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04090U - 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及净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及净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4090U
CN216204090U CN202122509109.6U CN202122509109U CN216204090U CN 216204090 U CN216204090 U CN 216204090U CN 202122509109 U CN202122509109 U CN 202122509109U CN 216204090 U CN216204090 U CN 2162040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shielding
filter unit
positioning
fan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0910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晓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0910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040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40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040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及净化系统,风机过滤单元包括:控制单元、风机、机箱、驱动组件和遮挡部件;机箱具有风口,风机用于形成气流,气流经过风口进入机箱,遮挡部件设置于风口;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风机的启闭,且用于当风机开启时,控制驱动组件以驱动遮挡部件避开风口,当风机关闭时,控制驱动组件以驱动遮挡部件遮蔽风口。遮挡部件的启闭均由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完成,无需人工启闭风口,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及净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及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风机过滤单元(英文简称:FFU)是净化系统常用的末端设备,其基本结构均为箱体式,内置风机和过滤器,过滤器一般放置在出风口处。风机从风机过滤单元的顶部将空气吸入,并经过过滤器过滤后之后将洁净空气送入洁净室。风机过滤单元以其灵活布局、减小机房面积的优势而被广泛应用。
实际使用中,风机过滤单元一般均采用多个或群组的方式进行布局,控制单元可对单个风机过滤单元或群组风机过滤单元进行开、关或变频调速控制。若关闭某个风机过滤单元后,有其它风机过滤单元运行,这个风机过滤单元就形成气流通道,在室内和静压箱压差作用下,气流将通过风机过滤单元直接返回静压箱而造成短路。
现有小面积实验室采用关闭风机过滤单元后,人工用挡板遮盖入口,而对于动辄上万台风机过滤单元的大型工程,则人工遮挡的工作量太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及净化系统,用于自动根据风机的工作状态遮蔽或打开风口,避免形成短路,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包括:控制单元、风机、机箱、驱动组件和遮挡部件;所述机箱具有风口,所述风机用于形成气流,所述气流经过所述风口进入所述机箱,所述遮挡部件设置于所述风口;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启闭,且用于当所述风机开启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驱动所述遮挡部件避开所述风口,当所述风机关闭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驱动所述遮挡部件遮蔽所述风口。
在以上风机过滤单元中,通过控制单元将风机和驱动组件连锁,只有当风机开启时,才让遮挡部件避开风口,以使风口通风,从而,风机可以正常形成由风口进入的气流,以向洁净室供应气体;只有当风机关闭时,才让遮挡部件遮蔽风口,以避免形成短路;以上过程均由控制单元自动控制完成,无需人工启闭风口,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
可选地,环绕所述风口设有与所述机箱连接的围壁,所述围壁背离所述机箱一侧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具有与所述风口对应的通风孔;所述遮挡部件为遮挡片,当所述遮挡部件遮蔽所述风口时,所述遮挡片平铺在所述防护板上。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和卷轴,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卷轴传动连接,所述卷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防护板;当所述遮挡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卷轴,且当所述遮挡部件避开所述风口时,所述遮挡部件缠绕于所述卷轴。
可选地,所述驱动马达为管状电机,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卷轴之间通过连接器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遮挡部件的一端通过片夹与所述卷轴连接。
可选地,所述遮挡部件用于朝向所述防护板的表面设有定位凸起,所述防护板用于朝向所述遮挡部件的表面设有定位凹陷,当所述遮挡部件遮蔽所述风口时,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定位凹陷内。
可选地,所述定位凸起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定位凹陷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定位沟槽和第二定位沟槽;所述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第一定位沟槽和第二定位沟槽均平行于所述卷轴的轴线,所述第一定位沟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沟槽分列于所述通风孔的两侧;当所述遮挡部件遮蔽所述风口时,所述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沟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沟槽内。
可选地,所述遮挡部件用于朝向所述防护板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滑轮,所述防护板用于朝向所述遮挡部件的表面设有垂直于所述卷轴的轴线的与所述至少一个滑轮一一对应的滑槽,每个所述滑轮配合于对应的滑槽内。
可选地,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滑槽分列于所述通风孔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遮挡部件远离所述卷轴的一端设有限位开关,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限位开关被触发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停止驱动遮挡部件。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净化系统,用于自动根据风机的工作状态遮蔽或打开风口,避免形成短路,提高工作效率。
一种净化系统,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提供的风机过滤单元。
所述的净化系统与上述的风机过滤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机过滤单元的侧视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视图;
图3为图1中去除遮挡部件后的A向视图;
图4为图3中B-B方向截面图;
图5为图3中C-C方向截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机过滤单元的控制电路图;
图7为图6中各继电器的控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7: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机过滤单元,包括:控制单元G、风机M1、机箱4、驱动组件3和遮挡部件6;机箱4具有风口,风机M1用于形成气流,气流经过风口进入机箱4,遮挡部件6设置于风口;控制单元G用于控制风机M1的启闭,且用于当风机M1开启时,控制驱动组件3以驱动遮挡部件6避开风口,当风机M1关闭时,控制驱动组件3以驱动遮挡部件6遮蔽风口。
在以上风机过滤单元中,通过控制单元G将风机M1和驱动组件3连锁,只有当风机M1开启时,才让遮挡部件6避开风口,以使风口通风,从而,风机M1可以正常形成由风口进入的气流,以向洁净室供应气体;只有当风机M1关闭时,才让遮挡部件6遮蔽风口,以避免形成短路;以上过程均由控制单元G自动控制完成,无需人工启闭风口,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环绕风口设有与机箱4连接的围壁10,围壁10背离机箱4一侧设有防护板9,防护板9具有与风口对应的通风孔91;遮挡部件6为遮挡片,当遮挡部件6遮蔽风口时,遮挡片平铺在防护板9上,以使防护板9可以对遮挡部件6起到水平方向上的支撑作用,围壁10对防护板9具有支撑作用,且对风口具有防护作用。遮挡片具体可以为硬PVC片,也可是其他的气密性好的材料。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马达M2和卷轴34,驱动马达M2与卷轴34传动连接,卷轴34的轴线平行于防护板9;当遮挡部件6的一端连接于卷轴34,且当遮挡部件6避开风口时,遮挡部件6缠绕于卷轴34,以便于将遮挡部件进行卷绕收容,可节省空间。其中,卷轴34的轴线平行于防护板9,便于遮挡部件6可贴合防护板9移动。
但除此之外,遮挡部件6也可以是通过平移打开或闭合,或者是由可调节角度的百叶片组成,总之,只要可以选择地对风口形成遮蔽即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驱动马达M2为管状电机,管状电机具体可以是交流电机,驱动马达M2与卷轴34之间通过连接器32传动连接,以实现稳定地传动连接。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遮挡部件6的一端通过片夹35与卷轴34连接,以便于与卷轴34稳定且可拆卸地连接,便于提高稳定性,以及便于更换。
驱动组件3具体还可以包括外壳39和保护套31,其中,保护套31包围驱动马达M2,以对驱动马达M2保护。外壳39将驱动马达M2、卷轴34和连接器32均包围在内,以对上述部件进行物理保护。外壳39与机箱4之间还设有一个支架2,以将驱动组件3支撑起一定高度,使卷轴34高于防护板9,而可以顺利向防护板9收放遮挡部件6。机箱4远离防护板9的一侧的出口处设有过滤器5,以对气流过滤。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定位凸起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定位杆36a和第二定位杆36b,定位凹陷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定位沟槽21a和第二定位沟槽21b;第一定位杆36a、第二定位杆36b、第一定位沟槽21a和第二定位沟槽21b均平行于卷轴34的轴线,以当卷轴34卷起遮挡部件6时,避免第一定位杆36a和第二定位杆36b被弯曲,第一定位沟槽21a和第二定位沟槽21b分列于通风孔91的两侧,以便于遮挡部件6位于通风孔91的两侧部分均可被定位,受力更加平衡,且可保持遮挡部件6与防护板9之间的紧密接触,避免漏风;当遮挡部件6遮蔽风口时,第一定位杆36a位于第一定位沟槽21a内,第二定位杆36b位于第二定位沟槽21b内。但是,只要满足以下条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遮挡部件6与防护板9之间结合,形成一定程度的密封:遮挡部件6用于朝向防护板9的表面设有定位凸起,防护板9用于朝向遮挡部件6的表面设有定位凹陷,当遮挡部件6遮蔽风口时,定位凸起位于定位凹陷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滑槽1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槽1分列于通风孔91的两侧,以使遮挡部件6平衡受力,在铺平或卷回的过程中可以与防护板9稳定地滑动接触,避免遮挡部件6偏离。具体地,可以在遮挡部件6远离卷轴34的一端设有牵引片38,在牵引片38平行于卷轴34的轴线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滑轮7。牵引片38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
应当理解的是,滑轮7和滑槽1的设置方式不限于上述形式,只要满足如下条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对遮挡部件6进行导向:遮挡部件6用于朝向防护板9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滑轮7,防护板9用于朝向遮挡部件6的表面设有垂直于卷轴34的轴线的与至少一个滑轮7一一对应的滑槽1,每个滑轮7配合于对应的滑槽1内。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遮挡部件6远离驱动组件3的一端设有限位开关8,当遮挡部件6铺展到位后,限位开关8被触发,控制单元G控制驱动组件3停止驱动遮挡部件6,实现遮蔽风口。防护板9上具体可以设置用于与限位开关8触发的挡块等结构。
参考图6和图7,以PLC为控制单元G,实现逻辑控制。
当继电器KA3动作,风机M1运行,继电器KA1动作,常开触点闭合,M2内电流由左向右经过驱动马达M2,驱动马达M2正转,卷轴34收卷遮挡部件6;当M1停止运动,继电器KA2动作,常开触点闭合,驱动马达M2内电流由右向左经过电机,驱动马达M2反转,卷轴34放出遮挡部件6。
基于相同的实用新型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净化系统。该净化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风机过滤单元。
在以上净化系统中,通过控制单元G将风机M1和驱动组件3连锁,只有当风机M1开启时,才让遮挡部件6避开风口,以使风口通风,从而,风机M1可以正常形成由风口进入的气流,以向洁净室供应气体;只有当风机M1关闭时,才让遮挡部件6遮蔽风口,以避免形成短路;以上过程均由控制单元G自动控制完成,无需人工启闭风口,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高。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单元、风机、机箱、驱动组件和遮挡部件;
所述机箱具有风口,所述风机用于形成气流,所述气流经过所述风口进入所述机箱,所述遮挡部件设置于所述风口;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风机的启闭,且用于当所述风机开启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驱动所述遮挡部件避开所述风口,当所述风机关闭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驱动所述遮挡部件遮蔽所述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环绕所述风口设有与所述机箱连接的围壁,所述围壁背离所述机箱一侧设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具有与所述风口对应的通风孔;
所述遮挡部件为遮挡片,当所述遮挡部件遮蔽所述风口时,所述遮挡片平铺在所述防护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和卷轴,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卷轴传动连接,所述卷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防护板;
当所述遮挡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卷轴,且当所述遮挡部件避开所述风口时,所述遮挡部件缠绕于所述卷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马达为管状电机,所述驱动马达与所述卷轴之间通过连接器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件的一端通过片夹与所述卷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件用于朝向所述防护板的表面设有定位凸起,所述防护板用于朝向所述遮挡部件的表面设有定位凹陷,当所述遮挡部件遮蔽所述风口时,所述定位凸起位于所述定位凹陷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定位凹陷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定位沟槽和第二定位沟槽;所述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第一定位沟槽和第二定位沟槽均平行于所述卷轴的轴线,所述第一定位沟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沟槽分列于所述通风孔的两侧;
当所述遮挡部件遮蔽所述风口时,所述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沟槽内,所述第二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二定位沟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件用于朝向所述防护板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滑轮,所述防护板用于朝向所述遮挡部件的表面设有垂直于所述卷轴的轴线的与所述至少一个滑轮一一对应的滑槽,每个所述滑轮配合于对应的滑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滑槽分列于所述通风孔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过滤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件远离所述卷轴的一端设有限位开关,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限位开关被触发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停止驱动遮挡部件。
11.一种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风机过滤单元。
CN202122509109.6U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及净化系统 Active CN2162040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9109.6U CN216204090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及净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09109.6U CN216204090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及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04090U true CN21620409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3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09109.6U Active CN216204090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及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040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6656B (zh) 空调设备风口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设备
US8715047B2 (en) Ceiling-mounted air conditioner
US9057527B2 (en) Range hood appliance with combination recirculation and exterior venting options
US20090077987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5180401A (zh) 一种空调出风装置及空调设备
CN108105929B (zh) 一种预制舱
CN216204090U (zh) 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及净化系统
CN107327910B (zh) 回风过滤装置及风管室内机
CN113790496A (zh) 一种风机过滤单元及净化系统
CN104197489A (zh) 空调器
CN205783630U (zh) 空调设备风口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设备
JP2016125704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6449745U (zh) 具有净化功能的空调器
CN215647986U (zh) 一种电路控制板防尘结构
JP2016070528A (ja) 給気装置
CN203928316U (zh) 空调器
CN210951559U (zh) 具有切换过滤机构位置功能的空调
CN211625476U (zh) 具有可调节过滤装置位置的空调
JP4486727B2 (ja) 循環型クリーンルーム
CN204485825U (zh) 一种用于密闭反应室的自净化系统
CN113719992A (zh) 导流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891904U (zh) 一种风口装置及空调设备
CN219103298U (zh) 一种出风口开关门组件及具有该组件的厨房空调
CN217653971U (zh) 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569066U (zh) 进风结构及吊顶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60, West Fourth Ring Nor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60, West Fourth Ring Nor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DESIGN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