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3805U - 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 - Google Patents

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3805U
CN216213805U CN202122481170.4U CN202122481170U CN216213805U CN 216213805 U CN216213805 U CN 216213805U CN 202122481170 U CN202122481170 U CN 202122481170U CN 216213805 U CN216213805 U CN 216213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ircular
fixing mechanism
fixing
electric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811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晓彦
浦晨凯
邢程
茅海忠
胡丹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aisida Power Supply Co ltd
Nantong Lo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ighstar Batt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Nantong Lo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ighstar Batt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Nantong Lo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ighstar Batt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811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3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3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3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成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圆形电芯支架,且每组由两个圆形电芯支架构成,两个圆形电芯支架相对设置以固定一组电池,每个圆形电芯支架包括:沉孔,设置于圆形电芯支架相对的一端,以容纳和固定电池;隔离绝缘柱,设置于多个沉孔之间,以隔离每个电池;连接卡扣,设置于圆形电芯支架的边缘,以与同一组的圆形电芯支架上的连接卡扣咬合配合以固定两个圆形电芯支架;镍片,贯穿设置于支架的沉孔内,以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连接;连接板,设置于用于固定电池的正极的圆形电芯支架上远离电池的一端,且与镍片连接,以汇流电池。

Description

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成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锂电池行业的发展,对于圆柱电池组的量产化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圆柱电池模组包含正负极支架,模组之间配合固定组件,需要的模具数量多,结构部件种类多且复杂,使得研发成本高,后续制作工序繁多,质量管控难度也相对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该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结构简单,能够降低电池成组的生产及设计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的固定机构,包括:
至少一组圆形电芯支架,且每组由两个所述圆形电芯支架构成,两个所述圆形电芯支架相对设置以固定一组电池,每个所述圆形电芯支架包括:
沉孔,设置于所述圆形电芯支架相对的一端,以容纳和固定电池;
隔离绝缘柱,设置于多个所述沉孔之间,以隔离每个所述电池;
连接卡扣,设置于所述圆形电芯支架的边缘,以与同一组的所述圆形电芯支架上的连接卡扣咬合配合以固定两个所述圆形电芯支架;
镍片,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架的沉孔内,以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连接;
连接板,设置于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的正极的圆形电芯支架上远离所述电池的一端,且与所述镍片连接,以汇流所述电池。
可选地,所述圆形电芯支架的边缘还设置有固接卡扣,所述固接卡扣设置于所述圆形电芯支架远离所述电池的一端,以接两个不同圆柱型电池模组的所述圆形电芯支架。
可选地,所述圆形电芯支架的侧壁设置有卡扣槽;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卡扣,用于卡接至所述卡扣槽内以连接两个不同圆柱型电池模组的所述圆形电芯支架。
可选地,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保护板,设置于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的负极的圆形电芯支架上远离所述电池的一端,以保护所述电池的负极。
可选地,所述沉孔设置有贯穿所述圆形电芯支架的至少一个散热孔。
可选地,所述隔离绝缘柱设置于所述圆形电芯支架的中心轴上,且所述沉孔均布于所述隔离绝缘柱的四周。
可选地,所述镍片与所述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焊接。
可选地,每个所述圆心电芯支架上设置有5个所述沉孔。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固定机构及电池,所述电池的两端固定于圆形电芯支架的沉孔内。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圆柱型电池阵列,包括多个如上述所述的圆柱型电池模组,所述圆柱型电池模组的首尾相互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通过设置两个相对的圆形电芯支架来固定多个电池的两端,再于该圆形电芯支架上设置多个沉孔以及隔离绝缘柱的结构来固定每个电池,并最后采用成组的方式构成电池模组以及电池阵列。该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组的固定机构的因结构过于复杂而导致的生产及设计成本高的技术缺陷,降低了电池模组的生产及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圆柱型电池模组的固定机构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圆形电芯支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圆柱型电池模组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圆柱型电池阵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圆柱型电池模组的固定机构的爆炸图。在该图1中,该固定机构可以包括至少一组圆形电芯支架01和连接板02。每组可以由两个圆形电芯支架01构成,两个圆形电芯支架01相对设置以固定一组电池03。每个圆形电芯支架01可以包括沉孔01a、隔离绝缘柱01b以及连接卡扣01c。该圆形电芯支架01的放大图可以是如图2所示。在该图2中,该沉孔01a可以设置于两个圆形电芯支架01相对的一端,以容纳和固定电池03。隔离绝缘柱01b可以设置于多个沉孔01a之间,以隔离每个电池03。连接卡扣01c可以设置于圆形电芯支架01的边缘,且位于同一组的圆形电芯支架01相对的内侧,以与同一组的圆形电芯支架01上的连接卡扣01c咬合配合以固定两个圆形电芯支架01。镍片04可以贯穿设置于圆形电芯支架01的沉孔01a内,以与电池03的正极或负极连接。连接板02可以设置于用于固定电池03的正极的圆形电芯支架01上远离电池03的一端,且与该镍片04连接,以汇流电池03。其中,为了保证该镍片04与电池03的正极或负极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该镍片04与电池03的正极或负极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在该如图1所示的固定机构中,每个沉孔01b可以用于固定一个电池03。由于隔离绝缘柱01b设置于圆形电芯支架01的中心轴上,且沉孔01a均布于隔离绝缘柱01b的四周,使得多个电池03之间可以通过一个隔离绝缘柱01b相互绝缘隔离。这样的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每两个电池03设置绝缘隔离的方式,在仅仅采用一根绝缘隔离柱01b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多个电池03的相互隔离,节约了固定机构的生产成本。另外,针对需要成组的电池03的数量的不同,该沉孔01a的数量也可以在不对其他结构进行调整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相应调整,因此也降低了设计的成本。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圆心电芯支架01上可以设置有5个沉孔01a。
在如图2所示的圆形电芯支架01中,为了便于不同的圆柱型电池模组相互组合,该圆形电芯支架01的边缘还可以设置有固接卡扣01d。该固接卡扣01d可以设置于圆形电芯支架01远离电池03的一端,以连接两个不同圆柱型电池模组的圆形电芯支架01。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加强不同圆柱型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如图1或图2所示,该圆形电芯支架01的侧壁可以设置有卡扣槽01e。该固定机构还可以包括固定卡扣05。该固定卡扣05可以用于卡接至该卡扣槽01e内以进一步固定两个不同圆柱型电池模组的圆形电芯支架01。
在如图1所示的固定机构中,为了能够保护电池03的负极,该固定机构还可以包括保护板06。该保护报06可以设置于用于固定电池03的负极的圆形电芯支架01上远离电池03的一端,以保护电池03的负极。其中,该保护板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用于供镍片04穿过的空洞,从而在多个圆柱型电池模组串联时,上一个圆柱型电池模组的负极能够与下一个圆柱型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
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固定机构中,为了便于电池03的散热,该沉孔01a内可以设置有贯穿圆形电芯支架01的至少一个散热孔。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如图3所示,该圆柱型电池模组可以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固定机构及电池03,该电池03的两端固定于圆形电芯支架01的沉孔01a内。
具体地,在图1中,该固定机构可以包括至少一组圆形电芯支架01和连接板02。每组可以由两个圆形电芯支架01构成,两个圆形电芯支架01相对设置以固定一组电池03。每个圆形电芯支架01可以包括沉孔01a、隔离绝缘柱01b以及连接卡扣01c。该圆形电芯支架01的放大图可以是如图2所示。在该图2中,该沉孔01a可以设置于两个圆形电芯支架01相对的一端,以容纳和固定电池03。隔离绝缘柱01b可以设置于多个沉孔01a之间,以隔离每个电池03。连接卡扣01c可以设置于圆形电芯支架01的边缘,且位于同一组的圆形电芯支架01相对的内侧,以与同一组的圆形电芯支架01上的连接卡扣01c咬合配合以固定两个圆形电芯支架01。镍片04可以贯穿设置于圆形电芯支架01的沉孔01a内,以与电池03的正极或负极连接。连接板02可以设置于用于固定电池03的正极的圆形电芯支架01上远离电池03的一端,且与该镍片04连接,以汇流电池03。其中,为了保证该镍片04与电池03的正极或负极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该镍片04与电池03的正极或负极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在该如图1所示的固定机构中,每个沉孔01b可以用于固定一个电池03。由于隔离绝缘柱01b设置于圆形电芯支架01的中心轴上,且沉孔01a均布于隔离绝缘柱01b的四周,使得多个电池03之间可以通过一个隔离绝缘柱01b相互绝缘隔离。这样的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每两个电池03设置绝缘隔离的方式,在仅仅采用一根绝缘隔离柱01b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多个电池03的相互隔离,节约了固定机构的生产成本。另外,针对需要成组的电池03的数量的不同,该沉孔01a的数量也可以在不对其他结构进行调整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相应调整,因此也降低了设计的成本。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圆心电芯支架01上可以设置有5个沉孔01a。
在如图2所示的圆形电芯支架01中,为了便于不同的圆柱型电池模组相互组合,该圆形电芯支架01的边缘还可以设置有固接卡扣01d。该固接卡扣01d可以设置于圆形电芯支架01远离电池03的一端,以连接两个不同圆柱型电池模组的圆形电芯支架01。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加强不同圆柱型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如图1或图2所示,该圆形电芯支架01的侧壁可以设置有卡扣槽01e。该固定机构还可以包括固定卡扣05。该固定卡扣05可以用于卡接至该卡扣槽01e内以进一步固定两个不同圆柱型电池模组的圆形电芯支架01。
在如图1所示的固定机构中,为了能够保护电池03的负极,该固定机构还可以包括保护板06。该保护报06可以设置于用于固定电池03的负极的圆形电芯支架01上远离电池03的一端,以保护电池03的负极。其中,该保护板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用于供镍片04穿过的空洞,从而在多个圆柱型电池模组串联时,上一个圆柱型电池模组的负极能够与下一个圆柱型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
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固定机构中,为了便于电池03的散热,该沉孔01a内可以设置有贯穿圆形电芯支架01的至少一个散热孔。
再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圆柱型电池阵列,如图4所示,该圆柱型电池阵列可以包括多个如上述所述的圆柱型电池模组,每个圆柱型电池模组的首尾相互连接。
具体地,在图1中,该固定机构可以包括至少一组圆形电芯支架01和连接板02。每组可以由两个圆形电芯支架01构成,两个圆形电芯支架01相对设置以固定一组电池03。每个圆形电芯支架01可以包括沉孔01a、隔离绝缘柱01b以及连接卡扣01c。该圆形电芯支架01的放大图可以是如图2所示。在该图2中,该沉孔01a可以设置于两个圆形电芯支架01相对的一端,以容纳和固定电池03。隔离绝缘柱01b可以设置于多个沉孔01a之间,以隔离每个电池03。连接卡扣01c可以设置于圆形电芯支架01的边缘,且位于同一组的圆形电芯支架01相对的内侧,以与同一组的圆形电芯支架01上的连接卡扣01c咬合配合以固定两个圆形电芯支架01。镍片04可以贯穿设置于圆形电芯支架01的沉孔01a内,以与电池03的正极或负极连接。连接板02可以设置于用于固定电池03的正极的圆形电芯支架01上远离电池03的一端,且与该镍片04连接,以汇流电池03。其中,为了保证该镍片04与电池03的正极或负极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该镍片04与电池03的正极或负极可以是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
在该如图1所示的固定机构中,每个沉孔01b可以用于固定一个电池03。由于隔离绝缘柱01b设置于圆形电芯支架01的中心轴上,且沉孔01a均布于隔离绝缘柱01b的四周,使得多个电池03之间可以通过一个隔离绝缘柱01b相互绝缘隔离。这样的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每两个电池03设置绝缘隔离的方式,在仅仅采用一根绝缘隔离柱01b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多个电池03的相互隔离,节约了固定机构的生产成本。另外,针对需要成组的电池03的数量的不同,该沉孔01a的数量也可以在不对其他结构进行调整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相应调整,因此也降低了设计的成本。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每个圆心电芯支架01上可以设置有5个沉孔01a。
在如图2所示的圆形电芯支架01中,为了便于不同的圆柱型电池模组相互组合,该圆形电芯支架01的边缘还可以设置有固接卡扣01d。该固接卡扣01d可以设置于圆形电芯支架01远离电池03的一端,以连接两个不同圆柱型电池模组的圆形电芯支架01。
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加强不同圆柱型电池模组之间的连接,如图1或图2所示,该圆形电芯支架01的侧壁可以设置有卡扣槽01e。该固定机构还可以包括固定卡扣05。该固定卡扣05可以用于卡接至该卡扣槽01e内以进一步固定两个不同圆柱型电池模组的圆形电芯支架01。
在如图1所示的固定机构中,为了能够保护电池03的负极,该固定机构还可以包括保护板06。该保护报06可以设置于用于固定电池03的负极的圆形电芯支架01上远离电池03的一端,以保护电池03的负极。其中,该保护板上可以设置有多个用于供镍片04穿过的空洞,从而在多个圆柱型电池模组串联时,上一个圆柱型电池模组的负极能够与下一个圆柱型电池模组的正极连接。
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固定机构中,为了便于电池03的散热,该沉孔01a内可以设置有贯穿圆形电芯支架01的至少一个散热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通过设置两个相对的圆形电芯支架来固定多个电池的两端,再于该圆形电芯支架上设置多个沉孔以及隔离绝缘柱的结构来固定每个电池,并最后采用成组的方式构成电池模组以及电池阵列。该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电池组的固定机构的因结构过于复杂而导致的生产及设计成本高的技术缺陷,降低了电池模组的生产及设计成本。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组圆形电芯支架,且每组由两个所述圆形电芯支架构成,两个所述圆形电芯支架相对设置以固定一组电池,每个所述圆形电芯支架包括:
沉孔,设置于所述圆形电芯支架相对的一端,以容纳和固定电池;
隔离绝缘柱,设置于多个所述沉孔之间,以隔离每个所述电池;
连接卡扣,设置于所述圆形电芯支架的边缘,以与同一组的所述圆形电芯支架上的连接卡扣咬合配合以固定两个所述圆形电芯支架;
镍片,贯穿设置于所述支架的沉孔内,以与电池的正极或负极连接;
连接板,设置于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的正极的圆形电芯支架上远离所述电池的一端,且与所述镍片连接,以汇流所述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电芯支架的边缘还设置有固接卡扣,所述固接卡扣设置于所述圆形电芯支架远离所述电池的一端,以接两个不同圆柱型电池模组的所述圆形电芯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电芯支架的侧壁设置有卡扣槽;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卡扣,用于卡接至所述卡扣槽内以连接两个不同圆柱型电池模组的所述圆形电芯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保护板,设置于用于固定所述电池的负极的圆形电芯支架上远离所述电池的一端,以保护所述电池的负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设置有贯穿所述圆形电芯支架的至少一个散热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绝缘柱设置于所述圆形电芯支架的中心轴上,且所述沉孔均布于所述隔离绝缘柱的四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镍片与所述电池的正极或负极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形电芯支架上设置有5个所述沉孔。
9.一种圆柱型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固定机构及电池,所述电池的两端固定于圆形电芯支架的沉孔内。
10.一种圆柱型电池阵列,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圆柱型电池模组,所述圆柱型电池模组的首尾相互连接。
CN202122481170.4U 2021-10-14 2021-10-14 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 Active CN216213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1170.4U CN216213805U (zh) 2021-10-14 2021-10-14 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1170.4U CN216213805U (zh) 2021-10-14 2021-10-14 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3805U true CN21621380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66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81170.4U Active CN216213805U (zh) 2021-10-14 2021-10-14 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3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97496U (zh) 一种极片组件、电芯以及电池
CN215896625U (zh) 一种带长电芯的电池及电池模组
CN216213805U (zh) 圆柱型电池模组、阵列及其固定机构
CN207611807U (zh)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
CN217361692U (zh) 一种大型圆柱电芯的装配结构
CN218300063U (zh) 一种电芯支架及电芯组件
CN210167397U (zh) 电动摩托车及其电池组件
CN209329022U (zh) 液冷式圆柱电芯电池模组
WO2023274346A1 (zh) 电容模组及电机逆变器
CN211719691U (zh) 电池模组
CN218849661U (zh) 一种多孔圆柱电芯组合夹具结构
CN219843113U (zh) 一种ccs组件、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CN220692217U (zh) 一种电池模块支架及电池包
CN217114692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外装结构
CN220233409U (zh) 一种串并电池组模组结构
CN214542384U (zh) 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19303734U (zh) 一种叠片式离子电池
CN216161883U (zh) 液态金属电池包结构
CN220122048U (zh) 圆柱形电池模组及其连接结构
CN113793978A (zh) 一种大型圆柱电芯的装配结构及其方法
CN218849676U (zh) 一种软包电池模组结构
CN220873776U (zh) 电芯盖板、电芯壳体及电池包
CN219801180U (zh) 一种使用铝壳电芯的打包带模组
CN220122046U (zh) 一种塑胶支架、ccs组件及电池包
CN218783189U (zh) 二次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6200 Qid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TONG LO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Jiangsu haisida power suppl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200 Qid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TONG LONGLI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HIGHSTAR BATTERY MANUFACTUR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