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1095U - 一种智能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1095U
CN216211095U CN202122719612.4U CN202122719612U CN216211095U CN 216211095 U CN216211095 U CN 216211095U CN 202122719612 U CN202122719612 U CN 202122719612U CN 216211095 U CN216211095 U CN 216211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il
chip
smart card
elastic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196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方超
刘佳琪
石一阳
詹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c Financi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c Financi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c Financi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c Financial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196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1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1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1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卡,包括芯片、线圈和开关;芯片和线圈串联连接形成回路,开关设置于回路中,以控制回路导通或断开;开关包括滑块、弹力片和第一导线;开关包括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在断开状态下,滑块位于第一位置,第一位置位于弹力片远离第一导线的一侧,弹力片的第一端与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之间断开,且弹力片的第一端悬于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上方;在导通状态下,滑块位于第二位置,第二位置位于弹力片的第一端,弹力片受滑块挤压而与第一导线的第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卡,通过开关控制芯片和线圈回路的通断,从而实现自由控制智能卡是否允许外部通信交易,以阻止外部未授权的交易行为,提高了智能卡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子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卡。
背景技术
当前包括金融IC卡、数字人民币芯片钱包卡在内各种智能卡的使用频次和范围越来越大。它们大多支持非接触接通信方式,遵循或参考了ISO 14443标准,通过NFC近场通信技术实现工作的能量的供给和信号的传输。
根据《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中的描述:一个非接触式系统基本组成部分包括非接触读写器(或者是PCD)和响应器(或者是PICC)。非接触读写器主要由连接在电路上的天线构成。响应器包括一个感应天线和接在天线尾部的集成电路。读写器和响应器结合起来,功能类似于一个变压器。当交流电通过主线圈(读写器天线)后可形成电磁场,并在次线圈(响应器天线)生成感应电流。响应器将非接触读写器传播的电磁场(或射频场)通过一个二极管整流器转换成直流电,为响应器的内部电路供电。
卡片形式的非接响应器通常被称为PICC,即接近式IC卡,通常也习惯称为智能卡。它是一种ID-1型卡(如GB/T 14916中所规定),在它上面加入集成电路和耦合电路,并且与集成电路的通信是通过与接近式耦合设备的电感耦合完成的。
现有智能卡内部芯片与线圈直接采用硬连接的方式,即芯片与线圈时固化的永久连接状态,因此只要卡片进入读写器提供的电场范围,就能被供电进行信息交互。这种模式虽然增加了交易的便捷性,但是同时也增加了犯罪分子强行进行未授权交易的风险,例如使用便携式的读写器靠近用户的钱包进行未授权的收款活动。随着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的试点推广不断深入,数字人民币的硬件钱包的使用场景会越来越多,由于其支持双离线、与账户的松耦合、以及一定的匿名性,这种未授权的隔空盗刷犯罪行为对其影响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卡,以提高智能卡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卡,包括:
芯片、线圈和开关;
所述芯片和所述线圈串联连接形成回路,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回路中,以控制所述回路导通或断开;
所述开关包括滑块、弹力片和第一导线;
所述开关包括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
在所述断开状态下,所述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弹力片远离所述第一导线的一侧,所述弹力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之间断开,且所述弹力片的第一端悬于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上方;
在所述导通状态下,所述滑块位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弹力片的第一端,所述弹力片受所述滑块挤压而与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开关还包括引导结构,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引导结构上,以沿所述引导结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可选的,所述引导结构包括镂空结构和位于所述镂空结构相对两侧的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
所述滑块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上,所述第二凹槽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上。
可选的,所述引导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智能卡还包括卡片主体,所述芯片、所述线圈和所述开关均设置于所述卡片主体上;
所述开关位于所述卡片主体的边缘。
可选的,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凸起方向朝向所述弹力片的第一端。
可选的,所述芯片和所述线圈并列设置,或者,所述线圈围绕所述芯片设置。
可选的,所述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所述弹力片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开关的第二端;或者,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所述弹力片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开关的第二端。
可选的,所述开关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芯片的第一端和所述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芯片的第二端和所述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开关串联于所述线圈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卡,通过在芯片和线圈的回路中设置开关,并设置开关包括滑块、弹力片和第一导线,滑块可以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滑块位于弹力片远离第一导线的一侧,弹力片与第一导线不接触,使得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当滑块移动到第二位置时,滑块移动至弹力片的第一端,挤压弹力片的第一端以使其与第一导线的第一端接触,使得开关处于导通状态,用户拨动滑块即可通过开关控制芯片和线圈回路的通断,从而实现自由控制智能卡是否允许外部通信交易,以阻止外部未授权的交易行为,极大的保证了智能卡持有人的资金安全,提高了智能卡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卡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卡10包括芯片11、线圈12和开关13,芯片11和线圈12串联连接形成回路,开关13设置于回路中,以控制回路导通或断开。开关13包括滑块14、弹力片15和第一导线16,开关13包括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在导通状态下,滑块14位于第一位置A,第一位置A位于弹力片15远离第一导线16的一侧,弹力片15的第一端151与第一导线16的第一端161之间断开,且弹力片15的第一端151悬于第一导线16的第一端161上方;在断开状态下,滑块14位于第二位置B,第二位置B位于弹力片15的第一端151,弹力片15受滑块14挤压而与第一导线16的第一端161连接。
具体的,芯片11和线圈12串联连接形成回路,开关13设置于回路中,以控制回路导通或断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卡的使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读写器17可形成电磁场,当开关13控制回路导通时,芯片11和线圈12连通,此时,智能卡10靠近读写器17时,读写器17形成的电磁场在智能卡10的线圈12上生成感应电流,智能卡10将电磁场转换成直流电,为智能卡10的内部芯片供电。同时,智能卡10还能够与读写器17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其中,读写器17和智能卡10的有效通信距离可达到10cm左右,即读写器和卡片在相隔10cm的情况下即可完成能量的供给和数据的交互。
当开关13控制回路断开时,芯片11和线圈12之间断路,在非接触通信过程中,智能卡10的线圈12充当着双方通信的桥梁,如果线圈12无法与读写器17完成互感,或者线圈12与读写器17完成互感后无法向芯片11传送能量,智能卡10内部的芯片11将无法工作,智能卡10与读写器17从物理上将彻底断开无法完成任何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需要使用智能卡10时,可通过开关13控制芯片11和线圈12的回路导通,以实现与读写器17的信息交互;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智能卡10时,通过开关13控制芯片11和线圈12的回路断开,以阻止外部未授权的交易行为,提高智能卡10的安全性。
其中,开关13包括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开关13的状态与芯片11和线圈12的回路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由开关13与芯片11和线圈12的连接关系决定,在一些连接关系中,开关13处于导通状态时,芯片11和线圈12的回路导通,开关13处于断开状态时,芯片11和线圈12的回路断开;而在另一些连接关系中,开关13处于导通状态时,芯片11和线圈12的回路断开,开关13处于断开状态时,芯片11和线圈12的回路导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只需要将开关13连接于芯片11和线圈12的回路中,使其能够控制芯片11和线圈12的回路的导通和断开即可。
进一步地,继续参考图1-3,开关13包括滑块14、弹力片15和第一导线16,滑块14可以从第一位置A到第二位置B之间移动,弹力片15在自然状态下是弯曲形状。当滑块14处于第一位置A时,滑块14位于弹力片15远离第一导线16的一侧,弹力片15与第一导线16并不接触,此时,开关13处于断开状态。并且,弹力片15的第一端151悬于第一导线16的第一端161上方,即弹力片15的第一端151在智能卡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第一导线16的第一端161在智能卡10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当滑块14移动到第二位置B时,滑块14移动至弹力片15的第一端151,会挤压弹力片15的第一端151以使其与第一导线16的第一端161接触,此时,开关13处于导通状态。
因此,开关13可以由用户自由控制,当用户想要打开开关13时,只需将滑块14拨动至第二位置B处;当用户想要关闭开关13时,只需将滑块14拨动至第一位置A处,操作极为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卡,通过在芯片11和线圈12的回路中设置开关13,并设置开关13包括滑块14、弹力片15和第一导线16,滑块14可以从第一位置A到第二位置B之间移动,当滑块14位于第一位置A时,滑块14位于弹力片15远离第一导线16的一侧,弹力片15与第一导线16不接触,使得开关13处于断开状态;当滑块14移动到第二位置B时,滑块14移动至弹力片15的第一端151,挤压弹力片15的第一端151以使其与第一导线16的第一端161接触,使得开关13处于导通状态,用户拨动滑块14即可通过开关13控制芯片11和线圈12回路的通断,从而实现自由控制智能卡10是否允许外部通信交易,以阻止外部未授权的交易行为,极大的保证了智能卡10持有人的资金安全,提高了智能卡10的安全性。
继续参考图1-3,可选的,开关13还包括引导结构18,滑块14设置于引导结构18上,以沿引导结构18在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移动。
示例性的,如图1-3所示,智能卡10包括卡片主体19,芯片11、线圈12和开关13均设置于卡片主体19上,卡片主体19上还固定设置有引导结构18,滑块14可滑动设置在引导结构18上,从而可沿引导结构18在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移动。其中,通过设置引导结构18,可起到固定滑块14以及引导滑块14在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移动的作用,实现滑块14的定位运动,提高开关13的可靠性。
继续参考图1-3,可选的,引导结构18包括镂空结构181和位于镂空结构181相对两侧的第一引导部182和第二引导部183,滑块14包括第一凹槽141和第二凹槽142,第一凹槽141可滑动设置于第一引导部182上,第二凹槽142可滑动设置于第二引导部183上。
示例性的,如图2和图3所示,引导结构18包括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第一引导部182、镂空结构181和第二引导部183,滑块14上侧设置有第一凹槽141,下侧设置有第二凹槽142,第一凹槽141可滑动设置于第一引导部182上,第二凹槽142可滑动设置于第二引导部183上,第一凹槽141和第二凹槽142之间的部分位于镂空结构181中,以将滑块14卡接于引导结构18上,且滑块14可以在引导结构18上滑动,从而实现滑块14在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间移动。
继续参考图1-3,可选的,引导结构18还包括第一限位部184和第二限位部185,第一限位部184位于第一位置A处,第二限位部185位于第二位置B处。
示例性的,如图2和图3所示,引导结构18在第一位置A处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84,在第二位置B处设置第二限位部185,以阻止滑块14向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外的区域移动,帮助用户将滑块14定位在第一位置A或第二位置B处,提高开关13的可靠性。
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限位部184和第二限位部185可以为与第一引导部182相交的平面结构,以实现阻止滑块14移动的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84和第二限位部185可也采用其他结构,只要能够阻止滑块14向第一位置A和第二位置B之外的区域移动即可。
继续参考图1,可选的,智能卡10还包括卡片主体19,芯片11、线圈12和开关13均设置于卡片主体19上,开关13位于卡片主体19的边缘。
其中,卡片主体19为用于承载芯片11、线圈12和开关13的外壳结构,以保护芯片11和线圈12,例如,卡片主体19可以为夹层结构,芯片11和线圈12可以封装在卡片主体19的夹层中,但不限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开关13设置在卡片主体19的边缘,无需对卡片主体19进行打孔,制备工艺简单,同时便于用户对开关13的滑块14进行拨动,操作更为方便。
继续参考图3,可选的,第一导线16的第一端161设置有凸起结构162,凸起结构162的凸起方向朝向弹力片15的第一端151。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通过在第一导线16的第一端161设置向上凸起的凸起结构162,在滑块14移动到第二位置B时,弹力片15受滑块14挤压能够更容易与凸起结构162接触,从而与第一导线16的第一端161导通,保证开关13处于导通状态,提高开关13的可靠性。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可选的,芯片11和线圈12并列设置,或者,线圈12围绕芯片11设置。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芯片11和线圈12可并列设置,其中,芯片11位于卡片主体19的一侧,线圈12位于卡片主体19的另一侧。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线圈12还可围绕芯片11设置,线圈12以环形布置在卡片主体19的边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继续参考图1和图5,可选的,开关13的第一端131与芯片11的第一端111连接,开关13的第二端132与线圈12的第一端121连接,芯片11的第二端112与线圈12的第二端122连接;其中,弹力片15的第二端152作为开关13的第一端131,第一导线16的第二端162作为开关13的第二端112;或者,第一导线16的第二端162作为开关13的第一端131,弹力片15的第二端152作为开关13的第二端132。
示例性的,如图5所示,开关13串联于芯片11的第一端111和线圈12的第一端121之间,当用户需要使用智能卡10时,可将滑块14拨动至第二位置B,以闭合开关13,此时芯片11和线圈12接通,智能卡10一旦进入读写器17形成的电磁场中,就能通过电感耦合获得能量,响应外部交易指令。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智能卡10时,可将滑块14拨动至第一位置A,以断开开关13,此时芯片11和线圈12的回路断开,即使智能卡10进入了读写器17形成的电磁场中,因为线圈12电感耦合的能量无法传输到芯片11,所以智能卡10无法响应任何外部通信请求,进而阻止外部未授权的交易行为,提高智能卡10的安全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开关13还可包括至少两个弹力片15和至少两个第一导线16,从而同时控制至少两根连接线的通断。示例性的,如图1所示,开关13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弹力片15和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导线16,且弹力片15和第一导线16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一组弹力片15和第一导线16串联于控制芯片11的第一端111和线圈12的第一端121之间,从而控制芯片11的第一端111和线圈12的第一端121之间的通断,另一组弹力片15和第一导线16串联于控制芯片11的第二端112和线圈12的第二端122之间,从而控制芯片11的第二端112和线圈12的第二端122之间的通断,如此设置,可以在滑块14拨动至第一位置A时,保证芯片11和线圈12的回路断开,进一步提高智能卡10的安全性。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智能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可选的,开关13的第一端131分别与芯片11的第一端111和线圈12的第一端121连接,开关13的第二端132分别与芯片11的第二端112和线圈12的第二端122连接。
示例性的,如图7所示,开关13分别与芯片11和线圈12并联,当用户需要使用智能卡10时,可将滑块14拨动至第一位置A,以断开开关13,此时芯片11和线圈12接通,智能卡10一旦进入读写器17形成的电磁场中,就能通过电感耦合获得能量,响应外部交易指令。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智能卡10时,可将滑块14拨动至第二位置B,以闭合开关13,此时电场激励的能量都会在短路的电路回路中消耗掉,从而无法驱动芯片11工作,即使智能卡10进入了读写器17形成的电磁场中,智能卡10也无法响应任何外部通信请求,进而阻止外部未授权的交易行为,提高智能卡10的安全性。
其中,可选的,弹力片15的第二端152作为开关13的第一端131,第一导线16的第二端162作为开关13的第二端112;或者,第一导线16的第二端162作为开关13的第一端131,弹力片15的第二端152作为开关13的第二端132。
继续参考图6,可选的,开关13串联于线圈12中。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将开关13串联于线圈12中,当用户需要使用智能卡10时,可将滑块14拨动至第二位置B,以闭合开关13,此时线圈12可以与读写器17完成互感,智能卡10一旦进入读写器17形成的电磁场中,就能通过电感耦合获得能量,响应外部交易指令。当用户不需要使用智能卡10时,可将滑块14拨动至第一位置A,以断开开关13,线圈12无法与读写器17完成互感,即使智能卡10进入了读写器17形成的电磁场中,智能卡10也无法响应任何外部通信请求,进而阻止外部未授权的交易行为,提高智能卡10的安全性。
其中,开关13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只要能够控制线圈12的导通和断开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相互组合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卡,其特征在于,包括:
芯片、线圈和开关;
所述芯片和所述线圈串联连接形成回路,所述开关设置于所述回路中,以控制所述回路导通或断开;
所述开关包括滑块、弹力片和第一导线;
所述开关包括导通状态和断开状态;
在所述断开状态下,所述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弹力片远离所述第一导线的一侧,所述弹力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之间断开,且所述弹力片的第一端悬于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上方;
在所述导通状态下,所述滑块位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弹力片的第一端,所述弹力片受所述滑块挤压而与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还包括引导结构,所述滑块设置于所述引导结构上,以沿所述引导结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结构包括镂空结构和位于所述镂空结构相对两侧的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
所述滑块包括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引导部上,所述第二凹槽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结构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卡还包括卡片主体,所述芯片、所述线圈和所述开关均设置于所述卡片主体上;
所述开关位于所述卡片主体的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一端设置有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的凸起方向朝向所述弹力片的第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片和所述线圈并列设置,或者,所述线圈围绕所述芯片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芯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芯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其中,所述弹力片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开关的第二端;或者,所述第一导线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开关的第一端,所述弹力片的第二端作为所述开关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芯片的第一端和所述线圈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芯片的第二端和所述线圈的第二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卡,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关串联于所述线圈中。
CN202122719612.4U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智能卡 Active CN216211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9612.4U CN216211095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智能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9612.4U CN216211095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智能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1095U true CN216211095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05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19612.4U Active CN216211095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智能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1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89998B2 (en) RFID-based smart terminal, bank card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TWI223775B (en) Non-contact IC card
TW516284B (en)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s media and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A2819006C (en)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mobile phone
JP4232474B2 (ja) 通信機能付き電子機器
US20150140927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1458761A (zh) 通信装置
US8313028B2 (en) Multiple antenna reading system suitable for use with contactless transaction devices
CN103177228A (zh) 一种智能卡工作方法及智能卡
EP4113361A1 (en) Method for managing a contactless card
CN216211095U (zh) 一种智能卡
US20120037706A1 (en) Rfid proximity card holder with flux directing means
CA2127611A1 (en) Portable radio frequency enclosure for a smart card
CN103051752A (zh) 一种内置感应天线有源编解码的手机智能卡
JP2003168088A (ja) 非接触icカード
US11012119B2 (en) NFC arrangement
KR101876431B1 (ko) Ess 기능과 페이퍼 배터리로 이루어진 nfc·rfid 무선전자카드용 스마트충전장치
KR20070058366A (ko) 비접촉 식별장치
CN204102178U (zh) 一种带无源开关的nfc标签
CN103034824B (zh) 一种非接触式ic卡通讯装置
CN101282633B (zh) 一种能至少屏蔽一张非接触智能卡或rfid标签的方法和装置
CN202854862U (zh) 具有选择识别功能的电子标签结构
CN102333145A (zh) 带2.4g频段通信功能的手机智能卡及一种手机
CN218939987U (zh) 一种低被读取盲区的nfc天线及终端
CN210295166U (zh) 一种ic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