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10044U - 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0044U
CN216210044U CN202122708206.8U CN202122708206U CN216210044U CN 216210044 U CN216210044 U CN 216210044U CN 202122708206 U CN202122708206 U CN 202122708206U CN 216210044 U CN216210044 U CN 216210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lamping
arc
seat
coup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082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贝洪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Chenmiao Automation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Chenmiao Auto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Chenmiao Automation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Chenmiao Automation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082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0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0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0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光纤连接座,所述光纤连接座的一端设置有光纤连接头,通过设置限位环、螺纹套和螺纹座,能够有效对光纤连接头和光纤连接座进行固定,从而有利于避免光纤连接头与光纤连接座连接松动或分离,通过设置卡条、卡块、卡槽、预留槽、弧形弹片和滚柱,有利于在组装上壳体和下壳体时不仅不需要借助工具,还较为省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
背景技术
光纤通讯耦合器是一种能使传输中的光信号在特殊结构的耦合区发生耦合,并进行再分配的器件;光纤通讯耦合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是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其介入光链路从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
现有的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由于作业环境较为复杂,易导致光纤连接头与耦合器上的光纤连接座松动分离,并且耦合器壳体的组装通过多组螺丝进行固定,组装较为不便,较为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下端设置有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光纤连接座,所述光纤连接座的一端设置有光纤连接头,所述光纤连接头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环和螺纹套,所述光纤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光纤电缆,所述光纤连接座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座,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卡条和卡块,所述卡条、卡块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开设有卡槽,所述下壳体的上端设置有弧形弹片,所述弧形弹片的上端设置有滚柱,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电子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光纤连接座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光纤连接座的数量为四组,且呈阵列排布,所述安装槽与光纤连接座之间呈对应关系,所述光纤连接头与光纤连接座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限位环与光纤连接头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与光纤连接头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所述螺纹座与光纤连接座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与螺纹座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卡条、卡块与上壳体的连接方式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卡条、卡块的数量均为两组,且呈对称排布,所述卡条、卡块通过卡槽与下壳体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弧形弹片与下壳体的连接处开设有预留槽,所述弧形弹片的一端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弹片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排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滚柱与弧形弹片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滚柱与卡条、卡块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所述卡块与弧形弹片之间呈对应关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限位环、螺纹套和螺纹座,其中螺纹套通过限位环与光纤连接头活动连接,螺纹座与光纤连接座固定连接,螺纹套与螺纹座之间为螺纹连接,在将光纤连接头插入光纤连接座内之后,将螺纹套旋在螺纹座上,能够有效对光纤连接头和光纤连接座进行固定,从而有利于避免光纤连接头与光纤连接座连接松动或分离。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卡条、卡块、卡槽、预留槽、弧形弹片和滚柱,有利于在组装上壳体和下壳体时,将上壳体通过卡条和卡块插入卡槽中,当卡条到底时,弧形弹片弹出对卡块进行限位,有利于通过弧形弹片、卡条和卡块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进行固定,从而在组装上壳体与下壳体时不仅不需要借助工具,还较为省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纤连接头与光纤连接座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壳体与下壳体拆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侧剖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2、下壳体;3、光纤连接座;4、光纤连接头;5、限位环;6、螺纹套;7、光纤电缆;8、螺纹座;9、卡条;10、卡块;11、卡槽;12、预留槽;13、弧形弹片;14、滚柱;15、安装槽;16、电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包括上壳体1,上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下壳体2,下壳体2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光纤连接座3,光纤连接座3的一端设置有光纤连接头4,光纤连接头4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环5和螺纹套6,光纤连接头4的一端设置有光纤电缆7,光纤连接座3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座8,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卡条9和卡块10,卡条9、卡块10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开设有卡槽11,下壳体2的上端设置有弧形弹片13,弧形弹片13的上端设置有滚柱14,下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电子模块16。
实施例,参考图1和图2,光纤连接座3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开设有安装槽15,光纤连接座3的数量为四组,且呈阵列排布,安装槽15与光纤连接座3之间呈对应关系,光纤连接头4与光纤连接座3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安装槽15便于安装光纤连接座3;限位环5与光纤连接头4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螺纹套6与光纤连接头4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螺纹座8与光纤连接座3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螺纹套6与螺纹座8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限位环5有利于防止螺纹套6脱离光纤连接头4;
使用者将光纤连接头4插入光纤连接座3内后,在螺纹套6与光纤连接头4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螺纹套6与螺纹座8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的条件下,使用者将螺纹套6旋在螺纹座8上,有利于对光纤连接座3和光纤连接头4进行固定,能够有效避免光纤连接头4与光纤连接座3之间连接松动或者光纤连接头4脱离光纤连接座3。
实施例,参考图1、图3和图4,卡条9、卡块10与上壳体1的连接方式均为固定连接,卡条9、卡块10的数量均为两组,且呈对称排布,卡条9、卡块10通过卡槽11与下壳体2活动连接,卡条9的横切面呈T字形,有利于连接上壳体1和下壳体2;弧形弹片13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开设有预留槽12,弧形弹片13的一端与下壳体2固定连接,弧形弹片13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排布,弧形弹片13有利于对卡块10进行限位;滚柱14与弧形弹片13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滚柱14与卡条9、卡块10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卡块10与弧形弹片13之间呈对应关系,滚柱14有利于减小弧形弹片13与卡条9、卡块10之间的摩擦力;
在对耦合器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进行组装时,在卡条9、卡块10通过卡槽11与下壳体2活动连接的条件下,将上壳体1下端的卡条9对准下壳体2上的卡槽11进行组装,此时滚柱14和弧形弹片13在卡条9挤压下位于预留槽12内部,当卡条9滑动到卡槽11的底端时,滚柱14在弧形弹片13的作用下弹出,有利于对卡块10进进行限位,从而有利于对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进行固定,无需借助工具,组装简单且快速。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使用时,在对耦合器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进行组装时,在卡条9、卡块10通过卡槽11与下壳体2活动连接的条件下,将上壳体1下端的卡条9对准下壳体2上的卡槽11进行组装,此时滚柱14和弧形弹片13在卡条9挤压下位于预留槽12内部,当卡条9滑动到卡槽11的底端时,滚柱14在弧形弹片13的作用下弹出,有利于对卡块10进进行限位,从而有利于对上壳体1和下壳体2进行固定,无需借助工具,组装简单且快速,使用者将光纤连接头4插入光纤连接座3内后,在螺纹套6与光纤连接头4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螺纹套6与螺纹座8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的条件下,使用者将螺纹套6旋在螺纹座8上,有利于对光纤连接座3和光纤连接头4进行固定,能够有效避免光纤连接头4与光纤连接座3之间连接松动或者光纤连接头4脱离光纤连接座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包括上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的下端设置有下壳体(2),所述下壳体(2)的两侧外表面设置有光纤连接座(3),所述光纤连接座(3)的一端设置有光纤连接头(4),所述光纤连接头(4)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环(5)和螺纹套(6),所述光纤连接头(4)的一端设置有光纤电缆(7),所述光纤连接座(3)的侧端外表面设置有螺纹座(8),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卡条(9)和卡块(10),所述卡条(9)、卡块(10)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开设有卡槽(11),所述下壳体(2)的上端设置有弧形弹片(13),所述弧形弹片(13)的上端设置有滚柱(14),所述下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电子模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连接座(3)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开设有安装槽(15),所述光纤连接座(3)的数量为四组,且呈阵列排布,所述安装槽(15)与光纤连接座(3)之间呈对应关系,所述光纤连接头(4)与光纤连接座(3)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5)与光纤连接头(4)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6)与光纤连接头(4)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所述螺纹座(8)与光纤连接座(3)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套(6)与螺纹座(8)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条(9)、卡块(10)与上壳体(1)的连接方式均为固定连接,所述卡条(9)、卡块(10)的数量均为两组,且呈对称排布,所述卡条(9)、卡块(10)通过卡槽(11)与下壳体(2)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弹片(13)与下壳体(2)的连接处开设有预留槽(12),所述弧形弹片(13)的一端与下壳体(2)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弹片(13)的数量为两组,且呈对称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柱(14)与弧形弹片(13)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所述滚柱(14)与卡条(9)、卡块(10)的连接方式均为转动连接,所述卡块(10)与弧形弹片(13)之间呈对应关系。
CN202122708206.8U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 Active CN216210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8206.8U CN216210044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08206.8U CN216210044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0044U true CN216210044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043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08206.8U Active CN216210044U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0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08274Y (zh) 预埋式光纤连接器
CN201207090Y (zh) 一种光纤机械接合件
CN216210044U (zh) 一种工业现场总线通讯协议耦合器
CN213780431U (zh) 一种微型双芯光纤连接器
CN112396820B (zh) 一种一收三发的塑料光纤用电信采集数据转接装置
CN210181265U (zh) 一种光缆连接器
CN219245809U (zh) 一种光纤插头结构
CN210376767U (zh) 一种光纤适配器
CN202421556U (zh) 一种新型多芯中性光缆连接器
CN218675379U (zh) 一种光缆通讯连接器
CN221303636U (zh) 一种拼图式光纤适配器单元模块
CN201226037Y (zh) 光纤冷接装置
CN109100832B (zh) 一种光纤适配器
CN219266596U (zh) 一种多模plc-mpo新型分路器
CN216055270U (zh) 一种带有卡接结构的usb端子
CN217644033U (zh) 一种通信终端设备的理线机构
CN220232031U (zh) 一种sc/lc转接器
CN217902106U (zh) 一种光纤通信用的光纤配线装置
CN216489497U (zh) 一种工业互联网用网络设备线路整理装置
CN220138948U (zh) 一种具有束线功能的高低压配电柜
CN213600938U (zh) 一种光纤快速连接器用的陶瓷插芯
CN213302604U (zh) 一种利于装配的单纤双向光模块
CN210109401U (zh) 一种方便维修的光纤接触件固定机构
CN213818596U (zh) 一种免工具拆装的理线架
CN218213531U (zh) 一种带有单、双模光纤插头的线缆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