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9977U - 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9977U
CN216209977U CN202122691300.7U CN202122691300U CN216209977U CN 216209977 U CN216209977 U CN 216209977U CN 202122691300 U CN202122691300 U CN 202122691300U CN 216209977 U CN216209977 U CN 2162099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sonic
control board
ultrasonic transmitter
receiver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913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尧
胡小红
杨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Chongq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Chongq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Chongq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Chongqing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913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99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99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99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Velocity Or Position Using Acoustic 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涉及超声波检测领域,该系统包括:安装在预设检测点的第一设备,以及集成在预设检测点对应工器具的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包括:人体感应模块、第一控制板、第一超声波发射器、第二超声波接收器,人体感应模块和第二超声波接收器分别连接第一控制板的两个输入端,第一超声波发射器连接第一控制板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设备包括:第二控制板、第一超声波接收器、第二超声波发射器,第一超声波接收器连接第二控制板的输入端,第二超声波发射器连接第二控制板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工器具,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的施工现场中,为了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等安全设备。
现有技术中,管理者通过喇叭、微信等工具通知所有工人要佩戴安全帽等安全设备,而因为管理力度不足等原因,频繁存在工人未按照规定佩戴安全设备等现象,导致施工现场的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施工现场工人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包括:安装在预设检测点的第一设备,以及集成在所述预设检测点对应工器具的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包括:人体感应模块、第一控制板、第一超声波发射器、第二超声波接收器,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和所述第二超声波接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的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控制板、第一超声波接收器、第二超声波发射器,所述第一超声波接收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板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板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器和所述第一超声波接收器分别为第一频率下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器和所述第二超声波接收器分别为第二频率下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
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二频率为不同的超声波频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报警设备,所述报警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的第二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设备包括:指示灯和/或语音播放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第一外壳,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器、所述第二超声波接收器以及所述报警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
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多个预留孔,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感应面、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面、所述第二超声波接收器的接收面以及所述报警设备的警示面,分别朝向所述多个预留孔中对应位置的预留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器、所述第二超声波接收器的电源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一超声波接收器、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内;
所述第二外壳上设置有两个预留孔,所述第一超声波接收器的接收面、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面分别朝向所述两个预留孔中对应位置的预留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一超声波接收器、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器的电源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板和所述第二控制板为单片机。
进一步地,所述人体感应模块为红外感应开关。
进一步地,若所述预设检测点为:施工现场门岗,所述预设检测点对应的工器具为安全防护器具;
或者,
若所述预设检测点为高空作业点,所述预设检测点对应的工器具为防坠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包括:安装在预设检测点的第一设备,以及集成在预设检测点对应工器具的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包括:人体感应模块、第一控制板、第一超声波发射器、第二超声波接收器,人体感应模块和第二超声波接收器分别连接第一控制板的两个输入端,第一超声波发射器连接第一控制板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设备包括:第二控制板、第一超声波接收器、第二超声波发射器,第一超声波接收器连接第二控制板的输入端,第二超声波发射器连接第二控制板的输出端;第一超声波发射器和第一超声波接收器分别为第一频率下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第二超声波发射器和第二超声波接收器分别为第二频率下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为不同的超声波频率。该工器具检测系统正常运作时,若第一设备的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进入检测区域的人,第一设备的第二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第二频率下的超声波,说明进入检测区域的人佩戴了必要工器具,若第一设备的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进入检测区域的人,而第一设备的第二超声波接收器未接收到第二频率下的超声波,说明进入检测区域的人未佩戴必要工器具,对于未佩戴必要工器具的人,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并监督其佩戴必要工器具,进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人都佩戴必要工器具,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中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中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中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标:第一设备10;第二设备20;人体感应模块11;第一控制板12;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报警设备15;第一外壳16;人体感应探头留孔17;第二超声波接收器探头留孔18;第一超声波发射器探头留孔19;报警留孔00;第一电源模块01;第二控制板21;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第二电源模块2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提高施工现场工人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提供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如下结合多个具体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进行解释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该工器具检测系统包括: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其中,第一设备10安装在预设检测点处,第二设备20集成在预设检测点对应必要工器具上。
第一设备10包括:人体感应模块11、第一控制板12、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其中,人体感应模块11和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分别连接第一控制板12的两个输入端,即,人体感应模块11连接第一控制板12的第一输入端,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连接第一控制板12的第二输入端。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连接第一控制板12的第一输出端。
人体感应模块11将感应信息通过第一控制板12的第一输入端发送至第一控制板12,若感应信息为感应到人,第一控制板12通过第一输出端将发射超声波的信号发送至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发射超声波。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接收超声波并通过第一控制板12的第二输入端发送至第一控制板12。
第二设备20包括:第二控制板21、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其中,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连接第二控制板21的输入端,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连接第二控制板21的输出端。
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接收超声波并通过第二控制板21的输入端发送至第二控制板21,第二控制板21通过输出端将发射超声波的信号发送至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发射超声波。
可选地,第一控制板12和第二控制板21可以为单片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
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和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分别为第一频率下的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和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分别为第二频率下的超声波发射器和超声波接收器。也就是说,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发射的第一频率下的超声波可以被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所接收,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发射的第二频率下的超声波可以被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所接收。
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为不同的超声波频率。一般超声波频率范围为20-40千赫兹(KHz),即每秒钟含多少个波,超声波设备一般使用的超声波频率为20KHz、25KHz、28KHz、33KHz、40KHz等。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示例地,第一频率为20KHz,第二频率为40KHz,即,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发射频率为20KHz的超声波,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接收频率为20KHz的超声波,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发射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接收频率为40KHz的超声波。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若预设检测点为:施工现场门岗,预设检测点对应的必要工器具为安全防护器具,其中,安全防护器具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等;若预设检测点为高空作业点,预设检测点对应的必要工器具为防坠器,其中,防坠器包括但不限于木罐道式防坠器、金属罐道式防坠器、钢丝绳制动式防坠器等。
在上述图1所示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结构的基础上,需对结构对应的检测方法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的方法流程图,该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的结构,下面将结合图2对一种工器具检测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流程进行详细阐述。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第一设备的人体感应模块感应进入检测区域的人。
第二设备20集成在预设检测点对应的必要工器具上,工器具被佩戴在人身上,因此,首先通过第一设备10的人体感应模块11感应进入检测区域的人,在感应到人的前提下,对人身上的必要工器具中的第二设备20进行检测。
人体感应模块11将感应信息发送至第一控制板12,若感应信息为感应到人,第一控制板12将发射第一频率超声波的信号发送至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选地,人体感应模块为红外感应开关,主要感应器件为人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根据检测区域内红外辐射的变化进行工作,若感应到人,第一设备10中的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开始运作。
S202:第一设备的第一超声波发射器发出第一频率超声波。
第一设备10的人体感应模块11感应到进入检测区域的人时,第一控制板12将发射第一频率超声波的信号发送至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发出第一频率超声波。若第一设备10的人体感应模块11没有感应到进入检测区域的人时,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不运作。
S203:第二设备的第一超声波接收器接收第一频率超声波,第二超声波发射器发出第二频率超声波。
第二设备20的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接收到第一频率超声波时,需给第一设备10返回第二频率超声波,以反馈第二设备20已经接收到第一频率超声波。
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接收第一频率超声波,并将接收到的第一频率超声波发送至第二控制板21,第二控制板21将发射第二频率超声波的信号发送至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发出第二频率超声波。
可选地,佩戴必要工器具的人距离第一设备10越远,超声波的识别精度越低。在实际的施工现场中,人距离第一设备超过3.5米,超声波的识别精度降低,但是超过3.5米的范围,第二设备20的第一超声波接收器若能接收到第一频率下的超声波,该工器具检测系统也可以正常运行。因此,第二设备20的实际应用距离比3.5米的扇形大。为了使识别更精确,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示例地,检测区域的范围设置为以第一设备10为圆心且半径为3.5米的扇形。
S204:第一设备的第二超声波接收器接收第二频率超声波。
第一设备10的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接收第二频率超声波,将接收到的第二频率超声波发送至第一控制板12,第一设备10的第一控制板12接收到第二设备20回复的第二频率超声波后,认定进入检测现场的人佩戴了必要工器具。否则,若第一设备10的第一控制板12未接收到第二设备20回复的第二频率超声波,认定进入检测现场的人未佩戴必要工器具。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包括:安装在预设检测点的第一设备,以及集成在预设检测点对应工器具的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包括:人体感应模块、第一控制板、第一超声波发射器、第二超声波接收器,第二设备包括:第二控制板、第一超声波接收器、第二超声波发射器,第一超声波发射器和第一超声波接收器分别为第一频率下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第二超声波发射器和第二超声波接收器分别为第二频率下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为不同的超声波频率。该工器具检测系统通过第一设备的人体感应模块感应进入检测区域的人,第一超声波发射器发出第一频率下的超声波,第二设备的第一超声波接收器接收第一频率下的超声波时,第二设备的第二超声波发射器发出第二频率下的超声波,最后第一设备的第二超声波接收器接收第二频率下的超声波,若第一设备的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进入检测区域的人,第一设备的第二超声波接收器接收到第二频率下的超声波,说明进入检测区域的人佩戴了必要工器具,若第一设备的人体感应模块感应到进入检测区域的人,而第一设备的第二超声波接收器未接收到第二频率下的超声波,说明进入检测区域的人未佩戴必要工器具,对于未佩戴必要工器具的人,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并监督其佩戴必要工器具,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人都佩戴必要工器具,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1所示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还通过第一设备10的可能实现示例,对工器具检测系统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中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3所示,第一设备10还包括:报警设备15,其中,报警设备15连接第一控制板12的第二输出端。
报警设备15是用物理方法,自动探测发生的不合规行为,从而产生报警信号,并提示管理人员存在异常情况。
在上述图2所示的S204中,第一设备10的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接收第二频率超声波,若第一设备10的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未接收到第二频率超声波,即,第一设备10的人体感应模块11感应到进入检测区域的人,并通过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发出第一频率超声波,但是并未接收到必要工器具上集成的第二设备20返回的第二频率超声波,即,此时进入检测现场的人未佩戴必要工器具,第一设备10中的第一控制板12通过第二输出端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报警设备15,报警设备进行报警提示,以提示管理人员有人未佩戴必要工器具。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报警设备15包括:指示灯和/或语音播放设备。
示例地,若报警设备15为指示灯,第一设备10中的第一控制板12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报警设备15,其中,报警信息可以为指示灯闪烁,即,进入检测现场的人未佩戴必要工器具时,指示灯闪烁以提醒管理人员;若报警设备15为语音播放设备,第一设备10中的第一控制板12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报警设备15,其中,报警信息可以为预设的一句语音,如“发现一个不安全份子”,进入检测现场的人未佩戴必要工器具时,报警设备15通过语音播放提醒管理人员;若报警设备15为指示灯和语音播放设备,第一设备10中的第一控制板12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报警设备15,其中,报警信息可以为指示灯闪烁以及预设的一句语音如“发现一个不安全份子”,进入检测现场的人未佩戴必要工器具时,报警设备15通过指示灯闪烁以及语音播放多方位提醒管理人员。
可选地,语音播放的电器元件包括但不限于扬声器、蜂鸣器或其他专用语音播放模块。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报警设备,通过指示灯和/或语音播放设备,能及时提示管理人员有人未佩戴必要工器具,能快捷且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人都佩戴必要工器具,进而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3所示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中第一设备结构的基础上,还通过第一设备10的可能实现示例,对第一设备结构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中第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4所示,第一设备10还包括:第一外壳16,其中,人体感应模块11、第一控制板12、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以及报警设备15均设置在第一外壳16内。
可选地,第一外壳16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立体形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第一外壳为长方体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根据图3所示的第一设备10的结构以及人体感应模块11、第一控制板12、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以及报警设备15的位置,第一外壳16朝向检测区域的一面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多个预留孔,人体感应模块11的感应面、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的发射面、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的接收面以及报警设备15的警示面,分别朝向多个预留孔中对应位置的预留孔。
具体地,人体感应模块11的感应面朝向多个预留孔中对应位置的预留孔17,即,人体感应探头留孔17,以感应进入检测区域的人;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的发射面朝向多个预留孔中对应位置的预留孔19,即,第一超声波发射器探头留孔19,以发射第一频率超声波;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的接收面朝向多个预留孔中对应位置的预留孔18,即,第二超声波接收器探头留孔18,以接收第二频率超声波;报警设备15的警示面朝向多个预留孔中对应位置的预留孔00,报警留孔00,可以为指示灯和/或语音播放留孔,以进行指示灯闪烁和/或播放提示语音。
可选地,第一外壳16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外壳16,可以保护人体感应模块11、第一控制板12、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以及报警设备15。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1所示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还通过第二设备20的可能实现示例,对第二设备结构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中第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5所示,第二设备20还包括:第二外壳24,其中,第二控制板21、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均设置在第二外壳24内。
可选地,第二外壳24可以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立体形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以第一外壳为长方体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根据图1所示的第二设备20的结构以及第二控制板21、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的位置,第二外壳24的某一面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两个预留孔,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的接收面、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的发射面分别朝向两个预留孔中对应位置的预留孔。
具体地,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的接收面朝向两个预留孔中对应位置的预留孔25,即,第一超声波接收器探头留孔25,以接收第一频率超声波;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的发射面朝向两个预留孔中对应位置的预留孔26,即,第二超声波发射器探头留孔26,以发射第二频率超声波。
可选地,第二外壳24的材料可以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外壳24,可以保护第二控制板21、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以及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
进一步地,在上述图1所示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的结构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中第一设备结构的基础上,还通过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的可能实现示例,对第一设备10和第二设备20的结构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6所示,第一设备10还包括:第一电源模块01,第一电源模块01分别连接人体感应模块11、第一控制板12、第一超声波发射器13、第二超声波接收器14的电源端,第二设备20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27,第二电源模块27分别连接第二控制板21、第一超声波接收器22、第二超声波发射器23的电源端。
第一电源模块01是专门为第一设备10中的其他硬件负载提供供电的硬件模块,可使第一设备10处于可运作状态。
第二电源模块27是专门为第二设备20中的其他硬件负载提供供电的硬件模块,可使第二设备20处于可运作状态。
可选地,第一电源模块01和第二电源模块27可以为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多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预设检测点的第一设备,以及集成在所述预设检测点对应工器具的第二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包括:人体感应模块、第一控制板、第一超声波发射器、第二超声波接收器,所述人体感应模块和所述第二超声波接收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器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的第一输出端;
所述第二设备包括:第二控制板、第一超声波接收器、第二超声波发射器,所述第一超声波接收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板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器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板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器和所述第一超声波接收器分别为第一频率下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器和所述第二超声波接收器分别为第二频率下的超声波发射器和接收器;
所述第一频率和所述第二频率为不同的超声波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报警设备,所述报警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的第二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设备包括:指示灯和/或语音播放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第一外壳,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器、所述第二超声波接收器以及所述报警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外壳内;
所述第一外壳上设置有多个预留孔,所述人体感应模块的感应面、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面、所述第二超声波接收器的接收面以及所述报警设备的警示面,分别朝向所述多个预留孔中对应位置的预留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还包括:第一电源模块,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人体感应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超声波发射器、所述第二超声波接收器的电源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一超声波接收器、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外壳内;
所述第二外壳上设置有两个预留孔,所述第一超声波接收器的接收面、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器的发射面分别朝向所述两个预留孔中对应位置的预留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设备还包括:第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板、所述第一超声波接收器、所述第二超声波发射器的电源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板和所述第二控制板为单片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感应模块为红外感应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预设检测点为:施工现场门岗,所述预设检测点对应的工器具为安全防护器具;
或者,
若所述预设检测点为高空作业点,所述预设检测点对应的工器具为防坠器。
CN202122691300.7U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 Active CN2162099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1300.7U CN216209977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1300.7U CN216209977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9977U true CN216209977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02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91300.7U Active CN216209977U (zh) 2021-11-02 2021-11-02 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99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1069A (zh) 智慧工地人员安全实时监测系统
US6756901B2 (en) Multi function electronic personal monitor and radio telemetry cell system
CA2110353A1 (en) Wireless system for sensing information at remote locations and communicating with a main monitoring center
CN109275097A (zh) 基于uwb的室内定位与监测系统
CN103246256A (zh)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生产安全监控系统及使用方法
US20240033545A1 (en) Safety Harness Motion Detecto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GB2482853A (en) Portable anti collision sensor
CN205281734U (zh) 一种叉车-人员无线测距报警系统
CN205264004U (zh) 一种高压线近电预警装置
CN107367303A (zh) 一种施工安全监控装置
CN210091340U (zh) 一种高空作业防坠落报警装置
CN11194896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工地危险源监控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6209977U (zh) 一种工器具检测系统
US8730030B2 (en) Hazard/perimeter safety system
CN106379553A (zh) 一种登机桥行走非接触式安全防护装置
CN113115212A (zh) 基于uwb矿井工作人员的管理系统
WO2021236519A1 (en) Safety harness motion detecto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CN106530614B (zh) 基于二维倾角判据的头部姿态异常检测安全帽
JP3694429B2 (ja) 放射線測定システム及び個人線量計
CN209732688U (zh) 安全帽撞击报警系统及撞击报警安全帽
CN104464180A (zh) 误入报警装置
CN215679590U (zh) 一种安全隐患自动预警装置
CN209498683U (zh) 安全帽防脱系统及其防脱安全帽
JP3940115B2 (ja) 放射線測定システム及び個人線量計
CN203773689U (zh) 轮机员巡检报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