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08707Y - 车载肌动力修复仪 - Google Patents

车载肌动力修复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08707Y
CN201008707Y CNU2007200341143U CN200720034114U CN201008707Y CN 201008707 Y CN201008707 Y CN 201008707Y CN U2007200341143 U CNU2007200341143 U CN U2007200341143U CN 200720034114 U CN200720034114 U CN 200720034114U CN 201008707 Y CN201008707 Y CN 20100870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dule
mcu control
vehicle
circuit
lin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3411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克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Koyo Motorcar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Koyo Motorcar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Koyo Motorcar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Koyo Motorcar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3411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0870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0870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0870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电方便、结构紧凑的车载肌动力修复仪,它包括一个MCU控制模块,USB电源接口通过MCU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之相连,MCU控制模块的几个输出端与振荡电路、工作状态指示电路、升压电路、开关放大电路相连,开关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振动按摩头相连。开关放大电路输入两个工作波形,结合升压电路提供的高压,共同输出一组推拿波形,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结构紧凑,取电方便。

Description

车载肌动力修复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理疗设备仪器,具体讲就是一种将不同频率、形状的电脉冲信号转换为一组不同的推拿、按摩手法的按摩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按摩设备通常都是采用常规经典的电源插头作为电源的连接输入端,这对大型的按摩设备或仪器通常是需要的,而对于一些小型、低功率的按摩器来讲,采用双头或三头的插头来提供电源,是十分麻烦和不便的,一方面要对电源进行变压和/或稳压处理,此时需要独立设置变压和稳压电路,使产品的结构变得复杂且无用功耗显著增加,产品需要长长的电源线,收放携带均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取电方便、结构紧凑的车载肌动力修复仪,适于车载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摩器包括一个MCU控制模块,USB电源接口通过MCU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之相连,为其提供供电电压;MCU控制模块的两输出端与振荡电路相连,共同产生一个高频的振荡信号;MCU控制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到工作状态指示电路;USB电源接口同时接到升压电路并提供电压;MCU控制模块输出一定频率、脉宽信号至开关放大电路,产生一定的高压;开关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振动按摩头相连;USB电源接口的电源输入端与车用电源适配器的USB接口相连,车用电源适配器的另一端与车载点烟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USB电源接口通过MCU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之相连,为其提供DC5V的供电电压,MCU的15、16两输出端与振荡电路相连,共同产生一个高频的振荡信号,MCU的13脚输出控制信号,驱动工作状态指示电路工作,升压电路由电源端提供电压,并通过MCU控制模块输出一定频率、脉宽信号的控制,最终产生一定的高压,其高压的大小也是由强度按键“+”、“-”调节,开关放大电路输入两个波形相同、相位相差180度的工作波形,结合升压电路提供的高压,共同输出一组推拿波形。由于采用了USB电源供给方式,省略了相关的电源插头和电源导线,使得取电在计算机上就能方便地实现,结构合理而结构紧凑,通过与车载点烟器相连的车用电源适配器来向USB电源接口供电,可以保证取电的方便,有利于及时实施按摩,消除长期开车的疲劳。
附图概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3的仰视图;
图6是加设盖帽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按摩器本体与车用电源适配器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按摩器包括一个MCU控制模块10,USB电源接口20通过MCU控制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之相连,为其提供供电电压;MCU控制模块10的两输出端与振荡电路30相连,共同产生一个高频的振荡信号;MCU控制模块10的另一个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到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0;USB电源接口20同时接到升压电路50并提供电压;MCU控制模块10输出一定频率、脉宽信号至开关放大电路60,产生一定的高压;开关放大电路60的输出端61与振动按摩头相连。USB电源接口20的电源输入端与车用电源适配器70的USB接口71相连,车用电源适配器70的另一端与车载点烟器相连。整个按摩器的电源由车载点烟器提供,参见图7。
所述的MCU控制模块10为,USB电源接口20通过MCU的4脚与之相连,为其提供供电电压;MCU控制模块10的15、16两输出端与振荡电路30相连,共同产生一个高频的振荡信号;MCU控制模块10的13脚输出控制信号,驱动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0工作;升压电路50通过MCU控制模块10的2脚输出一定频率、脉宽信号的控制;开关放大电路60的输入端与MCU控制模块10的17、18两输出端相连,分别输入两个波形相同、相位相差180度的工作波形。
由MCU控制模块10的第2脚输出方波,通过电阻R7与开关管Q7基级相连,使开关管Q7不断导通截止,Q7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电感L1和二极管D1正极相连,二极管的负极与储能电解电容C1正极连接,由此构成一个升压电路50,强度控制开关S1、S2的一端分别接在MCU控制模块10的第6、7脚上,强度控制开关S1、S2的另一端接在电容C3的接地端上,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在MCU控制模块10的第2脚上。
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0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1连接在MCU控制模块10的第13脚和偏置电阻R8之间,偏置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
由MCU15、16两脚与晶振Y1构成振荡电路30。
以下结合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产品通过USB接口供电,由USB口取到DC+5V电压,给整机供电。本机最大功耗电流约50mA,小于单个USB口供电电流100mA。
本实用新型的输出波形种类、强度及输出指示皆由微处理器MCU控制模块10,本实用新型可输出一组强度为20级的组合波形。本实用新型加电初始化后,默认输出强度为1级。使用者可通过MCU控制模块10第6、7脚控制的增强、减弱按键控制输出波强度。本实用新型面板的发光二极管LED1为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0,由MCU控制模块10的第13脚控制,同时参见图3。
本实用新型输出的波形及输出强度由MCU控制模块10的第2脚控制升压电路50以及MCU控制模块10的第17、18脚控制的开关放大电路共同实现。
在图2中,由MCU控制模块10的第2脚输出一定脉宽、频率的方波,通过电阻R7与开关管Q7基级相连,使开关管Q7不断导通截止。Q7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电感L1和二极管D1正极相连,二极管的负极与储能电解电容C1正极连接,这样共同构成一个升压电路50。当Q7导通,电感L1上有较强电流通过,而开关管Q7截止时,即可在电感的两端产生较强的反电动势,通过整流二极管D1给电容C1充电,可在电容C1两端产生比电源电压高出几倍的充电电压。当Q7重新导通时,电感两端的强反电动势消失,电感重新通过Q7对地导通,电容C1由于整流二极管D1的单向导电性不能对地放电,故两端继续保持高电动势。当开关管Q7再次截至时,电感产生的反电动势重新通过二极管D1给C1充电。如次周而复之,使得电容C1两端累积产生较高的充电电压,通过电容的放电,输出一个较高的放电电压。
每一次按下强度控制开关S1、S2时,其引入的低电平即零电位作用于MCU的6、7两脚,这两脚信号电平由高变低,触发MCU控制模块10,使得MCU控制模块10的2脚的方波频率、脉宽都会改变,从而输出的放电电压值大小得以改变。强度为20级。
由三极管Q1、Q2、Q3、Q4、Q5、Q6及若干偏置电阻和输出负载,即通过导电胶片连接的人体组成。当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升压电路工作,通过MCU控制模块10的第17、18脚分别输出一个波形相同、相位相差180度的工作波形,结合MCU控制模块10的第2脚控制的升压电路的脉宽、频率,共同输出一个不同的推拿波形。
假定MCU的第18脚输出的波形为正半周,则第17脚输出的波形为负半周,这两脚的信号分别通过电阻R1、R2连接到三极管Q1、Q2基极。此时三极管Q1导通,则Q1的集电极电位变低,Q1、Q2发射极与Q3、Q6集电极都接地,Q1集电极与Q3基极相连,同时也通过电阻R6与Q5基极连接,使得Q5通过偏置电阻R6导通,此时如果作为负载的人体通过导电胶片即振动按摩导电胶片分别与输出接口K1两极相连,接通Q5的集电极与Q3发射极,则Q3导通,人有电流通过,就产生了治疗效果。在此假定情况下,由于MCU的第17脚输出的是负半周波形,通过电阻R2连接到三极管Q2基极,此时Q2是不导通的,则Q2的集电极是高电位,其集电极与Q6、Q4基极相连,所以Q4、Q6截止。信号无法通过。
在另一情况下,MCU的第17脚输出正半周波形,第18脚输出负半周波形,则情况相反。但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只要人体通过两片导电胶片接入了电路,就会有电流通过,所以在用户使用时,总是能感觉到波形的输出。
同时,升压电路所产生的高压通过电阻R3、R4作用于Q1、Q2的集电极,使得最终输出波形叠加在高压上,其幅度受控于S1、S2
当主机接通USB电源接口20取电时,主机开始工作,此时MCU控制模块10的控制程序会在第13脚输出一高电平,发光二极管LED1通过偏置电阻R8对地导通而点亮,作为电路的工作状态指示。由于开机后13脚始终维持高电平,故发光二极管LED1长亮。
由MCU控制模块10内部有振荡,其15、16两脚与晶振Y1构成振荡电路,为整个MCU控制模块10提供时序和振荡信号。
所述的USB电源接口20上设有电源线,并且只有电源线,这样当USB电源接口20与电脑USB接口插接时,由于没有采用数据线,就是说与电脑USB接口中的数据线没有连接,仅采用了电脑USB接口中的两根电源线,这样就解决了与电脑之间的隔离,不会对电脑带来干扰。
本实用新型成型后的产品的结构如图3~6所示,所述的MCU控制模块10以及相关的振荡电路30、升压电路50、开关放大电路60封装在壳体1内,USB电源接口20位于壳体1上部,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0中的发光二极管LED1显露式设置在壳体1正面,强度控制开关S1、S2的控制按扭2、3设置在壳体1正面,开关放大电路60的输出端61布置在壳体1底部,壳体1的上部设置一个盖帽4。
所述的控制按扭2、3布置在壳体1正面中部,两个按扭为半圆形且上下布置组合成圆形。
采用上述布置方案,本实用新型便于使用和携带的优点进一步展现,操作方便,如按动强度控制开关S1、S2的控制按扭2、3,就可以实现所需的按摩强度,开关放大电路60的输出端61处在显露位置便于观察,有利于插接振动按摩导电胶片的接头。
本实用新型新型不仅可以用在车辆上,还可以单独在办公室或者有USB电源接口的场合使用。

Claims (9)

1.一种车载肌动力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按摩器包括一个MCU控制模块(10),USB电源接口(20)通过MCU控制模块(10)的电源输入端与之相连,为其提供供电电压;MCU控制模块(10)的两输出端与振荡电路(30)相连,共同产生一个高频的振荡信号;MCU控制模块(10)的另一个输出端输出控制信号到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0);USB电源接口(20)同时接到升压电路(50)并提供电压;MCU控制模块(10)输出一定频率、脉宽信号至开关放大电路(60),产生一定的高压;开关放大电路(60)的输出端(61)与振动按摩导电胶片相连;USB电源接口(20)的电源输入端与车用电源适配器(70)的USB接口(71)相连,车用电源适配器(70)的另一端与车载点烟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肌动力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CU控制模块(10)为义隆EM78P156芯片,USB电源接口(20)通过MCU的4脚与之相连,为其提供供电电压;MCU控制模块(10)的15、16两输出端与振荡电路(30)相连,共同产生一个高频的振荡信号;MCU控制模块(10)的13脚输出控制信号,驱动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0)工作;升压电路(50)通过MCU控制模块(10)的2脚输出一定频率、脉宽信号的控制;开关放大电路(60)的输入端与MCU控制模块(10)的17、18两输出端相连,分别输入两个波形相同、相位相差180度的工作波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肌动力修复仪,其特征在于:由MCU控制模块(10)的第2脚输出方波,通过电阻R7与开关管Q7基级相连,使开关管Q7不断导通截止,Q7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与电感L1和二极管D1正极相连,二极管的负极与储能电解电容C1正极连接,由此构成一个升压电路(50),强度控制开关S1、S2的一端分别接在MCU控制模块(10)的第6、7脚上,强度控制开关S1、S2的另一端接在电容C3的接地端上,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在MCU控制模块(10)的第2脚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肌动力修复仪,其特征在于:开关放大电路(60)由三极管Q1、Q2、Q3、Q4、Q5、Q6及若干偏置电阻构成,MCU控制模块(10)的第18、17脚输出的信号分别通过电阻R1、R2连接到三极管Q1、Q2基极,Q1、Q2发射极与Q3、Q6集电极都接地,Q1集电极与Q3基极相连,同时也通过电阻R6与Q5基极连接,Q2的集电极与Q6、Q4基极相连,振动按摩导电胶片分别与输出接口K1两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肌动力修复仪,其特征在于: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0)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1连接在MCU控制模块(10)的第13脚和偏置电阻R8之间,偏置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肌动力修复仪,其特征在于:由MCU15、16两脚与晶振Y1构成振荡电路(3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肌动力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MCU控制模块(10)以及相关的振荡电路(30)、升压电路(50)、开关放大电路(60)封装在壳体(1)内,USB电源接口(20)位于壳体(1)上部,工作状态指示电路(40)中的发光二极管LED1显露式设置在壳体(1)正面,强度控制开关S1、S2的控制按扭(2)、(3)设置在壳体(1)正面,开关放大电路(60)的输出端(61)布置在壳体(1)底部,壳体(1)的上部设置一个盖帽(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肌动力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按扭(2)、(3)布置在壳体(1)正面中部,两个按扭为半圆形且上下布置组合成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肌动力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SB电源接口(20)上设有电源线。
CNU2007200341143U 2007-01-27 2007-01-27 车载肌动力修复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870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41143U CN201008707Y (zh) 2007-01-27 2007-01-27 车载肌动力修复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341143U CN201008707Y (zh) 2007-01-27 2007-01-27 车载肌动力修复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08707Y true CN201008707Y (zh) 2008-01-23

Family

ID=39043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3411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08707Y (zh) 2007-01-27 2007-01-27 车载肌动力修复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08707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1120A (zh) * 2015-09-25 2016-01-20 李治亮 防疲劳驾驶按摩装置
CN106074069A (zh) * 2016-07-12 2016-11-09 艾迈斯按摩椅(上海)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车载按摩装置及其远程控制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1120A (zh) * 2015-09-25 2016-01-20 李治亮 防疲劳驾驶按摩装置
CN105251120B (zh) * 2015-09-25 2018-06-26 李治亮 防疲劳驾驶按摩装置
CN106074069A (zh) * 2016-07-12 2016-11-09 艾迈斯按摩椅(上海)有限公司 远程控制车载按摩装置及其远程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45517U (zh) 微电流按摩器
CN201008707Y (zh) 车载肌动力修复仪
CN1947811B (zh) 按摩器
CN105763173B (zh) 一种电脉冲发生装置
CN114748797A (zh) 一种多功能美容仪
CN1947812B (zh) 胃肠起搏仪
CN201085771Y (zh) 车载肌动力健复仪
CN201283075Y (zh) 电脑综合症健复仪
CN201244289Y (zh) 肌电激活仪
CN106215329A (zh) 多功能手持美容仪
CN201085769Y (zh) 车载保健仪
CN216439827U (zh) 一种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
CN101057810A (zh) 微循环力复仪
CN213667550U (zh) 一种具有两路输出的微电流脉冲按摩仪
CN214050207U (zh) 一种多功能美容仪
CN112933389B (zh) 一种便携式超声直流电脉冲离子导入治疗仪
CN201551735U (zh) 一种电极棒
CN213403466U (zh) 一种挂脖式耳机按摩器
CN201001836Y (zh) 眼部按摩器
CN206809546U (zh) 多功能手持美容仪的手持件和功能插头
CN204723603U (zh) 中低频量子磁波仪
CN103207576A (zh) 一种小功率高频超声波电源实现方法
CN2553825Y (zh) 负电位静电健康仪
CN201208384Y (zh) 可装配于装饰挂链上的可充电电动按摩装置
CN202859935U (zh) 一种超声波美容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