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7355U - 一种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57355U
CN216257355U CN202122772159.3U CN202122772159U CN216257355U CN 216257355 U CN216257355 U CN 216257355U CN 202122772159 U CN202122772159 U CN 202122772159U CN 216257355 U CN216257355 U CN 2162573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urb plate
main body
main part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721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继忠
李翔宇
肖艺甜
赵会晓
韩田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7721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573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573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573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包括位于竖直方向的主体板、与主体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侧板机构、位于主体板和侧板机构上且使螺钉穿过的螺钉孔、位于主体板上沿主体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导针孔,侧板机构的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右上至下依次增大,本实用新型主要运用于Ⅱ、Ⅲ型后踝骨折,本实用新型整体呈梯形且厚度较薄,具有良好的自塑形特性,适配于由圆形过渡为类四边形且由细到粗的后踝解剖结构特点。骨折复位后,上窄下宽钛板植入,覆盖骨折区域;通过导针孔进行预固定;通过螺钉加压于钛板,各螺钉孔连接处形变,钛板自行塑形,与骨皮质紧密贴附,对骨折进行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为诸多行业的发展增添了助力,其中在关系千万家庭健康的医疗行业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踝部骨折是骨科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后踝骨折常并发于内、外踝骨折,共分为Ⅰ、Ⅱ、Ⅲ型。Ⅰ型骨折固定常采取空心螺钉内固定。Ⅱ型、Ⅲ型无专用植入固定器械,现临床多采取多枚空心螺钉或其他钢板螺钉系统固定,固定强度欠佳或需塑形,贴附性差,适用性欠佳,影响骨折复位的维持和骨折断端的稳定性。同时,后踝解剖结构的特点决定了普通钢板因贴附性及塑性困难,临床运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Ⅱ、Ⅲ型后踝骨折内固定且减轻手术创伤、简化手术操作、节省手术时间的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Ⅱ、Ⅲ型后踝骨折内固定且减轻手术创伤、简化手术操作、节省手术时间的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包括位于竖直方向的主体板、与主体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侧板机构、位于主体板和侧板机构上且使螺钉穿过的螺钉孔、位于主体板上沿主体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导针孔,侧板机构的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右上至下依次增大。
所述侧板机构包括与主体板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固定的第一侧板、位于第一侧板的下方且与主体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二侧板,位于第二侧板的下方且与主体板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三侧板。
所述第一侧板设置两个,两个第一侧板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主体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二侧板设置两个,两个第二侧板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主体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三侧板设置两个,两个第三侧板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主体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二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且小于第三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
所述第一侧板上、第二侧板上和第三侧板上均设有螺钉孔。
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侧面、第二侧板的一端侧面和第三侧板的一端侧面均为圆弧形。
所述第一侧板的后表面、第二侧板的后表面、第三侧板的后表面和主体板的后表面在同一平面上,第一侧板的前表面、第二侧板的前表面、第三侧板的前表面和主体板的前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主体板在竖直方向的长度为40.3-50.3mm,主体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4.2mm,第一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19.3-23.3mm第二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23.3-25.3mm,第三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25.3-27.3mm。
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主要运用于Ⅱ、Ⅲ型后踝骨折,本实用新型整体呈梯形且厚度较薄,具有良好的自塑形特性,适配于由圆形过渡为类四边形且由细到粗的后踝解剖结构特点。骨折复位后,上窄下宽钛板植入,覆盖骨折区域;通过导针孔进行预固定;通过螺钉加压于钛板,各螺钉孔连接处形变,钛板自行塑形,与骨皮质紧密贴附,对骨折进行固定。自塑形钛板对骨折块起压配效应,固定面积大,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拮抗跟腱的向上的应力和下胫腓后韧带牵拉应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中为:主体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4、螺钉孔5、导针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包括位于竖直方向的主体板1、与主体板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侧板机构、位于主体板1和侧板机构上且使螺钉穿过的螺钉孔5、位于主体板1上沿主体板1长度方向设置的导针孔6,侧板机构的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右上至下依次增大,即该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为梯形,主体板1和侧板机构均采用钛合金材质,厚度适宜,具有良好的自塑形特征,具适当强度,主体板1上的导针孔6设置两个,两个导针孔6分别位于主体板1的中部和下部,主体板1上的螺钉孔5设置两个,两个螺钉孔5分别位于主体板1的中部,两个导针孔6和两个螺钉孔5交叉分布,螺钉孔5配合普通松质骨螺钉,应用于后踝骨折固定,导针通过导针孔6进行预固定。
所述侧板机构包括与主体板1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固定的第一侧板2、位于第一侧板2的下方且与主体板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二侧板3,位于第二侧板3的下方且与主体板1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三侧板4、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第三侧板4与主体板1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侧板2设置两个,两个第一侧板2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主体板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二侧板3设置两个,两个第二侧板3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主体板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三侧板4设置两个,两个第三侧板4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主体板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二侧板3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侧板2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且小于第三侧板4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即主体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第三侧板4构成为梯形,上窄下宽,符合人体后踝骨的结构构造。所述第一侧板2上、第二侧板3上和第三侧板4上均设有螺钉孔5。所述第一侧板2的一端侧面、第二侧板3的一端侧面和第三侧板4的一端侧面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侧板2的后表面、第二侧板3的后表面、第三侧板4的后表面和主体板1的后表面在同一平面上,第一侧板2的前表面、第二侧板3的前表面、第三侧板4的前表面和主体板1的前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使用过程如下:Ⅱ、Ⅲ型后踝骨折骨折复位后,该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置于骨折处,导针通过导针孔6进行预固定。螺钉处钻孔,旋入长度合适普通松质骨螺钉。螺钉植入过程中,通过螺钉加压于主体板1和侧板机构,各螺钉孔5连接处形变,钛板自塑形,与骨皮质紧密贴附,对骨折进行固定,自塑形钛板对骨折块起压配效应,固定面积大,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拮抗跟腱的向上的应力和下胫腓后韧带牵拉应力。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包括位于竖直方向的主体板1、与主体板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侧板机构、位于主体板1和侧板机构上且使螺钉穿过的螺钉孔5、位于主体板1上沿主体板1长度方向设置的导针孔6,侧板机构的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右上至下依次增大,即该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为梯形,主体板1和侧板机构均采用钛合金材质,厚度适宜,具有良好的自塑形特征,具适当强度,主体板1上的导针孔6设置两个,两个导针孔6分别位于主体板1的中部和下部,主体板1上的螺钉孔5设置两个,两个螺钉孔5分别位于主体板1的中部,两个导针孔6和两个螺钉孔5交叉分布,螺钉孔5配合普通松质骨螺钉,应用于后踝骨折固定,导针通过导针孔6进行预固定。
所述侧板机构包括与主体板1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固定的第一侧板2、位于第一侧板2的下方且与主体板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二侧板3,位于第二侧板3的下方且与主体板1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三侧板4、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第三侧板4与主体板1一体成型。
所述第一侧板2设置两个,两个第一侧板2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主体板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二侧板3设置两个,两个第二侧板3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主体板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三侧板4设置两个,两个第三侧板4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主体板1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二侧板3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侧板2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且小于第三侧板4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即主体板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和第三侧板4构成为梯形,上窄下宽,符合人体后踝骨的结构构造。所述第一侧板2上、第二侧板3上和第三侧板4上均设有螺钉孔5。所述第一侧板2的一端侧面、第二侧板3的一端侧面和第三侧板4的一端侧面均为圆弧形。所述第一侧板2的后表面、第二侧板3的后表面、第三侧板4的后表面和主体板1的后表面在同一平面上,第一侧板2的前表面、第二侧板3的前表面、第三侧板4的前表面和主体板1的前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所述主体板在竖直方向的长度为40.3-50.3mm,主体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4.2mm,第一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19.3-23.3mm第二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23.3-25.3mm,第三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25.3-27.3mm。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如下:Ⅱ、Ⅲ型后踝骨折骨折复位后,该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置于骨折处,导针通过导针孔6进行预固定。螺钉处钻孔,旋入长度合适普通松质骨螺钉。螺钉植入过程中,通过螺钉加压于主体板1和侧板机构,各螺钉孔5连接处形变,钛板自塑形,与骨皮质紧密贴附,对骨折进行固定,自塑形钛板对骨折块起压配效应,固定面积大,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拮抗跟腱的向上的应力和下胫腓后韧带牵拉应力。
本实用新型主要运用于Ⅱ、Ⅲ型后踝骨折,本实用新型整体呈梯形且厚度较薄,具有良好的自塑形特性,适配于由圆形过渡为类四边形且由细到粗的后踝解剖结构特点。骨折复位后,上窄下宽钛板植入,覆盖骨折区域;通过导针孔进行预固定;通过螺钉加压于钛板,各螺钉孔连接处形变,钛板自行塑形,与骨皮质紧密贴附,对骨折进行固定。自塑形钛板对骨折块起压配效应,固定面积大,增加骨折固定的稳定性,拮抗跟腱的向上的应力和下胫腓后韧带牵拉应力。

Claims (7)

1.一种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竖直方向的主体板、与主体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侧板机构、位于主体板和侧板机构上且使螺钉穿过的螺钉孔、位于主体板上沿主体板长度方向设置的导针孔,侧板机构的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右上至下依次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机构包括与主体板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固定的第一侧板、位于第一侧板的下方且与主体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二侧板,位于第二侧板的下方且与主体板的底部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第三侧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设置两个,两个第一侧板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主体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二侧板设置两个,两个第二侧板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主体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三侧板设置两个,两个第三侧板对称设置且分别与主体板的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第二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一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且小于第三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上、第二侧板上和第三侧板上均设有螺钉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侧面、第二侧板的一端侧面和第三侧板的一端侧面均为圆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的后表面、第二侧板的后表面、第三侧板的后表面和主体板的后表面在同一平面上,第一侧板的前表面、第二侧板的前表面、第三侧板的前表面和主体板的前表面在同一平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板在竖直方向的长度为40.3-50.3mm,主体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4.2mm,第一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19.3-23.3mm第二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23.3-25.3mm,第三侧板在左右方向的长度为25.3-27.3mm。
CN202122772159.3U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 Active CN2162573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2159.3U CN216257355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72159.3U CN216257355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57355U true CN216257355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9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72159.3U Active CN216257355U (zh) 2021-11-12 2021-11-12 一种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573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42458Y (zh) 一种胫骨远端后内侧解剖型钛板
WO2004024009A1 (en) Bone plates
CN216257355U (zh) 一种后踝梯形自塑形钛板
CN201324284Y (zh) 一种胫骨近端外侧成角固定接骨板
Trivellato et al. In vitro evaluation of the resistance of a 2.0-mm titanium fixation system in the sectioned angle without continuity of the inferior border of the mandible
CN214966501U (zh) 加压髌骨锁定板
CN201542793U (zh) 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器
CN205234611U (zh) 髋臼前后柱骨折的固定装置
CN201404281Y (zh) 双锁定拱型齿式加压接骨钢板
CN104706413B (zh) 一种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接骨板
CN220938139U (zh) 一种第一跖跗关节足底接骨板
CN219207251U (zh) 一种桡骨远端粉碎骨折内用半包围锁定板
CN2629659Y (zh) 股骨远端点接触解剖钢板
CN201040016Y (zh) 点接触锁定钢板
CN205514856U (zh) 一种具有广泛适应性和个体化特征的接骨板
CN2468440Y (zh) 多翼形轨道齿式拱型加压接骨钢板
CN219166599U (zh) 一种胫骨足踝内侧锁定板
CN113197648A (zh) 一种锁骨远端接骨板
CN215425022U (zh) 一种肱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
CN214231485U (zh) 耻骨联合解剖钢板
CN215308535U (zh) 一种骨科外用膏药贴
CN219700079U (zh) 一种用于漏斗胸Wang手术的塑形板
CN2201902Y (zh) 非等强度自动加压固定板
CN221013435U (zh) 一种用于骨内固定治疗冠状突骨折的内固定装置
CN219207252U (zh) 一种足背粉碎性骨折内用融合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