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77352U - 一种锁控装置及容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控装置及容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77352U
CN216277352U CN202120565191.1U CN202120565191U CN216277352U CN 216277352 U CN216277352 U CN 216277352U CN 202120565191 U CN202120565191 U CN 202120565191U CN 216277352 U CN216277352 U CN 216277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evice
lock control
lock
electronic
electronic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651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付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Yi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Yi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Yi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Yito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651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77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77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77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控装置,所述锁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子锁和待锁扣物,其中,所述电子锁的伸缩部活动连接待锁扣物,所述待锁扣物设置有与所述伸缩部相匹配的孔,所述电子锁接收到开锁指令,所述电子锁的伸缩部离开所述孔,所述电子锁接收到上锁指令,所述电子锁的伸缩部穿过所述孔,本实施例提供的锁控装置人为手动无法打开待锁扣物,可以防止物品被随意取出、篡改和更换,大大提高了物品运输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锁控装置及容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控装置及容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越来越便利,快递行业和物流行业越来越发达,输送的物品日益增多,面对庞大的业务量,快递行业仍然采用效率低下的人工作业的方式,快递盒也多为发件方准备,多采用纸质或塑料袋。这种包装,很容易拆开,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当业务量大时,不免会出现丢件,漏件的情况,给用户带来了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快递公司的信誉。如果运输的物品较为贵重,一旦丢失,将得不偿失。更有甚者,重要文件在转交过程中造成篡改、掉包甚至损坏,遗失无法认定责任人或者遗失位置等,这些都将给人们带来极大的损失,且快递盒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使用,无法循环使用,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文件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被调换风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锁控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锁控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电子锁,所述电子锁的伸缩部活动连接待锁扣物;
待锁扣物,所述待锁扣物设置有与所述伸缩部相匹配的孔。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锁接收到开锁指令,所述电子锁的伸缩部离开所述孔,所述电子锁接收到上锁指令,所述电子锁的伸缩部穿过所述孔。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锁控装置的壳体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触所述待锁扣物。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装置包括两个所述电子锁,两个所述电子锁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电子锁分别活动连接所述待锁扣物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通讯模块和终端APP,所述通讯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终端APP和所述电子锁。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连接所述通讯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喇叭,所述喇叭连接所述通讯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定位模块和识别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和所述识别模块均连接所述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文件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被调换风险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容纳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容纳装置,包括上述的锁控装置,所述容纳装置设置为抽屉式,所述弹性件抵触抽屉,当电子锁解锁后,推动所述抽屉后,所述抽屉自动弹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锁控装置包括电子锁,所述电子锁的伸缩部活动连接待锁扣物的孔,电子锁接收到开锁指令,所述电子锁的伸缩部离开所述孔,所述电子锁接收到上锁指令,所述电子锁的伸缩部穿过所述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控装置人为手动无法打开待锁扣物,可以防止物品被随意取出、篡改和更换,大大提高了物品运输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控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触容纳装置的抽屉,电子锁解锁后,手动推下所述抽屉,弹性件收缩然后弹性件释放应力带动容纳装置的抽屉自动弹出,即可打开容纳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纳装置的抽屉隐藏在容纳装置的壳体内,当抽屉自动弹出才可以取出容纳装置内的物品,进一步提高了容纳装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控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控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控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容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电子锁,2为弹性件,3为电子开关,4为通讯模块,5为定位模块,6为抽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具体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控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锁控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电子锁1和待锁扣物,其中,所述电子锁1的伸缩部活动连接待锁扣物,所述待锁扣物设置有与所述伸缩部相匹配的孔,所述电子锁1接收到开锁指令,所述电子锁1的伸缩部离开所述孔,所述电子锁1接收到上锁指令,所述电子锁1的伸缩部穿过所述孔,本实施例提供的锁控装置人为手动无法打开待锁扣物,可以防止物品被随意取出、篡改和更换,大大提高了物品运输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弹性件2,所述弹性件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锁控装置的壳体上,所述弹性件2的另一端抵触所述待锁扣物,当电子锁1解锁后,手动推下所述待锁扣物,弹性件2收缩然后弹性件2释放应力带动待锁扣物自动弹出,即完成自动解锁。
具体地,所述弹性件2配置为弹簧。
优选地,所述锁控装置包括两个所述电子锁1,两个所述电子锁1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电子锁1的伸缩部分别活动连接所述待锁扣物的两端,本实用例在待锁扣物的两端设置电子锁1,可以提供待锁扣物的锁控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通讯模块4和终端APP,所述通讯模块4分别连接所述终端APP和所述电子锁1,用户可以远程在终端APP上完成验证后即可点击解锁或上锁指令,从而控制电子锁1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电子开关3,所述电子开关3连接所述通讯模块4,本实施例提供的锁控装置可以在终端解锁后,由收件人再次按下电子开关3,驱动电子锁1工作,从而自动打开待锁扣物。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喇叭,所述喇叭连接所述通讯模块4,当锁控装置收到解锁指令后,通过喇叭发出声音,从而提示取件人物品所在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4,当锁控装置收到解锁指令后,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指示灯的灯光提示取件人物品所在位置或者通过指示灯提示锁控装置是否开锁成功。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定位模块5,所述定位模块5连接所述通讯模块4,本实施例通过定位模块5可以实时在终端上显示物品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控模块还包括识别模块,所述识别模块包括人脸识别芯片,通过与终端APP录入的收件人照片信息进行比对,对收件人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则自动开锁。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容纳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上述的锁控装置,所述容纳装置设置为抽屉6式,所述弹性件2抵触抽屉6,当电子锁1解锁后,推动所述抽屉6后,所述抽屉6自动弹出,即可打开容纳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容纳装置的抽屉6隐藏在容纳装置的壳体内,当抽屉6自动弹出才可以取出容纳装置内的物品,进一步提高了容纳装置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控装置及容纳装置通过电子锁1、弹性件2及控制电路,驱动容纳装置自动解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控装置及容纳装置安全性能更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电子锁(1),所述电子锁(1)的伸缩部活动连接待锁扣物;
待锁扣物,所述待锁扣物设置有与所述伸缩部相匹配的孔;
弹性件(2),所述弹性件(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锁控装置的壳体上,所述弹性件(2)的另一端抵触所述待锁扣物;
通讯模块(4)和终端APP,所述通讯模块(4)分别连接所述终端APP和所述电子锁(1);
定位模块(5)和识别模块,所述定位模块(5)和所述识别模块均连接所述通讯模块(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控装置包括两个所述电子锁(1),两个所述电子锁(1)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电子锁(1)分别活动连接所述待锁扣物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电子开关(3),所述电子开关(3)连接所述通讯模块(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喇叭,所述喇叭连接所述通讯模块(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控装置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4)。
6.一种容纳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装置设置为抽屉(6)式,弹性件(2)抵触抽屉(6),当电子锁(1)解锁后,推动所述抽屉(6)后,所述抽屉(6)自动弹出。
CN202120565191.1U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锁控装置及容纳装置 Active CN216277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5191.1U CN216277352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锁控装置及容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65191.1U CN216277352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锁控装置及容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77352U true CN216277352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1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65191.1U Active CN216277352U (zh) 2021-03-19 2021-03-19 一种锁控装置及容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77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720951B1 (ko) 알 에프 아이 디 태그가 부착된 물품의 예약대출 및자가반납 시스템
CN207337554U (zh) 组合式快递柜
CN207037788U (zh) 自动售货装置
CN105096472B (zh) 一种物流自动投件柜
CN105976534A (zh) 快递件的投递方法和取件方法
CN106097467A (zh) 一种宝盒、投取件系统和方法及宝盒的查询和定位方法
CN216277352U (zh) 一种锁控装置及容纳装置
CN216103641U (zh) 一种拉链锁控装置及物品袋
CN206502147U (zh) 折叠物流箱
WO2021189243A1 (zh) 一种可连接快递箱装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8291832U (zh) 一种包装盒防盗锁
CN217532649U (zh) 一种电力巡检车模块化储物柜装置
CN206696930U (zh) 一种基于电子信息的防盗装置
CN108492479A (zh) 基于互联网通信的可重复使用折叠快递箱
CN106723821B (zh) 多功能智能卡包及卡片防丢方法
CN208291836U (zh) 一种快递包装箱防盗锁
CN216270478U (zh) 一种容纳装置
CN209874739U (zh) 用于容纳物流对象的装置
CN208994115U (zh) 一种带防盗锁的可回收式快递包装箱
CN208326153U (zh) 基于rfid的布料存储柜
CN203386259U (zh) 银行款包电子锁及银行款包
CN207637228U (zh) 一种无人售货机系统
CN215246809U (zh) 一种具备折叠功能与nfc感应锁的箱子
CN215770270U (zh) 一种智能封扣及用于物品保管的智能化装置
CN205795124U (zh) 一种多功能拉杆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