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7466U - 无线耳机 - Google Patents

无线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7466U
CN216217466U CN202122389523.8U CN202122389523U CN216217466U CN 216217466 U CN216217466 U CN 216217466U CN 202122389523 U CN202122389523 U CN 202122389523U CN 216217466 U CN216217466 U CN 2162174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wireless headset
conductive terminals
control circuit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952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晨蔚
张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filed Critical Luxshare Electronic Technology Kunshan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952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74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74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74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耳机,其包括:穿戴主体和两个耳机组件。穿戴主体包括两个第一电连接器、第一控制电路和电池;两个第一电连接器分别设置于穿戴主体的两端,每一个第一电连接器包括以默认顺序进行排列的一排导电端子;第一控制电路包括两个控制芯片,分别电性连接两个第一电连接器的一排导电端子;电池提供无线耳机电力。每一个耳机组件包括第二电连接器、第二控制电路和扬声件;第二电连接器包括两排对接端子,每一排对接端子以默认顺序进行排列,且两排对接端子呈反向排列,使得第二电连接器与任一个第一电连接器可插拔地正向或反向连接;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电性连接两排对接端子的点对称芯片;扬声件接收并播放来自穿戴主体输出的音源信号。

Description

无线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式各样的耳机常被应用于连接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电子装置,以提供优质的听觉体验。其中,无线耳机因可让用户可以免除物理连接的牵绊,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自由,因此,更加受到用户的青睐。
目前,无线耳机基于声学结构和降噪麦克风等电路硬件限制,使得现有无线耳机的结构大部分都是采用一体式的结构设计。然而,一体式结构设计的无线耳机不适合应用于需要可更换耳机头或者需要长时间续航的场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耳机,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体式结构设计的无线耳机不适合应用于需要可更换耳机头或者需要长时间续航的场景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耳机,其包括:穿戴主体和两个耳机组件。穿戴主体包括两个第一电连接器、第一控制电路和电池,两个第一电连接器分别设置于穿戴主体的两端。每一个第一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壳体及一排导电端子,一排导电端子设置于屏蔽壳体,且以默认顺序进行排列。第一控制电路包括两个控制芯片,两个控制芯片分别电性连接两个第一电连接器的一排导电端子。电池提供无线耳机电力。每一个耳机组件包括第二电连接器、第二控制电路和扬声件,其中,第二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及两排对接端子,两排对接端子设置于屏蔽外壳,每一排对接端子以默认顺序进行排列,且两排对接端子呈反向排列,使得第二电连接器与任一个第一电连接器可插拔地正向或反向连接;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点对称芯片,点对称芯片电性连接两排对接端子;扬声件连接第二控制电路,且通过相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接收并播放来自穿戴主体输出的音源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耳机通过两个耳机组件可与穿戴主体选择性连接的分离式结构设计,适合应用于需要可更换耳机头(即需要更换耳机组件)或者需要长时间续航(即需要更换穿戴主体)的场景。另外,通过穿戴主体的对称设计(即左右耳设计成左右兼容),以及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可插拔地正向或反向连接的设计,可以让耳机组件的更换更加方便,提高更换速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依据本申请的无线耳机的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2为图1的穿戴主体和两个耳机组件的分离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无线耳机的一实施例框图;
图4为图2的第一电连接器的一实施例视角示意图;
图5为图2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一实施例排列示意图;
图6为图3的控制芯片的一实施例引脚配置示意图;
图7为图2的第二电连接器的一实施例视角示意图;
图8为图2的第二电连接器的两排对接端子的一实施例排列示意图;
图9为图4的第一电连接器和图7的第二电连接器相连接的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2的另一第一电连接器的一实施例视角示意图;
图11为图2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视角示意图;以及
图12为图2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相关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或方法流程。
必须了解的是,使用在本说明书中的“包含”、“包括”等词,是用于表示存在特定的技术特征、数值、方法步骤、作业处理、组件及/或组件,但并不排除可加上更多的技术特征、数值、方法步骤、作业处理、组件、组件,或以上的任意组合。
必须了解的是,当组件描述为“连接”或“耦接”至另一组件时,可以是直接连结、或耦接至其他组件,可能出现中间组件。相反地,当组件描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接”至另一组件时,其中不存在任何中间组件。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依据本申请的无线耳机的一实施例立体图,图2为图1的穿戴主体和两个耳机组件的分离示意图,图3为图1的无线耳机的一实施例框图。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无线耳机1包括:穿戴主体11和两个耳机组件12,其中,两个耳机组件12选择性电性连接穿戴主体11。也就是说,穿戴主体11或耳机组件12为可更换的器件,使得无线耳机1适合应用于需要可更换耳机组件12的场景(例如:工厂为了符合劳工安全卫生的规定提供每一位员工穿戴可以降噪的无线耳机1,但是员工经常流动,而无线耳机1属于个人用品,基于卫生考量,仅更换耳机组件12的设计,可重复使用穿戴主体11,节省成本)或者需要更换穿戴主体11的场景(例如:通过更换穿戴主体11的方式,当穿戴主体11的电量耗尽时,方便工厂的员工快速更换穿戴主体11,不必等待充电,有利工厂的员工长时间穿戴可以降噪的无线耳机1)。在实际实施中,无线耳机1可为但不限于颈挂式耳机或头戴式耳机,本申请系以无线耳机1为颈挂式耳机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穿戴主体11包括两个第一电连接器111、第一控制电路112和电池113,两个第一电连接器111分别设置于穿戴主体11的两端;第一控制电路112包括两个控制芯片1121;电池113提供无线耳机1电力。其中,第一电连接器111包括屏蔽壳体1111和一排导电端子1112,一排导电端子1112设置于屏蔽壳体1111(如图3和图4所示,图4为图2的第一电连接器的一实施例视角示意图)且以默认顺序进行排列(如图5所示,图5为图2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一实施例排列示意图);一个控制芯片1121电性连接一排导电端子1112(即两个控制芯片1121分别电性连接两个第一电连接器111的一排导电端子1112);电池113连接第一控制电路112,以提供电力给第一控制电路112进行运作;此外,电池113可通过第一控制电路112将电力传送至其他元件(例如:与穿戴主体11连接的耳机组件12),或可通过其他电性连接关系将电力传送至其他元件,以实现电池113提供无线耳机1运行的电力。
在一实施例中,穿戴主体11还可包括子壳体114a、子壳体114b、子壳体114c、线缆115a和线缆115b,第一控制电路112和电池113配置于子壳体114a内,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11配置于子壳体114b内,另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11配置于子壳体114c内,两个第一电连接器111可分别通过线缆115a和线缆115b连接第一控制电路112。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其为图3的控制芯片的一实施例引脚配置示意图。如图6所示,控制芯片1121可包括两组控制引脚,每一组控制引脚可包括依序排列的接地引脚GND、扬声器正极引脚Spk+、扬声器负极引脚Spk-、电压总线引脚Vbus、充电信号检测引脚Rsense、调试数据引脚D+、调试数据引脚D-、供电引脚1V8_SMPS、电压总线引脚Vbus、麦克风时钟信号引脚Mic_Clk、麦克风数据信号引脚Mic_Data和接地引脚GND(即每一组控制引脚共有12个引脚,且可包括两个接地引脚GND和两个电压总线引脚Vbus)。请参阅图5,每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11所包括的一排导电端子1112包括接地端子11121、供电端子11122、扬声器正极端子11123a、扬声器负极端子11123b、麦克风时钟信号端子11124a与麦克风数据信号端子11124b,其中,接地端子11121的数量可为但不限于3个,两个接地端子11121连接控制芯片1121的接地引脚GND且可用以提供接地信号;一个接地端子11121连接控制芯片1121的充电信号检测引脚Rsense,且因控制芯片1121的充电信号检测引脚Rsense通过电阻R接地,使得连接充电信号检测引脚Rsense的接地端子11121可用以提供接地信号;供电端子11122连接控制芯片1121的供电引脚1V8_SMPS且可用以提供1.8伏特(V)的供电信号,扬声器正极端子11123a连接控制芯片1121的扬声器正极引脚Spk+和与穿戴主体11连接的耳机组件12的扬声件的正极(未绘制),扬声器负极端子11123b连接控制芯片1121的扬声器负极引脚Spk-和与穿戴主体11连接的耳机组件12的扬声件的负极(未绘制),麦克风时钟信号端子11124a连接控制芯片1121的麦克风时钟信号引脚Mic_Clk和耳机组件12的收音件(未绘制),麦克风数据信号端子11124b连接控制芯片1121的麦克风数据信号端子11124b和耳机组件12的收音件(未绘制)。
另外,每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11所包括的一排导电端子1112还可包括用于调试(debug)时使用的电压总线端子11125、调试数据端子11126a和调试数据端子11126b,其中,电压总线端子11125的数量可为但不限于两个,两个电压总线端子11125各自连接控制芯片1121的一个电压总线引脚Vbus且可用以提供5V的供电信号,调试数据端子11126a连接控制芯片1121的调试数据引脚D+,调试数据端子11126b连接控制芯片1121的调试数据引脚D-,使得调试数据端子11126a和调试数据端子11126b可用以调试(debug)数据信号。在这个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11所包括的导电端子1112包括沿图5的水平方向P(即排列方向)依序排列的接地端子11121、扬声器正极端子11123a、扬声器负极端子11123b、电压总线端子11125、接地端子11121、调试数据端子11126a、调试数据端子11126b、供电端子11122、电压总线端子11125、麦克风时钟信号端子11124a、麦克风数据信号端子11124b和接地端子11121。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耳机组件12包括第二电连接器121、第二控制电路122和扬声件123,第二控制电路122包括点对称芯片1221,扬声件123连接第二控制电路122,其中,每一个第二电连接器121包括屏蔽外壳1211和两排对接端子1212。在每一个第二电连接器121中,两排对接端子1212设置于屏蔽外壳1211(如图3和图7所示,图7为图2的第二电连接器的一实施例视角示意图),每一排对接端子1212以所述默认顺序进行排列,且所述两排对接端子1212呈反向排列(如图8所示,图8为图2的第二电连接器的两排对接端子的一实施例排列示意图),使得第二电连接器121与任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11可插拔地正向或反向连接;第二控制电路122所包括的点对称芯片1221如同控制芯片1121可包括所述两组控制引脚,所述两组控制引脚的配置呈点对称(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点对称芯片1221与控制芯片1121相同),点对称芯片1221通过所述两组控制引脚分别电性连接两排对接端子1212。
请参阅图7,在每一个第二电连接器121中,任一排对接端子1212中对接端子1212的数量与第一电连接器111的导电端子1112的数量相同,一排对接端子1212可包括沿图7的第一水平方向Q依序排列的接地端子12121、扬声器正极端子12122a、扬声器负极端子12122b、电压总线端子12123、接地端子12121、调试数据端子12124a、调试数据端子12124b、供电端子12125、电压总线端子12123、麦克风时钟信号端子12126a、麦克风数据信号端子12126b和接地端子12121,而另一排对接端子1212沿图7的第二水平方向S依序排列的接地端子12121、扬声器正极端子12122a、扬声器负极端子12122b、电压总线端子12123、接地端子12121、调试数据端子12124a、调试数据端子12124b、供电端子12125、电压总线端子12123、麦克风时钟信号端子12126a、麦克风数据信号端子12126b和接地端子12121,第一水平方向Q和第二水平方向S为相反方向,因此,第二电连接器121与任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11可插拔地正向或反向连接。其中,沿图7的第一水平方向Q依序排列的对接端子1212连接点对称芯片1221的一组控制引脚,沿图8的第二水平方向S依序排列的对接端子1212连接点对称芯片1221的另一组控制引脚,对接端子1212与点对称芯片1221的所述控制引脚之间的对应连接关系如同导电端子1112与控制芯片1121的所述控制引脚之间的对应连接关系,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扬声件123连接第二控制电路122,且通过相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器121与第一电连接器111接收并播放来自穿戴主体11输出的音源信号。
请参阅图4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111可为插座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121可为插头连接器;在正向或反向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器121与第一电连接器111中(即第二电连接器121正向或反向连接第一电连接器111时),屏蔽壳体1111套设并抵接于屏蔽外壳1211(如图9所示,图9为图4的第一电连接器和图7的第二电连接器相连接的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但本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举例而言,第一电连接器111可为插头连接器,第二电连接器121可为插座连接器;可依据实际需求调整相互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器111和第二电连接器121的连接器类型。
请参阅图4,由于第一电连接器111可为插座连接器,因此,第一电连接器111还可包括:绝缘本体1113,其中,绝缘本体1113包括基座11131与舌板11132,基座11131的一端设有舌板11132,第一电连接器111所包括的一排导电端子1112配置于舌板11132,屏蔽壳体1111包覆舌板11132且抵接定位基座11131。
在一示例中,在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11中,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11所包括的一排导电端子1112配置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11的舌板11132的上表面US上(如图4所示);在另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11中,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11所包括的一排导电端子1112配置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11的舌板11132的下表面BS上(如图10所示,图10为图2的另一第一电连接器的一实施例视角示意图);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111各自包括的一排导电端子1112呈反向排列(即排列方向相反)。
在另一示例中,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111各自包括的一排导电端子1112都配置于各自的舌板11132的上表面US或下表面BS;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111各自包括的一排导电端子1112呈同向排列(即排列方向相同)。
请参阅图7,由于第二电连接器121可为插头连接器,因此,第二电连接器121还可包括:绝缘主体1213,其中,屏蔽外壳1211包覆绝缘主体1213,绝缘主体1213包括上板体12131、下板体12132与插槽12133,插槽12133位于上板体12131与下板体12132之间,所述两排对接端子1212分别位于插槽12133的上下方,插槽12133选择性容置与第二电连接器121连接的第一电连接器111的舌板11132(即耳机组件12选择性电性连接穿戴主体11)。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二电连接器121所包括的屏蔽外壳1211具有插接口12111,插接口12111可为圆角矩形(如图7所示)、矩形或者椭圆形(如图11所示,图11为图2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视角示意图)。另外,由于第二电连接器121的结构和第一电连接器111的结构需相互配合,因此,第一电连接器111所包括的屏蔽壳体1111具有连接口11111,连接口11111可为圆角矩形(如图4所示)、矩形或者椭圆形(如图12所示,图12为图2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另一实施例视角示意图)。因此,第二电连接器121正向或反向连接第一电连接器111时,屏蔽壳体1111可套设并抵接于屏蔽外壳1211。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11还可包括:另一排导电端子1112,所述另一排导电端子1112设置于屏蔽壳体1111(即每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11包括两排导电端子1112)。其中,所述另一排导电端子1112以所述默认顺序进行排列,且和所述一排导电端子1112呈反向排列(即每一个第一电连接器111所包括的两排导电端子1112虽然都以所述默认顺序进行排列,但两者的排列方向相反)。因此,第二电连接器121与第一电连接器111可插拔地正向或反向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耳机组件12还可包括:连接第二控制电路122的收音件124,收音件124接收声音信号,并通过相连接的第二电连接器121与第一电连接器111传输所述声音信号给第一控制电路112(如图3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穿戴主体11还可包括:无线电路116,电性连接第一控制电路112,无线电路116接收并传输音频信号给第一控制电路112(如图3所示)。其中,无线电路116可配置于子壳体114a内。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112还可包括:音频调整电路1122,连接两个控制芯片1121,音频调整电路1122调整所述音频信号或所述声音信号,以输出所述音源信号给对应的扬声件123(如图3所示)。
在一示例中,无线耳机1可应用于与外部电子装置无线连接以播放音乐(即所述音频信号)的场景,此时,无线耳机1可通过无线电路116与所述外部电子装置无线连接,并接收来自所述外部电子装置的所述音频信号,再通过音频调整电路1122调整所述音频信号(例如:消除噪声、信号放大、将所述音频信号分离成左声道音源信号和右声道音源信号),以输出所述音源信号给对应的扬声件123(即所述左声道音源信号通过一个扬声件123进行播放,所述右声道音源信号通过另一个扬声件123进行播放)。
在另一示例中,无线耳机1可应用于噪声环境(例如:工厂)的场景,此时,无线耳机1可通过每一个耳机组件12所包括的收音件124接收包括环境噪声的声音信号,再通过音频调整电路1122基于所述声音信号执行信号处理程序制造与所述环境噪声反向的声波信号,以抵消所述环境噪声,(即调整所述声音信号),进而输出所述音源信号给对应的扬声件123(即每一个耳机组件12所包括的收音件124所收到的声音信号经调整后由同一耳机组件12所包括的扬声件123进行播放),实现降噪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穿戴主体11还可包括:电源充电接口117,电源充电接口117与电池113连接(如图3所示),以使电池113通过电源充电接口117接收收并存储外部的电力(即电池113通过电源充电接口117进行充电)。其中,电源充电接口117可配置于子壳体114a上。
在一实施例中,穿戴主体11还可包括:电源指示灯118,电源指示灯118与电池113连接(如图3所示),以指示电池113的电量状态。其中,电源指示灯118可配置于子壳体114a上。在一示例中,电源指示灯118可为但不限于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当电池113的电量即将耗尽(例如:仅剩5%电量)时,所述发光二极管可发出闪烁的红光,以提醒用户需要尽快进行充电;当电池113通过电源充电接口117进行充电时,若电池113尚未充饱电,所述发光二极管可发出红光,若电池113充饱电,所述发光二极管可发出绿光。
在一实施例中,每一个耳机组件12所包括的扬声件123可为但不限于耳塞式扬声器、耳挂式扬声器或骨导式扬声器。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耳机通过两个耳机组件可与穿戴主体选择性连接的分离式结构设计,适合应用于需要可更换耳机头(即需要更换耳机组件)或者需要长时间续航(即需要更换穿戴主体)的场景,可降低无线耳机的更换成本。另外,通过穿戴主体的对称设计(即左右耳设计成左右兼容),以及第二电连接器与第一电连接器可插拔地正向或反向连接的设计,可以让耳机组件的更换更加方便,提高更换速度。此外,无线耳机可通过收音件和音频调整电路的设置,抵消环境噪声,实现降噪效果。
虽然在本申请的图式中包含了以上描述的组件,但不排除在不违反实用新型的精神下,使用更多其他的附加组件,已达成更佳的技术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使用以上实施例进行说明,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描述并非用于限缩本实用新型。相反地,此实用新型涵盖了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修改与相似设置。所以,权利要求范围须以最宽广的方式解释来包含所有显而易见的修改与相似设置。

Claims (16)

1.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穿戴主体,包括:
两个第一电连接器,分别设置于所述穿戴主体的两端,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中的每一个包括:
屏蔽壳体;以及
一排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屏蔽壳体,其中,所述一排导电端子以默认顺序进行排列;
第一控制电路,包括两个控制芯片,所述两个控制芯片分别电性连接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的所述一排导电端子;以及
电池,提供所述无线耳机电力;以及
两个耳机组件,所述两个耳机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
第二电连接器,包括:
屏蔽外壳;以及
两排对接端子,设置于所述屏蔽外壳,其中,所述两排对接端子中的每一排以所述默认顺序进行排列,且所述两排对接端子呈反向排列,使得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与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中的任一个可插拔地正向或反向连接;
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点对称芯片,所述点对称芯片电性连接所述两排对接端子;以及
扬声件,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且通过相连接的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中的任一个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接收并播放来自所述穿戴主体输出的音源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主体还包括:电源充电接口,所述电源充电接口与所述电池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主体还包括: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指示灯与所述电池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中的每一个还包括:绝缘本体,其中,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座与舌板,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所述舌板,所述一排导电端子配置于所述舌板,所述屏蔽壳体包覆所述舌板且抵接定位所述基座;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还包括:绝缘主体,其中,所述屏蔽外壳包覆所述绝缘主体,所述绝缘主体包括上板体、下板体与插槽,所述插槽位于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下板体之间,所述两排对接端子分别位于所述插槽的上下方,所述插槽选择性容置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连接的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中的任一个的所述舌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中的一个第一电连接器中,所述一排导电端子配置于所述舌板的上表面上;在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中的另一个第一电连接器中,所述一排导电端子配置于所述舌板的下表面上;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各自包括的所述一排导电端子呈反向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各自包括的所述一排导电端子都配置于各自的所述舌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各自包括的所述一排导电端子呈同向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在正向或反向连接的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中的任一个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中,所述屏蔽壳体套设并抵接于所述屏蔽外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中的每一个包括:另一排导电端子,设置于所述屏蔽壳体,其中,所述另一排导电端子以所述默认顺序进行排列,且和所述一排导电端子呈反向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所包括的所述屏蔽外壳具有插接口,所述插接口为圆角矩形、矩形或者椭圆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耳机组件中的每一个所包括的所述扬声件为耳塞式扬声器、耳挂式扬声器或骨导式扬声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中的每一个所包括的所述一排导电端子包括接地端子、供电端子、扬声器正极端子、扬声器负极端子、麦克风时钟信号端子与麦克风数据信号端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为颈挂式耳机或头戴式耳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耳机组件中的每一个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二控制电路的收音件,所述收音件接收声音信号,并通过相连接的所述两个第一电连接器中的任一个与所述第二电连接器传输所述声音信号给所述第一控制电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主体还包括:无线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电路,所述无线电路接收并传输音频信号给所述第一控制电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音频调整电路,所述音频调整电路调整所述音频信号,以输出所述音源信号给对应的所述扬声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电路还包括:音频调整电路,所述音频调整电路调整所述声音信号,以输出所述音源信号给对应的所述扬声件。
CN202122389523.8U 2021-09-29 2021-09-29 无线耳机 Active CN2162174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9523.8U CN216217466U (zh) 2021-09-29 2021-09-29 无线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9523.8U CN216217466U (zh) 2021-09-29 2021-09-29 无线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7466U true CN216217466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26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9523.8U Active CN216217466U (zh) 2021-09-29 2021-09-29 无线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74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56503B2 (en) Charging of wireless earbuds
CN105594093B (zh) 用于电子设备和附件的具有磁性保持件的感应式充电接口
WO2020216141A1 (zh) 一种无线耳机及耳机盒
EP2210425B1 (e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combined electrical socket and microphone opening
TWM550006U (zh) 無線耳機組
EP1908327B1 (en) Electronic interfacing with a head-mounted device
WO2020216140A1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210143101U (zh)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蓝牙天线
CN203909716U (zh) 一种新型的意念耳机
WO2020107605A1 (zh) 一种头带式充电设备及头戴式无线耳机系统
CN216217466U (zh) 无线耳机
US20210084413A1 (en) A headset system with a headset and a control box
CN217935908U (zh) 一种新型的蓝牙耳机充电仓
WO2023020322A1 (zh) 无线耳机、耳机盒及无线耳机系统
CN210007871U (zh) 一种磁吸式蓝牙耳机
CN210274462U (zh) 一种耳机
CN213485122U (zh) 磁吸式蓝牙模块、耳机中间转换器及组合式蓝牙耳机
CN106253372B (zh) 一种供电设备
CN210725285U (zh) 一种头戴式蓝牙耳机及蓝牙发射器组件
CN213586246U (zh) 一种分体式便携数字高清音箱
TWM573114U (zh) Wireless earphone device
US20230269511A1 (en) In-ear wearable device and panel assembly thereof
CN212137895U (zh) 一种无线耳机
CN210093457U (zh) 一种头戴耳机
CN220755014U (zh) Tws游戏蓝牙耳机套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