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8205U - 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8205U
CN216258205U CN202122159305.5U CN202122159305U CN216258205U CN 216258205 U CN216258205 U CN 216258205U CN 202122159305 U CN202122159305 U CN 202122159305U CN 216258205 U CN216258205 U CN 216258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ircuit
triode
diode
mos tran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93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anfu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anfu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anfu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anfuj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593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8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8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8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Direct Current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在控制器主体内设置有PCBA板,PCBA板上设置有电源输入电路、假负载电路、升压电路、马达驱动电路、发热片控制电路、脉冲输出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按键控制开关电路和音频控制电路,电源输入电路、假负载电路、升压电路、马达驱动电路、发热片控制电路、脉冲输出电路、显示电路、按键控制开关电路和音频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通过采用马达驱动电路、发热片控制电路和脉冲输出电路,能够分别实现马达、发热、脉冲等多功能的按摩功效。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
背景技术
按摩器英文(massager)是根据物理学,仿生学,生物电学、中医学以及多年临床实践而研制开发出的新一代保健器材。它不仅拥有八大仿真功能,让人确实体会到针灸、推拿、按摩、锤击、火罐、刮痧、瘦身、免疫调节八种功能的美妙感觉,还有治疗高血压的独特功效。
目前,按摩器中主要采用动力马达、发热体、脉冲电击等来实现仿真按摩的功效,因此对于电路中电压大小的控制尤为重要,在一些小功率的按摩器中,若按摩器仅仅进行脉冲电击按摩,其供电部分经常会因为电流过小而自动断电,影响按摩效果;并且现有的应用于按摩器的控制器,其功能单一,一般只涉及到按键控制部分,而对于按摩器的其它电路均集成在按摩器内部,在按摩器运行时,会对电路产生一定的震动,对电路部分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现有的按摩器,其供电部分和控制器部分基本为分开的方式,按摩器在使用时,需要连接电源线和引出一条线与控制器进行连接,容易导致布线混乱,给使用者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在带有马达、发热、脉冲方式的按摩器中将电路部分转移到控制器上的技术方案,即:
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在控制器主体内设置有PCBA 板,PCBA板上设置有电源输入电路、假负载电路、升压电路、马达驱动电路、发热片控制电路、脉冲输出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按键控制开关电路和音频控制电路,电源输入电路、假负载电路、升压电路、马达驱动电路、发热片控制电路、脉冲输出电路、显示电路、按键控制开关电路和音频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在控制器主体上设置有操控按键、显示模块和蜂鸣器,操控按键与按键控制开关电路电连接,显示模块与显示电路电连接,蜂鸣器与音频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器主体的后端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电源输入电路电连接;控制器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按摩器连接电缆,假负载电路、升压电路、马达驱动电路、发热片控制电路和脉冲输出电路均与按摩器连接电缆电连接。
优选的,控制电路采用型号为es7P169C的芯片IC1。
优选的,电源输入电路包括连接端子J1、二极管D1和电容C1,二极管D1的正极与连接端子J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与电容C1 之间引出输入电压+VCC,连接端子J1以及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假负载电路包括MOS管Q2,电阻R21、电阻R32和电阻R33,MOS管Q2的漏极与电阻R32的一端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出输入电压+VCC,MOS管Q2的栅极与电阻 R33的一端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第19引脚连接;电阻R21跨接在MOS管 Q2的栅极与源极之间,并且MOS管Q2的源极接地。
优选的,升压电路包括三级管Q1、电阻R2、电容C4、电容C5、二极管D2和储能电感L1,三级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第2引脚连接,电容C4跨接于电阻R2的两端,三级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接出输入电压 +VCC,电容C5的另一端以及三级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在二极管D2和电容C5之间引出输入电压+HV。
优选的,马达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22、电阻R31、MOS管Q3、MOS 管Q4、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MOS管Q3的栅极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第8引脚连接,MOS管Q3的漏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接输入电压+VCC,MOS管Q3的源极接地,MOS管Q4的栅极与电阻R31的一端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第7引脚连接,MOS管Q4的漏极与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接输入电压+VCC,MOS管Q4的源极接地,电阻R15跨接在MOS管Q3的源极和栅极之间,电阻R16跨接在MOS管Q4的源极和栅极之间。
优选的,发热片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3、电阻R18、电阻R19、MOS管Q12、MOS管Q5 和发热片连接端子J2,电阻R23的一端分别与MOS管Q12和MOS管Q5的栅极连接,电阻 R23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第3引脚连接,电阻R18的两端连接在MOS管Q1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电阻R19的两端连接在MOS管Q5的栅极和源极之间,MOS管Q12和MOS管Q5的漏极与发热片连接端子J2的一端连接,发热片连接端子J2的另一端接输入电压+VCC,MOS 管Q12和MOS管Q5的源极均接地。
优选的,脉冲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7、电阻R20、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三极管Q9、三极管Q10、三极管Q11、稳压二极管D6和脉冲连接端子J4,电阻R20的一端与芯片IC1的第5引脚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24、电阻R27和电阻R28的一端连接,其中,电阻R24的另一端接输入电压+HV;电阻R27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9的栅极,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脉冲连接端子J4的第1引脚,三极管 Q9的集电极与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0的栅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输入电压+HV,三极管Q10的集电极接脉冲连接端子J4的第2引脚;电阻R17的一端与芯片IC1的第6引脚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25、电阻R29和电阻R26的一端连接,其中,电阻R25的另一端接输入电压+HV;电阻R29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1的栅极,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脉冲连接端子J4的第2引脚,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阻R26 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8的栅极,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输入电压+HV,三极管Q8的集电极接脉冲连接端子J4的第1引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采用马达驱动电路、发热片控制电路和脉冲输出电路,能够分别实现马达、发热、脉冲等多功能的按摩功效;
2)通过采用假负载电路,当按摩器只工作脉冲时,能够防止供电部分因电流过小而自动断电,提高按摩器运行的稳定性;
3)通过采用电源输入电路,结合充电接口,再采用升压电路提高工作电压,能够简化按摩器的布线,解决布线混乱的问题;将按摩器中应用于马达、发热片和脉冲电压的控制电路集成在控制器主体的PCBA板中,采用电缆进行引线,能够避免按摩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震动或者发热对电路部分造成影响,提高了按摩器的稳定性,增加按摩器电路部分的使用寿命;
4)控制器主体上还设置显示电路和音频控制电路,分别连接显示模块和蜂鸣器,显示模块采用发光二极管组成两位数字,成本低,能够对按摩器的工作情况进行显示,蜂鸣器能够将按摩器的工作状态通过声音进行播报,提高按摩器的操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模块连接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拆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按键控制开关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显示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音频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电源输入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假负载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升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马达驱动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发热片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脉冲输出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控制器主体10、PCBA板11、操控按键12、显示模块13、蜂鸣器14、充电接口15、控制电路20、电源输入电路21、假负载电路22、升压电路23、马达驱动电路24、发热片控制电路25、脉冲输出电路26、显示电路27、按键控制开关电路28、音频控制电路2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10,在控制器主体10内设置有PCBA板11,PCBA板11上设置有电源输入电路21、假负载电路22、升压电路23、马达驱动电路24、发热片控制电路25、脉冲输出电路 26、控制电路20、显示电路27、按键控制开关电路28和音频控制电路29,电源输入电路 21、假负载电路22、升压电路23、马达驱动电路24、发热片控制电路25、脉冲输出电路 26、显示电路27、按键控制开关电路28和音频控制电路29分别与控制电路20电连接;在控制器主体10上设置有操控按键12、显示模块13和蜂鸣器14,操控按键12与按键控制开关电路28电连接,显示模块13与显示电路27电连接,蜂鸣器14与音频控制电路29 电连接,控制器主体10的后端设置有充电接口15,充电接口15与电源输入电路21电连接;控制器主体10的前端设置有按摩器连接电缆(图未示出),假负载电路22、升压电路23、马达驱动电路24、发热片控制电路25和脉冲输出电路26均与按摩器连接电缆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器主要应用于带有3D多功能的按摩器,按摩器中的动力部分主要通过马达来实现,并且在该按摩器中还加入发热片和脉冲导电片,实现发热按摩和电击按摩的功效,通过采用马达驱动电路24、发热片控制电路25和脉冲输出电路26,能够分别实现马达、发热、脉冲等多功能的按摩功效;其主要通过电路中集成的芯片IC1进行控制,芯片IC1是一款程序储存器,能够储存各部分的运行数据,结合马达、发热、脉冲三种功能实现仿生按摩的功效;又通过采用假负载电路22,当按摩器只工作脉冲时,能够防止供电部分因电流过小而自动断电,提高按摩器运行的稳定性;再通过采用电源输入电路21,结合充电接口15,再采用升压电路23提高工作电压,能够简化按摩器的布线,解决布线混乱的问题;将按摩器中应用于马达、发热片和脉冲电压的控制电路20集成在控制器主体10的PCBA板11中,采用电缆进行引线,能够避免按摩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震动或者发热对电路部分造成影响,提高了按摩器的稳定性,增加按摩器电路部分的使用寿命;此外,控制器主体10上还设置显示电路27和音频控制电路29,分别连接显示模块13和蜂鸣器14,显示模块13采用发光二极管组成两位数字,成本低,能够对按摩器的工作情况进行显示,蜂鸣器14能够将按摩器的工作状态通过声音进行播报,提高按摩器的操作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控制电路20采用型号为es7P169C的芯片IC1。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电源输入电路21包括连接端子J1、二极管D1和电容C1,二极管D1的正极与连接端子J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与电容C1之间引出输入电压+VCC,连接端子J1以及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其中,输入电压为+5V,二极管D1为防反接二极管,防止输入电源接反,损坏电路其它元器件。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假负载电路22包括MOS管Q2,电阻R21、电阻R32和电阻R33,MOS管Q2的漏极与电阻R32的一端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出输入电压+VCC,MOS管Q2 的栅极与电阻R33的一端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第19引脚连接;电阻R21 跨接在MOS管Q2的栅极与源极之间,并且MOS管Q2的源极接地;当主控只开脉冲功能时,打开Q2开关管,+VCC对负载电阻R32放电,此放电电流大于供电的关机电流,以防供电小电流关机。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升压电路23包括三级管Q1、电阻R2、电容C4、电容C5、二极管D2和储能电感L1,三级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芯片 IC1的第2引脚连接,电容C4跨接于电阻R2的两端,三级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感L1 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接出输入电压+VCC,电容C5的另一端以及三级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在二极管D2和电容C5之间引出输入电压+HV;+VCC为输入电压,+HV为输出电压(脉冲高压),输入VCC 为+5V,输出高达100V左右,LI为储能电感,D2为续流二极管,C5为储能电容,Q1为开关管,BOOST为PWM波形,三级管Q1开通,储能电感L1充电,二极管D2截止,储能电感 L1存储能量,BOOST为低电平时,三级管Q1关断,二极管D2导通,储能电感L1能量和 +VCC电源叠加为电容C5充电,同时也给负载供电,调整PWM占空比可调节输出电压高低。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马达驱动电路24包括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22、电阻R31、MOS管Q3、MOS管Q4、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MOS管Q3的栅极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第8引脚连接,MOS管Q3的漏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接输入电压+VCC,MOS管Q3的源极接地,MOS管Q4的栅极与电阻R31的一端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第7引脚连接,MOS管Q4的漏极与二极管D5 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接输入电压+VCC,MOS管Q4的源极接地,电阻R15跨接在 MOS管Q3的源极和栅极之间,电阻R16跨接在MOS管Q4的源极和栅极之间;其中,二极管D4的两端连接马达MG1,二极管D5的两端连接马达MG2,MOS管Q3和MOS管Q4为开关管,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为续流二极管,防止开关管关断时电压过高而击穿开关管, MOTO1/MOTO2输出为PWM波形,调整占空比,可调整马达转速大小。
进一步的如图10所示,发热片控制电路25包括电阻R23、电阻R18、电阻R19、MOS 管Q12、MOS管Q5和发热片连接端子J2,电阻R23的一端分别与MOS管Q12和MOS管Q5 的栅极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第3引脚连接,电阻R18的两端连接在MOS 管Q1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电阻R19的两端连接在MOS管Q5的栅极和源极之间,MOS管 Q12和MOS管Q5的漏极与发热片连接端子J2的一端连接,发热片连接端子J2的另一端接输入电压+VCC,MOS管Q12和MOS管Q5的源极均接地;MOS管Q12和MOS管Q5为开关管,HEAT 输出为PWM波形,调整波形占空比,可调整发热片发热强度。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脉冲输出电路26包括电阻R17、电阻R20、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三极管Q9、三极管Q10、三极管Q11、稳压二极管D6和脉冲连接端子J4,电阻R20的一端与芯片IC1的第5引脚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24、电阻R27和电阻R28的一端连接,其中,电阻R24的另一端接输入电压+HV;电阻R27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9的栅极,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脉冲连接端子J4的第1引脚,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 Q10的栅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输入电压+HV,三极管Q10的集电极接脉冲连接端子 J4的第2引脚;电阻R17的一端与芯片IC1的第6引脚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 Q7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25、电阻R29和电阻R26的一端连接,其中,电阻R25的另一端接输入电压+HV;电阻R29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1的栅极,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脉冲连接端子J4的第2引脚,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8的栅极,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输入电压+HV,三极管Q8的集电极接脉冲连接端子J4的第1引脚;三极管Q6和三极管Q7为N型开关管,三极管Q8、三极管Q9、三极管Q10和三极管Q11为P型开关管,LEFT_OUT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6、三极管Q9和三极管Q10导通,+HV通过三极管Q10、脉冲连接端子J4(脉冲连接端子J4连接人体电阻)和三极管Q9,最后通过稳压二极管D6到地放电,LEFT_IN为高电平时,三极管Q7、三极管Q8和三极管Q11导通,+HV通过三极管Q8及脉冲连接端子 J4(脉冲连接端子J4连接人体电阻)和三极管Q11,最后通过稳压二极管D6到地放电。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8)

1.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包括控制器主体,其特征在于,在控制器主体内设置有PCBA板,PCBA板上设置有电源输入电路、假负载电路、升压电路、马达驱动电路、发热片控制电路、脉冲输出电路、控制电路、显示电路、按键控制开关电路和音频控制电路,电源输入电路、假负载电路、升压电路、马达驱动电路、发热片控制电路、脉冲输出电路、显示电路、按键控制开关电路和音频控制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在控制器主体上设置有操控按键、显示模块和蜂鸣器,操控按键与按键控制开关电路电连接,显示模块与显示电路电连接,蜂鸣器与音频控制电路电连接,控制器主体的后端设置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与电源输入电路电连接;控制器主体的前端设置有按摩器连接电缆,假负载电路、升压电路、马达驱动电路、发热片控制电路和脉冲输出电路均与按摩器连接电缆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采用型号为es7P169C的芯片IC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电路包括连接端子J1、二极管D1和电容C1,二极管D1的正极与连接端子J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二极管D1与电容C1之间引出输入电压+VCC,连接端子J1以及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假负载电路包括MOS管Q2,电阻R21、电阻R32和电阻R33,MOS管Q2的漏极与电阻R32的一端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接出输入电压+VCC,MOS管Q2的栅极与电阻R33的一端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第19引脚连接;电阻R21跨接在MOS管Q2的栅极与源极之间,并且MOS管Q2的源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升压电路包括三级管Q1、电阻R2、电容C4、电容C5、二极管D2和储能电感L1,三级管Q1的基极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第2引脚连接,电容C4跨接于电阻R2的两端,三级管Q1的集电极分别与电感L1的一端以及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的负极与电容C5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接出输入电压+VCC,电容C5的另一端以及三级管Q1的发射极均接地,在二极管D2和电容C5之间引出输入电压+HV。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马达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22、电阻R31、MOS管Q3、MOS管Q4、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MOS管Q3的栅极与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第8引脚连接,MOS管Q3的漏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4的负极接输入电压+VCC,MOS管Q3的源极接地,MOS管Q4的栅极与电阻R31的一端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第7引脚连接,MOS管Q4的漏极与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5的负极接输入电压+VCC,MOS管Q4的源极接地,电阻R15跨接在MOS管Q3的源极和栅极之间,电阻R16跨接在MOS管Q4的源极和栅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发热片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23、电阻R18、电阻R19、MOS管Q12、MOS管Q5和发热片连接端子J2,电阻R23的一端分别与MOS管Q12和MOS管Q5的栅极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与芯片IC1的第3引脚连接,电阻R18的两端连接在MOS管Q12的栅极和源极之间,电阻R19的两端连接在MOS管Q5的栅极和源极之间,MOS管Q12和MOS管Q5的漏极与发热片连接端子J2的一端连接,发热片连接端子J2的另一端接输入电压+VCC,MOS管Q12和MOS管Q5的源极均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脉冲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7、电阻R20、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三极管Q6、三极管Q7、三极管Q8、三极管Q9、三极管Q10、三极管Q11、稳压二极管D6和脉冲连接端子J4,电阻R20的一端与芯片IC1的第5引脚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6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24、电阻R27和电阻R28的一端连接,其中,电阻R24的另一端接输入电压+HV;电阻R27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9的栅极,三极管Q9的发射极接脉冲连接端子J4的第1引脚,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阻R28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0的栅极,三极管Q10的发射极接输入电压+HV,三极管Q10的集电极接脉冲连接端子J4的第2引脚;电阻R17的一端与芯片IC1的第6引脚连接,电阻R17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分别与电阻R25、电阻R29和电阻R26的一端连接,其中,电阻R25的另一端接输入电压+HV;电阻R29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1的栅极,三极管Q11的发射极接脉冲连接端子J4的第2引脚,三极管Q11的集电极与稳压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8的栅极,三极管Q8的发射极接输入电压+HV,三极管Q8的集电极接脉冲连接端子J4的第1引脚。
CN202122159305.5U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 Active CN216258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9305.5U CN216258205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9305.5U CN216258205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8205U true CN216258205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2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9305.5U Active CN216258205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82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45517U (zh) 微电流按摩器
CN216258205U (zh) 一种应用于3d多功能按摩器的控制器
CN105680693B (zh) 一种具有升降压功能的双向dc-dc装置
CN109545025B (zh) 一种人体触电模拟装置及方法
CN105763173B (zh) 一种电脉冲发生装置
CN114748797A (zh) 一种多功能美容仪
CN208849504U (zh) 一种控制器供电电路及振动器
CN103207576B (zh) 一种小功率高频超声波电源实现方法
CN210228648U (zh) 一种美容仪
CN213667550U (zh) 一种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
CN220910045U (zh) 一种电池驱动摇头风扇的驱动电路
CN102488982B (zh) 一种超声波灸电路结构
CN215010049U (zh) 一种太阳能防反灌控制电路
CN208401814U (zh) 一种高压电流脉冲发生电路
CN202586790U (zh) 一种小功率高频超声波电源结构
CN216496490U (zh) 一种穴位理疗仪
CN214181402U (zh) 睡眠诱导仪
CN201008707Y (zh) 车载肌动力修复仪
CN205146106U (zh) 一种超声波疫苗稀释器
CN113359563B (zh) 一种下肢恢复用医疗设备控制电路
CN219517050U (zh) 一种多功能健发护理梳
CN213285377U (zh) 一种近红外理疗设备
CN203954467U (zh) 一种静脉曲张保健仪
CN219420630U (zh) 低压反拖动启动发电系统
CN217721043U (zh) 一种基于h桥的心脏除颤放电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