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5719U - 棘轮起子的方向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棘轮起子的方向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5719U
CN216265719U CN202122181524.3U CN202122181524U CN216265719U CN 216265719 U CN216265719 U CN 216265719U CN 202122181524 U CN202122181524 U CN 202122181524U CN 216265719 U CN216265719 U CN 216265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base
claw grooves
claws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8152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逸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18152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5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5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5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棘轮起子的方向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基座包括一个齿轮槽与二个爪槽连到该齿轮槽两旁,两个爪槽相交形成一个交界点;一个齿轮在所述的齿轮槽中;二个爪分别置入相应的爪槽,该爪有一个宽端与一个窄端,该爪内侧是一个啮合面;一个固定座配置在所述的基座,该固定座一边是相交的二个外曲面,界定两个外曲面的相交处为一条连接缘,该连接缘正对两个爪槽的交界点,使外曲面契合相应的爪槽,该固定座另一边是一个内曲面并面对齿轮,该内曲面两侧分别通过一个端面连到外曲面;以及,二个弹性件分别置入相应的爪槽,该弹性件在固定座和爪之间,推动爪的窄端往齿轮槽与爪槽的交会处移动,以啮合面咬住齿轮。

Description

棘轮起子的方向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丝起子手动操作领域,尤指一种控制装置,适用在棘轮起子,操作锁紧或旋松的方向。
背景技术
在一般人的认知中,已知的螺丝起子通常有一根长杆,该长杆一端形成一个驱动部,该驱动部具备一字或十字造型,插入一个螺接件头部形状相符的凹槽。一个握把包住长杆的另一端,通过长杆能使驱动部带动螺接件转动。但是,传统式的螺丝起子没有控制装置,不能决定单向空转不做功。
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研发一种棘轮起子,申请并取得中国台湾第155344号专利案。该棘轮起子用一根杆体插入一个套筒,该套筒的开口被一个套在杆体的方向钮封闭。一根销通过方向钮与杆体,通过方向钮带动杆体相对套筒转动,连带一个具备弹性的钢珠同向位移。所述的钢珠推动杆体的一个双向棘齿块偏摆,进而咬合或啮接套筒内侧多个连续的齿,改变棘轮起子的施力方向。因此,该杆体、套筒、方向钮、销、钢珠、双向棘齿块与齿共同组成一个控制装置,控制棘轮起子的施力方向,决定单向空转、不做功。
另外,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获准中国台湾第M598209号专利案,揭示其他的控制装置适用在棘轮起子。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基座有相通的一个转盘舱与一个齿轮舱,该基座还有一个爪槽是转盘舱的内切圆,并与齿轮舱相交;一个方向钮与基座相连且封住转盘舱开口,该方向钮立着一组凸部;一个齿轮置入基座的齿轮舱,该齿轮配合基座围成爪槽的壁构成一个中间宽、两侧窄的弦月空间;一个转盘置入基座的转盘舱,所述的转盘有两个定位部与一组钩,该组凸部插入定位部,使转盘配合方向钮同步转动;以及,一组爪置入基座的爪槽,该组爪具备弹性而能往弦月空间较窄的两侧移动,每个爪有一个啮合面与一根杆,当该组钩的一勾住杆,解除相应的爪用啮合面咬住齿轮的啮接关系。
实用新型内容
顺着中国台湾第M598209号专利案的思路,本实用新型设计人致力于棘轮起子的研发,提供新的控制装置,其主要目的在于:添加固定座为基础,增加弹性件与爪配对的数量,改变控制装置的核心,减少弹性件的负担,兼具组装容易优点。
源于上述目的的达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棘轮起子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基座,包括一个齿轮槽与二个爪槽,该二个爪槽连到该齿轮槽两旁,两个爪槽相交形成一个交界点;
一个齿轮,设置在所述的齿轮槽中;
二个爪,分别置入相应的爪槽,该爪有一个宽端与一个窄端,该爪内侧是一个啮合面;
一个固定座,配置在所述的基座,该固定座一边是相交的二个外曲面,界定两个外曲面的相交处为一条连接缘,该连接缘正对两个爪槽的交界点,使外曲面契合相应的爪槽,该固定座另一边是一个内曲面并面对齿轮,该内曲面两侧分别通过一个端面连到外曲面;以及
二个弹性件,分别置入相应的爪槽,该弹性件在固定座和爪之间,推动爪的窄端往齿轮槽与爪槽的交会处移动,以啮合面咬住齿轮。
其中,该固定座还有二个通孔,该通孔使端面与外曲面相连。
其中,该爪的宽端形成一个孔,该孔配合固定座的通孔接收弹性件二端。
其中,该弹性件是压缩弹簧。
如此,本实用新型添加固定座为基础,增加弹性件与爪配对的数量,改变中国台湾第M598209号专利案控制装置的核心,达到弹性件负担少和易组装等目的。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浅显易懂,兹举一个或以上较佳的实施例,配合所附的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棘轮起子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棘轮起子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另一个角度表现控制装置部分的元件的示意图。
图4是棘轮起子控制装置的组装构造,并隐藏部分的元件的示意图。
图5是透视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并隐藏部分的元件的示意图。
图6是控制装置与起子头的联结关系的示意图。
图7是表现爪啮合齿轮能够输出基座的扭矩的示意图。
图8是表现转盘不影响爪与齿轮的啮合关系的示意图。
图9是表现转盘改变爪啮合齿轮,决定基座输出扭矩的方向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棘轮起子10;握把11;操作柱12;扣环13;凹部14;齿轮15;轴16;沟17;阻挡件18;控制装置20;方向钮21;中心孔22;凸缘23;凸部24;压花纹25;基座30;轴室33;齿轮槽34;转盘舱35;盲孔36;爪槽37;内沟38;定位部39;珠体40;压缩弹簧41;爪42;啮合面43;杆44;孔45;弹性件46;转盘50;圆孔51;凹槽52;拨动部53;珠槽54;固定座60;内曲面61;外曲面62;连接缘63;端面64;通孔65;圆管70;限制沟71;连接片72;侧边73;挡部74;弧片75;套筒80;衔接孔81;销孔82;销83;操作孔84;环片85;球体86;起子头87;箭头88、89。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结合附图,描述本案的实施例。附图中,用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近似的结构或单元。可预知的是,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案部分的范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述的范例能够推演获得其他的实施例,或视需要更改、变化的构造,均属本案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描述中,方向用语如「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与「侧面」,只是参照附图的方向。方向用语的使用,是为了更好的、更清楚的描述且理解本案,不明示或暗示所述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故不能理解为对本案技术内容的限制。
除非特定且明确的规范和限定,在以下描述中,「安装」、「相连」、「连接」或「设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连接、拆卸式连接、一体连接、机械连接、直接地相连、间接地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接。对属于本案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凭借普通知识或经验能够理解上述术语在各个实施例,甚至于本案具体的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在以下描述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显示一把棘轮起子10较佳的实施例。组合后,该棘轮起子10一边是一个握把11,另一边是一个起子头87,中间配置一个方向钮21、一个基座30与一个套筒80。其中,该方向钮21受阻于一个扣环13而与基座30并排。
如图6所示,该起子头87插入套筒80的一个操作孔84。一个球体86局部露出操作孔84并接触起子头87表面,不影响起子头87进入或抽出套筒80。一个环片85束在套筒80外部的一道沟17,阻止球体86离开套筒80。该套筒80的一个衔接孔81接收棘轮起子10的一根操作柱12。一根销83穿过套筒80的一个销孔82,进入操作柱12的一个凹部14,使套筒80与棘轮起子10一起转动。
在本实施例,该衔接孔81与操作孔84相通。某些实施例中,该衔接孔81与操作孔84互不相通。
拆卸时,从操作柱12的凹部14卸除销83。该套筒80是自由的,能离开操作柱12。当然,该起子头87也会离开操作柱12。该操作柱12穿过棘轮起子10的一个圆管70,该圆管70外表的一圈限制沟71接收所述的扣环13。当扣环13卸除后,沿着操作柱12的轴心方向,该方向钮21离开圆管70不再封闭基座30的开口。
从图4得知,该基座30内侧镶嵌一个阻挡件18。所述的阻挡件18类似C形的一片扣片并挡住圆管70外表竖立的二片连接片72。当阻挡件18离开基座30的开口,该圆管70离开基座30内部的一个组装空间。
接着看到图2,一个转盘50、操作柱12、二个爪42、二个弹性件46、一个固定座60、一个珠体40与一个压缩弹簧41移出基座30的组装空间,结束整个拆卸作业。
在本实施例,该基座30结合握把11成为一体。从开口往基座30内部延伸一个转盘舱35、一个齿轮槽34与一个轴室33,该转盘舱35的直径最大,经由直径适中的齿轮槽34抵达最小直径的轴室33。该基座30围成转盘舱35的壁在端面形成隔空相对的二个定位部39,这些定位部39将该壁内侧的一条内沟38断成两截。该基座30围成齿轮槽34的壁形成一个盲孔36,该盲孔36一端封闭、另一端开放并连到转盘舱35,用以接收压缩弹簧41与珠体40。
该操作柱12异于凹部14的一边形成一个齿轮15,该齿轮15邻近一根轴16,该轴16依操作柱12的轴心方向往外延伸。
如图2、图6所示,在组装时,该操作柱12经由转盘舱35进入齿轮槽34,使凹部14露出基座30外面。该轴16插入轴室33,支持操作柱12与基座30或握把11相互转动。同时,该齿轮15在基座30的齿轮槽34中。
如图2、图7所示,该基座30的二个爪槽37连到齿轮槽34两旁,两个爪槽37相交成为一个交界点,该交界点与盲孔36之间是齿轮15。
该固定座60置入基座30,该固定座60一边形成二个外曲面62,两个外曲面62相交为一条连接缘63,该连接缘63正对两个爪槽37的交界点,使外曲面62契合相应的爪槽37,预防固定座60相对基座30摆动。该固定座60另一边是一个内曲面61,该内曲面61两旁分别通过一个端面64连到外曲面62。该固定座60还有二个通孔65,该通孔65贯穿固定座60使端面64和外曲面62相通。
二个爪42结构相同、方向相反,分别置入相应的爪槽37。该爪42有一个宽端与一个窄端,并在宽端形成一个孔45。另外,该爪42内侧以连续的齿构成一个啮合面43,该爪42外表立着一根杆44。
二个弹性件46分别置入相应的爪槽37。在本实施例,该弹性件46是一个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二端连到通孔65与孔45,推动爪42的窄端往齿轮槽34与爪槽37交会处移动,使啮合面43咬住齿轮15的齿。
假设,该基座30顺时钟方向转动,图7右侧的爪42接触爪槽37的壁,使啮合面43咬住齿轮15,将基座30的扭矩传递至操作柱12。
倘若,该基座30逆时钟方向转动,图7左侧的爪42接触爪槽37的壁,让啮合面43咬住齿轮15,把基座30的扭矩传递至操作柱12。
如图2、图3所示,该转盘50中央的一个圆孔51连到正面与背面。二个凹槽52陷入转盘50背面而在圆孔51的两旁。二个拨动部53隆起于转盘50的正面,并隔成一个锐角区域与一个钝角区域。在锐角区域,该转盘50的正面形成三个珠槽54。
从图5、图6、图8来看,该操作柱12通过圆孔51,该转盘50依操作柱12轴心方向移到转盘舱35,支撑固定座60的内曲面61面对齿轮15。该固定座60与两根杆44位于转盘50的钝角区域,而且该拨动部53不碰触杆44,故爪42仍咬住齿轮15,使操作柱12配合基座30同向转动。此刻,该珠体40被压缩弹簧41推动而顶住转盘50中间的珠槽54。
在图9中,该转盘50依箭头88方向转动,以拨动部53推动杆44,驱使图9左侧的爪42靠近固定座60,压缩弹性件46的同时,解除齿轮与爪的啮合关系。另外,该珠体40顶住旁边的珠槽。
假设,该基座30顺时钟方向转动,图9右侧的爪42接触爪槽37的壁,将基座30的扭矩传递至操作柱12,二者同向转动。
相反之,该基座30逆时钟方向转动,以爪槽37的壁推开图9右侧的爪42,无法传递基座30的扭矩。因此,该操作柱12受阻一个螺接件(图未示)可能固定不动,使基座30绕着操作柱12空转、不做功。
换个角度来看,该转盘50依箭头89方向转动,以拨动部53推动杆44,驱使图9右侧的爪42靠近固定座60,解除齿轮与爪的啮合关系,并压缩弹性件46。当然,该珠体40会顶住另一边的珠槽。如此,沿着逆时钟方向,该操作柱12与基座30一起转动;依顺时钟方向,该基座30绕着操作柱12空转、不做功。
如图2-图4、图6所示,这些连接片72在圆管70的两旁,每个连接片72的侧边73是凹曲面,并在连接片72的端面突出一个挡部74,该挡部74往限制沟71方向延伸一片弧片75。
当操作柱12通过圆管70,依操作柱12轴心方向,这些连接片72移到转盘舱35,使挡部74进入相应的定位部39,以弧片75补满定位部39剩余的空间,令弧片75外表与基座30的圆周面齐平。此刻,该挡部74受阻于基座30围成定位部39的壁,故圆管70与基座30不得相互转动。而且,这些连接片72将圆管70外表到基座30内侧围成一个环形空间隔成两半。然后,该阻挡件18再次嵌入基座30的内沟38,阻挡连接片72连同圆管70沿着操作柱12的轴心方向离开基座30。
在本实施例,该定位部39是缺口,该弧片75添补缺口接收挡部74剩余的空间。某些实施例中,该定位部39可能是方形的孔,该孔接收挡部74而无多余的空间。舍弃弧片不用,也在本发明的容许范围。
从图2、图5、图6不难理解,该方向钮21外表形成一圈增加摩擦力的压花纹25。该方向钮21的一个中心孔22连到正面与背面,在方向钮21的正面隆起一圈凸缘23,该凸缘23的端面立着二个凸部24。
在圆管70插入方向钮21的中心孔22时,该扣环13再度卡住圆管70的限制沟71,对方向钮21的背面产生阻挡作用,使方向钮21正面遮蔽基座30的开口。此刻,该凸缘23通过阻挡件18,让凸部24经由基座30到圆管70的环形空间进入凹槽52,使方向钮21操作转盘50相对基座30转动。因此,该凸部24在两个连接片72之间绕着圆管70转动,限制方向钮21转动的幅度。
如图1、图2、图6所示,该套筒80的衔接孔81接收操作柱12,该销83穿过销孔82进入凹部14,让套筒80与握把11一起转动,完成棘轮起子10的组装。当然,该起子头87结合套筒80,成为棘轮起子10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该棘轮起子10的使用,类似中国台湾第M598209号专利案,不予赘述。所述的棘轮起子10比对中国台湾第M598209号专利案,存在下列的差异:
在方向操作方面,该齿轮15、爪42、弹性件46、固定座60配合基座30的齿轮槽34与爪槽37成为一个控制装置20的核心。所述的核心多了固定座60,增加弹性件46的数量,减少弹性件46的负担,无疑是明显的改变。
其次,顺应组装产生的变化,稍微修改控制装置20操作方向的选项构造,也即方向钮20与转盘50的组合。
多了圆管70,从而衍生限制沟71、连接片72、挡部74与弧片75等机能形状,配合基座30的内沟38和定位部39设计,只要扣环13配合阻挡件18就能完成控制装置20的组装,显然更加简易和便利。
当然,该棘轮起子10还有一些变化,让棘轮起子10使用顺畅、流利。譬如,该销83将套筒80与操作柱12结合在一起。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棘轮起子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基座,包括一个齿轮槽与二个爪槽,该二个爪槽连到该齿轮槽两旁,两个爪槽相交形成一个交界点;
一个齿轮,设置在所述的齿轮槽中;
二个爪,分别置入相应的爪槽,该爪有一个宽端与一个窄端,该爪内侧是一个啮合面;
一个固定座,配置在所述的基座,该固定座一边是相交的二个外曲面,界定两个外曲面的相交处为一条连接缘,该连接缘正对两个爪槽的交界点,使外曲面契合相应的爪槽,该固定座另一边是一个内曲面并面对齿轮,该内曲面两侧分别通过一个端面连到外曲面;以及
二个弹性件,分别置入相应的爪槽,该弹性件在固定座和爪之间,推动爪的窄端往齿轮槽与爪槽的交会处移动,以啮合面咬住齿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棘轮起子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还有二个通孔,该通孔使端面与外曲面相连。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棘轮起子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爪的宽端形成一个孔,该孔配合固定座的通孔接收弹性件二端。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棘轮起子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是压缩弹簧。
CN202122181524.3U 2021-09-09 2021-09-09 棘轮起子的方向控制装置 Active CN216265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1524.3U CN216265719U (zh) 2021-09-09 2021-09-09 棘轮起子的方向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1524.3U CN216265719U (zh) 2021-09-09 2021-09-09 棘轮起子的方向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5719U true CN216265719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81524.3U Active CN216265719U (zh) 2021-09-09 2021-09-09 棘轮起子的方向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5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85204A (en) Miniature reversible ratcheting screwdriver
US6928908B1 (en) Revolving screwdriver with ratchet device
US6047802A (en) Ratchet driving mechanism
US6622597B2 (en) Ratchel tool having longitudinally movable pawls
JP3079123B2 (ja) つめのジャム防止装置付き二枚つめラチェット機構
US6453779B2 (en) Positioning device for a switch member of a reversible ratchet-type wrench
US6370988B1 (en) Ratcheting screwdriver with reversing cap having projecting pin
US6382052B1 (en) Ratchet tool
US6450067B1 (en) Ratchet driving tool
US20040139823A1 (en) Biasing arrangement for a pawl of a reversible ratchet-type wrench
TWI714886B (zh) 可逆式棘輪裝置
US5619891A (en) Ratcheting screwdriver
JP2015042440A (ja) ラチェット工具
US5842391A (en) Wrench with ratcheting action
US6349619B1 (en) Ratchet driving tool
US6206160B1 (en) Ratchet transmission control mechanism for a ratcheting tool
US20130008755A1 (en) Clutch Capable of Force Transmission in a Selected One of Two Directions
TW202146173A (zh) 棘輪扳手之撥鈕結構
WO2018129709A1 (zh) 一种棘轮螺丝批
US20070012142A1 (en) Ratchet screwdriver
CN216265719U (zh) 棘轮起子的方向控制装置
CN216265720U (zh) 棘轮起子方向控制的组装结构
US6732613B2 (en) Screwdriver with changeable operation modes
US6925913B2 (en) Selective one-way wrench
US9914201B2 (en) Ratchet too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