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6097U -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6097U
CN216216097U CN202122560708.0U CN202122560708U CN216216097U CN 216216097 U CN216216097 U CN 216216097U CN 202122560708 U CN202122560708 U CN 202122560708U CN 216216097 U CN216216097 U CN 216216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ircuit
wireless
outpu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6070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兆镜
徐锦清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6070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6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6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60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电器设备,应用于无线输电领域,无线充电装置,包括:输入电源接口;整流模块,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接口电性连接;储能模块和无线供电模块,储能模块的充放电端、无线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互连;发射线圈与无线供电模块电性连接;充放电控制模块与整流模块、储能模块以及无线供电模块电性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器设备使用场景受限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输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器设备(比如:空调器、除湿机、取暖设备、风扇等)主要依赖于金属导线的点对点“有线”接触传输,因此,电器设备需要带着电源尾线,通过电源尾线通过接通电网才能工作、不方便移动,使用位置比较固定,只能是一些有电网接入端口的室内,在一些不方便接插市电的场景则无法使用。比如,无法在户外使用,因此,电器设备的使用场景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电器设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器设备使用场景受限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
输入电源接口;
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储能模块和无线供电模块,所述储能模块的充放电端、所述无线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互连;
发射线圈,与所述无线供电模块电性连接;
充放电控制模块,与所述整流模块、所述储能模块以及所述无线供电模块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还包括:被配置为与无线电器本体通信的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蓝牙模块、信号载波模块、红外收发模块、wifi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射频模块以及无线电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括:
控制芯片;
整流驱动电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脉冲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电性连接;
充放电驱动电路,所述充放电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脉冲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充放电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电性连接;
逆变驱动电路,所述逆变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脉冲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逆变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供电模块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整流模块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桥式整流电路和输入调压电路;
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接口电性连接,所述输入调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的充放电端以及所述无线供电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还包括:
交流电压检测电路,所述交流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电流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交流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母线电压检测电路,所述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调压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无线供电模块包括:
桥式逆变电路,所述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储能模块的充放电端电性连接,所述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射线圈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储能模块,包括:
充放电调压电路,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无线供电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与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还包括:
充放电流检测电路,所述充放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充放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
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为充放电复用电路,或者
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包括互为独立的充电调压子电路和放电调压子电路;所述充电调压子电路和所述放电调压子电路均与所述电池包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所述发射线圈包括电磁感应式线圈、磁耦合共振式线圈、微波传输式线圈、电场耦合式线圈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电器设备,包括:无线电器本体以及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无线电器设备还包括:向所述无线电器本体无线输电的无线储能装置,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向所述无线储能装置无线充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者多个技术方案中,无线充电装置包括输入电源接口;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接口电性连接;储能模块的充放电端、无线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互连;发射线圈与无线供电模块电性连接;充放电控制模块与整流模块、储能模块以及供电模块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通过输入电源接口接入电网时,通过电网向无线充电装置的储能模块充电以及向无线电器本体进行无线输电,而在不方便接入电网时,则可以利用储能模块中存储的电能给无线电器本体进行无线输电,使得电器设备的使用场景不再受限于电网接入端口的室内,方便了电器设备的移动性使用,进而,可以使电器设备的使用场景更加丰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电器设备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图1中无线充电装置的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一种电路细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底”、“前”、“上”、“倾斜”、“下”、“顶”、“内”、“水平”、“外”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机构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机构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100,用以在无线充电装置100接入电网或者没有接入电网的状态下,均可以对无线电器本体300进行无线输电,以使无线电器本体300可以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而不会受场景限制。
结合图1所示,无线充电装置100与无线电器本体300之间的无线输电方式可以是电磁感应式、磁耦合共振式线圈、微波传输式、电场耦合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在此不进行限定。
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100包括:输入电源接口110、整流模块120、储能模块130、无线供电模块140、发射线圈Ls1以及充放电控制模块150。
其中,整流模块120的输入端与输入电源接口110电性连接;而整流模块120的输出端、储能模块130的充放电端以及无线供电模块140的输入端三者互连;发射线圈Ls1与无线供电模块140电性连接;充放电控制模块150均与整流模块120、储能模块130以及无线供电模块140电性连接。
在充放电控制模块150的驱动下,电网输出的电能经整流模块120和储能模块130进行处理后存储起来,便于需要时由储能模块130释放电能,经无线供电模块140处理后再经发射线圈Ls1向外无线输电;或者在充放电控制模块150的驱动下,电网输出的电能直接经整流模块120和无线供电模块140处理后,再经发射线圈Ls1向外无线输电。
具体的,无线充电装置100可以采用串联-串联(S-S)、串联-并联(S-P)、并联-串联(P-S)、并联-并联P-P、LCC、CLC等变换电路中的任意一种变换电路拓扑。
结合图3所示,输入电源接口110用于接入电网;具体的,输入电源接口110可以用于接入220V市电。在输入电源接口110接入市电状态下向整流模块120传输220V的市电电能。当然,输入电源接口110也可以接入其他的交流电源。
整流模块120将输入电源接口110接收的交流电能进行交流-直流变换成母线电压+VDC。
其中,整流模块120可以是有源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拓扑、无源PFC拓扑、无桥有源PFC拓扑中的任意一种整流电路拓扑。
以整流模块120为无源PFC拓扑为例,可以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桥式整流电路121和输入调压电路122。其中,桥式整流电路121的两个交流输入端与输入电源接口110电性连接,输入调压电路122的输出端与储能模块130的充放电端以及无线供电模块14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其中,桥式整流电路121可以是:全桥同步整流器、半桥同步整流器以及不控整流器中的任意一种整流拓扑。
举例来讲,参考图3所示,桥式整流电路121可以是由四只二极管构成的全桥同步整流器: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以及第四二极管D4。其中,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电性连接输入电源接口110的一个输入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电性连接输入电源接口110的另一个输入端,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电性连接输入调压电路122的输入端。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和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也电性连接输入调压电路122的输入端。
参考图3所示,输入调压电路122可以由第一电感L1和第五功率器件Q5、第五二极管D5和第一滤波电容E1构成。其中,第一电感L1的一端与桥式整流电路121一个直流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阳极以及第五功率器件Q5集电极电性连接,第五功率器件Q5的发射极还与第一滤波电容E1负极以及桥式整流电路121的另一个直流输出端电性连接,第五二极管D5阴极与第一滤波电容E1正极电性连接,且第一滤波电容E1的负极接地。
针对整流模块120,充放电控制模块150包括:控制芯片151和整流驱动电路152。具体的,控制芯片151可以为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整流驱动电路152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151的第一脉冲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整流驱动电路152的输出端与整流模块120电性连接。
具体的,整流驱动电路15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在整流模块120中第五功率器件Q5的栅极控制端,以对整流模块120进行驱动,从而,整流驱动电路152基于控制芯片151提供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驱动整流模块120,以将电网提供的交流电能进行交流-直流变换,得到母线电压+VDC。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无线供电模块140包括:桥式逆变电路141,桥式逆变电路141的输入端与整流模块120的输出端以及储能模块130的充放电端电性连接,桥式逆变电路141的输出端与发射线圈Ls1电性连接。
具体的,桥式逆变电路141可以采用全桥同步整流拓扑、也可以是半桥同步整流拓扑。其中,桥式逆变电路141用于对整流模块120输出的直流母线电压+VDC进行直流-交流变换为交流电能后,再通过发射线圈Ls1向外无线输电。
举例来讲,参考图3所示,桥式逆变电路141可以是由四只功率器件构成的全桥同步整流拓扑:第一功率器件Q1、第二功率器件Q2、第三功率器件Q3以及第四功率器件Q4。其中,第一功率器件Q1的发射极和第三功率器件Q3的集电极连接于谐振电容C的一端,谐振电容C的另一端与发射线圈Ls1一端连接,第二功率器件Q2的发射极和第四功率器件Q4的集电极连接于发射线圈Ls1的另一端。第一功率器件Q1的集电极和第二功率器件Q2的集电极均与第一滤波电容E1的正极连接,第三功率器件Q3的发射极、第四功率器件Q4的发射极与第一滤波电容E1的负极连接。
针对桥式逆变电路141,充放电控制模块150还包括:逆变驱动电路153,逆变驱动电路153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151的第三脉冲信号输出端连接,逆变驱动电路153的输出端与无线供电模块140电性连接。从而,在电源输入接口110接入电网状态下,逆变驱动电路153用于驱动无线供电模块140将整流模块120输出的直流电能进行直流-交流变换为交流电能,再经发射线圈Ls1向外无线输电,在电源输入接口110未接入电网状态下,逆变驱动电路153通过控制芯片151输出的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信号,驱动无线供电模块140将储能模块130输出的直流电能进行直流-交流变换为交流电能,再经发射线圈Ls1向外无线输电。
具体的,逆变驱动电路153的四个输出端,对应电性连接无线供电模块140中桥式逆变电路141的每个功率器件的栅极控制端:第一功率器件Q1的栅极、第二功率器件Q2的栅极、第三功率器件Q3的栅极、以及第四功率器件Q4的栅极,以驱动Q1至Q4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参考图3所示的,储能模块130包括:充放电调压电路131和电池包132,其中,充放电调压电路131一端与整流模块120的输出端以及无线供电模块14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池包132与充放电调压电路131的另一端电性连接。
其中,电池包132包括电池模组1321以及BMS保护板(Bttery Manag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1322。BMS保护板可以对电池模组1321进行充电过电压、充电过电流、放电过电流、放电电压过低、温度过高等保护功能及电量显示等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放电调压电路131:用于将整流模块120输出的电能进行降压处理后向电池包132充电,以及用于将电池包132释放的能量进行升压处理后向无线供电模块140提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充放电调压电路131为充放电复用电路或者包括互为独立的充电调压子电路和放电调压子电路,其中,充电调压子电路和放电调压子电路均与电池包电性连接。
参考图3举例来讲,如果充放电调压电路131为充放电复用电路,具体包括:第六功率器件Q6、第七功率器件Q7、第二电感L2以及第二滤波电容E2。其中,第六功率器件Q6的集电极与整流模块120中第一滤波电容E1的正极连接,第七功率器件Q7的发射极与整流模块120中第一滤波电容E1的负极连接,第六功率器件Q6的发射极和第七功率器件Q7的集电极均与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与第二滤波电容E2正极连接,第七功率器件Q7的发射极还与第二滤波电容E2的负极电性连接,且第二滤波电容E2的负极接地,第二滤波电容E2的正负极对应电性连接电池包132的正负极。
与充放电调压电路131对应的,充放电控制模块150还包括充放电驱动电路154,充放电驱动电路154的输入端与控制芯片151的第二脉冲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充放电驱动电路154的输出端与储能模块130电性连接。具体的,充放电驱动电路154电性连接在第七功率器件Q7的栅极控制端以及第六功率器件Q6的栅极控制端,以控制Q6、Q7的通断。从而,充放电驱动电路154驱动充放电调压电路131进行充电调压或者放电调压。
具体的,在电源输入接口110未接入电网的情况下,驱动充放电调压电路131进行释放电池包132存储的电能并进行升压处理后提供给无线供电模块140,在电源输入接口110接入电网的情况下,如果储能模块130的电池包132处于未饱和状态,则驱动充放电调压电路131将整流模块120输出的电能从直流母线电压+VDC转换至电池包所需的电压+Vb,并向电池包132充电。
具体的,发射线圈Ls1可以采用单向发射线圈,以仅用于向无线电器本体300进行无线输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无线充电装置100还包括:用于与无线电器本体300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160,通信模块160与充放电控制模块150电性连接,以与无线电器本体300进行通信,以控制无线电器本体300处于待机或运行状态。其中,通信模块160包括蓝牙模块、信号载波模块、红外收发模块、wifi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射频模块以及无线电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下,为了对整流模块120进行整流监测,充放电控制模块150还包括:交流电压检测电路155、电流检测电路156以及母线电压检测电路157。
具体的,参考图3所示,交流电压检测电路155两个输入端对应电性连接桥式整流电路121的两个直流输出端,用以检测桥式整流电路121输出电压大小。电流检测电路156可以通过在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五功率器件的发射极之间电性连接第一电阻R1,交流电压检测电路155电性连接于第一电阻R1上,以检测桥式整流电路121输出电流大小。交流电压检测电路155的输出端和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控制芯片151电性连接,控制芯片151基于电流检测电路156检测的电流大小以及交流电压检测电路155检测的电压大小,控制向整流驱动电路152输出脉冲信号,以驱动整流模块120的桥式整流电路121工作。
母线电压检测电路157的输入端与输入调压电路12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母线电压检测电路157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151电性连接。具体的,母线电压检测电路157的两个输入端可以对应电性连接第一滤波电容E1的正负极,以检测输入调压电路122输出的直流母线电压+VDC的大小,并提供给控制芯片151,控制芯片151根据直流母线电压+VDC,控制向输入调压电路122输出脉冲信号,以驱动整流模块120的桥式整流电路121工作。
为了对储能模块130进行监测,充放电控制模块150还包括:充放电流检测电路158和电池电压检测电路159。其中,充放电流检测电路158的输入端与充放电调压电路131电性连接。具体的,在第七功率器件Q7的发射极与第二滤波电容E2的负极之间电性连接有第二电阻R2,充放电流检测电路158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于第二电阻R2上,充放电流检测电路158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151电性连接,充放电流检测电路158用以检测经充放电调压电路131处理后的充电电流或者放电电流,并提供给控制芯片151。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159的输入端与充放电调压电路131电性连接,电池电压检测电路159的输出端与控制芯片151电性连接。具体的,充放电流检测电路158的两个输入端对应电性连接于第二滤波电容E2的正负极,电池电压检测电路159用以检测向电池包132充电时或者电池包132放电时的电池电压,并提供给控制芯片151。控制芯片151根据电池电压和充放电电流,控制向充放电驱动回路154输出脉冲信号,以驱动充放电调压电路131的工作。
应当理解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各个功率器件Q1至Q7均可以采用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器件、或者MOS管等晶体管。
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电器设备,包括:无线电器本体300以及前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无线充电装置100,无线电器本体300可以为空调器、除湿机、取暖设备、风扇等等,无线充电装置100的具体实施细节参考前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Claims (12)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电源接口;
整流模块,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接口电性连接;
储能模块和无线供电模块,所述储能模块的充放电端、所述无线供电模块的输入端以及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互连;
发射线圈,与所述无线供电模块电性连接;
充放电控制模块,与所述整流模块、所述储能模块以及所述无线供电模块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被配置为与无线电器本体通信的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蓝牙模块、信号载波模块、红外收发模块、wifi模块、移动通信模块、射频模块以及无线电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包括:
控制芯片;
整流驱动电路,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一脉冲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整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电性连接;
充放电驱动电路,所述充放电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二脉冲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充放电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电性连接;
逆变驱动电路,所述逆变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第三脉冲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逆变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无线供电模块电性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模块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桥式整流电路和输入调压电路;
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电源接口电性连接,所述输入调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模块的充放电端以及所述无线供电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还包括:
交流电压检测电路,所述交流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电流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交流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母线电压检测电路,所述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入调压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母线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供电模块包括:
桥式逆变电路,所述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所述储能模块的充放电端电性连接,所述桥式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射线圈电性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包括:
充放电调压电路,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一端与所述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以及所述无线供电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与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的另一端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电控制模块,还包括:
充放电流检测电路,所述充放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充放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为充放电复用电路;或者
所述充放电调压电路包括互为独立的充电调压子电路和放电调压子电路,所述充电调压子电路和所述放电调压子电路均与所述电池包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所述发射线圈包括电磁感应式线圈、磁耦合共振式线圈、微波传输式线圈、电场耦合式线圈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1.一种无线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线电器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所述无线电器本体无线输电的无线储能装置,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向所述无线储能装置无线充电。
CN202122560708.0U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电器设备 Active CN216216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0708.0U CN216216097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电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0708.0U CN216216097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电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6097U true CN216216097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8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60708.0U Active CN216216097U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电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60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06450B1 (en) Mobile power source
CN109155528A (zh) 用于终端的充电系统、充电方法以及电源适配器
CN109219913A (zh) 充电系统、充电方法以及电源适配器
US10571987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charging device, controlling method,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
CN107231032A (zh) 一种集中散热式大功率的直流充电模块
CN201956730U (zh) 一种外接蓄电池的便携式交流电源
CN211930280U (zh) 扫地机器人、充电座及扫地机器人的充电系统
CN206344710U (zh)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100401616C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6216103U (zh) 一种无线储能装置及无线电器设备
CN216216097U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无线电器设备
CN210107658U (zh) 变频空调的电控系统及变频空调
CN111064498A (zh) 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CN204349856U (zh) 用于输电线路监测终端的供电系统
CN215267771U (zh) 便携空调器及其驱动控制电路
CN212518552U (zh) 一种改进型无线充电器
CN207664720U (zh) 无线供电系统的接收设备、无线供电系统和无线照明系统
CN216204176U (zh) 一种无线空调器及其控制装置
CN214626447U (zh) 一种无线充电电路
CN212992050U (zh) 无线充电装置
CN216203945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7769906U (zh) 开关电源电路、线路板及空调器
CN216693934U (zh) 一种无线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CN220172864U (zh) 供电电路和空调设备
CN216204177U (zh) 一种无线空调器及其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