非洁净区气体会进入到窗体中,会造成污染,缺少降低气体进入的设计,以及放入物品后,缺少进行净化的设计,不易进行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传递窗进行传递物品易出现污染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包括窗体以及固定安装在窗体一侧的净化机构,所述窗体的正面铰接安装有第一门体,所述窗体的背面铰接安装有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上安装有第一气泵,所述第一气泵位于窗体的外部,所述第一气泵的出气端固定套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门体的板面上固定嵌合安装有第一孔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末端与第一孔板连接,所述第一孔板设置在窗体的内部;
所述净化机构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孔板,所述第二孔板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孔板分别固定嵌合安装在窗体的顶部内壁上以及窗体的底部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孔板和所述第二孔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孔板由矩形框以及平板构成,所述平板与矩形框固定嵌合连接,所述平板与矩形框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平板的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细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门体的板面上和所述第二门体的板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第一门体的板面边沿处和所述第二门体的板面边沿处均设置有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孔板之间设置有开闭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第二气泵、壳体、封口板、金属过滤网、高效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网,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窗体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气泵,所述第二气泵的进气端与壳体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气泵的出气口与第二连接管一端固定套接,所述金属过滤网、所述高效过滤器以及活性炭过滤网等间距分布在壳体内部,所述金属过滤网、所述高效过滤器以及活性炭过滤网均与封口板连接,所述封口板安装在壳体的正面开口处,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有第三连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泵与第二连接管之间安装有第二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其增设了第一孔板、第一气泵以及第一连接管,可在进行传递时,可进行洁净区的抽气,通过第一孔板可进行出气,进行均匀吹风,降低了非洁净区气体进入到窗体中,进一步增设了净化机构和第二孔板,可在放入物品后,可进行窗体内部气体的净化处理,进一步保障窗体中空气的洁净,避免传递物品时,造成洁净区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第一门体与第二门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第二孔板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第一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窗体;2、第一门体;3、把手;4、第一气泵;5、第一连接管;6、开闭阀门;7、第二气泵;8、第二连接管;9、壳体;10、封口板;11、第三连接管;12、金属过滤网;13、高效过滤器;14、活性炭过滤网;15、第一单向阀;16、第二门体;17、密封垫;18、第一孔板;1801、框体;1802、平板;1803、细孔;19、第二孔板;20、第二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实施例中的传递窗可以设置在各种无尘室的墙壁上,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无尘室,本实施例中的传递窗可以设置在如下无尘室上。
一种无尘室,包括无尘室本体,无尘室本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风设备,吸风设备的内腔设有防护框,防护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远离防护框的一侧与吸风设备的连接处固定连接,防护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风扇叶,吸风设备的内腔位于风扇叶的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滤板,滤板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滤纸,无尘室本体的右侧设有抽风机,抽风机的左侧连通有连通管,连通管的左侧与无尘室本体的连接处相连通,抽风机的右侧连通有出风管,无尘室本体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微尘传感器,无尘室本体内腔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中控模块。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吸风设备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气防护网,进气防护网的表面开设有筛孔,通过进气防护网的防护,能够有效避免吸风设备在对外界的空气进行吸收净化时出现大颗粒杂质进入设备影响过滤效果以及风扇叶转动安全的现象,提升了设备的使用安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无尘室本体的表面开设有开启门,开启门与无尘室本体的接触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条,无尘室本体的背部固定连接有观察窗,观察窗为不可开启式,通过橡胶密封条的密封,能够有效避免外界的空气和灰尘沿开启门与无尘室之间的接触面缝隙进入无尘室影响其内部空气质量的现象,保障了无尘室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吸风设备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风格栅,出风格栅的表面开设有出风口,出风格栅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出风口配合使用的出风引导板,通过出风引导板的使用,能够使吸风设备的出风方向更加有序,避免了出风方向无引导导致空气循环效果较差的现象,提升了空气循环的质量。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无尘室本体内腔的右侧位于连通管与无尘室本体的连通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罩,出风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流量单向阀,通过流量单向阀,能够有效避免抽风机在抽气排放时外界的空气回流至无尘室影响清洁的现象,保障了无尘室使用时的清洁度。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的启动带动旋转杆进行转动,通过旋转杆的转动带动风扇叶进行转动产生风能将外界的空气沿吸风设备内腔的顶部吹至吸风设备的内腔处,通过滤纸进行过滤后沿出风格栅表面的出风口吹出至无尘室本体的内腔中在无尘室本体内腔中进行循环,通过抽风机的启动将无尘室本体内腔空气沿连通管和出风管抽出排放至外界,通过吸风设备的出风以及抽风机的排风使无尘室本体的内腔空气进行不间断循环,保持无尘室本体内腔的空气的洁净度,通过微尘传感器对无尘室本体内腔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控,发生异常传输至中控模块处通过中控模块传输至报警装置以及后台终端对工作人员进行警示,使用者即对滤纸进行检查更换,达到了智能监控的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可使无尘室达到循环监控效果好的功能,适合推广使用。
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其他结构的无尘室。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传递窗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包括窗体1以及固定安装在窗体1一侧的净化机构,所述窗体1的正面铰接安装有第一门体2,所述窗体1的背面铰接安装有第二门体16,所述第一门体2上安装有第一气泵4,所述第一气泵4位于窗体1的外部,所述第一气泵4的出气端固定套接有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门体2的板面上固定嵌合安装有第一孔板18,所述第一连接管5的末端与第一孔板18连接,所述第一孔板18设置在窗体1的内部;
所述净化机构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孔板19,所述第二孔板19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孔板19分别固定嵌合安装在窗体1的顶部内壁上以及窗体1的底部内壁上。
所述第一孔板18和所述第二孔板19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孔板18由矩形框以及平板1802构成,所述平板1802与矩形框固定嵌合连接,所述平板1802与矩形框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平板1802的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细孔1803。
所述所述第一门体2的板面上和所述第二门体16的板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把手3,所述第一门体2的板面边沿处和所述第二门体16的板面边沿处均设置有密封垫17,同时安装门锁。
所述第一连接管5与第一孔板18之间设置有开闭阀门6。
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第二气泵7、壳体9、封口板10、金属过滤网12、高效过滤器13和活性炭过滤网14,所述壳体9固定安装在窗体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壳体9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气泵7,所述第二气泵7的进气端与壳体9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气泵7的出气口与第二连接管8一端固定套接,所述金属过滤网12、所述高效过滤器13以及活性炭过滤网14等间距分布在壳体9内部,所述金属过滤网12、所述高效过滤器13以及活性炭过滤网14均与封口板10连接,所述封口板10安装在壳体9的正面开口处,所述壳体9的底部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1,其中金属过滤网12、高效过滤器13以及活性炭过滤网14构成多净化单元,可进行多级净化,除尘。
所述第二气泵7与第二连接管8之间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0。
所述第三连接管1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5。
使用方法:整个传递窗安装在洁净区和非洁净区之间,第一门体2位于洁净区,第二门体16位于非洁净区中;其中第一气泵4和第二气泵7均外接电源和控制开关,从非洁净区中传入物品时,启动第一气泵4,打开开闭阀门6,打开第二门体16,将物品放入窗体1中,通过第一气泵4进行洁净区中洁净空气的抽气,通过第一连接管5进入到第一孔板18中的空腔中,通过细孔1803进行出风,从而为窗体1内部提供均匀吹风,从而降低非洁净区空气进入到窗体1中,放入物品后,关闭第二门体16,关闭第一气泵4和开闭阀门6;
进一步启动第二气泵7,通过第二气泵7进行抽气,窗体1中的空气,通过一个第二孔板19进入到第三连接管11中,通过第三连接管11气体进入到壳体9底部,通过金属过滤网12、高效过滤器13、活性炭过滤网14进行层层过滤,然后进入到第二气泵7中,通过第二连接管8进入到另一个第二孔板19中,为窗体1中的空气进行净化,保障了洁净;
然后打开第一门体2,可进行物品的取出。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整个多净化单元传递窗与传统技术相比较,其增设了第一孔板18、第一气泵4以及第一连接管5,可在进行传递时,可进行洁净区的抽气,通过第一孔板18可进行出气,进行均匀吹风,降低了非洁净区气体进入到窗体1中,进一步增设了净化机构和第二孔板19,可在放入物品后,可进行窗体1内部气体的净化处理,进一步保障窗体1中空气的洁净,避免传递物品时,造成洁净区的污染。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申请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体(1)以及固定安装在窗体(1)一侧的净化机构,所述窗体(1)的正面铰接安装有第一门体(2),所述窗体(1)的背面铰接安装有第二门体(16),所述第一门体(2)上安装有第一气泵(4),所述第一气泵(4)位于窗体(1)的外部,所述第一气泵(4)的出气端固定套接有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门体(2)的板面上固定嵌合安装有第一孔板(18),所述第一连接管(5)的末端与第一孔板(18)连接,所述第一孔板(18)设置在窗体(1)的内部;
所述净化机构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孔板(19),所述第二孔板(19)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孔板(19)分别固定嵌合安装在窗体(1)的顶部内壁上以及窗体(1)的底部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板(18)和所述第二孔板(19)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孔板(18)由矩形框以及平板(1802)构成,所述平板(1802)与矩形框固定嵌合连接,所述平板(1802)与矩形框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平板(1802)的表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细孔(18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2)的板面上和所述第二门体(16)的板面上均固定安装有把手(3),所述第一门体(2)的板面边沿处和所述第二门体(16)的板面边沿处均设置有密封垫(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5)与第一孔板(18)之间设置有开闭阀门(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第二气泵(7)、壳体(9)、封口板(10)、金属过滤网(12)、高效过滤器(13)和活性炭过滤网(14),所述壳体(9)固定安装在窗体(1)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壳体(9)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气泵(7),所述第二气泵(7)的进气端与壳体(9)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气泵(7)的出气口与第二连接管(8)一端固定套接,所述金属过滤网(12)、所述高效过滤器(13)以及活性炭过滤网(14)等间距分布在壳体(9)内部,所述金属过滤网(12)、所述高效过滤器(13)以及活性炭过滤网(14)均与封口板(10)连接,所述封口板(10)安装在壳体(9)的正面开口处,所述壳体(9)的底部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泵(7)与第二连接管(8)之间安装有第二单向阀(2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1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单向阀(15)。
CN202122720128.3U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 Active CN216277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0128.3U CN216277546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20128.3U CN216277546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77546U true CN216277546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8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20128.3U Active CN216277546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775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77546U (zh) 一种多净化单元传递窗
CN209982885U (zh) 一种电子通信设备专用机箱
CN210614536U (zh) 一种具有内部清理功能的机电设备外部防尘装置
CN201416990Y (zh) 一种空气置换主机
CN217655207U (zh) 一种防尘散热型电力线路故障监控设备
CN216080235U (zh) 一种百级层流罩
CN216023919U (zh) 一种通风机用空气过滤装置
CN211864273U (zh) 一种工业厂房除尘机组
CN101881500A (zh) 一种能量回收的空气置换主机
CN213885373U (zh) 一种工业粉尘处理装置
CN210296917U (zh) 除尘型配电柜
CN207610323U (zh) 带内循环功能的新风机
CN215085682U (zh)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摄像头生产的无尘车间
CN213402805U (zh) 一种具有节能闭锁装置的变频器
CN216814478U (zh) 一种自然通风型综合撬
CN210584080U (zh) 一种无尘室
CN216173124U (zh) 一种超细碳酸钙研磨设备用隔音房
CN219204922U (zh) 一种快速散热型防尘电控柜
CN215222878U (zh) 一种用于通信基站机房的滤尘通风装置
CN218771728U (zh) 一种工业变频器室通风降温装置
CN217079869U (zh) 一种嵌入式单向流洁净室
CN217654030U (zh) 一种用于数据机房的热回收机组
CN214009445U (zh) 一种杀菌祛味新风换气机
CN218053569U (zh) 一种封装胶膜适用的辐照交联装置
CN213234035U (zh) 一体成型聚氨酯屋顶双面通风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