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5711U - 自锁管钳 - Google Patents

自锁管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5711U
CN216265711U CN202122799420.9U CN202122799420U CN216265711U CN 216265711 U CN216265711 U CN 216265711U CN 202122799420 U CN202122799420 U CN 202122799420U CN 216265711 U CN216265711 U CN 2162657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
shaped arm
handle
self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994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青樑
陶师正
万小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994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57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57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57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钳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自锁管钳。该自锁管钳包括手柄、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第一弧形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手柄的前端;第二弧形臂的一端与第一弧形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弧形臂的自由端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弧形臂与手柄连接的一端,且第二弧形臂的自由端能够与手柄的前端面抵接;其中手柄沿接近第二弧形臂的自由端的方向转动时,自由端能够保持抵接于手柄。该自锁管钳便于夹持和松开管件,操作方便,在拧动过程中能够实现自锁,同时实现拧紧力的自调整,避免过紧或过松,起到保护管件的作用。

Description

自锁管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锁管钳。
背景技术
管件在装配和维修时主要采用管钳装夹,现有的管钳的夹持端大都是由固定钳口、活动钳口和调节螺母等组成。通过调节螺母带动活动钳口移动改变钳口的开口量大小,使活动钳口相对固定钳口的开口量大小产生变化,从而夹持圆形管类工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旋转调节螺母,反复调整钳口开口量,费时费力;且若调整的开口量过大或过小,在拧动过程中不能进行及时调整,导致对于管件的夹持过紧或过松,容易损伤管件或在拧动过程中打滑,甚至出现危险等。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锁管钳,便于夹持和松开管件,操作方便,在拧动过程中能够实现自锁,同时实现拧紧力的自调整,避免过紧或过松,起到保护管件的作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锁管钳,包括:
手柄;
第一弧形臂,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手柄的前端;
第二弧形臂,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臂的自由端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弧形臂与所述手柄连接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弧形臂的自由端能够与所述手柄的前端面抵接;其中:
所述手柄沿接近所述第二弧形臂的所述自由端的方向转动时,所述自由端能够保持抵接于所述手柄。
作为一种自锁管钳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弧形臂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的前端面相对且间隔设置。
作为一种自锁管钳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弧形臂和所述第二弧形臂的内侧面均为光滑面,所述内侧面的边缘设有圆弧倒角。
作为一种自锁管钳的优选方案,所述手柄包括把手和管钳座,所述把手与所述管钳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弧形臂与所述管钳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作为一种自锁管钳的优选方案,所述管钳座的前端面自所述第一弧形臂向所述第二弧形臂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弧形臂与所述管钳座抵接时相切。
作为一种自锁管钳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第一销轴,沿所述第一弧形臂的厚度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一弧形臂;
第二销轴,沿所述管钳座的厚度方向穿设于所述管钳座;
锁片,所述锁片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锁片通过两个所述定位孔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的同一端。
作为一种自锁管钳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若干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锁片的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一弧形臂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另一端限位于所述管钳座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
作为一种自锁管钳的优选方案,所述锁片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锁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销轴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销轴的另一端,另一个所述锁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销轴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销轴的另一端。
作为一种自锁管钳的优选方案,还包括第三销轴,所述第二弧形臂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弧形臂的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三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和所述第一弧形臂;或
所述第一弧形臂的一端开设有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弧形臂的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三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和所述第二弧形臂。
作为一种自锁管钳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三销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将所述第三销轴限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和所述第一弧形臂中或限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弧形臂中。
作为一种自锁管钳的优选方案,还包括:
扭力测量仪,设置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扭力测量仪用于检测手柄的施力扭力值。
作为一种自锁管钳的优选方案,所述扭力测量仪包括扭力传感器和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扭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扭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施加于所述手柄的扭力值,并传递信号至所述显示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锁管钳,该自锁管钳包括手柄、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通过第二弧形臂与第一弧形臂转动连接,使得第二弧形臂能够相对于第一弧形臂转动,从而实现开合,当第二弧形臂的自由端远离第一弧形臂与手柄连接的一端时,第二弧形臂与第一弧形臂之间呈开口状,此时能够套设在管件外周。同时由于第一弧形臂转动连接在手柄的前端,第一弧形臂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便于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管件,提高适用范围;且手柄转动时能够将力施加至第一弧形臂,并将力传递至第二弧形臂,第一弧形臂起到了杠杆的作用,使得第二弧形臂能够随之转动。套设管件后转动第二弧形臂使其自由端靠近第一弧形臂与手柄连接的一端,直至第二弧形臂的自由端抵接在手柄前端,第一弧形臂、第二弧形臂和手柄前端之间形成闭合夹持空间,以将管件夹持在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之间。夹持住管件后,转动手柄,使得手柄沿接近第二弧形臂的自由端方向转动,此时,手柄对与之抵接的第二弧形臂施加有压力以及摩擦力,第二弧形臂所受的摩擦力与手柄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第二弧形臂能够维持抵接在手柄前端而不脱离,即实现自锁;同时也使得第二弧形臂夹紧管件以带动管件转动,实现自锁管钳对管件的拧动作用。在上述结构,该自锁管钳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在拧动过程中能够实现自锁,同时实现拧紧力的自调整,避免过紧或过松,起到保护管件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管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管钳套设管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管件套设在自锁管钳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管钳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锁管钳转动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未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手柄;11、把手;12、管钳座;
2、第一弧形臂;
3、第二弧形臂;
4、第一销轴;5、第二销轴;6、锁片;7、第一限位件;8、第三销轴;9、第二限位件;10、扭力测量仪;101、显示单元;102、峰值设定按钮;103、开关机按钮103;
100、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锁管钳,该自锁管钳包括手柄1、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第一弧形臂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手柄1的前端,第二弧形臂3的一端与第一弧形臂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弧形臂3的自由端能够靠近或远离第一弧形臂2与手柄1连接的一端,以夹持或松开管件100,且第二弧形臂3的自由端能够与手柄1的前端面抵接;其中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夹持管件100后,手柄1沿接近第二弧形臂3的自由端的方向转动时,自由端能够保持抵接于手柄1,以使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夹紧管件100。优选地,第一弧形臂2和手柄1前端以及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之间均通过铰链连接,使得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只能沿预定方向转动。且第一弧形臂2与手柄1的前端面相对间隔设置,既能够使得第一弧形臂2相对于手柄1转动,也能够限制转动角度,即当第一弧形臂2在转动一定角度时,由于第一弧形臂2与手柄1的前端面相对间隔设置,使得第一弧形臂2靠近手柄1前端面的一端会与手柄1的前端面的一端抵接,从而实现对第一弧形臂2的转动角度的限制。可以根据第一弧形臂2所需最大转动角度设置第一弧形臂2与手柄1的前端面的间距。
通过第二弧形臂3与第一弧形臂2铰接,使得第二弧形臂3能够相对于第一弧形臂2转动,从而实现开合,如图2所示,当第二弧形臂3的自由端远离第一弧形臂2与手柄1连接的一端时,第二弧形臂3与第一弧形臂2之间呈开口状,此时能够套设在管件100外周。同时由于第一弧形臂2间隔铰接在手柄1的前端,第一弧形臂2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转动,便于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管件100,提高适用范围;且手柄1转动时能够将力施加至第一弧形臂2,并将力传递至第二弧形臂3,第一弧形臂2起到了杠杆的作用,使得第二弧形臂3能够随之转动。然后如图3所示,第二弧形臂3沿A方向转动,使其自由端靠近第一弧形臂2与手柄1连接的一端,直至第二弧形臂3的自由端抵接在手柄1前端,第一弧形臂2、第二弧形臂3和手柄1前端之间形成闭合夹持空间,以将管件100夹持在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之间。如图4和图5所示,夹持住管件100后,转动手柄1,给手柄1施加力F,使得手柄1沿接近第二弧形臂3的自由端方向转动,此时,手柄1对与之抵接的第二弧形臂3施加有压力F1以及摩擦力,第二弧形臂3所受的摩擦力与手柄1的转动方向相反,即第二弧形臂3具有朝B方向转动的趋势,使得第二弧形臂3能够维持抵接在手柄1前端而不脱离,即实现自锁;同时压力F1也使得第二弧形臂3夹紧管件100以带动管件100转动,实现自锁管钳对管件100的拧动作用。在上述结构,该自锁管钳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在拧动过程中能够实现自锁,同时实现拧紧力的自调整,避免过紧或过松,起到保护管件100的作用。
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的内侧面均为光滑面,内侧面的边缘设有圆弧倒角。光滑设置的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在夹持接触管件100时,能够避免刮花管件100表面而导致氧化层破坏,影响其外观和寿命。同时圆弧倒角也避免了边缘对管件100造成划痕等。优选地,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的内侧面设置有防滑垫,提高自锁管钳和管件100之间的摩擦力,避免打滑,提高自锁管钳的使用安全性和实用性。更为优选地,防滑垫为弹性垫,避免对管件100造成损伤。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手柄1包括把手11和管钳座12,把手11与管钳座1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弧形臂2与管钳座12的另一端铰接。可拆卸连接的把手11和管钳座12便于收纳;且当手柄1或管钳座12有损坏时,便于更换,无需更换整个自锁管钳,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以及能够适用不同的把手11或管钳座12,示例性地,一个把手11能够配套多个不同规格的管钳座12,其中不同规格的管钳座12上连接的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规格不同,且把手11与多个管钳座12的连接处尺寸一致,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管钳座12,实现其上连接的第一弧形和第二弧形臂3适用不同的管件100,提高通用性和实用性。可选地,把手11与管钳座12插接,并通过固定销固定。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把手11和管钳座12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例如卡接等。
具体地,如图5至图7所示,管钳座12的前端面自第一弧形臂2向第二弧形臂3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二弧形臂3和管钳座12抵接时相切。在转动手把时,由于管钳座12与第二弧形臂3抵接面呈斜向设置,使得管钳座12能够对第二弧形臂3施加压力,从而使得第二弧形臂3夹紧管件100。此时,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在管钳座12的前端围成圆形的夹持圈,管件100套设在夹持圈中,该夹持圈在与管钳座12轴向垂直方向上的直径与该斜面之间的夹角为锁紧角度β,根据锁紧角度β能够确定管钳座12在径向方向上施加给第二弧形臂3的压力。可选地,管钳座12与第一弧形臂2相对面可以是斜面也可以是平面,为了便于管钳座12加工,管钳座12与第一弧形臂2相对面优选为斜面。
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该自锁管钳还包括第一销轴4、第二销轴5和锁片6,第一销轴4沿第一弧形臂2的厚度方向穿设于第一弧形臂2;第二销轴5沿管钳座12的厚度方向穿设于管钳座12;锁片6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孔,锁片6通过两个定位孔分别套设于第一销轴4和第二销轴5的同一端。第一弧形臂2与管钳座12通过第一销轴4、第二销轴5和锁片6铰接,使得第一弧形臂2能够相对于管钳座12转动,同时锁片6限制了第一弧形臂2的转动角度,将第一弧形臂2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使得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之间开合度较大,便于管件100夹设其中,提高管件100的适用范围。
优选地,锁片6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锁片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销轴4的一端和第二销轴5的另一端,另一个锁片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销轴4的另一端和第二销轴5的另一端。即第一弧形臂2和管钳座12夹设在两个锁片6之间,提高第一弧形臂2和管钳座12连接处的受力均匀性,避免第一弧形臂2或锁片6发生弯折,提高该自锁管钳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第一销轴4和第二销轴5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件7,一个锁片6的一端限位于第一弧形臂2和第一限位件7之间,另一端限位于管钳座12和第一限位件7之间。可选地,第一限位件7可以是轴肩,第一销轴4和第二销轴5的两端分别凸出设置有轴肩。第一限位件7也可以卡簧,第一销轴4和第二销轴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环形卡槽,通过卡簧9卡设在环形卡槽中实现第一销轴4和第二销轴5的固定。
更进一步地,该自锁管钳还包括第三销轴8,第二弧形臂3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弧形臂2的一端卡接于第一凹槽中,第三销轴8穿设于第一凹槽的槽壁和第一弧形臂2。可选地,第一凹槽可以呈U形或弧形,也可以呈其它形状。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一弧形臂2上开设第二凹槽,第二弧形臂3卡接在第一弧形臂2的第二凹槽中。在上述结构下,便于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实现转动连接,同时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之间不会存在较大的间隙,提高对管件100的夹持力。具体地,第三销轴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件9,第二限位件将第三销轴8限位于第一凹槽的槽壁和第一弧形臂2中或限位于第二凹槽的槽壁和第二弧形臂3中。优选地,第二限位件9为卡簧,第三销轴8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环形卡槽,环形卡槽中卡设卡簧,以固定第三销轴8,避免第三销轴8脱离第一弧形臂2和第二弧形臂3。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二限位件9也可以为其它结构,例如轴肩等。
如图1所示,为了能够实时得知自锁管钳对管件100的扭力值,该自锁管钳还包括扭力测量仪10,扭力测量仪10设置在手柄1上,扭力测量仪10用于检测手柄1的施力扭力值。具体地,扭力测量仪10包括扭力传感器(附图未示出)和显示单元101,显示单元101与扭力传感器连接,扭力传感器根据手柄1的施力扭力值产生信号,并将信号输送至显示单元101,由显示单元101转换并处理显示在显示屏幕上,操作人员能够直观地得知实时扭力值。优选地,扭力测量仪10还包括峰值设定按钮102和报警器(附图未示出),通过峰值设定按钮102设定扭力值的最大值,当扭力值达到设定值时,报警器接收到信号并发出警报。可选地,报警器可以是蜂鸣器,也可以报警灯。更为优选地,扭力测量仪10还包括开关机按钮103,通过开关机按钮103控制扭力测量仪10的启停。通过设置扭力检测仪10,实现扭力的监控作用,能够有效监控扭紧力矩的大小,避免由于扭紧力矩过大而损坏管件100。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2)

1.一种自锁管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
第一弧形臂,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手柄的前端;
第二弧形臂,一端与所述第一弧形臂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臂的自由端能够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弧形臂与所述手柄连接的一端,且所述第二弧形臂的自由端能够与所述手柄的前端面抵接;其中:
所述手柄沿接近所述第二弧形臂的所述自由端的方向转动时,所述自由端能够保持抵接于所述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臂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与所述手柄的前端面相对且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臂和所述第二弧形臂的内侧面均为光滑面,所述内侧面的边缘设有圆弧倒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把手和管钳座,所述把手与所述管钳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弧形臂与所述管钳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钳座的前端面自所述第一弧形臂向所述第二弧形臂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弧形臂与所述管钳座抵接时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管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销轴,沿所述第一弧形臂的厚度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一弧形臂;
第二销轴,沿所述管钳座的厚度方向穿设于所述管钳座;
锁片,所述锁片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定位孔,所述锁片通过两个所述定位孔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的同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锁管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锁片的一端限位于所述第一弧形臂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另一端限位于所述管钳座和所述第一限位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锁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片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锁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销轴的一端和所述第二销轴的一端,另一个所述锁片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销轴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销轴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管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销轴,所述第二弧形臂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弧形臂的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第三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和所述第一弧形臂;或
所述第一弧形臂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弧形臂的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二凹槽中,所述第三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和所述第二弧形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锁管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三销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将所述第三销轴限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和所述第一弧形臂中或限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弧形臂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自锁管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扭力测量仪,设置在所述手柄上,所述扭力测量仪用于检测所述手柄的施力扭力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锁管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测量仪包括扭力传感器和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与所述扭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扭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施加于所述手柄的扭力值,并传递信号至所述显示单元。
CN202122799420.9U 2021-11-16 2021-11-16 自锁管钳 Active CN2162657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9420.9U CN216265711U (zh) 2021-11-16 2021-11-16 自锁管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99420.9U CN216265711U (zh) 2021-11-16 2021-11-16 自锁管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5711U true CN216265711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8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99420.9U Active CN216265711U (zh) 2021-11-16 2021-11-16 自锁管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57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22253A (en) Universal I.V. stand mounting system
CN111002063B (zh) 用于管的夹持系统
WO2015073781A1 (en) Rotary chuck
CN216265711U (zh) 自锁管钳
CA2912247C (en) Crimping head for impact wrench
CN207534268U (zh) 用于管道焊接的夹具
US4760746A (en) Torque to yield indicator and method
US8881357B2 (en) Tool for peeling apart a weld sample
US4657234A (en) Chain saw holder
US1392130A (en) Vise
JPH0417339Y2 (zh)
CN210268406U (zh) 数字式卡钳
CN112858739A (zh) 一种便于支撑的便捷式智能电流钳装置
CN209774676U (zh) 一种可实现多自由度转换的机械手夹持装置
CN108895951B (zh) 一种水龙头组装用把手转动角度校验工装
US5193283A (en) Bicycle wheel spike inpecting and adjusting device
CN212903668U (zh) 一种变速器力矩测量装置
CN214066759U (zh) 一种土工膜焊接强度测试装置
CN112247885B (zh) 一种汽车管路用检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8285165U (zh) 一种便携式夹具
JP3631324B2 (ja) 電線把持装置とスペーサ
CN219987466U (zh) 一种螺纹法兰片紧固及扭力检测装置
CN217540311U (zh) 一种燃气管道监测装置
CN213984972U (zh) 一种大口径闸阀阀座密封面平整度检测工具
CN219589947U (zh) 一种密封轴承防尘罩扭矩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